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作者:王逸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谷晓阳(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杨亚端(知乎平台),编辑:王乙雯(瞭望智库),原文标题:《高致残率!这种病正处于“魔鬼季”》,题图来自:AI生成
脑卒中,也称卒中、中风、脑中风等,是脑血管缺血或出血而引起偏瘫、失语、昏迷、死亡等症状的神经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卒中是中国乃至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便患者幸运地得到救治、免于因病致死,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留下残疾、认知功能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
脑卒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健康负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据报道,一位年仅30岁的小伙子每天熬夜,生活作息极度紊乱。某日早上,其母亲见他还躺在床上,便走进房间试图唤醒他——只见他躺在床上,呼吸沉重,小便失禁,无论母亲如何用力,都无法将他唤醒。家人紧急将其送到医院,经过头颅CT扫描,医生发现其颅内大量出血,双侧瞳孔散大,诊断为出血性脑卒中。
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的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相关性,冬春季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尤其是12月至次年2月,堪称脑血管疾病的“魔鬼季”。严冬时节,我们希望从脑卒中的疾病史和防治入手,谈一谈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
“卒中”还是“中风”?
讨论脑卒中(cù zhòng)的历史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三个名词:英文“stroke”和中文“卒中”“中风”。在现代语境下,这三个词经常用来指代同一种疾病,只是“中风”常常作为口语出现,“卒中”和“stroke”则多出现在医学文献或报告中。不过,在历史长河中,它们的词义曾发生过多次变化。
在西方历史中,“stroke”最初不是个医学术语,它最早出现于1599年的英语文献中,有轻轻抚摸的含义。最初,该词经常和“上帝之手”“道德”“公平”等词汇构成词组,带有惩罚的意味。而在20世纪之前,医学界有另外一个术语称呼卒中:“apoplexy”。
在古希腊时期的医学典籍《希波克拉底文集》里,apoplexy用以描述这样一种状态:突然倒地后伴随抽搐、失语、瘫痪等一系列失能表现,且常常在数天内死亡。这个词的希腊语本意为“被突然击倒、遭受严重打击”。在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poplexy作为一个疾病名称经常被医生们提起,但是其背后的原因却很复杂,可能包含如今被我们认定为脑卒中的脑血管意外,还包括心肌梗塞、肺栓塞等原因引发的昏倒、抽搐等情况。
伴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人们逐步拼凑出了“apoplexy”和大脑的关系。1658年,瑞士医生维普夫(Johann Wepfer)首次证实了“apoplexy”的病因是脑缺血或脑出血,并最先提出语言障碍常常和右侧肢体的偏瘫一同出现(如今我们知道,这二者均与大脑左半球病变有关)。
1664年,英国医生威利斯(Thomas Willis)完整描述了大脑动脉环(该结构又名威利斯环),并指出动脉环的相关血管出血与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关。伴随着这些研究的推进,医学界对脑卒中的认知愈发清晰,但是这些成果却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太大影响。
威利斯环的组成和分支。图片来源:《神经病学》第10版
到了18、19世纪,大众对卒中的理解依然混杂着浓烈的宗教和文化色彩,“天意”“诅咒”等词汇常常和卒中关联在一起。卒中患者突然倒地、丧失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表现,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上帝忽然降下的惩罚。因此,含有惩罚意味的“stroke”一词被用来描述卒中。
而伴随着解剖和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原来的apoplexy一词不够聚焦,不能明确地表达卒中和大脑的关联。于是,脑血管病、脑缺血、脑梗塞等新的说法不断被提出。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治疗手段迟迟没有突破,医学界开始尝试从卒中护理的角度寻找答案,希望在疾病预防、减轻后遗症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帮助。
这一治疗理念的转向使得医务人员必须更多地依赖患者本人、家庭成员、亲友等的理解和配合。于是,大众对卒中的看法和描述反过来影响了医学界。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之下,医生也开始采用大众的语言“stroke”一词来描述卒中,原来的apoplexy一词则渐渐地鲜有人使用了。
与西方不同,我国“卒中”“中风”两个词早在汉代时期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出现。只是前者所述症状更接近现代的脑血管意外,而后者不仅指风邪引发的脑血管意外,还包含风邪导致的伤寒、热病、温病等多种中医理论框架内的疾病表现。
经各代医家(如汉代张仲景、唐代孙思邈等)对“卒中”“中风”更深入的讨论和阐述,两词的语义范围逐渐从疾病表现演变为疾病实体。至明清时期,中医界主流意见已经将“卒中”作为“中风”这一风邪相关疾病的子集看待。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医和西医对卒中的认识逐步交融汇聚,卒中和中风也作为stroke的中文翻译而存在。至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脑卒中又称中风,二者被定论为完全同等的概念,都指脑缺血或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但以各类研究论文的表述来看,卒中多被专业学者在学术交流和写作中使用,而大众包括部分医生在生活中则更倾向于使用中风一词。
一种影响当下的治疗模式:卒中单元
17世纪,维普夫将卒中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种类型,而缺血性卒中占大多数。医学界针对卒中的治疗也一直在围绕“如何治疗脑血管栓塞”“避免脑缺血的出现”展开。不过,在大部分时间里,卒中的严重临床表现和相对悲观的治疗效果都令医生无比沮丧。直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对抗血液凝聚的阿司匹林等药物被寄予厚望,缺血性卒中的紧急抢救似乎有了一丝曙光。
20世纪50、60年代,一个影响了当下卒中治疗的治疗模式诞生了。北爱尔兰和美国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提出了以多学科模式聚焦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康复等全流程照护的卒中单元(Stroke Unit)治疗模式,团队成员包括治疗专家、医师、护师、语言训练师、神经心理医师等。随后几十年间,这一协作模式在少数地区断断续续被应用,并一直受到“效果不明、患者受益不确定”的质疑。
不过,随着系统综述、荟萃分析等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卒中单元对于患者的益处也越来越明确。2000年,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ine Journal,BMJ)比较了卒中的不同治疗方式,卒中单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目前,卒中单元已经发展为集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多学科医疗处置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对于医生鉴别疾病、评估病因、节约时间、迅速治疗大有帮助。在卒中单元内,患者可以接受全面、系统的治疗。
我国建设卒中单元的时间相对较晚。2001年,北京天坛医院的王拥军医生发文详细介绍了卒中单元,北京市科委支持的重大疾病项目 “中国卒中单元建立、实施和效果”也在天坛医院启动。【注:Stroke Unit 的中文名词“卒中单元”也是由王拥军最先翻译的。】
2001至2004年间,天坛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康复室、语言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健康教育室、重症监护室,通过医生、责任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和语言治疗师协作及系统管理的方式,达到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残障水平等效果。而且,卒中单元患者的花费并没有较其他患者更多,在后续随访中发现,这些患者甚至会因相关指标的改善而减少治疗的经济投入。
虽然其效果已无可争议,但是没有一套规范化的流程以及专业的人员配套,卒中单元就无法运转。普通医院很难配备卒中单元所需的全部专业人员。因此,截至目前,卒中单元的发展还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患者而言,病发后的紧急救治措施似乎是更可及的救命缆绳。
“时间就是大脑”
在过去数十年中,除卒中单元这一新手段,卒中的治疗整体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需要指出的是,卒中并非一种可以在家中“自救”的疾病,当发现自己或亲友出现突发意识不清或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表现时,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切不可忍耐等待症状消退或自行随意服药。
脑卒中被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者的治疗都要求患者在发病后尽快到达医院,通过专业的临床评估及影像学支持来评估病情,及时鉴别卒中类型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神经内科医生有句话叫做“时间就是大脑”,就是在强调尽早对卒中进行诊断治疗能够保护更多的正常大脑功能。
在具体的治疗方面,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又有所不同,前者发病率相对更高、相关救治措施也相对更为完善。
缺血性脑卒中,顾名思义,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核心就在于尽快恢复大脑血液供应,挽救缺血的组织,即所谓的“再灌注治疗”。这种治疗就像是引来活水,浇灌大脑中因“缺血”而干涸的土地。
恢复大脑血供的方法并不单一,静脉溶栓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医生在时间窗内尽快评估然后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来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从而恢复血流。如果患者的缺血性卒中是大血管闭塞造成的,在时间窗内经过评估后,可以通过血管内治疗、也就是介入手术的方式用各种技术实现血管的再通畅。除了早期的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卒中也要精准、个体化地使用抗血栓药物。此外,重症患者可能还需要进入监护室治疗或根据情况去神经外科进行减轻颅内压力的手术评估。
出血性卒中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所导致的,治疗主要在于明确出血的病因、控制出血引发的颅内压改变及血压变化、预防并发症及支持治疗等,部分患者还可能需要手术评估。
无论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肢体无力、身体平衡较差、言语不利、反应变慢等明显症状,不能迅速回归社会生活,还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康复治疗极为重要。卒中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涵盖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康复等多个方面,需要患者、家属、医疗团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卒中的治疗,绝对不是在患者出院时就终止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心理和经济等支持,帮助其克服锻炼疲劳、缓解负面情绪等是一项长期任务,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实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以积极状态继续生活。
造成卒中的危险因素
如果说卒中的治疗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那么预防则是避免这场战斗的经年累月的实力积累。考虑到卒中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需要积极地开展卒中预防工作。
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尽量减少可能造成卒中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比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部分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都可能增加人患卒中的风险。面对这些高危因素,我们不仅要倡导戒烟戒酒的健康生活模式,还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人们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除了规范服药之外,还应该积极做好自己的血压、血糖或相关指标的监测管理,切不可因“自我感觉良好”便不再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发现控制不佳或指标的明显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还要多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气候干燥时注意多饮水;在医生和亲友的帮助下,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也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制订运动计划,在安全的环境下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强度在中等或以上。例如,根据个人情况每周进行有氧运动3—4次,每次半小时或40分钟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可能与气温变化有关。在冬季来临之际,我们应该积极践行健康的冬日生活方式。首先要避免极端天气非必要的出行。在寒冷天气外出时,老年人应注意头部、颈部和手部的保暖,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室外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刻出行。同时,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寒冷或过度干燥的环境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冬季天气寒冷、受天气和地域影响可能见到阳光的机会减少,部分人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情况,这时应和亲友积极建立联系,相互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出现过度焦虑或抑郁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期,了解卒中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关注自己和身边亲友的健康问题,从“注意保暖、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大便通畅、平衡心态、适度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方面入手,预防卒中、积极应对卒中,为彼此的健康保驾护航。
(*感谢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李志芳老师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2019 Sep 28;394(10204):1145-1158.
[2]刘明波,何新叶, 杨晓红, 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4, 29(4): 305-324.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监测报告(2014—2020)[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4]李志芳.卒中医疗新模式:卒中医疗在中国的建立[D].北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2018.
[5]李志芳,甄橙.西医语境下的脑卒中[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3)53-57.
[6]宋卓君,甄橙.知识与话语权:脑卒中在ICD-11中疾病分类改变原因剖析[J].医学与哲学,2021,42(22):77-81.
[7] Paciaroni M, Bogousslavsky J. The history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andb Clin Neurol. 2009;92:3-28.
[8]Langhorne P. The Stroke Unit Story: Where Have We Been and Where Are We Going? Cerebrovasc Dis. 2021;50(6):636-643.
[9] Bernhardt J, Urimubenshi G, Gandhi DBC, Eng JJ. Stroke rehabilitation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call to action. Lancet. 2020 Oct 31;396(10260):1452-1462.
[10] Hilkens NA, Casolla B, Leung TW, de Leeuw FE. Stroke. Lancet. 2024 Jun 29;403(10446):2820-2836.
[11] Mendelson SJ, Prabhakaran 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Review. JAMA. 2021 Mar 16;325(11):1088-109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作者:王逸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谷晓阳(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杨亚端(知乎平台),编辑:王乙雯(瞭望智库),监制:胡梅娟,责编:蒲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