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2-09 08:00

天文学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原理研究所(ID:newprincipia),撰文:二宗主,校对:夏蟲 等(紫金山天文台),图片设计:岳岳,题图来自:《宇宙 第六季》


在极度干燥的沙漠中,在冰雪覆盖的山顶上,在寂静清澈的湖泊旁,当你抬头仰望夜空时,很难不被繁星所勾勒的美景震撼。闪烁的星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


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又为什么会发光?是否也有像我们脚下的这颗蓝色星球绕着它们旋转?带着这些疑问,天文学家开始了探索宇宙的征程。


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四大信使 


宇宙最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它是可理解的。

—— 爱因斯坦


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来自于四个宇宙信使:(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和宇宙射线。它们有的来自剧烈绚丽的超新星爆炸,有的来自奇异黑洞间的并合,有的则来自神秘莫测的快速射电暴。当这些信使穿行光年抵达地球时,要么被太空望远镜捕捉,要么被地面的观测仪器接收,要么与深埋于地底下的探测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当天文学家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时,便开始分析这些信使所携带的信息,从而揭开种种产生它们的天体物理过程。



光是一种电磁波,肉眼所能看到的光被称为可见光,波长大约介于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但这只是电磁波谱中的极小一部分。为了能够“看见”天体发出的所有波段的“光”,天文学家有时需要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去,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电磁波会被大气层阻隔,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不同类型的望远镜肩负着不同的科学使命,比如通过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可以追踪宇宙中氢气的分布,还可以拍摄到超大质量黑洞的照片;伽马射线望远镜则会看到一些极端的现象,比如超新星爆发,双中子星并合等;太空中的普朗克卫星可以接收到无处不在的微波——这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的余晖;未来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搜寻最古老的恒星发出的光。



引力波,通常被美称为时空的涟漪。事实上,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在加速时都会产生引力波。2015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从而打开了一扇观测宇宙的新窗口。就像电磁波一样,不同的源也会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引力波,而LIGO只能观测引力波谱中的一小部分。令人惊喜的是,当双中子星并合时,不仅会辐射出引力波,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电磁波,这为探索宇宙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的崛起。



中微子也被称为幽灵粒子,因为它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以探测中微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太阳核心的核聚变,超新星爆发,以及活跃的耀变体都是中微子的宇宙制造厂。过去,天文学家通过探测中微子发现了它们的一个奇妙属性:在传播的过程中,三种类型的中微子会转换身份,这被称为中微子振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是位于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宇宙射线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99%)、带负电的电子(<1%)以及微量的反粒子构成。在这些原子核中,大约有90%是质子(失去了核外电子的氢原子核),其余的10%为氦核和一些重元素的原子核。当高能的宇宙射线撞击大气层时,会产生大量次级粒子,称作大气簇射。天文学家会用大型水箱,通过在水箱中产生的切伦科夫辐射来探测这些次级粒子。


这四种信使,就好比是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完整描绘宇宙。试想一下,当你沿着海边漫步时,欣赏落日余晖,听着滚滚海浪,脚踩软绵细沙,闻着空气中咸咸的味道。这些综合的感官,才赋予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海边体验。


宇宙之旅 


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

—— 莎士比亚


天文学家面对的往往是极其庞大的数据,借助纸、笔和计算机,他们开始了“枯燥”的分析工作。尽管身在办公室之中,但他们的心神早已飞向太空,前往炽热的恒星,快速旋转的脉冲星,星系中心的奇异黑洞......


天文学家们有着不同的兴趣领域,有的专注于研究太阳,有的热衷于寻找地外生命,有的致力于破译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我们对宇宙的认识离不开地面观测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太空望远镜、航天器的成功发射。接下来,让我们从地表出发,一同认识天文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附录:天文学中常用的公式



参考来源:

https://planetary-science.org/astronomy/astronomy-101/

https://www.space.com/16014-astronomy.html

https://web.astro.princeton.edu/academic/undergraduate-program/introduction-astrophys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unsolved_problems_in_astronomy

https://www.cfa.harvard.edu/researchtopics

https://astronomy.fas.harvard.edu/research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4157-6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Sets/Exoplanets_infographics/(result_type)/images

http://phl.upr.edu/projects/habitable-exoplanets-catalog/media/pte


图片来源:NASA / ESA / Felix Mirabel / N. R. Fuller / NSF / Pablo Carlos Budassi / Wikimedia Commons / Nobel Prize /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 / Mark A. Garlick / CfA / Ann Feil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原理研究所(ID:newprincipia),撰文:二宗主,校对:夏蟲 等(紫金山天文台),图片设计:岳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