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4-07-28 13:40
滴滴打车入局商务租车,补贴大战“熄火”
正如近日多家媒体所报道,滴滴打车内部的确正在运营一个商务租车项目,巴人早在今年年初便获知,滴滴打车已拆分出一只技术团队专门负责商务租车项目,前期开发由出身百度的滴滴打车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负责。

而到年中,滴滴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已单独拆分出一家公司运营,与原有打车app项目共同属于滴滴集团。而几乎与此同时,腾讯也派出一名负责市场公关的高层进驻滴滴负责该公司未来整体的市场工作任职滴滴市场副总裁,而由此也带来了滴滴又一次人事变化,据悉,此前供职于凡客的滴滴打车运营副总裁张晶已经离职,这是继沈威风离职后滴滴有一名“凡客系”副总裁离职。

而一系列重组后,滴滴即将披上新战袍入侵商务租车市场,与快的旗下一号专车(原名大黄蜂)、易到等一较高下。

u打车拖延近两个月或8月底上线

此前,滴滴原本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上线商务租车项目,但时间一拖再拖,直至近日滴滴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上线时间已确定在今年8月,而至于拖延原因内部人士并未多说,仅表示,目前政府对于打车app及商务租车政策并不明朗。

同时,多位易到司机向媒体透露,近期滴滴打车、一号专车(原名大黄蜂)、aa租车都在挖人,而与易到不同的是,滴滴打车将推出的u打车或要求司机身着正装领带进行服务,而这一规定与aa租车要求类似。

扎堆入局,商务租车好在哪儿?

目前,市场上的商务租车品牌包括易到用车、aa租车、uber、一号专车,加上滴滴即将推出的u打车,仅北京市场商务租车品牌就已超过5家,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打车app兴起之时市场的火热反应。在巴人看来,商务租车市场相比打车app市场有如下几点优势。

其一,拥有完整商业模型。相比打车app最早希望利用加价打车这一用户行为进行盈利乃至之后单纯利用广告盈利,商务租车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招募司机及车辆,找到用户,一个付款一个接单,平台作为中间商自然有钱赚,这一模式颇像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及乘客的关系。

而在该原因之下更重要的是,滴滴快的目前都没有明确的盈利方式,双方已经打了一年多的嘴丈,无论是公司本身还是投资人或许都不希望拥有如此知名度的产品再这样消耗下去,而近期因为补贴停止而下滑的活跃度,也再次刺激了双方加紧脚步走向更广的市场。

其二,模式相对隐蔽。打车app之所以饱受政府牵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触动了公共交通领域的利益,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常见的消费资源,出租车市场一直间接由各地政府管理,并纳入了整个公共交通系统,随意的加价和竞争必然会招致政府的注意。而商务租车则要相对隐蔽,其类似“黑车”,但又比黑车正规,拥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在运营过程中因为不出现现金交易很难被监管者发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对于这一行为的态度并不明朗,一方面要求打击黑车、另一方面又鼓励拼车利用社会闲置资源,两者之间,商务租车尚有发展空间。

其三,盘活闲置资源,拓展增量市场。前两个原因事关模式本身,而第三点则是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北京市政府曾于年初出台有关鼓励拼车的相关政策。政策背后意在盘活市场目前闲置的车辆资源,在巴人看来,无论商务租车目前的情况是黑车多还是租赁公司的车辆多,都是在集中利用社会的闲置车辆资源,从社会意义上讲完全正确。关键在于只要出台类似监管办法,这一模式完全可以迸发更大社会价值。

滴滴快的是否将再次上演补贴大战?

巴人的观点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其一,对于补贴,市场疲惫、投资人疲惫


在经历了年初的补贴大战之后,不少乘客对于价格战都已回归了理性。对于一两块钱的差别,不少人已不会那么在乎,而此前无休止的舆论战也早已让市场的眼球疲惫。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滴滴快的背后站的投资人来说,过度的烧钱并没有改变市场格局,富了司机乘客穷了自己,从商业逻辑上讲,腾讯和阿里投资打车app并不是做慈善,野蛮的烧钱对两家的意义其实并不大,而作为上市公司的腾讯,年初高昂的运营支出或许也会让小马哥心有余悸吧。

其二,商务租车市场不是价格导向市场


首先,从乘客的角度讲,商务租车定位于消费水平高于打车app的中高端租车用户群,一般租车费用会高于相同里程打车费用30%—50%,若选择昂贵车型则会更高甚至翻上数倍。这一用车群体本身对于价格敏感程度就不高。

其次,从司机角度讲,与出租车司机需要交份子钱不同,商务租车司机所得收入的计费方式并非完全按照出车数量的多少,毕竟商务租车重在服务,巴人了解到,包括易到在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司机是拿固定工资的,这类司机对于价格补贴的反应就完全是零。

综上,巴人分析了商务租车的种种优劣,事实上,作为一个消费者巴人一直是商务租车的忠实使用者,除去客观分析,就我个人而言,商务租车的优质服务是我选择这一产品的重要理由,而我的担心是,一旦乘车时出事,谁来赔偿?这一问题也就此留给屏幕前的从业者。

作者微信号:barenso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