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14 17:06

精神中产,另类“精神胜利法”

“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栗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电视节目《杨澜访谈录》中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等收入人群的标准是: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有车、有房、能旅游。


该标准引起讨论,人们纷纷调侃“被中产”,还有一些年轻人在自嘲拖后腿时,表示物质中产达不到,就做精神中产。


精神中产是在社交平台兴起的词语,自称精神中产的年轻人们一般生活在大城市,受过良好的教育,大都从事白领职业。但没房没车,只能偶尔穷游。


他们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和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价值判断、人生理想都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他们虽然没钱没房没车,但在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甚至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胜利法”。


一、精神中产生活大赏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中产家庭要有房有车,但精神中产们一般都没房没车。经过最近十多年的房价疯涨,普通工薪家庭通常需要花光全部积蓄才能支付大城市的一套商品房。


精神中产们不愿掏空6个钱包买下一套房。


精神中产们不愿加大杠杆,背负几十年的房贷。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在《家:占有与驱逐》中写道:“敢于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每一天,这也许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革命。”


在全民买房热潮的鼓动下,这一句另类提醒引起精神中产们注意。他们秉持不买房、享受当下的人生哲学,认为租房也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对于买车,精神中产们就更没兴趣了。


大城市的早晚高峰期,自己开车还不如乘坐公共交通高效。有人计算过,一个正常的上班族,打车的平均花费远低于买车的钱。但人们为什么还是要买车,一来有虚荣、好面子的因素,认为有房有车是中产标配;二来因为前些年,互联网约车软件没有普及,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有车的确会方便一些。


精神中产们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堵车的路上。


当然在一些小城市,网约车不够满足日常需求,有车也很必要。但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年轻人,大多就是当地真正的中产阶级,不需要再给自己一个精神中产的标签。


精神中产们除了对买房买车没有执念,对结婚生子的看法也比较开放。


他们会思考婚姻的意义,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对于一些已经自主选择婚姻的精神中产来说,在生养下一代的问题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谨慎。


一位从事媒体行业,自称精神中产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写下:养育子女的目的是为了体验人生,而不是基于养老、情感寄托、基因延续等需求。


精神中产们自嘲“没有皇冠要继承”,也不会把未完成的愿望强加给下一代去实现,更不会让自己陷入“钢琴排在中产家庭孩子鄙视链底端”这样的怪圈。甚至,他们认为自己还没有活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一个新生命。


精神中产不会把孩子看作一个分数机器。


除了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这种人生大事,精神中产们拥有独立的判断。在日常消费中,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金钱观。他们只买合适的,不买贵的,不存在炫耀性消费。


在广州从事旧物交易的凯斯,明显感到“所谓的精神中产们正在控制自己的物欲,喜欢买二手货、循环使用旧物,这样既省钱又环保”。


精神中产们虽然在物质消费上不攀比,但他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为阅读、电影、展览、旅行等精神产品付费。一位自称知识付费的深度用户,在知乎留言说她今年一件衣服都没买,但五花八门的课程却买了不少。


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精神中产们宁愿住青年旅社,吃路边摊,然后用省下的钱去更多的地方、认识更大的世界。


整洁便宜的青年旅社,正在成为精神中产们旅行的首选。


如此看来,精神中产们在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日常消费等方面,与通常意义上的中产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二、成为精神中产,这很重要


精神中产自愿简朴的生活方式,对家境普通、天资平庸的年轻人非常实用。因为消费社会正在制造无数新穷人,群体自愿简朴,才不会让他们陷入工作、消费、新穷人的死循环中,避免被消费浪潮裹挟向前。


任何生活方式都是习得的,我们做的所有选择都是基于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而获得知识和经验最便捷、最便宜的方式就是阅读。


精神中产们认为阅读是认识世界最快的方式。


精神中产们本就不富裕,没有行万里路的资本,又因自身阶层的限制,认识不到可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大牛,所以他们把博览群书、深度阅读奉为圭臬。


精神中产们十分认同被称为“专业读书人”的作家唐诺的话。唐诺认为读书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事情,人们应该庆幸,在一个阅读越来越不主流、不赚钱的时代,竟然还有人坚持写书、写好书。


精神中产们自认为是爱读书的,但还是苦于读的书不够多。/《十三邀》


还有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阅读经典的看法,卡尔维诺认为世界上的经典作品数量庞大,不管多喜爱阅读,一定会有没读过的经典。


这句话仿佛给精神中产们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在认识到学海无涯,终身学习的必然后,放下焦虑,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


当精神中产们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知道现代社会的本质是消费主义和娱乐工业导向,量入为出,不陷入消费陷阱变得重要。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中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体现着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因此消费是符号意义体系结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的根据”。

精神中产们很少为这些奢侈品牌买单。


所以大众经常为商品的符号价值买单,而精神中产们希望成为消费的主人,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陷入广告构建的商品的符号意义中。


通过阅读来审视习以为常的生活,通过阅读来消解没房没车没钱的现状,是精神中产们最后的倔强,也是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过好体面生活的重要方式。


三、精神中产,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有房有车、还能带薪休假两个周,谁都愿意做真正的中产,但现实是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很多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有房有车、带薪休假两个周,也是精神中产们的追求。


本来中产的定义在中国就很模糊,“你才中产,你全家都是中产”曾经被沦为笑话。所以年轻人们放弃了对物质中产的追求,戏谑自己是个精神中产。


就像他们自娱自乐的调侃一样,“有钱的过中产生活,钱不够的,过精神中产生活”。


当年轻人们自嘲为精神中产,其实也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在这个残酷社会生存下去的方式。社会的残酷在于我们总要不断地参与竞争,而竞争让我们始终处于焦虑之中。


精神中产们也时常以局外人的姿态,观察这个焦虑的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焦虑温饱、彩礼钱、因病致贫;中产阶级焦虑子女教育、职业发展及亚健康;上流阶层焦虑财产安全、食品健康和环境污染,可能部分有交叉。


电视剧《小别离》将中产父母养育子女的焦虑演绎到极致。


总之,大众似乎进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焦虑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曾说:“生活在一个焦虑时代的少数幸事之一,是我们不得不去认识自己。”这可能是关于焦虑最好的注解,精神中产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焦虑是否必要。


搞清楚了焦虑的源头,接受竞争的常态化,也许才能稍微缓解焦虑。当然我们也可以去一些竞争没那么激烈,人均占有资源更多的地方,如果我们可以适应那里的生活的话。


只有当我们对自身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不盲目竞争,也不自甘堕落,精神世界比较自得满足。也许才能将精神中产,变成一种主动选择,而非不得已的“精神胜利法”。


去人均占有资源更多的地方生活,也是精神中产们的梦想。


自称精神中产的年轻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都是他们融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从没房没车到反思婚姻家庭存在的意义,再到警惕无孔不入的消费文化,精神中产们通过阅读、旅行,来扩展认知的边界。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老去的过程,当我们把一切遭遇都看作一种生命体验,而非竞赛的时候,也许会从容很多。


只有不断认清事物的本质,才有可能摆脱一些不必要的焦虑、煎熬。


如果说那些探究事物本质、引领新思潮的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是精神上的富裕阶层,那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跟风不攀比,凡事遵循内心的普通人就是精神上的中产阶级。


参考资料:

[1]中产阶级这种神话,是可以轻易幻灭掉的 | 虎嗅

[2]“中产”虚幻而焦虑,你是那个高薪穷人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3]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栗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