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针,作者:王丛予,题图来自:AI生成
世界变化太多,我们压根看不过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世界大战的首要参与者——德国,其实是全世界很多国家艳羡的对象。
这个国家很有韧性。先是从大战的废墟中重整旗鼓,并快速崛起成为欧洲经济强国;而后是持续以经济实力站到世界强国前列。
经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德国之所以能够快速翻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一是稳定的俄罗斯能源供应,确保了低廉的能源成本,产业经济基础得以建立;
二是与美国及西方盟国的自由贸易关系,为德国商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
三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安全保障,使德国能够维持较低的军费开支,专注于经济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德国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支撑起了其慷慨的社会福利体系,并使德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后来,随着乌克兰局势的紧张升级,德国与俄罗斯断绝关系,直接就动摇了其长期以来的经济基础之一。
于是德国开始全面融入美国领导的北约战略体系,与莫斯科渐行渐远。
现在这一决策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而更严峻的挑战或许还在后头。
一、德国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德国最近发生不少事情,几近于使这个颇为坚韧的国家陷入绝境,我们可以大体归纳一下。
先看政治上的,有两个事情:
东部三州选举与极右翼势力崛起。在2024年9月的德国东部三州选举中,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得票率显著上升,特别是在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选择党的得票率接近三分之一,从在野党变为有实权的政党。
执政联盟解体与提前大选。由于内部政策分歧、经济困境以及选民支持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德国执政联盟“红绿灯”在2024年11月戏剧性地解体。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解雇自民党党首、财政部长林德纳,导致执政联盟破裂。随后,德国联邦议院未能通过朔尔茨提交的信任投票,总统施泰因迈尔宣布解散联邦议院,并将原定于2025年9月举行的大选提前至2025年2月。
这两件事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而德国的体制也受到严重冲击,使得整个国家政治机构面临崩散的风险。
然后是经济上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德国的整体经济增长放缓。根据德国工商大会的数据,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2%,预测2025年的前景依然黯淡,预期增长率为零。
这意味着德国将面临连续第三年实际经济增长为零的威胁。
二是德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困境,尤其是制造业。根据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24年10月,41.5%的德国企业报告新订单不足,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德国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包括高能源成本、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国际竞争加剧等。
三是德国一度引以为豪的汽车产业接连受挫。由于战略布局的劣势,德国车企错失了电池制造和软件开发两大趋势,汽车产业的领先地位被撼动。在过去一年中,德国汽车企业的销售下滑幅度非常大,超过半数的公司报告其财务状况存在问题。
再看德国的民生方面,这是关乎安全感的话题,但德国仍然发生两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
马格德堡圣诞市场袭击事件。在2024年12月20日晚,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首府马格德堡的圣诞市场发生车辆冲撞人群事件,造成5人死亡(包括一名儿童),另有超过200人受伤。嫌疑人已被逮捕,但作案动机尚不清楚。这一事件引发了德国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移民政策讨论。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和不断上升的非正常移民数量,德国社会内部对移民的态度日益两极分化。右翼政党认为宽松的移民政策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要求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
而即将到来的大选也将直接影响德国的移民政策走向。
这一系列的败局、变局趋势太令人惊讶了。在欧洲整个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德国的经济更难有起色。
一方面,欧元区要应对内部不确定性和结构性挑战;另一方面,欧元区因面临美国挥舞贸易保护措施大棒而承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2月4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欧元区经济2024年将增长0.8%,2025年和2026年分别增长1.3%和1.5%。
欧元区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国际贸易风险与日俱增,潜在贸易壁垒对欧元区制造业和投资构成威胁。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因素不容忽视。
拜登任内,美国通过实施一系列单边主义产业政策持续掏空欧洲。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以高额补贴方式推动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应用以及芯片制造向美国“回流”。
德国《商报》此前报道,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从欧洲“吸走”资金超过百亿美元。
面对如此经济困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大概只能吃老本,期望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环境改善的趋势下,能够再次激发其作为老牌经济强国的底蕴和韧性,寻求再度雄起的机遇。
二、能源危机:下行的致命伤
德国以前也经历过大规模的经济难题,比如在90年代和2000年代初,他们要整合东德进入西德的经济体系,还要应对出口下滑和高失业率,那时德国被叫做“欧洲病夫”。
进入千禧年后,德国经济开始好转。他们利用了欧盟东扩、与中国贸易增多和低价的俄罗斯天然气等资源,德国出口大幅增长,政治体系也保持稳定。
施罗德总理的《2010年议程》改革降低了失业率,助德国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默克尔总理时期,德国就业奇迹及其经济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新冠疫情后虽有复苏,但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危机,俄罗斯作为昔日廉价天然气供应国,如今因制裁几乎切断对德供气。尽管能源价格有所回落,德国仍在从能源短缺导致的通胀中恢复,各行业均受影响。此外,德国能源政策还面临核能抵制、绿色转型缓慢及官僚效率低下等问题,共同加剧了能源危机。
德国经济一直是一个建立在化工、汽车和重型制造业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基础上的庞然大物。
这些行业依赖于一个关键优势:低成本的俄罗斯天然气。
几十年来,柏林与莫斯科建立了密切的能源关系,通过北溪等管道进口大量廉价天然气。这种互惠互利的安排使德国工厂保持运转,其出口经济保持高度竞争力。
自1949年建国以来,旧西德与前苏联的关系始终波折不断。尽管分属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这两个对立阵营,但在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领导下,西德于1955年与莫斯科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于1958年达成了双边贸易协议。
这一协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德鲁日巴管道(“友谊管道”)进行的天然气交换。
但这经济合作在肯尼迪政府实施对德通过北约向苏联出口管道的禁运后被打断。
不过,整个70年代,威利·勃兰特实施的东方政策使西德与其东部邻国的关系得到缓和。1973年,苏联天然气开始通过新管道输入西德,开启了低成本供应时代。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苏联(后为俄罗斯)天然气占西德天然气进口的三分之一,且进口量持续增长。在德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新的天然气管道不断建成(如2012年启用的北溪1号管道),德国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日益加深。
随着能源市场自由化,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成为德国工业的优选能源。德国领导层还将天然气视为煤炭和可再生、碳中和能源之间的“过渡燃料”,以及欧盟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关系的纽带。
然而,德国对天然气驱动的经济繁荣感到自满,忽视了欧盟委员会要求其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减少对俄罗斯依赖的警告。尽管这种脆弱的平衡在二十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得很好,但俄乌冲突发生之后,西方对俄罗斯天然气实施严厉制裁,这一战略随即崩溃。
与战前相比,能源价格飙升35%,引发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了德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困境。
三、贸易战与军事:经济下行被补刀
德国经济的第二大支柱在于其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市场的深入依赖。
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德国在全球贸易壁垒较低、市场开放的背景下迅速崛起,主要向中国和美国出口高质量产品,如汽车、机械和化学品。
关键问题就是在这里:现在全球局势正在发生剧变,保护主义兴起、中美经济脱钩以及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正破坏着德国赖以生存的全球经济环境。
随着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加剧,德国对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依赖开始转变为一种风险。
现在他们开始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需要在贸易利益和政治联盟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就连德国自诩的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也面临压力,持续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补刀子”“放血”。
美国决策者们开始质疑欧洲(尤其是德国)在国防方面的投入不足。德国长期依赖自由进入美国市场来推动其出口经济,但现在却面临着贸易壁垒增加和美国不满情绪上升的风险。
二战后的德国,在其军费上的支出本来就是很低的。
在冷战期间,得益于美国的核保护伞,德国得以将资源集中用于经济发展而非国防建设。
几十年来,德国的国防开支一直保持在GDP的2%以下,远低于北约的要求。这使得德国能够在基础设施、社会项目和工业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但现在德国不得不调整策略了。
俄乌冲突暴露了欧洲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德国面临着增加国防预算的巨大压力。
北约肯定是满意的,而且还得举双手欢迎。
但德国自己的心情就不那么美丽了,势必会给本已紧张的财政带来更大压力。就好比现在,德国承诺设立1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这与其战后的经济优先战略大相径庭。
这种转变的机会成本将是巨大的,因为原本可以用于重建德国工业或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资金将被转移到军队建设上。
四、说在最后
德国领导层似乎未能充分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
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领导的政府,正在加速推行一系列可能加速国家衰退的政策:过度热衷的绿色议程、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以及盲目追随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
这些决策或许能在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为德国赢得些许赞誉,但它们却为德国民众描绘了一幅经济停滞和生活品质下滑的未来图景。
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
即将毁掉德国的,其实不仅是因为放弃了对自身有更大更多经济利益的俄罗斯,更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忘记了当初从二战后的废墟中逆袭成经济强国的初衷与追求。
一个忘记初心的国度,还应该对它抱有什么期待呢?
除非德国之后的领导班子能够深刻反思并调整其策略,否则,德国昔日的经济辉煌可能会沦为傲慢心态与战略短视的警示案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针,作者:王丛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