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 Mia,编辑:李寻欢
危与机同时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减少22.7%,较疫情前恢复率近七成,观影总人数为10.1亿人次,同比减少23.1%。占比78.68%的国产影片票房为334.39亿元,较2023年下滑27.3%。票房5亿+新片数量仅为2023年的一半,票房10亿+新片数量则减少了13部。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环境影响,大众消费意愿和线下社交的乏力;过去几年间盲目扩张等沉疴累积;有短视频的影响,强制观众集中注意力两小时变得更难;疫情带来的周期性问题,资金短缺,内容供给不足。
资本市场层面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19只A股的影视、院线股中,仅有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4只上涨,其余股价均有所下跌。
新的现象与趋势同时在这一年出现:女性力量爆发,奥运赛事、电竞、舞剧、演唱会等登上大银幕,电影营销越发注重仪式感……潮水褪去,谁能游到对岸?
档期悖论下:喜剧霸榜,大导失守,引进片回暖
2023年的市场恢复,与很多积压片“清库存”有关。在第十四届北影节论坛上,爱讲真话的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便已预言: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和大片规模都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年电影市场产出,甚至对2025年春节档和暑期档都有影响。
“片荒”大背景下,观影人次骤减,大片严重依赖于节假日档期,观众日常观影习惯被破坏,观影频次进一步下滑。档期内外冷热不均的态势,自疫情三年,近几年越演越烈。
三大档期的占比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均创下“史上新高”,然而据拓普数据统计显示,暑期档、贺岁档等传统热门档期票房同比大幅下滑,跌幅超过43%。2024年国庆档同比下降23.09%,春节档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
灯塔研究院《2024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57%的观众全年只看一次电影。全年唯一的一次观影,大概率便是春节档。这个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春节档内外,留给影片的生存环境已经截然不同。
回望2024全年票房榜,TOP5中有四部电影均出自春节档,前四名均带有喜剧元素,合计超100亿元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三分之一。
这反向验证了“喜剧合家欢”在春节档是刚需,观众对娱乐性要求越来越高,也有从业者因此开始预判2025年春节档走势。
与此同时,大档期内竞争加剧,成本攀升,二八效应加剧,进军春节档成为一场豪赌,留给掉队选手的逆袭空间越来越狭窄,春节档《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等影片上映后再撤档,便是市场定位不符,定档决策失误的后果。
过去一年的惨淡,甚至已经不能完全归咎于内容质量问题。热钱离场,院线片整体质量在不断上升,跌穿下限的烂片几乎已经消失,几乎大部分上映电影都能达到及格线以上,口碑差难卖座,口碑好也卖不动,口碑之于票房的带货力,似乎正在逐渐失灵。
当然,在一定范畴内,影迷口碑还是能够助力小众影片实现小规模逆袭,例如9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最终票房落点与一开始相比翻番数倍。
但面对更大体量的影片,豆瓣高分与市场表现逐渐脱钩,题材创新的《焚城》受限于港片遇冷的市场现状,仅有2亿+票房,豆瓣8.4分的《雄狮少年2》口碑高于前作,但票房却仅有7000多万票房。
而几部“大导失守”的大片,败走的根本原因也并非内容质量。这些事先被寄予种子选手厚望、最终票房滑铁卢的大投资制作,包括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以及几部工业大片,即乌尔善导演的《异人之下》、陈思诚导演的《解密》、陆川导演的《749局》。不符合时代情绪、不够二次元、人物传记片较为冷门、剧情特效被质疑,三者各有各的问题,共同点是“离观众太远”。
事实上,在资金匮乏的时代,重工业大片只会越来越少,轻体量类型占主导,几部影片的败走也间接导致了年内工业大片“缺少姓名”,国庆档票冠《志愿军:存亡之战》成为了年内几乎唯一票房爆发的工业大制作。
大部分引进片和中小体量,只能在热门档期外寻找机会,当中有一部分赢得了黑马逆袭的可能,更长线的走势,定档窗口期更加宽松,引进片获得了回暖的机会。
五部引进片跻身年度票房榜TOP20,有IP效应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携手共创“史上最高清明档”,《异形:夺命舰》《周处除三害》更是冷档期的一大惊喜。《破·地狱》挖掘出了港片在犯罪类型片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而《姥姥的外孙》《因果报应》等小国别黑马,经历了“先在网上发酵口碑”,再引进国内的路径,虽增强了期待值,却也因网盘资源泄露而遭遇了损失。
总之,越发扑朔迷离的年度成绩单背后,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核心是“捕捉和回应时代情绪”。
增量关键词:女性、大尺度、下沉
面对观众流失,还有哪些解法?答案藏在那些逆势上涨的数据背后。每个新的现象和趋势背后,都隐藏着还未得到充分挖掘的增量市场。
从创作端到市场反馈,女性题材、女性创作者、女性观众已经成为过去几年的爆款密码,接下来也势必是最近几年的创作热门关键词。
去年号称“女性电影元年”,这是前年《芭比》全球登顶后的趋势延续,贾玲《热辣滚烫》拿下年度票房冠军,邵艺辉《好东西》、尹丽川《出走的决心》口碑大爆,前者更是以7亿+票房成为年末黑马,新生代女导演集体“上桌”,她们尚处在创作的黄金上升期,拥有蓬勃的创造表达欲,努力尝试着在旧体系中创造新的语法。
另外剧集市场也出现了改编自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女性主义制作、年度最高分《山花烂漫时》,相对应的,则是以宋佳为代表的“中年女星”“青衣”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观众也是支撑电影市场最重要的力量。灯塔数据显示,女性观众的购票占比上升到了58.4%,而且有25%的影片女性与男性评分差异较为明显,同比2023年的25%增长了10%之多。
“女性向”电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女性题材”,如《小小的我》一样由偶像主演,催泪向的“情感共鸣片”,女性观众占比八成以上,也应当归入其中。
如果说,“情感类”指向的是女性市场,“大尺度”则更多对应的是对男性观众的吸引力。倘若要评选年度电影名场面的话,《新造的人》合唱场面势必有一席之地。
观众阈值提高,向往的是前所未见的感官刺激式奇观。3月冷档期上映的《周处除三害》,暑期档亚军《默杀》,引发家长投诉争议的《异形:夺命舰》,分别是犯罪片和惊悚片,镜头血腥尺度超过以往,实际上其出圈根本原因指向的是同一点,“大尺度”。
类似地,特意选择万圣节上映的《鸳鸯楼·惊魂》,加入冥婚等中式恐怖元素,最终票房破亿意外成为小黑马,也要归功于恐怖片类型的刚需优势。内地观众暌违恐怖片已久,圈层受众对特定类型有着强情感粘性。由此看来,相对更宽松的审查和引进标准、“未删减”,对尺度有卖点的影片,意味着利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内娱电影唯攻克下沉市场者不破。这一年,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进一步提升,从2016年的不足30%至2024年的40%,在一二线城市票房下跌时相对稳定。下沉市场观众爱看什么?喜剧,还有“切身相关、击中情绪痛点”的犯罪片。
过去,“陈思诚电影宇宙”之所以在票房成绩方面屡建奇功,便是因为打透了下沉市场,摸索出一条工业化产品之路。即使在眼下这般冰冷的市场环境下,《误杀3》依然能够有着8亿+预测,观众画像显示四线城市占比第一。
事实上,无论是关注女性市场,还是深耕下沉市场,最终指向的都是“回归观众”。当“短剧市场规模超过电影市场”被热议,“长剧短剧化”成为爆款密码,短剧中也藏着电影市场支棱起来的解决之道:市场导向,关注爽点,聚焦女性互助、复仇等热点题材,为观众进行“精神按摩”而非“添堵”。
“老龄化”加剧中:挖掘“低频观众”,宣发继续卷
眼下是最严峻的时刻,是不破不立的时刻。数据显示,2024年观众总计数从5亿人降至4.3亿人,人均观影频次从2.6次降至2.3次。2024年,25至29岁观众占比保持27%,相对稳定,但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这并非国内独有的趋势,从全球范围来看,媒介变更导致娱乐习惯变迁,疫情遗留了不少问题,整个电影产业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面对创作人才和观众“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北美同样面临着观众流失的危机,以及行业大罢工带来的冲击。2024年北美总票房为87.5亿美元,比2023年下降了3.3%,比2019年下降了23.5%,预计观影人次为8亿,对比疫情前的13亿有较大下降。
如何吸引年轻人和“低频观众”重返影院?从内容端来看,“二次元”“演唱会电影”是可能的答案。前者与B站用户有重合度,后者直击现在流行的“影院+”模式。《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25岁以下受众占比分别超过六成、接近六成,《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年龄也远低于平均值。
从宣发端来看,营销卷出新意,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线下娱乐互动多元化,“场景打卡+种草+私域运营”是另一个答案。短视频宣发的疗效已经不如早期般神奇,在约会经济下行、十年最低圣诞档被热议后,“仪式感”或许是电影证明自身性价比、不可替代性的关键,于跨年档尤其关键。
此前《一闪一闪亮星星》下雪场立功,近日《“骗骗”喜欢你》在零点跨年特殊场设置了“泡泡烟花”,《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跨年夜开启限量“樱花雨场”。此外,痛包盛行,谷子经济大热,二次元属性的影片不妨尝试以特典撬动受众。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的舆情危机明显比过去更为突发、多样、难以控制了。此前,《雄狮少年》便因深陷舆情危机难以翻盘。阿里影业李捷总表示,“这两年电影投资的最大风险是各种角度出现的舆情。……严重挫伤创作者的热情,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呼吁“有关部门从严查处”。
《逆行人生》上映前,便已有舆情争议,“穷人花钱看富人演我们”的说法极具对立割裂的煽动力,却站不住脚。《异人之下》塌房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影片对于男频漫画“忠实”不加改编的呈现,引发了男凝和擦边争议。
遗憾的是口碑高于前作、豆瓣评分达到了8.4分的《雄狮少年2》,仍未完全走出几年前那波莫名其妙的“眯眯眼风波”阴霾。民族情绪大帽子一扣,几乎难以翻盘。
《749局》《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除了质量问题,导演回应更让舆情越发汹涌。《好东西》导演邵艺辉在“背刺”质疑发酵时,选择闭麦、让新的热点盖过负面,反而是比较好的应对方式。营销从业者亟需增强危机公关应对能力,引导正向的声音,创造更为理性的舆论场,维护外部环境秩序。
此外,“女性议题”可能是爆款捷径、也可能通向高危之路,比如翻车的《我本是高山》。市场的变化,倒逼着上游的变化。年末戏仿“小妞电影”一词而创造出的热梗“老登电影”,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梗“登味”,实际上也意味着“反向凝视与审判”。
电影舆情是社会现实的折射,男女评分差异明显,意味着现实生活中两性对立加剧。从一系列性别议题翻车案例来看,“女性电影”的大忌是“男性视角、男性思维”,反之同理,一部电影在创作之初便需要想清楚自身定位与受众群体,“既要又要”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5年春节档的战鼓已经敲响,新的宣发战、年轻观众争夺战拉开帷幕。
此时此刻,电影从业者比任何时刻都更需要重回人群,聆听和理解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