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1-27 13:54

比眼镜蛇毒强80倍的剧毒,为何会出现在海鲜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原文标题:《比眼镜蛇毒强80倍的剧毒,为何会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年的初夏开始,沿海地区的老美食家们就开始过上啤酒海鲜管够的痛风生活,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夏日经典的保留活动。


然而,这种在沿海居民眼里再寻常不过的享受时刻,却暗藏杀机。


2017年6月8日,福建漳州漳浦县的村民们在吃过一顿普通的海鲜后出现了明显的身体不适。“嘴麻、手麻、脚麻,喘不过气来,感觉快要撑不过去了。”其中一位中毒村民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描述的。


当地接收中毒村民的医院急诊科医生说,有些群众来到医院时的状态很差,有的甚至都站不稳,需要他人搀扶。这起事件中共有36人中毒,出现了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其中一人病情严重。


中毒事件的新闻照片


按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逻辑猜测,这样的群体事件可能会是食物变质或误食造成的,比如2014年河南开封通许县58人集体食物中毒,原因为葬礼丧宴上误食了亚硝酸盐。


可是,事件发生后,经过调查中毒村民大多吃了青口,并没有食用其他可疑的食物,也没有一起聚餐,显然问题可能出在食材的来源。


青口,学名贻贝,制成干品后会被叫做淡菜,是一种海边常见的海产贝类,在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沿海居民的餐桌上很容易找到它们,怎么会吃了中毒呢?


技术人员在附近海域采集了牡蛎和贻贝的样品,在里面检测出了麻痹性贝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麻痹性贝毒是何方神圣,这是一种被冠以“已知最毒有机化合物”的致命物质,某些贝毒的毒性比眼镜蛇毒素要高80倍,比可卡因这类麻醉剂强10万倍。


麻痹性贝毒种类与结构


根据已知的资料,人体摄入麻痹性贝毒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7微克每千克体重,如果是注射这个数字为0.6微克每千克体重,以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性为例,摄入400微克(0.0004克)麻痹性贝毒就能导致死亡。


贻贝怎么会带有毒性这么强的毒素,不是因为它们变异,而是当了大自然的搬运工。所谓贝毒其实是因为最早在贝类中发现才得此名,可实际上贝毒真正的来源是藻类。


麻痹性贝毒中最著名的石房蛤毒素最早在北美洲的石房蛤内发现,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类毒素真正的来源是海水中的有毒甲藻。


一般情况下,这些藻类是不会影响到我们所捕捞的那些水产的,只有在它们过度繁殖的情况下,才可能对海洋中的其他生物带来影响,也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赤潮”现象。


赤潮并非如字面意思一样单指藻类过度繁殖导致的水体变红的现象,实际上泛指所有因藻类过度繁殖导致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破坏的生态异常现象,红色只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所以会被称为“藻华”。


赤潮海洋里的灾难,即便元凶是无毒藻类,也会因为水体严重缺氧或者引起鱼、虾、贝等生物的机械性堵塞,导致海鲜们大量死亡。


如果是有毒藻类引起的赤潮,那么它们产生的毒素就能直接毒死其他的生物,但是怕就怕在有漏网之鱼。很多情况下,鱼虾是第一批受害者,我们在很多关于赤潮的新闻中最容易看到大量鱼类死亡照片,然而贝类螺类等软体动物对这些赤潮的耐受力比较高,很多又以藻类为食,藻类产生的毒素也在它们体内富集,最终达到一个致命的水平


这些毒素多种多样,根据这些毒素的中毒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麻痹性贝毒外,还有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西加鱼毒等。


在众多水产中毒事件中,织纹螺的“战绩”最为显赫。


织纹螺泛指一类可食用的螺,种类很多名字也不少,海撒子、海螺蛳、麦螺、白螺、小黄螺、割香螺、小波螺、乌螺、甲锥螺都属于织纹螺,各地也有不同的吃法,或烧烤或爆炒或白灼,虽然个头比较小,但是却比大海螺味道更鲜美,广受全国各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


2012年7月初,浙江温州8名市民因使用织纹螺中毒,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中一名中毒者的母亲说,女儿吃了螺后出现了呕吐、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的症状,询问女儿哪里不舒服她甚至无法开口说话。


再往前看,中毒事件更多。在2002年4~5月份,福建省再次发生大规模织纹螺中毒事件,宁德、莆田等地先后有7起30人因食用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其中死亡2人。


1996年,广东惠州淡水发生食用纵肋织纹螺和红带织纹螺中毒事件,共4人中毒, 2人死亡, 2002年,广东南澳岛14名渔民因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2人死亡。三亚也曾发生过织纹螺中毒事件,有7人中毒, 2人死亡。


总体来看,我国织纹螺中毒事件在南方海域较为多发,其中以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最为严重,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广东福建多发于4~5月份,浙江和江苏多发于6~8月份。


织纹螺之可怕可以用数据证明,宁波市曾对当地织纹螺进行采样检测,样品中最高毒性可达32000MU/100g(MU是毒力单位,1MU的毒力可使一只20g左右的小白鼠在15分钟内死亡),而在舟山对织纹螺毒性的调查中最高毒性高达96875MU/100g。


人的中毒范围在600~5000MU,致死量为3000~30000MU,如果人食用了上述提到的高毒性织纹螺,只需要几十克的量就有生命危险,远远超出了各国普遍接受的400MU/100g的安全标准。


不过,关于织纹螺中毒事件仍然有一定的争议,一般认为引起中毒的物质为麻痹性贝毒,但在一些事件中,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为河豚毒素。


51份织纹螺样品中均检测出河豚毒素


无论其中的致命毒素是麻痹性贝毒还是河豚毒素都是极为危险的,普通的烹饪加工根本无法破坏这些毒素,它们都耐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河豚毒素是如何进入织纹螺体内的,但我们确定麻痹性贝毒与赤潮有关,并且这样的情况越发严重。原因在于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增加,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持续时间都在增加。


根据统计,中国海域内1952-1998年的46年间共记录了322次赤潮,而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间记录次数高达800余次。在2005年美国还出现了持续18个月的赤潮,这是前所未有的。



赤潮不仅对渔业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制造了众多海鲜中毒事件,研究人员在1995年给出的全球藻毒素中毒事件统计就已经高达每年2000起,今天的数据只会更多。


因此,才会有以前大家吃了几十年的海产突然间就有毒了,而且这种毒性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辨别出来,在赤潮高发的地区,冒险购买如织纹螺这类高风险海产,恐怕并不比去云南吃野生菌子安全。


目前,很多中毒事件高发地区都会禁止或限制某些高危海产的加工和销售,相关部门一旦监测到海域中发生赤潮,也会发出警示,提醒群众谨慎食用海产。


福建石狮市永宁镇就贝类海产品中毒事件发出的通告


当然,我们不要以偏概全、矫枉过正,个别极端中毒事件不能代表所有情况,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情况都不相同,多留意当地的新闻资讯,吃海鲜不要过量,是可以大大降低风险的。


如果有人枉顾警示非要贪恋那口鲜美,端着一盘毒性未知的贝类,躲进房间里吃个痛快,极为不严谨地说,他就处于生与死的叠加态,被薛定谔“虐”了多年的猫一定会非常感谢他的献身。


参考资料:

1. 张晓艺,张秀尧,蔡欣欣,林学尧,李瑞芬,林洁.温州市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9,31(09):936-939.

2. 俞志明,陈楠生.国内外赤潮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J].海洋与湖沼,2019,50(03):474-486.

3. 于仁成,周名江,李爱峰,张清春,王云峰,李钧,颜天,Michael Quilliam,Bernd Luckas.中国沿海两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织纹螺体内毒素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2007(05):801-806.

4. 李钧. 中国沿海贝类中的生物毒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5. 丁君.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研究及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03):212-218.

6. HoanVu N. Nguyen; Matthew E. Smith; Henry D. Swoboda. Shellfish Toxicity.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0 Ja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