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11 15:24

又是“李诞大张伟”,综艺正在遭遇“用工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龙承菲,编辑:江宇琦 ,头图来自:《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你有没有觉得今年各大综艺的熟面孔变多了很多,甚至常常会有“串戏”的感觉?


以常年活跃的大张伟为例,这位综艺常客在2020年显得格外忙碌:前脚还在《天天向上》主持节目,后脚就接上去《密室大逃脱第二季》里解密;既能在《创造营2020》《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里当教练和超级乐迷,又能在《认真的嘎嘎们》和《脱口秀大会第三季》里贡献笑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前,大张伟2020年共在11档综艺里露了脸,他也在微博上戏称自己是“综艺网约车”:“酒店趴活儿,开录就走。”


大张伟回应网友评论


忙碌的并不只有大张伟。毒眸发现,2020年综艺节目的舞台,其实已经被很多熟面孔们所“霸占”了,李诞、郭麒麟、杨迪等艺人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密集地登上了大批综艺,以至于很多节目都成了这些综艺咖们的“排列组合”,甚至常常出现李诞、大张伟跨节目互动等桥段。


可即便“李诞和大张伟”们再忙碌,也很难满足大批综艺的“用工需求”。


在疫情防控下,艺人出入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国外的、港台的明星也因此放弃了一些内地的行程。很多节目在飞行嘉宾的选择上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不得不大量启用中腰部艺人,以至于被观众质疑“咖位”不足。


不久前,知名乐评人邹小樱在看完《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合作赛的嘉宾阵容之后,便认为节目组邀请的合作嘉宾噱头和咖位都不如去年,随即在微博评论道:“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内娱的用工荒情况已经出现了。”


但在毒眸看来,疫情和防控其实仅仅是一个催化剂,进一步暴露出了内地娱乐产业人员储备不足的问题。在不少综艺节目追逐流量艺人、将重心放在制造话题的时,可用作“粘合剂”的综艺咖却寥寥无几。可综艺行业同样需要“明星”,综艺明星需要得到培养和发掘,而不单纯追逐流量、注重内容和让各类艺人“各司其职”的成熟的娱乐产业体系的建立,也仍然需要时间。


忙碌的“综艺咖”们


5月6日,是《这!就是街舞》第三季正式官宣四位队长的日子,而直到这一天前,本季的新队长之一王嘉尔才从韩国回到国内进行隔离。为了不耽误后续的录制进程、保证拍摄时的状态,王嘉尔还让节目组找来了镜子,保证他在酒店也能练舞。



根据3月3日海关正式启用的第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所有出入境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申报,随后在3月中旬,各省市也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相继宣布,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入境的公民一律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


该规定就使得一部分艺人不得不更改自己的行程,或者另辟蹊径参与节目录制:早在《青春有你2》录指初期,身在韩国的Lisa和身在中国台湾的陈嘉桦,都因为疫情影响不能来到内地参与录制,只能线上进行。


不仅如此,因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也有相应的隔离政策,所以需要来回奔波的艺人必须双向隔离。如果说常驻嘉宾可以为录制一档综艺协调通告时间,对于作为飞行嘉宾的港台、外籍艺人来说,为了一到两期的节目录制来回两地隔离,耗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性价比就显得相对较低。


况且港台和身在海外的艺人在当地也有相应工作,所以更多的人只能选择放弃内地的录制行程。在本季《奔跑吧》先导片中以立牌形式出现的上季常驻嘉宾宋雨琦和黄旭熙,因为需要在韩国参与各自组合(G)I-DLE和威神V的新歌回归活动,所以直到本季录制结束也没能在《奔跑吧》正片中露面。


在这种情况下,内地娱乐明星自然成为了综艺节目的主力。毒眸注意到,很多过往就比较受综艺节目欢迎的“综艺咖”,今年前几个月的工作量都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


现阶段,内地综艺最受欢迎的一类综艺嘉宾,当属常年活跃在各大综艺舞台上的主持人。根据毒眸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参与综艺节目最多的艺人,是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杜海涛,他在今年参与了包括《说唱听我的》《元气满满的哥哥》在内的14档综艺的录制,而豆瓣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他共参与了11档综艺。除他之外,何炅、李维嘉等主持人今年参与录制的综艺数,也达到了9档左右。


杜海涛在《说唱听我的》


与一般的嘉宾相比,主持人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节目录制经验,且专业技能过硬、国民度高,在真人秀节目中能够主动活跃气氛、cue流程,保证节目的有序进行。尤其是像杜海涛这样主持风格娱乐属性较强的主持人,自然很容易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成为很多节目首选的对象。


除了主持人,目前另一类比较抢手的综艺嘉宾,是原本就十分活跃的综艺咖以及常年处于舆论中心的话题艺人们。


前者以大张伟、李诞、杨迪、郭麒麟为代表,他们大多反应敏捷,能够造梗接梗,从而凭借自身的艺能感担起制造笑点的“重担”。


后者的代表人物是今年参加了10档综艺的郑爽,虽然似乎下定决心“搞事业”,但郑爽的感情生活和其在综艺中的言行仍然是大众关注的重心,上综艺容易引发围绕节目的话题讨论,因此诸多情感类和观察类综艺还是希望用这类明星炒话题。


和主持人们一样的是,在疫情下的“用工荒”中,头部综艺咖们也在变得更加忙碌,成为更多节目的重要选择。豆瓣数据统计,大张伟在去年全年参加了12档综艺节目,但在今年的前8个月里,大张伟参与综艺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1档,几乎与去年持平。而郭麒麟则是接过了父亲郭德纲“相声界综艺一哥”的大旗,今年已经累计参加了12档综艺的录制,与去年的7档节目相比有显著增加,甚至成为了《奔跑吧》等国民综艺的常驻嘉宾。


郭麒麟录制多档综艺被父亲调侃


而眼下的用工荒,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很多综艺新星们机会:近年来偶像选秀、音乐节目的火爆为市场输送了大批新人,在缺乏唱跳舞台的内地娱乐圈环境下,综艺节目成为他们出道后的主要通告。


偶像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今年参与了10档综艺的Justin(黄明昊),同公司的范丞丞和去年出道的周震南也分别参与了6档和8档节目的录制。歌手方面,唱功极佳的周深,既能在《歌手·当打之年》《明日之子第四季》等音乐节目里登台演唱,又能出现在《青春环游记第二季》等户外真人秀之中,在今年也共录制了12档综艺。


此外,作为今年的两大爆款,《乘风破浪的姐姐》和《隐秘的角落》也居然担起了“救市”重任。


前者播出后,张雨绮、张萌等“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开始成为各大综艺节目里的常客;而为了剧宣,秦昊也在今年参与录制了《认真的嘎嘎们》《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等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其今年在综艺里露脸的次数达到了6次,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但即便在头部主持人及综艺咖工作量已经趋于饱和、大批新人也在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海外、港台明星缺席所带来的空缺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填补。


从去年开始就有观众抱怨大热真人秀的部分嘉宾表现不佳、“像是拉来凑数”;也有从业者向毒眸抱怨,现如今请知名艺人上综艺“档期靠抢”,要不是档期排不开,大张伟露脸的次数会更多……综艺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综艺明星却已经有“供不应求”之势。


综艺“用工荒”的背后


事实上,“大张伟”们的忙碌早就不是新鲜的话题了。此前DT财经统计了2010年~2020年间(截至8月10日)所有在豆瓣综艺上存有记录的节目中,参加综艺节目最多的10位艺人。其中,大张伟便以10年录制了90档节目排在首位。


考虑到还有一些节目没有被记录在内,因此在过去的十年间,大张伟其实平均每年都要参与近10档综艺节目的录制,而疫情只是让他更加忙碌了。类似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了李诞、何炅、撒贝宁等近年炙手可热的综艺咖身上,熟脸在综艺节目里来回串场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为什么综艺上的面孔会越来越趋同化了?这或许与综艺嘉宾的选角思路与产业成熟度有关。


首先,对于综艺嘉宾的拟定,行业内部基本已经形成了标准的“固定配置”。有多名从业者告诉毒眸,综艺常驻嘉宾一般都在节目主题和调性的基础上,按照“大咖+流量+笑星”的配置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男女比例、流量因素等考虑,进行人员调整。


“咖位大的明星,品牌方那边会比较认可,因为品牌方会更倾向于以一个咖位大的来奠定整体节目的基调或者品牌的基调;请流量明星的话是为了节目的点击率和收视率;笑星是为了节目本身的效果。”前卫视综艺导演小格告诉毒眸。“飞行嘉宾一般只录一两期,在符合本期的选题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看他近期有没有在热度上的作品,或者说有没有被广大网友热议的事件。”


基于这样的逻辑,综艺嘉宾重复率高便很好理解了:对于大咖和笑星来说,一旦在一档节目里有出色的发挥,就很容易得到品牌与观众的认可,进而被更多品牌、节目选择,例如《吐槽大会》后李诞在综艺里的出镜率便开始大幅提升;而一段时间里,较红的流量和话题明星数量都是相对有限的,所以也会成为各家争抢的对象,例如今年夏天的话题演员秦昊。



除了节目主题和艺人的流量以外,小格还告诉毒眸,平台和经纪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并且综艺导演对于艺人嘉宾的选用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向性。所以一些电视台、综艺团队,固定启用相似的嘉宾阵容,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在综艺的选角流程方面,有从业者告诉毒眸,综艺在筹备初期就要考虑常驻嘉宾的人选问题,由整个导演组开会提出合适的备选人员,再让艺人统筹去分别接触,收集嘉宾反馈的意向后再推进。所以节目组在选角阶段并不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市场热点变化,找熟脸、稳定性高、被反复验证过的明星,自然是一个相对保险的选择。


因此李诞、大张伟频繁亮相并不奇怪,需要被关注的是,内娱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李诞大张伟”呢?


在有的从业者看来,内地娱乐圈长期的观念中,综艺似乎只是演员、爱豆、歌手们的“通告工作”,并没有相应的职业体系,以至于“综艺咖”一词,也大多带着“不务正业”的批评意味,从而进一步导致尝试走上“综艺咖”一途的艺人并不算多。


在韩国每年的年末颁奖典礼上,都有专门为GAGMAN们设置的演艺大赏;日本搞笑艺人的地位也比较高,甚至有专门的学校NSC(吉本総合芸能学院)来培养搞笑艺人。


相比之下,国内的综艺GAGMAN并没有形成足够的体系和大众认知。何炅曾在节目中提到:“当你要做一个节目的时候,其实你能想到的人也不多,这就让我们的很多节目变成要根据能请到的大咖,再来决定这个节目是什么样子。”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敢于自我调侃扮丑、输出笑点、熟悉综艺套路的中国港台艺人,极大程度上填补了内地市场 “综艺咖”的空白。从最初的早年间的欧弟,到近年来罗志祥、蔡康永,纷纷在内地综艺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些节目的重要标志。


不过这种局面也并没能延续太久。近年来,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的娱乐产业,都开始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有所萎缩。例如毒眸在《港姐落幕时》里提到,近年来香港地区造星能力已经大大下滑;而《大小S合体,豆瓣9.0,台湾综艺人“北上”找对路了吗?》则提过,在内地综艺成本向上亿元靠拢的时候,即使是《康熙来了》单集制作费用也只有10万人民币,这就使得台湾综艺节目上限较低,造星能力亦大不如以前。


2015年《康熙来了》停播


受此影响,最近近两年来,真正活跃在内地娱乐舞台上的中国港澳台明星,还更多集中在了80后一代,更新一辈的艺人往往在新星们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的内娱舞台上,都只能昙花一现。


因《想见你》走红的许光汉,是近年来少有的能在内地走红的港台新星,但却由于在《想见你》后没有进一步的曝光机会,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热度就被新播剧里的男主角们反超。


港台明星式微、内地后备力量没有跟上,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内地飞速增长的娱乐产业规模,与没能诞生出的完备的综艺工业体系的矛盾。


邹小樱在微博里提到,这其实是一个工业化问题:“虽然我们人多,但是内娱还是储备不足,虽然近年发展很快,但和港台早年成熟化的工业体系成果相比,还是差点儿意思的。”而在不够成熟的综艺体系下,“急功近利”的综艺节目们反复邀请同质化的综艺咖们,也有过度消耗他们的风险。


但其实在内地的线下剧场和短视频平台,聚集着不少常年写段子、熟悉喜剧表演的笑星,他们都具有着不错的综艺感和观众缘,譬如最近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大放异彩的李雪琴。


可是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合适的舞台,他们或是因为面向领域内相对垂直的受众、缺乏被广大观众看到的契机,或是在登台后出现“用力过猛”等情况从而错失展示自我的机会。尽管当下《认真的嘎嘎们》等综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标这一领域,但很显然,这不会是一个短期的工程,用工荒的问题在短期内或许还将困扰着相当一部分从业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龙承菲,编辑:江宇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