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0-29 17:00

关于塑料的5个误解

本文来自公众号:原理(ID:principia1687),作者:Takeko,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你站在超市里饮料货架的边上,周围是一排排色彩鲜艳的塑料瓶,你或许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次性塑料太多了。


这确实没错。廉价且用途广泛的塑料几乎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引起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担忧。进入生态系统的塑料会对生物造成伤害,进而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人类自身。已经有研究估计,在一年中,大约480万~1270万吨塑料会进入海洋生态系统。


目前,全世界许多地区都在采取行动,利用政策等各种手段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在密歇根大学环境工程师Shelie Miller眼中,人们对塑料包装的认识仍然有限,并且存在着不少误区。这甚至可能导致“好心办坏事”。


消费者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包装垃圾上,是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盒子、瓶子、易拉罐等等这些。但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它的整个生命周期远不止这些环节,而其他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几乎是看不见的。


在她最新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综述论文中,她提出了5个常见的有关塑料对环境影响的误解与迷思。正如她在论文中所说,破除这些误解“并非有意淡化与塑料及塑料垃圾相关的环境问题”,相反,研究想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意识到整个供应链带来的更广泛的影响。



从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来看,资源开采、制造和使用阶段通常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包装的生产和处理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可能只占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一些研究表明,消费者却往往更关注包装的环境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环节。食品生产领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食品生产本身的环境影响一般远大于食品的塑料包装。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误解。不少消费者认为,一次性塑料是“万恶之首”,但事实上,许多人忘了一次性包装中常用的其他材料。比如,尽管产品包装各有差异,但一次性玻璃、一次性金属的包装会产生的环境影响通常比塑料要大得多。


对于纸盒包装来说,它与塑料的比较结果则取决于具体的产品和包装方式。一般来说,塑料包装更轻,这会带来许多我们忽略的好处,比如减少产品运输时的排放等。



重复利用绝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关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和一次性产品的利弊争议总是更为复杂。简单来说,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在设计上通常拥有相对长的产品寿命,这就意味着更多材料和消耗,但如果这样的产品没有使用到足够多的次数,它所带来的平均的环境影响甚至比一次性产品还要高。



在人们提倡的3R(即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和回收)环保理念中,回收(Recycle)事实上是三者中最为低效的策略。这并非在否定回收的正面作用,而要强调的是,回收并非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灵丹妙药”。由于目前回收技术、材料损耗等限制,回收这种手段并不能完全消除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零废弃”(zero waste)是近年兴起的一类活动。如果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它的目标是“没有垃圾”,实际上是发起活动鼓励人们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日常活动中进入垃圾填埋的材料量。


不可否认,这项运动有着美好的目标和愿景,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它最终是否真的能达到降低环境影响的目标可能还无法确定。如果仅仅将目标放在减少废弃物的结果上,也可能产生反效果,比如让人们陷入前面几项误解之中。Miller教授认为,这类运动的关键是需要更具全局观的规划,从而整体降低日常活动对环境影响。


Miller表示,虽然人们对一次性塑料的误解是真实存在的,但人们对“减塑”的重视和热情对环保来说仍然很重要。厘清这种误解,可以让我们不仅仅把目光聚焦在某种单一的结果上,而是拥有一种更全面的视角。


参考来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5295

https://news.umich.edu/mythbusting-5-common-misperceptions-surrounding-the-environmental-impacts-of-single-use-plastics/


图片设计:雯雯子


图片来源:

巧克力:https://github.com/emojione/emojione/tree/2.2.7 via Wikimedia Commons

塑料瓶、玻璃瓶:Iconscout

运动水壶:UMICH

塑料水瓶:Pixabay

回收:Pixabay

垃圾桶:thenounproject


本文来自公众号:原理(ID:principia1687),作者:Takek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