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1-08 23:50

千万名校债券,专坑港漂优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全知道,作者:Yanic,原文标题:《千万名校债券,专坑港漂优才?!》,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汉鼎书院债务危机,家长维权无果。

• ⚠️ 汉鼎书院债券拖欠8000万港元,引发家长维权

• 🔍 香港国际学校债券制度风险显现,家长需警惕

• 📉 国际学校债券风险与学校财务健康密切相关

近年来,内地国际学校接连暴雷,让不少父母对国际教育失望,一批人纷纷转向香港。


谁曾想到,这股暴雷风最终还是吹到了香港。


一大批涌入香港国际学校的内地家长,依然难逃“被收割”的悲剧...


“港漂友好”名校,千万债券到期不还  


曾被视为“港漂”家庭首选的汉鼎书院,如今陷入无法自拔的债务危机。短短几年间从众人追捧的“明星学校”变成了家长集体维权的风暴中心。


最近,汉鼎书院遭到多名家长集体投诉,矛头直指无法赎回的建校债券。


汉鼎书院此前曾向每位入读学生的家长发售一笔过超过60万元无利息建校债券,并表示学生离校后会全数退回,然而,承诺终究成了空头支票。


根据港媒报道,截至目前,学校拖欠家长的债券金额高达8000万港元。


有家长接受访问时无奈透露,自己遭校方拖欠债券余额约51万超过一年多,校方曾提出延期5年还款,每月还款1万元,但至今未能兑现承诺。


其实早在2023年10月就有网友爆料称汉鼎书院的校长兼校监违背合约,骗取几十组转校家庭每份60万的建校债券。   


家长们在多次要求退还无果后,在学校门前的天桥上悬挂维权横幅,直指“校监违约,学子受害”。


此后,汉鼎书院陷入“欠债”风波,不仅要偿还巨额债务,还因招商引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继而爆发一系列负面新闻。


(图源:网络)


根据香港警方透露,仅在今年11月15日至18日的短短几天内就收到11宗相关报案,涉案金额高达580万港元。


案件目前已移交西区警区重案组调查,虽尚无人被捕,但相关债券发行亦被全面叫停。


近日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熙表示,过去一年半内,他接获超过50名家长的求助,涉款超过3000万港元。


他指出,汉鼎书院在疫情期间经营困难,现时负债高达1亿港元,其中包括2000万港元租金及8000万港元债券。   


一所赫赫有名的国际学校,财务危机之严重,令人震惊。


成立于2017年的汉鼎书院,由慈善机构益利乐生教育基金创办。


作为一所高端国际学校,汉鼎书院每年高达20万港元,是唯一一所提供A-Level和IBDP两种国际课程的香港国际学校,以“服务港漂家庭”的定位吸引了大批内地家庭的目光。


创办初期,校方承诺为内地学生提供中西融合的优质教育,无论是未来前往内地还是海外深造,都能顺利衔接。这一理念曾让汉鼎书院成为不少内地家庭的“心头好”。


但是如今,汉鼎书院门口的天桥上到处挂起了维权横幅。


在家长的声讨声中,汉鼎书院向家长发布通知,称学校正在全力解决财务困境。为避免清盘,校方提议家长签署最新的建校债券调整方案协议,同意延迟至2029年底连本带息偿还债券。


但是大部分家长对此方案并不买账,认为校方已经失信。


一位家长更直言:“学校还能让人相信吗?孩子离校后我就开始追债,现在孩子都大学毕业了,至今一分钱没拿到。还要让我等5年?校方甚至用‘两败俱伤’这样的字眼威胁我们!”

香港国际学校“债券制度”  

          

此次汉鼎书院陷入财务危机,其根源在于未能按约退还学生家长的“建校债券”。这一曾被视为国际学校入学“敲门砖”的制度,如今成为众多家庭的噩梦。


在香港,入读国际学校需要购买学校债券已是惯例,部分热门学校的债券甚至“一券难求”,二手市场价格暴涨数十倍。


学校债券本质上是一种向家长的“借贷”,由学校发行用于资助校舍建设等项目。


由于国际学校属于私人机构运营,需要自负盈亏,因此除了高昂学费之外,还通过其他名目筹措经费,主要分为债券(个人债券与公司债券)、建校费、提名权三大类。


债券


债券是香港国际学校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类似于国内的“赞助费”。学校通过发行债券向学生家长筹集资金,用于学校的基建工程及发展。   


债券通常分为公司债券和个人债券两种,家长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转让出售这些债券。


公司债券是指企业以公司名义购置校债,可提名公司员工子女入读。个人债券则是家长以个人的名义购置校债,提名孩子入读。


(图源:香港美国学校)


香港国际学校的债券并非都是强制购买的,不同学校对于债券的金额和转让要求各不相同,比如:


德瑞国际学校:个人债券金额为43万(不可退)或50万(可退)港币。


新加坡国际学校:个人债券为20万港币,公司债券为50万港币。


法国国际学校:个人债券为12万港币。


耀中国际学校:个人债券为47万港币。


澳洲国际学校:个人债券均为12万港币。


启历学校:个人债券均为12万港币。


汉基国际学校:二手债券市场价曾高达1200万港币,后降至500万港币。


弘立书院:债券价格从高峰期的800万港币降至480万港币。


哈罗香港国际学校:二手市场价在300万至350万港币之间。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个人债券42万港币,公司债券50万。 


其中,汉基国际学校、哈罗香港国际学校、弘立书院和沪江维多利亚学校这四所最热门的国际学校债券,只能通过二手市场购买。

(图源:小红书)


提名权


提名权是香港国际学校提供的一种特殊入学机会,持有人通常为家长,每份提名权只能提名一位学生入学。


如果想参加提名权计划,家长通常需在面试时缴付定金。如果孩子未能通过面试,定金将自动退回,如果被录取并接受学位,则需支付尾款。


(图源:汉基国际)   


但是即使购买了提名权,也不能确保入学,因为学校招生名额有限,最终录取仍需经过标准程序评估。


另外,不同学校对于提名权的转让和退还政策存在差异,家长在购买时必须仔细阅读条款,以免日后引发争议。


建校费


建校费,又称基本建设费,是香港国际学校为了校舍建设与维护而收取的费用。


这笔费用可以是一次性缴纳,也可以按年支付,不同学校的标准各有不同。


比如汉基国际学校每年需交2.8万港币的建校费,弘立书院每年需交4万港币的建校费。

(图源:汉基国际)


一些学校允许家长通过购买债券免除建校费,比如德瑞国际学校就提供了三种方案供家长选择。


方案一:金额50万港币的可赎回的标准债券;


方案二:金额432,250港币的不可赎回的发展债券,相当于给学校捐钱;


方案三:每年缴纳建校费2万港币,与学费一并支付。

(图源:德瑞国际学校)


通常,选择债券方案的家庭会享有优先录取权。


例如,香港哈罗国际学校明确列出了优先级,债券持有者与教职员工子女同享最高优先权。


(图源:香港哈罗国际)


为满足多孩家庭需求,一些学校还对第二或第三个孩子的费用提供折扣。 

   

(图源:香港耀中国际)


香港国际学校收费项目又多,规则又复杂,但是由于香港直资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学额有限,国际学校成为不少家庭的“第一选择”。


债券就成为父母们为争取入学机会的“门票”。


以汉鼎书院为例,官网显示家长需要在孩子入学前一次性支付60万港元建校债券,每年可从中扣减4.5万港元作为学费抵扣。学生退学后,家长可以申请赎回剩余部分。


另外还可认购600万港元的“本金券”,以换取优先入学资格,但本金券既不派息也不退还。


只有在持有最少一年后,且所提名的汉鼎书院学生正式离校四个月后,在二手市场转让给第三方。


为了让孩子顺利入读,有内地家长不惜高价购入这些债券。然而,汉鼎书院的暴雷事件,却让这种表面上“安全”的模式蒙上了阴影。


2亿债券变废纸?


学校债券表面上看是一笔“可靠”的投资,合同清晰标明了赎回条件,为入读家庭提供了一层“安全网”。


谁能料到,这张“安全网”并非对每所学校适用。


虽然建校债券允许在二手市场转让,但汉鼎书院目前面临清盘风险,再加上学校本身并非一线热门,家长想要转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图源:雅虎新闻)


有家长透露,当初学校曾承诺:“如果介绍新生入读并缴纳60万债券,可返还给介绍人。”


但是这一承诺并没有作数。学校多次声称会安排退款,却始终一拖再拖。如今,这些价值数十万港元的建校债券俨然成了“废纸”。


汉鼎书院并非香港国际学校债券“暴雷”的第一例。


2021年,另一所英国名校背景的国际学校——凯莉山国际学校就爆发了更为严重的债券危机。


   

凯莉山国际学校通过其非牟利机构“英国凯莉山基金会”授权在香港开设分校,以升读英国名校为卖点,学费高达每年15至20万港元,入学债券更高达192万港元。


(香港凯莉山的债券费用仅次于香港哈罗和弘立书院)


随着财务危机的爆发,学校被曝光无法退还债券,涉款金额高达2亿港元。


2022年超过20位受影响家长组成“凯莉山学校联盟”,公开抗议学校关联公司拖欠款项,并要求教育局调查学校运营问题。


记者会上,家长们的控诉触目惊心:


家长吴先生为两个孩子购入总额384万港元的债券,因学校未能提供承诺的优质教育,申请退款却遭推诿;虽分期退还部分款项,但随后支票跳票,最终杳无音信。     


张太太表示,校方曾以“保证学位”和“直升英国校区”为诱饵,说服她支付310万港元债券,但在校方多次爆出丑闻后,退款要求被拒。


另有家长指出,校方在入学时违规要求缴纳三个月学费作为押金,甚至以孩子成绩不佳为由要求加购债券,或一次性支付三年学费。


“债券”风波让不少父母们开始反思:国际学校的债券,是优质教育的入场券,还是投资大坑?这一模式到底安全吗?


需要强调的是,汉鼎书院和凯莉山国际学校的债券危机只是极少数案例,并非香港国际学校的普遍现象。   


像英基、香港国际学校等历史悠久、财务稳健的国际学校,父母们购买的建校债券通常不会用于日常开支,违约风险相对较低。


债券模式的核心风险在于学校的财务健康。一旦学校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债券便可能沦为泡影。


和其他金融产品一样,国际学校的债券也会随着供需环境变化而变化。


2008年至2015年期间,随着金融危机消退和内地高净值家庭的涌入,香港国际学校债券市场一度热度空前。


一些优质学校的债券在二手市场上涨了15倍,成为家长间炙手可热的“投资品”。


但时过境迁,近年来疫情和人才流动冲击使香港国际学校的入学率持续走低,债券价格随之大幅跳水。



一些曾经高价购入债券的家庭发现,这笔“稳赚不赔”的投资开始没那么稳了。


购买债券,内地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近几年,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国际学校“暴雷”事件层出不穷。


不少学校表面上风光无限,暗地里却危机四伏,资金链断裂、关停倒闭的风险让父母们措手不及。


对于很多内地家长来说,选择香港国际学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全面的国际化教育,为升学铺路。


但是这个新的“教育赛道”上,想要跑得稳、跑得远,必须做足功课,审慎规避潜在风险。


尤其是在决定是否购买香港国际学校债券前,特别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1. 多角度评估学校实力,选择资金稳定的学校


部分学校定期公开年度财务报告,可以关注其收入来源、资金储备和负债水平。


关注投资方背景,看看有没有强大的财团或教育机构支撑?资本支持力度如何?这可以反映学校抗风险能力。


特别留意学费涨幅,如果学校学费近年来频繁上涨可能是学校资金紧张的信号,需要家长警惕。


资金充裕且管理透明的学校,更有能力在教育质量和校园资源上持续投入,是父母值得优先考虑的选择。


2. 重视口碑,了解学校的招生和家长评价


优先选择有长期稳定运营记录的老牌学校,这类学校的生源通常更稳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较低。


另外还需要从升学成绩、家长口碑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学校真实情况。


通过网络、论坛或家长圈了解过往学生和家长的真实评价,特别是以前是否发生过财务危机,能够帮助家长更全面地判断学校是否靠谱。


3. 仔细核查学校的债券政策,避免“坑”债风险


了解心仪学校的不同债券购买方式和债券持有人的权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了解债券的赎回机制,是否有明确的时间表?是否会扣除还款金额?是否存在逐年贬值的风险?


如果债券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需要清楚交易的难易程度以及价格波动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最后,重新评估家庭教育预算,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同时以最积极的心态应对。


在国际学校频繁“爆雷”的背景下,家长择校的谨慎程度日益提高。


从学校的财务实力、口碑评价到债券政策的细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才能确保孩子的教育之路走得又平稳又顺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全知道,作者:Yani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大 家 都 在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