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1-06 15:26
哈尔滨冬天有多冷?连共享单车都要冬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井望远镜(ID:onecity1000),作者:敬月光

 

当一个身着短袖的广东打工人缓缓披上外套,手捧冰奶茶站在街上感叹“秋风起”之时,哈尔滨人早已习惯了下雪的夜。


尚未封冻的松花江泛起阵阵寒意,的哥孜孜不倦地向游客介绍,你再过俩月来,雪漫北国,冰封千里,那会儿的哈市,连铁栏杆是草莓味儿的。


此刻,在他们身边,宛如苔藓一般爬满全国街巷的共享单车,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几经风雨的市场争夺战中,踩着双轮、身披青黄蓝橙各色战袍的独角兽们,已经厮杀了六年有余。你方唱罢我登场,誓要将共享进行到底。


唯独在有着“冰城”之称的哈尔滨,一个响指就能让独角兽偃旗息鼓的,不是爆雷,不是民意,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低温风雪。



过去时空遥远,一切事物只得亲见才敢信任。但如今,960万平方公里浓缩成一根网线的距离,许多事情都变得魔幻起来。


在声色并茂的图文视频加持下,人们相信南方每个菜市场都能让老板切菜,相信重庆姑娘都很美浙江男孩都很有钱,甚至于相信北方不冷。


但只有真正来了哈尔滨,你才知道,这里的冬天总是比暖气提前到达,大街上冷到连一辆单车都能拥有小半年冬眠期。唯一不会随着季节更替而改变的,便是川流不息的打工人。


他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四季劳作,不舍昼夜。



哈尔滨到底有多冷?


世道变了。当南北方的话题从“买二两肉能不能切丝”到“过年吃不吃饺子”时,一切尚且在可控范围之内。直到有人吼了一嗓子:“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冷!”事情就不再简单。


若是苏浙川湘等偏北地区的南方人也就罢了,广东人竟也信了这句鬼话。



▴不要轻信“南方的冬天比北方冷”


当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莞靓仔,兴冲冲地收拾好行李奔向哈尔滨上大学时,他还没有意识到,彼时尚且热情的夏天,背后藏着多少狡猾难捱的冬季。


直到三个月后,他从室外冲回宿舍,一边扒拉着头上的冰碴子,一边抖抖索索地摸出被冻到没办法开机的HTC手机,试图给自己来张自拍,好不容易靠暖气续回体温,眼睛还直愣愣地瞅着窗外鹅绒般大片绵密的雪花。


这一刻,哈尔滨给外地学生的见面礼,才算是到位了。


至于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室外泼水成冰,那都是游客们爱玩儿的游戏。当哈市进入深冬,出趟门不亚于去极寒之地探险,南方流行的棉线手套是绝对不顶用的,缝儿太多,皮手套才能将将保暖。至于网上流传的加绒凉鞋,更是无稽之谈。


▴去哈尔滨过冬的错误示范


在广东只消穿一件薄外套过冬的人,去了哈尔滨,也不得不安分地将里衣、羊绒背心、衬衫、毛衣、大棉袄悉数套上。狗皮帽子可以不戴,但如果没有宽厚耳罩,你那一双柔软红润的耳朵可就惨了。


即便你将自己从头裹到脚,比哨子声音还响亮的西北风仍然会呼呼地扑过来,拼命从你衣服缝隙里挤进去,似乎非要将寒意注入骨子里,令你不由自主地思量人生,在脑海中幻想出生命中最悲戚和不舍的场景,并对凡世一切都生出怜爱之情。


还要追求什么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当下,一碗热疙瘩汤已足够慰藉灵魂。


但总有人不信邪,非要在深冬买一杯冰咖啡尝尝,在凝神屏气吸入的那一瞬间,拿铁已经变成冰柱,还差点没捅着老铁的嗓子眼儿。


▴网友在哈尔滨喝咖啡的经历


但这也属于另一种趣味,同街边最畅销的“常温”马迭尔冰棍是一个道理。在下雪天吃冻食,不合情理,却很刺激。


若说室内暖气比南方舒适,倒是句大实话。只不过,在进进出出之间不停地脱衣服和穿衣服,平日再灵巧的人也会显得像一个笨拙版俄罗斯套娃。


更何况还有静电施加干扰,滋滋啦啦地响遍指尖和毛衣,发丝也飞扬起来。


当然,极寒情况大都发生在12月底至次年2月。对于哈尔滨人而言,眼下11月的薄雪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深秋,冷是冷了点儿,抖索着在街边吃个早餐还是问题不大。



只有操碎了心的交警,不断地刷新着“出行提示”。譬如无冰雪路面驾驶经验的新手,最好就不要在哈市冬天开车出门了,实在要出门,也最好避开早晚高峰。


从西伯利亚远赴而来的大风,在下过雪的马路牙子上跳舞,行人行车打滑碰撞便成了防不胜防的高频意外事件。共享单车也正是受不住此番折腾,这才悻悻地退出了哈市的冬天。


御寒,一场生存之战


互联网上之所以会出现“北方没有南方冷”的论调,主要还是二者的生存环境和御寒技能大有不同。千百年来,哈尔滨人已经磨炼出了对抗寒冷的一千种方法。


如今看似毫不费力的暖气和电子抗寒设备,却是一代又一代人万般努力才收获的果。


哈尔滨的房子砖墙极厚,多是四九墙或是六二墙,墙体厚度或超半米,中间还添了保温材料,这是以家庭为最小单位的御寒堡垒。然而热炕头和厚墙体的有无,烧柴还是烧煤,仍是家家有别,建筑材料也不尽相同。


据清光绪旧志中记载,彼时的哈尔滨仅仅是“松花江畔三五渔人,舟子萃居一处,不过为萧瑟寒村而已”。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带来了大批外国侨民,来自山东、河北、湖北等各省劳工也奔赴至此,这座“小城”才摇身一变,成为中国东北部最繁荣的大都市,城市建设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然而,哈尔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集中供热始于1958年,直至2018年,全市供暖覆盖率达到95%,从这时起,哈尔滨冬季的室内温暖程度才渐渐优于湿冷南方省份。


除了将人保护在室内的建筑工程以外,交通也是刚需。在旧时哈尔滨,雪爬犁便是如今的“单车”代替品。《黑龙江志稿》载:“制如冰床,而不拖铁条,屈木为辕,似露车座低,傍轮前有轭而高,驾以牛或马,走冰上如飞。亦可施帷幕衾绸以御寒。”


但因其局限性,如今的爬犁已经不再作为广泛的出行工具使用,而是作为旅游资源向游客展示。


▴狗拉爬犁


随着科技向前推进,人们开始从源头改造交通系统的抗寒性能。2012年,首批耐高寒地铁列车在哈尔滨启运;2017年,哈站北广场附近开始试验抗结冰路段。


当然,人类作为单一个体,最有效而直接的御寒方式便是吃饱穿暖。这一点,从哈尔滨餐厅的菜品分量,以及卖冬衣的批发商城也有所体现。两个字形容,便是“豪横”,似乎谁也不差钱。


不过,东北菜固然美味又大碗,酸菜氽白肉汤浓肉烂,红肠香而不腻,锅包肉外酥里嫩,但对于需要通过劳动换取生存资本的社会而言,人人都裹着衣服在家冬眠是不可能的,食物供给也无从获取。


▴锅包肉,一人食点一盘菜也吃不完


只有当供暖和御寒发展成为社会性行为,而非个体求生本能时,城市才能正常运转。


所谓抱团取暖,正是此意。于是,集体供暖系统取代了散户烧煤,路面除冰防寒技术取代了雪爬犁这类原始冰面交通工具,城市管理者们致力于让每一个哈尔滨人都能不受严寒的侵扰,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


与寒冷作伴


一面是酷寒的獠牙,一面是浪漫的呢语,严冬总是以截然不同的面目降临人间。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中,哈尔滨人早已学会了与寒冷为伴。


中央大街边沿,冰灯透出清冷而璀璨的光亮。


圣索菲亚教堂上空,飞雪漫天落在洋葱状穹顶。


霁虹桥下,绿皮火车从灰白色的雪地轨道呼啸而过。


但凡目睹过这座城市的美丽,谁又会发自内心地憎恨冬日?更何况,哈市人民的冬天,可要比枯燥的天气精彩得多。


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搓澡文化,自然是哈尔滨人的心头好。一冲、二泡、三蒸、四搓,一套流程下来,风霜尘土皆洗尽,整个身子都清爽酥软了。



但哈尔滨人夏天也能搓澡,所以尽管这项娱乐活动名气最大,却并不能代表哈尔滨完整的冬日遐想。真正有严寒气质的,还得是那冻成冰河的松花江。


上个世纪初,一些苏俄侨民常常驱车前往冰冻的江面上,凿出一个圆窟窿,在凛冽北风中喝上几口烈酒便纵身跃下,一上岸,皮肤都得发紫,赶紧又披着毛氅子钻回车里。


▴冬泳者大概会冻得比这位新娘还“紫”。ps.如果有女孩愿意为你在哈尔滨的室外穿上婚纱,请一定珍惜她


但这项运动意外地在当地流行起来,后来,冬泳风习在哈尔滨发展成一项赛事,零下10℃的松花江畔,光着膀子的大爷,穿着泳装的阿姨,排着队往冰池子里跳,周围均是白茫茫一片冰地。


▴哈尔滨人民正在冬泳。图源新华网


这比搓澡要刺激得多,可鲜少有南方人敢于体验。更令人钦佩的是,在冰天雪地里游泳、垂钓的多是中老年人。


再说年轻一代热衷的打雪仗,只有老实巴交的南方人才会傻愣愣地去地上揉雪球,哈尔滨人只会直接把你扑到雪地里埋起来。


不过,倘若平时无甚锻炼经验的人,最好也别轻易冒险,裹紧外套去逛逛冰雕也是不错的。


游园会里那些晶莹剔透的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均是冰块所制,每年都有全新的样式设计,完全不会令人腻味。这么一对比,迪士尼的水晶宫殿,在哈尔滨散发着寒意的冰雕森林面前,也显得略逊一筹。



还有两个月不到,哈尔滨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绚烂也最冷酷的季节。从每年的圣诞节至次年三月初,这座城市都会悄然生长出一座冰雪王国。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今冬的疫情形势能为我们的旅行计划让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井望远镜(ID:onecity1000),作者:敬月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