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子的人间博物馆(ID:museumofus),作者:李子李子短信(果壳特邀主笔,科学松鼠会成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几天从豆瓣上看到一个段子,是说华为拍照自动美图的尴尬事儿:
单纯觉得很好笑,顺手发了一条微博就当洋葱新闻哈哈哈。没想到微博下,许多人抱怨华为超强劲、关不掉的自动美颜。这让我想起去年还是前年中秋节也是该品牌轶事,说某型号(应该是 P30 Pro)拍月亮特别厉害。结果有好事者对着自家灯拍了一下,赫然发现灯上出现了月面……
不仅仅是华为,包括 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相机打开都会自动进入“优化模式”,有的是前置摄像头自动美颜磨皮,有的是对比度极其鲜艳失真(甚至有人说华为已经不算最夸张的了)。其实,苹果手机也因为前置摄像头的自动降噪像极了磨皮,在外网被疯狂质疑过。
但有的人就会问了,反正摄影都是艺术处理手段,你这个真不真有啥意义?
更有不少“用户”驾轻就熟地解释,你要想“真”也可以,完成以下步骤一二三四五不就行了嘛。
但关键不在于真不真,而是这个技术为什么默认是“不真”的,有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我就很不学术地从技术社会研究角度解释一下吧。
我们熟悉的摄影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意在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去复制眼前所看到的东西。与绘画不同,摄影用各种技术手段,直接“翻译”眼前的光影效果,变成静止的记录。(当然“现实”存不存在,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先不管它)
然而,的确,从银盐到负片,从黑白到彩色,不管怎样的摄影,都是一种对现实的加工。大部分时候,摄影追求的是对人视网膜成像的尽可能“靠近”。但技术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实现原理的不同,造成了与我们所见的各种画面不同的效果。
比如,大光圈人像,长曝光瀑布,大逆光金边等等,都不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效果。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眼前“真实”的“艺术加工”的形式,也在发生着耐人寻味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味,得从技术实现的细节里去看。
技术不只是存在于那儿,其中包含了很多的“预设”——你要拿它干什么,它能帮助你干什么,或者它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干这个”。
光学年代,技术本身的预设,不是说没有,起码比较弱、比较隐蔽。各种镜头和机器的所谓蔡司味儿徕卡味儿,柯达胶片味儿富士胶片味儿等等,这些都不是设计之初“有意”存在的(或者说设计的成分较弱)。大部分人对于器材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受技术条件本身的制约。我们更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比如柯达拍人,富士拍景等等。
而到了数码年代,对于信号的模拟以及存储,为我们制造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这让我们对创作“什么样的影像”有了更多的支配力。
比如,数码相机令图像修改(比如Photoshop)变得异常简单;比如,数码单反的 raw 格式可以存储大量的光影数据,方便后期编辑。我们可以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轻松方便地加工图像,将我们自己的目的,和机器、软件的预设目的结合起来。
但不管你P成啥样,是忠实原著还是妈不认,是日式小清新还是非主流,很大程度上,还是你自己对于创作的判断。
好了,现在到了我们的手机都能用所谓 AI 智能来优化摄影、所有东西凝缩成一键自动的年代。关都关不掉的美颜滤镜背后,是极强的预设。它的目的十分直接清楚,就是要磨你皮,让你又白又美(白=美);它能把最难吃的外卖拍成美食(鲜亮=美);不管你拍不拍月亮,它都要你中秋节拍月面清晰的月亮(高技术带来的炫耀=美)。
这种技术和网红、朋友圈、美好生活的审美取向是高度绑定的。社会取向高度干涉技术的呈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技术本身的预设”。
而且它还很鸡贼,它不告诉你“我这个就是高度加工之后的图景”,它要让你相信默认的现实就是这样“美好”的,无论如何也要让你去接受这种美好。或者,因为一些技术手段,例如镜头、像素、传感器的限制而无法做到精确“还原”的时候,它使用相当粗暴的调教,越过还原这个步骤,直接跳到“后期”这一步。
当然,你可以说,现在大家就是想美颜、想晒美食、想拍绿油油的美景,它是大量用户需求所塑造的。但是,这种大量的、单向度的倾向,配合这类的图像的生产,正在形塑着更多人的审美,告诉(骗?)人们“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
这真的是稀松平常的吗?为什么每个直播间里都是美女,大街上一个都无?女性亦从无尽的美颜磨皮瘦脸中受害颇深,对自己身材和相貌更加严苛,不少研究都有佐证。
而另一方面,这种“大众”的预设,是有存在裂痕的可能的。如果苹果的前置摄像头自带美白,你看在美帝会不会被喷到破产——凭什么白就是好的,把我拉丁裔印度裔非裔置于何处?还有,我想拍我肌肉的线条,但你强行给我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等我报 bug 然后开发一个肌肉模式给我?)有的用户也会抱怨说,自己是男的,不想被这么磨皮,会很奇怪……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在遇到使用场景需要“还原”的时候——拍个伤口,拍个痘痘,拍个不那么美味的外卖的时候,这个技术就失灵了。
你确实可以说,哎呀我这个功能是默认的,你把它关了就好了。但是为什么是我关,不是你开呢?
华为一个很奇怪的点是,它的相机里面有一个“专业模式”,你得把专业模式打开才会去掉那些奇奇怪怪的美图效果。
但这不讽刺么?我想要真实的效果,你告诉我这是“专业模式”?“专业”这个词很耐人寻味,意思就是这个技术调整不是人人都知道,也不是人人都应该知道的(而那些知道的人自然是充满优越感了)。它降低了一部分人的门槛,却制造着另一边的门槛;技术不再是技术,它和(开发者眼中的、或者大数据算出来的)社会的预设整体打包售卖,成为常态。
还好,这一切都只是自由买卖中的商业行为。如果你不喜欢某牌,当然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不买就好。而说实在的,我对当下手机摄影的大众审美没有太大意见。毕竟我自己也美颜也磨皮,也希望再瘦个五斤,做出来的菜有如大厨。
但在这个技术设计潮流的中间,我觉得危险的,不是审美,而是当下的技术是否鼓励“自主”的审美,是否承认用户有不随大流的判断力、是否承认用户有磨皮美颜之外别的需求。
现在的开发模式,都是追求各种“一键”。大数据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更简单的功能会促成更多使用,而更多使用会帮助开发者“优化”更无脑的一键。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不少短视频平台甚至都没有选择和搜索的功能,它就是不断的下一个下一个,用短暂、持续的刺激制造沉迷。而那些其它层次的、边缘的、小众的,甚至是“真实”的需求,都在这种开发模式当中被边缘化了。
当我们被无脑的“一键”所包围,我们自己的想法被渐渐弱化,而技术却能越来越强大地左右我们的思维和判断。那些主流的、“美好”的预设,通过技术被固化、被常态化、被认定为理所当然;而我们已没有勇气面对这个不那么美丽的新世界。
微博上的网友 @小写的离人sd 提到了最近热播的《智能陷阱》——“算法是隐藏在代码中的观点”。一键优化通过滤镜自动地建构现实,取代的是我们通过感官来体验现实的能力,而通过这个手段,实际掌控了社会审美。
诚然,不管磨皮还是美白,其底层不过都是代码而已。但代码作为技术,真的只是工具而已吗?这个问题有很多个角度的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中立”早已变成了技术乐观主义对当下乱象的一句轻飘飘的辩护。实际上,技术的实现手段与人的欲求一起,相互改变、形塑,早已脱离了“工具”的范畴。
著名技术人类学、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就说过,枪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没错,枪不会自动杀人,但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杀戮;它被人拿在手里的那一刻,就在改变着人,在定义着一个持枪者的身份与心理;而枪也因为人,而具有了被扣下扳机的能力。
我们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对技术多一层审视,对自我多一层认识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子的人间博物馆(ID:museumofus),作者:李子李子短信(果壳特邀主笔,科学松鼠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