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身体大揭秘
2020-10-29 19:04
中国的人体器官从哪里来?器官移植究竟难在哪?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行走在一条偏僻的小巷内,突然眼前一黑......等到再次睁开眼时,你发现自己躺在布满血水和冰块的浴缸中,后背上赫然有一道二十多厘米的伤口。你的一颗肾,已经被人掏空了……


这个流传甚广的都市传说只说对了一点:你的两个肾脏确实有价值。前提是,它们以够快的速度,找到匹配的对象。


器官移植难在哪里?合适的器官从哪来?



在医学层面,器官移植的最大困难之一,是配型。


就像输血前需要确认血型是否相匹配一样,在器官移植前也要配型。输血一般只需要受体和供体的A、B和RhD这三种主要抗原匹配,但器官移植涉及的抗原更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HLA ,也就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配型。


人体内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及血小板表面都有 HLA 分子,负责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如果 HLA 发现一个细胞不是“自己人”,就会把它递呈给 T 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反应,清除入侵者。


但在器官移植时, HLA 引发的免疫反应就成了影响移植器官生存期的主要免疫障碍。


HLA 是目前已知多态性最丰富的人类基因,共有两百多个基因位点。而在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对 HLA 配型要求最高就是肾移植。肾移植在配型时主要考虑这四个基因位点的相合性,其中每个位点又包含两个源自父母的基因。也就是说,只有当这 8 个基因完全相同时,供体和受体才能够比较完美地结合。此时手术后几乎不会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术后三年存活率接近100%。


但现实中很难遇到这么完美的肾源,多数情况下只能匹配上 3–4 个基因,此时患者术后的三年存活率约为 90% 以上。


为了避免错配引发的排异反应,患者在接受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免疫反应中的某些环节,降低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


在强效抗排异药物的帮助下,即使八个基因位点无一相同,患者术后的三年存活率也能达到三分之二左右。


总体来看,接受者和捐肾者的 HLA 越相似,排异反应就越小,这颗肾相对来说也能用得越久。肾移植一般不需要摘除原有的肾脏,新的肾脏大多安放在骨盆的髂窝处,只要按时持续服用抗排异药物,这第三颗肾脏就能持续运作 10 年,甚至 30、40年。


相比之下,其他器官的移植对 HLA 配型的要求没有这么严格。比如肝移植通常只需 ABO 血型相符且大小合适即可手术。


这听起来似乎没那么难,但谈论配型的前提是,患者要能等到一颗属于他的器官。


目前,中国器官的唯一合法来源,是公民自愿捐赠。


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活体捐赠的双方必须是亲属。因为活体捐赠会伤害捐赠者的身体,需要受到严格限制。


因此,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器官来源,是公民死亡后捐赠,这一工作主要由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负责。


在获得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之后,医师需要尽快摘下捐献者的器官,并用特殊方法保存。


目前最常用的保存方法是静态冷藏法。在摘取器官后,医生会先向器官内注入保存液,避免器官在低温环境下冻伤受损。之后再将器官保存在 0–4℃ 的冷藏箱中,让新陈代谢的水平降到平时的 5%,延长器官能量储备的使用时间。


不过,这种方法延长器官保存时间也比较有限。对缺血最为敏感的心脏只能保存不超过 6 小时,最长的是肾脏,可以保存 24 小时甚至更长。


此外即使灌注了保存液,长时间低温保存也会引起组织损伤,难以评估器官的功能和存活率,所以如果离体太久依然无法移植,这颗宝贵的器官就只能作废了。


因此每一颗摘取下来的器官,都需要快速找到适合移植的患者,并快速转运。


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接受者,医护人员会评估供体器官,并将相关信息上传到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系统会根据区域、病情危重程度、配型情况等原则,在几秒钟内找出和供体器官最匹配的患者名单,并向移植医院发出通知。


收到通知的医院会根据等待者的意愿和医学情况,来决定是否接受器官分配。有时,患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赶到医院等原因,而错过宝贵的机会。这时 OPO 便会根据匹配系统的名单,顺延到其他的等待者。


在确认接受者后,这颗器官将通过专门的绿色通道转运,进入接受者体内。自 2016 年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以来,器官的转运时间平均缩短了 1–1.5 小时。要知道,这争取来的每一分钟,都可能拯救一位公民的生命。


在实际操作中,捐献器官光是捐献者本人同意还不够,往往还需要征得捐献者的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所有人的书面同意,才能摘取器官。捐献者的一个胰腺、两块肝段、两片肺和一个心脏等器官,都可以用来延续另一个生命。2018 年,中国完成器官捐献 6302 例,器官移植手术两万多例,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有超过三十万名患者,在苦苦等待合适的器官。


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接受者无法获知自己的器官来源于哪一位捐献者。但正如你所看见的那样,当一颗肾在另一具身体里开始运作,当一片肺在另一个胸腔里开始呼吸,当一颗心脏在另一个胸膛里重新跳动,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无私援助,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终极延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