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奥斯特窝头斯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90%的职场人大都看过这样的鸡汤:
“富人”花钱买时间,“穷人”花时间省钱。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能力越强的人,越懂得花钱买时间。”
他们最喜欢拿深获成功学喜爱的比尔盖茨来举例:据说比尔盖茨在路上看到100美元不会弯腰去捡,因为弯腰的这一秒,他能赚到的比100美元还要多。
但这个说法被比尔盖茨亲自打脸,他曾亲口承认,如果遇到100美元,他会捡的。
很多人都被这种毒鸡汤所欺骗,似乎只要学会花钱买时间,就能踏上通往成功的黄金大道。
于是他们用打车代替了公交车,用“喜欢就买”代替了“货比三家”,用“买会员”代替了“广告时间”,然后躺在床上吃鸡,睡懒觉,追剧……
结果钱花完了,也没成为比尔盖茨第二。
那么问题来了,花钱买了时间真的能让你离成功更近吗?
一、普通人往往陷入的三大误区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往往会在“花钱买时间”上陷入三种误区。
误区一:花了钱买的时间被虚度和浪费
值得肯定的是,当我们试图“花钱买时间”时,许多人是希望并且以为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改变:
租离公司近的房子,希望省下通勤时间可以多看一会书或者学习一些新技能,从而提升自我;
坐飞机而不是坐火车回家,希望省下的时间可以多陪伴父母;
直接购买喜欢的东西,而非在海量挑选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增加决策成本。
但是,这些“我希望”达到的效果,真的能够实现吗?会不会更多的是自我感动:
省下的通勤时间没有像想象的那样用在看书上,而是睡懒觉;回家也并没有陪伴父母,而是抱着手机不放;
其实这是因为“巨人影子效应”,我们往往很难全面地判断和审视自己,当看到别人做到某项成就时,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地也能够完成。
但不论是提升自我还是个人成长,都会在努力的过程中打上“延迟折扣”,未来的获得只是一个模糊、抽象的概念,而眼前的诱惑总是那么实实在在、不可抗拒,从而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对我们来说价值越低。
长此以往,便患上了“间接性努力症”,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而我们花的钱也就打了水漂,这样看来,或许还不如多攒钱来得实在。
误区二:花了钱买的时间,不值这个价格
许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生产力和单位时间价值,要知道,比尔盖茨们的时间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很有价值。
而对于我们平平无奇的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想用省下来的时间来做些什么,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却远远不值花的钱本身。
比如,你从回龙观搬到CBD,每月多花2000房租,省了每天通勤1小时。
如果按每月上班22天算,也就是90元/小时,但对于月薪8000的你来说,时薪只有45元/小时,远远达不到90元。
或许你会说,我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为未来投资,让我的单位时间价值从45元提升到90元。
想法是好的,但同样你可能会陷入第一个误区,也可能会找错方法,比如用省下的时间去开滴滴或者做一些其他“时间来换钱”的事情,而这种事情,对你的成长来说,并没有太大帮助。
误区三:许多时间其实无法用金钱衡量
很多情况下,用金钱购买时间的行为是没有必要的,人不是机器,无法将每一分时间都用金融思维来衡量,除了金钱之外,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情感价值。
比如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快乐、坐火车时沿途看到的风景美丽等,太过用金融思维来计较得失,也会失去许多乐趣。
金钱能买到时间的长度,却买不来时间的宽度。
二、为什么说“花钱买时间”是伪命题
当我们被毒鸡汤洗脑,想要“花钱买时间”时,最大的动力或许是成为精英阶层。
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不是说“花钱买了时间”就能成为比尔盖茨,而是因为比尔盖茨的时间值钱,所以他们才“花钱买时间”。
要知道,时间是稀缺资源,金钱也是稀缺资源。
不论是“花钱买时间”还是“花时间省钱”,核心都是用一种稀缺资源换另一种稀缺资源。
对于比尔盖茨们来说,时间是他们的稀缺资源,他们花了钱,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花钱买时间”是成功的结果,而非原因。
我们若一味模仿,则是拿别人成功的“果”,来倒推错误的“因”。以为剃了头就能一举成佛,却只是舍本逐末,一场笑话罢了。
三、怎样将时间和金钱的利用率最大化?
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时间账户和金钱账户,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你购买的时间,你真的需要吗?
“时间荒”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如此,但是同等条件下,“时间”和“金钱”,哪一个才是你的稀缺资源。
稀缺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而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总感觉我们缺钱,是因为想买的太多,而非买不起刚需,从而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另外,仔细想一下,为了做想做的事,你更需要时间还是更需要金钱?
抓住最核心的稀缺资源,那才是你最值钱的财富。
第二:你要算一下,你的时间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一个很简单的公式:时薪*节省的时间-购买时间的价格=时间利润
以前文房租节省通勤时间为例:时薪45*1(小时)*22(天)-2000=-1010(元)
但我们也要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性以及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还有1小时就要登机了,如果坐公交可能需要45分钟,但如果打车,只需要20分钟,这时你除了衡量公交和打车的费用,你还要考虑到机票损失的费用。
时间利润为正值,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只是白白浪费。
最后,问自己你的时间账户和金钱账户收支平衡吗?
站在消费的角度,可以将时间账户和金钱账户分为时间消耗和复利收益两个维度。
时间消耗是看这件事需要消耗你多少时间,复利收益则是能对你的产生长期正向影响的消费收益。
高时消,高复利:化整为零、平价代替
比如读书、健身、拓展人脉、自我提升等,都是很典型的高消耗、高复利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但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并且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收益。
应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要看一下,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果不花钱,是否有代替方法?
比如有些人打算节省上下班通勤时间,来看书或者学习,其实这个时间就完全可以省下来。
在公交车上听一些知识付费的课程,或者想要写稿子之前搜集一下相关资料,用手机便签整理大纲等等,把零碎的时间化零为整,发挥出价值。
低时消,高复利:精进熟练,继续保持
像是写作、培训、贸易这种技能变现或者资源变现的事情,在短时间带来较大收益,我们就需要不断精进,增加技能点。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从时间维度来讲,像是读书、扩展人脉这些高时消、高复利的事情,都是在我们不成熟的起步阶段完成的。
当我们熟练之后,也可以加深高复利收益。
低时消,低复利:核算利润,升级迭代
还有一些事情,虽然消耗我们的时间也不多,而且还能够带来一些微小的收益,比如做网约车兼职、刷单、代购等,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收益。
但因为单位时间收益率较低,所以我们可以用第二个问题的公式来计算一下时间利润。
如果利润较低,看一下能否将其升级成低时消、高复利的。
比如从单纯的代购,研究一下能否成为美妆博主,或者升级渠道,规模化运营,让自己的单位时间变得更加值钱。
高时消,低复利:适量即可,避免过度
像是抖音、快手、追剧、游戏这种纯消耗时间,但却无法产生任何收益的事情,我们要避免过度。
我并不会劝你完全戒掉,因为人不是机器,在一天工作的劳累后,总需要放松,不过需要自己控制量。
所以,不要被鸡汤洗脑了,想要提升时间利用率是好事,但同时也要具有思辨思维,这样才能让你的时间账户和金钱账户都不断丰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奥斯特窝头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