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3万座换电站背后,宁德时代看见了什么未来?

特别策划

2024-12-25 18:18

2013年,特斯拉在加州展示了90秒快速换电技术,Model S的底盘专门为换电预留了接口。但很快,这个项目就停止了推进——当时不仅电池技术不成熟导致标准化困难、换电站兼容性差,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限、产业链不完善的背景下,仅靠单个企业难以支撑起换电网络的建设和运营。


十年后,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多家车企和运营商开始布局换电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开始了系统性布局。在近期举办的2024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宁德时代不仅发布了标准化的“巧克力换电块”,还联合近百家合作伙伴构建起包含整车制造、金融保险、销售服务在内的巧克力换电生态。


特斯拉的尝试与今天的换电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超前于市场的单兵突进,一个是水到渠成的产业协同。为什么十年前的难题,在今天能够迎刃而解?这要从换电的本质说起。


换电,不只是换个电池那么简单


作为补能方式的一种,换电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用电需求。在传统模式下,每块电池都跟随单个车辆,难以实现最优使用。而电池并非简单的储能装置,其性能会随使用环境、充放电方式、使用频次等因素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专业化管理,才能让每块电池都匹配到最适合的使用场景,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正是这种认知的突破,让今天的换电与特斯拉时代有了本质区别。


当年特斯拉只将换电视为一种快速补能手段,而现在,换电模式让电池从单纯的车辆零部件,转变为在消费者、车企和运营方之间灵活流转的商业资产,并且形成了新的价值链条。这种转变从不同层面带来深远影响:


对消费者而言,是从“买”变成“用”——不再需要一次性承担高额电池成本,而是通过灵活的服务形式使用电池。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必担心电池衰减问题,统一运营的管理体系会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确保电池性能。


对车企而言,换电模式让电池从固定资产变成了可选配置。车企不必再为每辆车预置专属电池,可以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整车开发和制造环节。同时,“车电分离”也带来了产品定价的灵活性:一辆十万元的电动车中,电池就占据三四万元。在新能源购置税补贴退坡后,计税时仅计算车身价值、电池部分继续享受免税政策,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从行业来看,电池变成可以统一调配的资产后,通过专业化运营,能够显著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十年前,特斯拉的换电项目最终止步于单一的技术创新。而今天,换电已不再是简单的电池更换,而是对电池这一核心资产的重新定义。通过专业化管理和科学调配,它正在从单纯的补能方式,演变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新动能。


标准化如何落地?


在标准化方面,今天的解决方案已远超特斯拉时代的设想。当年的难点不仅在于技术不成熟,更在于缺乏行业协作的土壤。


时代电服CEO杨峻


与92号、95号等油品标准不同,电池的标准化要复杂得多。为了确定换电块标准,宁德时代和车企经历了反复沟通甚至争论。最终在标准化价值的驱动下,达成了行业共识。


这个共识体现在两款标准换电块上:20号巧克力换电块面向A0级车型,磷酸铁锂版本42度电,可支持400公里续航,三元版本52度电,能达到500公里续航;25号巧克力换电块针对A/B级市场,磷酸铁锂版本56度电,续航500公里,三元版本70度电,可达600公里续航。


通过不同化学体系的配置,标准换电块实现了“按需配电”,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续航版本。相比特斯拉时代单一的电池方案,这种灵活性更能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更关键的是,标准化与长寿命电池技术相结合,为电池使用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电池从“按块购买”转向“按使用量付费”,每块电池都能根据其状态被调配到最合适的使用场景,实现价值最大化。


有了标准化基础,数字化管理成为确保换电网络高效运转的关键。这已不是特斯拉时代简单的电池监控,宁德时代基于其积累的全球最大电池数据库,打造了智能管理平台。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掌握每块电池的健康状态,根据使用工况、环境条件等多维数据进行智能调度,确保电池始终在最优状态下运行。系统还能预判潜在风险,提前安排维护保养。这种精细化管理让每块电池都能实现最大价值。


在商业模式上,更能看出与特斯拉时代的巨大差异。当年的换电站只是一个独立的补能设施,而今天的换电网络将电池集中管理和运营,类似银行管理存款,由此形成了“电池银行”的运营模式。电池的使用权从购买转为租用,降低了各参与方的资产压力。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用电方案,电池资产则由专业团队统一调配和维护,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围绕这一模式发展起来的保险、金融等配套服务,也为换电的持续运营提供了支撑。


换电新图景:一个产业生态的崛起


换电模式的发展路径发生了根本转变。十年前的换电站是独立的补能设施,如今则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合作伙伴加入巧克力换电生态,涵盖整车制造、金融保险、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


这种开放生态有其必然性。大规模换电网络的建设如同搭建一座城市的能源枢纽,需要从选址到运维的全方位投入,非一家企业能单独完成。更重要的是,只有吸引更多参与者,换电网络才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各方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创新可能。


在生态合作中,价值创新不断涌现。专业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各方创造新的机遇:对用户而言,灵活的付费方式降低了使用门槛;对车企来说,资产压力得到缓解;对金融机构而言,则打开了新的业务空间。


这种协作正在各个领域加速落地:京东养车将依托其全国超2000家门店布局检测、换电“一体站”;中信金租带来灵活的融资方案降低用户购车用车成本;中华联合财险针对换电模式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风险保障;优信二手车则打造换电车型的专业交易服务,构建从交易到置换的完整流通体系。


在更大的愿景中,换电站网络已经超越了补能设施的定位。特斯拉当年的换电站只承担单一的补能功能,其价值仅限于解决续航问题。而今天的换电站正在成为城市能源网络的重要节点:按照宁德时代提出的换电网络布局规划,最终目标是建成3万座换电站。每个换电站将部署14-30块电池,累计形成33.6GWh(约3360万度电)的储能规模。而当2000万辆接入换电服务的车辆形成1120GWh(约11.2亿度电)的移动电池群,一张巨大的分布式储能网络将在城市中铺开。


这些分布式储能资源通过云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平台作为连接电池与电网的“大脑”,不仅能对接电网和园区光伏,更能参与电网互动调节。在实际运营中,系统通过智能充电策略,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成本;同时响应电网调峰调频需求,成为虚拟电厂的重要组成。更重要的是,换电网络在集中充电时优先使用绿电,为城市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


换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补能方式。当电池从传统的零部件转变为可持续运营的资产,当换电站从单一补能设施升级为能源枢纽,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与特斯拉十年前的尝试相比,今天的换电不仅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能源体系的共同升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