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肖小跑,作者:肖小跑,题图来自:AI生成
一
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满屏“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呼声震耳欲聋。
群情激昂之时,天空飘来一句话:“不报复才是经济上的最优解”……
这是易纲行长某次发言中的一句话。我眼前顿时“热油里一滴冰水”即视感——结果用脚也能想到,肯定会被解读为“怂”,分分钟引爆舆论。
但这只是上半句,下半句是:“但是,从政治学来说,不报复可能没办法对付国内的民意”。
弦外之音:在政治的竞技场上,经济理性必将向现实妥协。所有人都戴着千斤重的镣铐跳舞,做出一些在彼此(指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眼中匪夷所思,却势在必行、不得不做的选择。
所以,“陷入两难”才是这个世界每天的常态。“经济学上不合理但政治上必要”、在“经济最优解”和“政治权宜之计”之间求平衡,才是那些高大上会议的真正议题。
这才是面具后面每天真正的朝九晚五。
不出所料,“不报复”很快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贸易仍是最优解”——听起来顺耳多了。但几秒钟后便忘了,根本激不起任何思考。
这又是一个“经济理性和政治现实之间”难越鸿沟的经典案例。大家见怪不怪了,甚至共识出了一个常识:经济学家“不可能三角”——讲清楚、讲真相、讲出来——三个只能选两个。
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但有一说一,这个困境,古今中外常见。《当灯光暗淡之后》这本书就是“经济学家不可能三角”的教科书,书中记录许多经典场景(美国的),读完后大概率也释然了——这其实是一道送分题:经济学家的理性分析,就像小孩儿在沙滩上精心垒起的沙堡,早晚会被政治的潮水瞬间吞没。政治洪流才是真正的“一键重置”按钮。
二
布林德老师这本书列为我的2024年书单之首,因为我读了两遍。并不是内容多么精彩,而是读完后很多纠结(政治抑郁)释然了。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不如说它是一本“分析师情绪价值”类书籍,抚慰了无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灵魂。
整本书只揭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经济学家和政客合作,就像梁朝伟和麦琳(或者麦琳和梁朝伟)同台,满满的错位和尴尬。经济学家们殚精竭虑画出的“完美蓝图”,政治家大概率会“谢绝采纳”。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蓝图解决不了核心问题——选民和选票。
所以,与其说政客需要经济学家的专业意见,不如说需要一个背书,一个能说服选民的漂亮故事。这就引出了全书的核心——“灯柱理论”:政客眼中的经济学,就像醉汉扶路灯——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站稳。
就看看大洋彼岸新鲜出炉的例子:特朗普提名的新财长。对冲基金大鳄贝森特,一辈子靠寻找“政治政策 vs 经济现实”脱节之处而发家,新工作却是要假装没看见,且确保财政别在任内崩盘。
这挑战可不小:贝森特要接手的联邦债务比前任们都抽象得多。由于多年无视预算专家,加上大举债,加上抗疫,加上撒钱福利,美国国债利息成本飙升。按照目前水平测算,如无意外,到明年,赤字就已经连续三年超GDP的6%了——这还是在经济好、就业高时候出现的——可谓世界第九大奇迹。国会圣诞老人也都管不了了。
贝老师不懂这个道理吗?当然懂。但他可能还懂得一个更深的道理:
《当灯光暗淡之后》里有分教:“政治家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经济学是政治的垫脚石”——这都是老生常谈了,这才是现实。当年里根的“供给经济学”,既要减税又增军费还要削赤字。懂王就更抽象了:减税后8年还清国债。
这些承诺,算术帮不了忙,得靠魔术。所以,“灯柱理论”也许在贝森特心中就像路灯一样明亮:懂王扶我,是为了站稳。
我觉得经济学可以发展出一个新的分支:支撑经济学。
三
经济学家总给人一种“玉树临风,权倾天下”的观感——电视上侃侃而谈,开着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会,参与着国家重大决策,掌控着美联储,影响着全球经济走势。
但其影响力,比你想象中骨感得多。大部分时间在帮政客下棋,或者装修施政报告。
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对此很不满,吐槽为什么经济学家的建议总被无视?
这是礼貌版本。原话是“就算科布登只会说意第绪语,还口吃;就算皮尔是个目光短浅的笨蛋,英国依然会走向自由贸易,因为农业阶级在衰落,而制造业和商业阶级在壮大。”(“if Cobden had spoken only Yiddish, and with a stammer, and Peel had been a narrow, stupid man, England would have moved toward free trade in grain as its agricultural classes declined and its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ial classes grew.” 摘自《七次崩溃:塑造全球化的经济危机》Seven Crashes: The Economic Crises That Shaped Globalization)。
更通俗一点:即使推动自由贸易的人是菜鸟,该走向自由贸易还是会走向自由贸易。
再直白一点:大势就像斜坡上的球,没人推也会自己滚。历史不需要经济学家来推动。
并进一步指出:经济学研究的经费连癌症研究都比不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根本没把经济学家当回事。如果他们真有用,怎么会穷得连研究经费都不够?这说明社会对经济学家的低估是合理的,甚至可能被高估了。即使在凯恩斯革命后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有所提升,这种影响力依然有限。
听起来酸溜溜的。但这番话并非出于酸葡萄心理。斯蒂格勒是明白人,他深刻理解——矗立在经济学家影响力面前那道不可逾越的峭壁,是什么。
四
经济政策领域有个怪现象:经济学家越懂的领域,越没影响力;越不懂的,反而影响力越大。布林德将此定义为经济领域的“墨菲定律”。
换句话说:好建议没人听,坏主意一堆人信。
这种现象背后有三大原因:对基础经济学的无知、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利益集团的操纵。政客需要用简单粗暴的口号打动选民,比如“让美国再次强大”。而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显然没有这种魔力。
难道历史上“经济学”和“政治家”完美的婚姻一次都没有吗?
当然有:里根时代的税制改革就是一个美满姻缘——这次改革降低了边际税率,砍掉了税法漏洞,实现了经济理论与政治操作的完美结合。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布林德总结了六条经验:总统强力领导、专家设计、老手推销、好记的口号(例如“从50%降到28%”)、幕后妥协、方案完整——缺一不可。
可惜这样的成功再也没被复制过。此后的大部分“税改”,都是打着“简化税制”的幌子来利益输送。
想让经济政策更理性?只能靠改革政治体系。但在党争激烈的今天,这只是个梦。
五
经济学家要理性,政客要选票;经济学家看长远,政客看眼前——注定萝卜青菜,南辕北辙。
但布林德书中也给了希望:经济学家需要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与其夸夸其谈“自由贸易的宏大愿景”,不如关注短期失业;与其用复杂的理论说服政客,不如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打动民众。
合上书,前唏后嘘,感慨无限。
静了一会,脑袋里突然冒出个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客共事,到底谁是草台班子?谁在“出戏”?
经济学家充满抱怨。精心构建的完美模型,却在人性和政治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难道不应该将“草台班子”的行为纳入考量吗?如果只负责构建理想,不负责现实的复杂性,最后一切结果归咎于“草台班子”扰乱模型,好像也不是很地道。
也许纯粹的经济学真应该回到“说了等于没说”的哲学童年,不要过度进化。
无论如何,当下的挑战更大了。瑞典方面有考虑把“经济学家不可能三角”列入诺贝尔经济学奖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肖小跑,作者:肖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