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端端酱(ID:DuanduanReport),作者:端端酱,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午吃饭时,新闻里开始播放东京日增534例,日本日增2000例新冠病人的消息,一改前几个月每天几百人新增的平稳态势,主持人描述的是拉响“最大程度的警报”、“急速增长”。但日本政府并没有给出更多切实的措施,也没有“封城”的举措。
11月下旬,红叶季如约而至,隅田川河道两边的樱花树叶片全部变红,秋风一吹,落得满地都是。清洁阿姨提着大透明袋,把散落的红叶全都聚到了一起,再装进去,似乎把秋天也一齐收进了袋子里。
上个周末和在东京的友人闲聊,谈起那些赏红叶的圣地及酒店早已预订一空。原来没有游客,日本人自己也很爱出游,而疫情似乎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若不是新闻提醒,危险的病毒仿佛已经远去,日本人一向喜欢戴口罩,特别是冬季,口罩保暖,也可以遮住精致日本女生没有化妆的面庞。
孩子是如常上下学的,只是多了些可爱的卡通口罩,还是一样在空地上撒欢。
从疫情至今,日本只有过一次并不严格的“软封城”。第一波疫情来临时,日本在4月7日至5月25日间实行了紧急状态,要求民众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商家停业,但没有采取封城、强制停业等硬性措施。这期间,不少餐厅店只提供外卖服务,街头上到处是送餐的外卖快递员。
软封城期间的银座街头
日本的诊所一直没有关闭,有些只是缩短了营业时间。这几个月,我去诊所的次数不少,只有一次抽血前、一次打疫苗时被测量了体温,其余时间畅行无阻。从5月到11月间,我共去了9次牙科诊所,完成了一次洗牙和整套种植牙的全过程,包括两次开创手术,一次体温都没有测过。
7月的那次手术,着实让我有心惊肉跳的感觉,且不说日本正在经历第二波疫情,手术室里没有特别的防护措施,连医生也只是戴着口罩手套穿着极为简单的一次性外套就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手术。
疫情期间,国内的大部分科室都是关闭,口腔诊所更是高危风险场所,绝不会开。我也好奇地问过医生,你们不担心吗?得到的答案是,我们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发热和身体不适的病人会去他们需要的地方就诊。不过,日本并没有出现院感的案例,似乎证明这样的确有效。
1. 世间趋同压力下的日本人
疫情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宣扬“与病毒共存”的新冠策略,似乎一开始就没打算彻底铲除这一病毒。
2月5日,日本传染病学理事长管田一博教授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分离到的病毒结果未见到标志性的高毒性变异,希望民众无需特别紧张,在有良好医疗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可以避免重症患者的出现,“基本可以和采取应对流感一样的应对政策,请遵循多洗手、咳嗽时避开他人等方法”。
几个月来,对病毒的认识一直在加深,但政府一直反复强调的只有几条最简单的防疫措施——口罩、洗手、社交距离,希望让大家按照流感的措施应对。
对于这些措施,日本人一向是自觉自愿的照章执行。口罩自然是人人必备。在电梯间,没有规定只能上几个人,如若有三个人在里面了,外面等候的人可能会犹豫一下,说不好意思你们先上吧。
几乎所有的封闭式公共场所,商店、超市、咖啡店、书店等,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觉地按压商家放在门口的免洗消毒液。有时候店家还有专人一个个喷好再让人入内。难怪有朋友说,逛了一天商场,手都要被消毒液泡烂了。
药店门口戴着口罩的狗狗雕像。
有时我不解,政府任何规定都没有强制,为何大家都照章执行呢?
一些日本人告诉我,相比硬性规定,日本人受到“世间”趋同的压力更大。
“世间”这个日本独有的词汇,可以说是日本人在形成群体时产生的力学和秩序。比如,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时,海外媒体交口称赞日本人在天灾时刻还能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失序的场景,就是“世间”的秩序在发挥作用。
疫情刚开始时,东京都知事也只是温和地“请求大家自肃、减少外出”,就已经能起到足够的效果了,似乎个人违反了大众都在遵守的规则,是比违反法律还要无法接受的事。日本人还极为担心自己给别人增加了麻烦,或者和别人步调不一致。对于餐饮店小商贩来说,四五月间,政府只是“请求停业”,但我家附近的整条商业街瞬间便黯淡下来,一律歇业。这都是来自周围人压力下的趋同行为。
重症和死亡率低也是日本人心态平静的原因之一。
日本因新冠住院治疗者人数8月初达到高峰,从10月开始大幅减少。重症患者在4月中旬达到高峰,8月末达到次高峰,从9月初开始呈曲线下降的趋势。日本新冠新增感染者虽然人数不算少,但是多为轻症,被安排在旅店和自己家里休养,重症多是本身患有多重疾病的老年人口。
而新冠感染病床占有率,到10月21日为止,超过40%的占有率的只有冲绳一个县,超过25%的只有东京都和青森县两个县,其余一律低于25%,占有率为0的县有11个县。
日本的新冠死亡率也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截至11月19日,日本确诊人数达122966例,其中死亡人数1922人,60岁以下几乎没有。这一死亡率在日本每年死因表上约只能占到0.15%,所以不少人反对过度防疫、反对封城停业措施。
此前,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曾在7月17日统计各国每10万新冠感染者的死亡人数,日本为0.78人,与比利时85.76人,法国的45.00人,美国的42.29人等欧美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人形容,在日本,新冠只是稍微加速了一些人寿命走向终点的时间。当然这种说法不免残忍,毕竟每个生命都同样宝贵。
截至11月19日,日本国内新冠疫情数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丨图
2. 被诟病的“去旅行”行动
在日本,抗疫还是经济重要一直争论不休。以东京都为首的一些地方首长认为:抗疫更重要,否则经济活动也不得不停顿下来,但另一些疫情微弱的地方首长希望政府多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帮助商业恢复。这些矛盾使日本抗疫陷入了混乱,失去了统一的方向。
疫情之后,国界封锁,全世界人民都爱的日本旅行被按下了暂停键。“观光立国”战略下的日本政府为了挽救低迷的经济,制定出了一个让各界很迷的政策,鼓励大家在日本境内多多旅游,美名其曰“Go To Travel”,并发行了一系列代金券,供旅行时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时使用,消费者最多能享受达旅游费用总额50%的折扣优惠。
作为振兴经济刺激政策的一环,日本实施的政府旅游补助项目从7月22日开始启动,初步决定到2021年1月底止。10月1日后,日本感染人数最多的东京也纳入到补助项目之中,往来东京的人络绎不绝,节假日的街头和疫情前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10月26日,新任首相菅义伟在众院全体会议上首次发表就任后施政演说,表示继续支持“Go To Travel”活动中进行的对饮食业、演剧和音乐会及商店街的支援。理由是:到现在为止,在“Go To Travel”活动中共计2500万人以上的人住宿,明确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仅有数十名,鼓励旅游不会增加新冠感染率。
不过因为疫情的反复与秋冬第三波疫情的到来,首都圈的日本人大多对此持谨慎态度。
3. 第三波疫情会有多严重?
截至11月19日18时,日本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 2363例,超过18日的2201例,创历史新高。与美国一天十几万确诊病例来说,日本当然是“小儿科”,但新增曲线直线上升也不得不让人担心。
这几日,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长野县、静冈县、北海道等地区均创下了单日感染者的最多纪录。东京都更是将疫情预警级别上调到了4个级别中的最高级。政府反复强调“疫情正在扩散”来形容当前的严峻情况。
周四,东京宣布希望饮食店缩短营业时间,并将为新冠病人设置的床位翻倍,从150增长到300张,以应对接下来可能的继续上升。
菅义伟19日上午在首相官邸对记者说:“我认为国内疫情状况处于需最高警戒的状态。日本政府决定对地方公共团体敦请餐饮业缩短营业时间的措施提供援助,同时已要求各地知事探讨将利用‘Go To Eat’举措外出就餐的人数原则上控制在4人以内。”
对普通人来说,疫情已经逐渐让人“麻木"。大公司的员工早日居家办公多月,日常生活也与大流行前没什么区别,看到每天新增感染数据的新闻,日本人多只是“哦,又增加了哦”,再继续做自己的事罢了。
大家都清楚,这些措施也只是降低患者的增长速度,希望平稳度过疫情高峰,病毒的传播最终会随着有抗体的人数在人群中逐渐增加而减弱乃至销声匿迹。
10月2日,日本政府确定,一旦新冠疫苗上市,购和接种疫苗的费用将由日本政府承担,不向接种者收取费用,以鼓励大家主动接种,减少重症和死亡率。此前,日本政府已经与美国药企辉瑞公司、英国药企阿斯利康达成协议,将分别从2家药企采购1.2亿剂疫苗。就在11月18日,辉瑞公司表示,其新冠疫苗有效率达到95%,正在准备向监管部门申请上市。如果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该疫苗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进入分销渠道,日本接种也指日可待了。
疫情给日本社会带来的绝不只是病毒,更多则是这一大流行带来的社会讨论。打开电视,日本的节目整日在讨论疫情的社会影响,譬如大流行加剧了儿童的孤独感、恶化了家庭矛盾和夫妻关系,也让原本封闭的日本人更加愿意“茧居”。但也带来了一些好的变化,比如,年轻人重新开始买菜做饭,开辟菜园的人们开始增加,一些人远离大城市的想法又重新出现。
毕竟,健康第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端端酱(ID:DuanduanReport),作者:端端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