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作者:知识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1年已经来临,新的计划又要开始了。
在实施新目标前,先来聊聊钱和闲的话题吧!
去年,“打工人”一词火爆,可谓是全民皆自称“打工人。虽然大家每天都可能有着裸辞的念想,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默默在岗位上坚持到了现在。
”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所以在打工和没钱之间,我选择打工。”
这句打工者宣言,呈现的就是我们在现实面前对工作、钱和时间三者的权衡与妥协。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教育其子女时说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但现实给人的感觉是,毕业后,很多人留在大城市忙碌。没谈恋爱,没计划结婚,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生活充满了迷茫和焦虑。成就感和尊严在也“社畜”一词的形容下荡然无存。
如果将金钱和自由时间进行分类组合,那么当今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没钱没闲、没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钱有闲。
如果再将这四种状态进行一个阶级划分,那么应该是自下而上呈现这样一个金字塔型。
其中,没钱没闲处于最底层,有钱有闲处于最顶层,而没钱有闲和有钱没闲是一种可选择状态,因为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有人认为有闲更重要,有人认为钱更重要,所以将二者都划分在中层。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哪些人是没钱没闲的人?哪些是有钱又有闲的人?有钱和有闲之间又该如何选择?
一、没钱没闲的人——穷忙族
日本NHK电视台曾拍摄过一部名为《日本社会的贫困阶层:穷忙族》的纪录片。讲述了这样一群人:年收入一般在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下,每天超时工作,薪水却没有相应增加,不仅无力买房,甚至还要为养老金担忧。
在2006年,日本“穷忙族”达到400万户。按照每户3口人计算,大概已经达到1200多万人。
穷忙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于社会存在的“结构性风险”。
结构性风险是指政府的政治决策变动或选举情势的变化、天灾、战争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国际经济景气的变化,而对股价造成的某种程度的影响。
类似日本这种国家,泡沫经济崩盘后,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很多企业破产或处于破产边缘。因此,大学生雇佣率降低,企业裁员率提高,派遣工、合同工、临时工以及短期工等工资极低的非正式工逐渐增多。
而从事这些不稳定职业的人就成为穷忙族,即使拼命工作,依旧看不到希望。
其次,科技进步替代了部分劳动力需求,促使从事可替代性强的低端工作的劳动者失业。
再者,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商品、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更廉价的劳动者。
穷忙族并不是日本独有的群体,而是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人群。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第一批“穷忙族”。美国作家戴维•希普勒出版的书籍《穷忙》中就讲述了美国没落的中产阶级、城市的小白领、工薪阶层等群体的穷忙生活。
在他笔下,洗车工无车可开,银行职员的户头只有2.02美元,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曾经,美国人普遍信仰的美国梦,但这些令人幻灭的遭遇让部分人清醒的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面。
2011年,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的调查显示,约50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边缘,成为“穷忙族”。
中国作家王春永在其著作《炮打穷忙》中将这些人比作“驴”,他们每天在磨盘边日夜不停地旋转忙碌,得到的却永远是一捆干草。
这些揭示了穷忙族最悲哀的真相——在贫穷的转轴中循环,难以改变,并且持续给下一代。
1998年,为了调查贫穷的原因,美国专栏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隐藏了自己的精英身份,化身穷人。先后闯荡了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几个州,在餐馆、旅馆、养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洁工、保姆、收银员等职业。
这些经历让她真正的认识了底层世界的可怕,在那个世界,人们过着一种无论多努力都无法解脱的生活。
例如,时薪6元~8元的餐厅工作,芭芭拉和女招待们端盘子收桌子跑来跑去连续工作 8 个小时。为了让顾客们按时就餐,她们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热狗面包,临下班之际会饿到快晕倒。
晚上拖着灌铅的双腿,捏着今天的工资,芭芭拉问同事:你家在哪儿?
同事说:“我住胶囊旅馆。”
芭芭拉疑惑的追问:“你疯了吗!为什么住旅馆!你今天的工资只够付一天的房费!”
女招待无语的回答:“呵呵,你以为我不想租房么?你倒是说说看,我去哪里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证金?”
芭芭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千三百美元“启动资金”对他们来说纯属奢望。
此前一些人认为,只要做出周密的财务计划、参加一个技能培训班或者破釜沉舟拼一把都是能够打破穷人困局的方法。
但实际上,真正限制穷人的是占满眼前的危机以及没有时间去做出任何改变的无力感。
他们没钱又没闲,生活中只剩下两个问题:“今天睡哪儿”和“今天吃什么”。
二、有钱有闲的人——食利者
有钱有闲要满足什么条件?答案是:财务自由和不用工作。
那么什么人符合这两个条件?或许我们脑海中会闪现退休族、富二代、官二代.......
但总感觉还不具有概括性。
我想最合适用来概括的还是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的“有闲阶级”。
有闲阶级在经济学上指的是有资产,不需要有固定职业,生活以休闲、社交、娱乐等为主的阶级。
在原始部落时期,第一批有闲阶级成员由长老和巫师构成。
但随着战争的兴起,部落中必须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安全保卫工作。这些职业军人在长期脱离生产劳动后就直接以掠夺为生,成为最初的职业军人和第二批有闲阶级成员。
后来,封建国家的建立使原始时期的长老和巫师转变成国王和宗教,军人参与政治管理,成为教士和贵族,靠人民的税金供养生活。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这类人当了几千年的有闲阶级。
直到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让一小批商人在传统有闲阶段不愿意参与的领域挣到了第一桶金,通过剥削和掠夺工人阶级成为新兴的有闲阶级。
从有闲阶级的历史发展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本质——食利者。
关于食利者的定义是:依靠存款,尤其是专门依靠持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股息收入为生的人。
产生于自由竞争阶段的食利者是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其出现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股份公司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股份公司条件下,资本所有权同资本使用权相分离,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随之分离。于是,持有大量股票的资本家就能够以获取股息(即“剪息票”)为生,成为食利者。
除了个人成为食利者外,国家也能成为食利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工业国都是食利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食利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便成为最大的食利国。
《列宁选集》中写道:食利国的形成同资本输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国家打上了寄生的烙印”。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一些落后国家的人民拼了命工作,工资却很低,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工资与福利好,工作时长也更短。
对于有闲阶级来说,时间永远富余。甚至,如何炫耀有闲生活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他们喜欢去追求学术和艺术上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无益于和人类生活发展事件和知识。例如,研究死语言和神秘科学,家庭音乐、宫廷服饰等。
凡勃伦认为,礼貌和礼仪的起源也是出于有闲的必要证明。因为礼貌和礼仪的养成必定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经费,通过了复杂的训练以及辨识了无数高雅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结果。
其实,前段时间爆火的凡尔赛文学,亦是投射出了部分人对这种有闲生活的向往。
三、有钱没闲还是没钱有闲?
现实生活中,我们极小概率成为有钱有闲的食利者,但也竭力避免自己陷入穷忙的怪圈。
那么尴尬留给的就是中间的一群人,面对钱和闲该如何平衡与抉择?
选择有钱但没闲的人,比较典型的是996的互联网从业者。
对他们而言,996工作确实能拿到更多的钱,因为很多加班严重的互联网大厂的平均薪资都能高于行业正常薪资的30%~40%以上。
但互联网短暂的职业寿命,透露出这种高薪的真相是在透支40岁甚至35岁以后的工资,因为将996得到的工资换算成时薪,其价值并不高。
假如,996工作的年薪是30万,那么换算成时薪则为80元(300000/12 x 26 x 12),且由于没有多余时间提升技能,未来多年都是这个价格,还可能贬值。
所以,996必然不是一个好的常态选择,可比起穷忙,选择996几年存点钱,再想着法去改变现状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对而言,自由职业是一份没钱但更有闲的职业,即便是打工,那也是为自己打工。
另外,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经济集体衰退,公司裁员,员工主动或被动辞职,使得越来越多人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小而美”的独立工作,不受长期约束,看起来会更自由一点。
可自由职业也有其不稳定性,自由职业者面临着着更大的风险。比起上班族担心业绩、考勤等,自由职业者的焦虑更紧迫,时刻记挂着如何才能找到甲方爸爸,接到活。
总之,生活永远是艰辛的。不论是有钱没闲还是没钱有闲,钱和闲总得有一个。至于如何权衡,就得看个人的价值取向以及适应能力。
周国平曾经在《享爱生命本身》里写到:有钱又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之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于我而言,初出茅庐,一无所有。在成长和奋斗的年纪里,唯有牺牲时间来换取技能和眼界的提升,忙碌似乎更让我有存在感。另外,生活的压力使得我对于金钱的需求感更为强烈,此时,倒是更想成为无闲的有钱人。
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本文作者:知识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