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23 11:13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在贴吧等贾君鹏回家吃饭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麻薯,原文标题:《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在贴吧等贾君鹏回家吃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互联网的记忆好像总是更迭得特别快,意图假装年轻的老网虫们必须步步为营,否则很容易暴露年纪。


比如,真正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会知道,“贾君鹏”这样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到底掀起过怎样的一波巨浪。而经历过“贾君鹏”时期的网友,可能也想不到这个帖子,仍然稀稀拉拉地有人在跟帖:



这是这个帖子的第1361129楼,像这个帖子的大多数跟帖一样,只是简单的符号、表情,或“顶顶”等等无意义的上古网络语言。而这些无意义拼凑在一起,制造了国内互联网世界最早的爆梗。


贾君鹏,十一年过去了,你还没回家吃饭吗


事情发生在2009年7月16日。那天,在百度贴吧的魔兽世界吧中,出现了一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内容仅“RT”(“如题”)两个字母,再无其他信息。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评论区突然涌现出大量“贾君鹏”的“妈妈”“姥姥”“姥爷”“奶奶”等等“家属”,他们在跟帖区各种乱斗,发言也几乎是胡言乱语,毫无章法可循。


但就是火了。


在此之前,华语网络世界有流行语,但从来没有这种程度的爆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围观了这场结构松散的家庭伦理大戏。


具体有多火?7小时内,跟帖就超过了一万,一举创下了当月魔兽世界吧的破万记录。从一万到两万,只用3个小时。到了第三天,电脑回帖数量已经达到上限,回帖数为302,259,并且手机回帖数还在不断飙升。


一时之间,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很快在线上线下以各种方式被重塑和传播,记性好点的朋友可能不会忘记,那段时间,大街小巷的横幅广告,几乎都跟上了这一波潮流:




这种全民狂欢性质的呼声之中,贾君鹏到底是谁,好像成了一个最不重要的问题。


这至今仍然是互联网世界的未解之谜。热心的网友经过搜索ip地址、各种人肉,也只不过得到了几个版本不一的答案。有说他是北京海淀的一位书商,有说他是一位来自江苏的员工,又有人说,贾君鹏确实一个爱玩游戏的孩子,真的有一个妈妈在等他回家吃饭。


但这些关于身份的猜测,很快就烟消云散在时间里。


如果贾君鹏实际上就查无此人,这是否一次有意为之的营销行为?


当年,有几家策划公司跳出来认领贾君鹏,声称这是一次为新上线游戏造势的策划,并给出了细节,譬如动用了800人跟帖,譬如获得了高额的酬劳,并且获得了远超意料的成果——但这种“认领”无法被滴血认亲,对于广大吃瓜网友来说,也并不关心这一点。


有人试图分析这种狂欢的浪潮从何而来。当时,《魔兽世界》运营权转移,但行政审批迟迟没有结束,于是暂时停服。魔兽玩家们无处可去,于是转入贴吧一类的社区中默默等待。


“跟帖,跟的其实是一种群体的寂寞。”


但这样的理由,似乎也不足以支持全社会一起喊话的奇观。从第一天开始,呼唤贾君鹏回家的就不只是魔兽世界贴吧的吧友,更不只是魔兽玩家。贾君鹏的“出圈”速度之快,即使是放到今天,可能也会同样令人瞩目。


学者也分析过为何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像魔咒一样被不断发酵、并成为一个病毒式传播的meme。最首要的原因当然是从众心理:当它有了一定的热度以后,就注定会越来越红。另一方面,帖子本身“无内容”的虚空也给了网友巨大的发挥创作的空间,而“妈妈叫你回家吃饭”这样一个深植于中国人记忆的场景,一定会唤起巨大的情感共鸣。


连引发五条人大火出圈的《道山靓仔》这首歌,里面有句歌词也是——“我妈讲:阿仔啊回来吃饭吧。”


但参与传播的每个人应该都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参与本身,就带来了一种狂欢的情绪。直到“贾君鹏”最终随着更多信息和热点的出现,逐渐被淡忘。


少数没有淡忘这件事的人,会回到那个帖子下跟帖,已经没什么人会再互动了。有人跟帖“爷青回”——这已经是十一年后的网络流行语了。


不能忘记的神贴,和曾经的社群


知乎上有个问题:百度贴吧里有哪些神贴?下面的几百条回答,在答案区走一圈,仿佛梦回好几年前。


有口吐狂言让人聚众看笑话的:



有战线拉得很长的日常生活的文字直播(竟然有点伤感是怎么回事)



有人类智慧的结晶:



还有一些纯粹的搞笑故事:



还有一些贴子本身自带流量,在进入贴吧之前,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还会形成独特的亚文化社群:魔兽世界吧平时谈天说地,唯独很少谈论游戏本身,游戏玩家不得不出门左转魔兽玩家吧;


李毅吧也不聊足球,倒是因“屌丝”“女神”的语言体系成为百度最火的贴吧之一(李毅吧的《小张和小丽》至今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神贴)


只有戒赌吧的老哥们真的在戒赌,即使看上去只是一群嬉笑怒骂的普通人,但其实很多人就在家破人亡的逃亡路上。


当时没有热搜、没有营销号,不同贴吧之间有天然的壁垒,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神贴总是能自然地吸引到受众,并且动辄被水出几万的高楼。


跟帖之间有时候会横跨好几个页面产生联系,但在大多数时候也会各说各话。


和现在大广场式的网络世界不同,兴起于2003年的贴吧更像是依靠兴趣而被划分清楚的小花园。


伊伊很年轻,对于贴吧的记忆要追溯到小学。那时候她爱看一部《猫武士》的儿童文学作品,贴吧里也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小朋友在贴吧里分出了几大家族,各自写各自的同人故事。伊伊不写,但她会运营管理,成了那个“家族”的小吧主。


她笑说那是羞耻的回忆,“上了初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上过”,但是又记得当上小吧主的那天,又开心、又光荣,迫不及待地去向好友宣布。“后来因为干得不错,别的家族还想来挖我”。


贴吧神奇之处在于,再小的话题,都可能形成一个贴吧。不同贴吧之间天差地别,这边是小学生兴致勃勃的自娱自乐,那边可能就是追星粉丝们的一腔热血。


之昂中学时喜欢国内的某个偶像团体,那时候还没有微博,贴吧是追星的主流。在明星的贴吧里,发言必须有固定的格式,大小吧主常年驻守,随时会删掉不符合格式的发言。


“但和现在的超话打榜也不一样,那时候没有刷数据一说,发帖格式主要还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整理”。还有一点与现在的饭圈迥异:“其实氛围还算和谐,不像现在各家或粉或黑撕得血雨腥风。那时候大家喜欢才会一起在贴吧追星,不喜欢的,也不会特意过来黑”。


当时,之昂喜欢的那个团体很红,贴吧是如日中天的追星据点。新发的帖子,很容易就被刷到好几页之后。


她也经历过“爆吧”事件。“六九圣战”是当年的互联网大事,原本是网民集结,集体攻击哈韩粉丝、涌入韩流明星贴吧刷黑贴“爆吧”的行动,后来很快扩散到所有偶像团体。


之昂当时的墙头也在其列,那一次吧友们也奋起抵抗,一起刷帖,是为“洗版”,即把黑贴洗到海底。圣战和洗版都发生在深夜时分,像一场偷袭遇上严阵以待的守卫,双方都把这当做了真正的战场。


之昂后来对于那个偶像团体脱粉了。等到重新开始追星,主要的阵地也早已转移到了微博和其他平台。只有需要刷数据的时候,她才会偶尔上百度贴吧为自己的爱豆签到一次。


但她也很少想到要再驻足看一看。

 

贴吧的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即使是在知乎上,也有知乎er直言不讳:贴吧要是好好做,还有知乎啥事儿?


贴吧的“不好好做”是从2010年开始的。那时候贴吧虽然受众众多,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所有商业化的尝试都在把人往外推:会员制、吧主考核、大量广告植入。用户陡然发现,贴吧并不是吧友的贴吧,贴吧终究是百度的贴吧。



魏则西事件发生在2016年,那个不幸身死的年轻男孩,让人对于这个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背后的价值观打上了愤怒的问号。这和贴吧的衰落有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许很难说,但贴吧大厦将倾,已经是一望便知的事实。


2019年,百度“系统维护”,贴吧隐藏了2017年的发言,很多神贴因此消失,为此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


知乎网友@周博文是这样子评论的:


很多人过分低估了贴吧的重要性。对于百度而言,百度贴吧是空有流量、无法变现的大花瓶,而对于中国网络而言,贴吧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不夸张地说,百度贴吧是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史上的明珠,和百度无关。


在“广州黑人”这种被认为充满歧视和NC言论的贴吧,争论中有大神可以给我列出广州历年非洲籍人口出入境人数和数据来源,给我链接搜广州小北的三非人口相关调查。我写网络语言辞格的流变,去ccl语料库找原始语料那是无用功,找相关的百度贴吧挖精品贴,那才是真的好。贴吧的导航能力也是一流的,当你切入一个相对冷门的细分领域,主题贴吧可以将你导向专业的论坛,让你继续深耕深挖。很多大神可能早就退吧,不再出现,但是他们留下的财富都埋藏在精品区里,等待后来者发掘。


或许是考虑到网友的情绪,百度陆续恢复了一些“神贴”,所以我们才能在原贴里看到“爷青回”这样仿若时空对话的跟帖。更多的时候,想要凭只言片语检索曾经的帖子,只能得到页面冷冰冰的一句“原贴已删除”。



对于很多人来说,贴吧或许只是一晃而过的青春记忆,但是确实有人在实实在在回忆那时候的网络氛围:网络卧虎藏龙,许多“大神”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闻,也不用担心被贴上各种标签;再小众的同好也可以聚在一起;审查也没有这么严格,每个贴吧的规则,都只适用于这群人自己,很少有人会用自己规则去试图约束其他贴吧。


在有一定网龄的老炮们中间,对于今时今日的互联网环境总有一种显见的失望情绪,但个人的失望从来也不重要。


不能适应新环境的人陆续退出,偶尔有人“故地重游”,像是赛博时代的一次扫墓。


这么多年过去了,贾君鹏依然没能回去吃饭。中国互联网格局也已发生巨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麻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