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3-02 17:29

车位为什么卖不出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楚然,原文标题:《车位为什么会越来越难卖》,题图来源:AI生成

文章摘要
车位供应过剩、购车需求下降,车位销售困难。

• 🚗 供应过剩:新房车位比例高,需求降低。

• 💰 买车位难:车位价格高,租金更划算。

• ⏳ 等等党增多:价格波动大,购车位审慎。

围绕上海新房,我们也写了很多选题,比如像每年的供应量、积分数据以及“千人摇”红盘都是谁在买,还有连年上涨的物业费。


但其实,一直在涨价的除了新房均价和物业费,还有一样不可忽视的,就是水涨船高的车位费。


我选了内环内、内中环和外环外三个典型板块,可以看到这几年新房标准车位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数据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在这样的价格压力下,部分新房的车位去化不理想。


根据网上房地产的签约数据,目前车位去化低于50%的楼盘不在少数。


数据整理自网上房地产,仅供参考


以其中一个楼盘为例,已经卖出去的还有一定比例是微型车位,以及地下二层的标准车位。


要知道,这两者定价都比地下一层的标准车位要便宜不少。


数据整理自网上房地产,仅供参考


面对如此惨淡的车位销量,开发商们为了加快回款,不得不向业主们派发车位优惠券。


从一开始的一两万到三五万,再到现在动不动高达数10万,甚至还捆绑赠送几年的物业费。


到底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买新房车位了呢?


一、一手车位天量供应


众所周知,2010年以后的商品房车位比都有明确规定:地面和地下加起来至少有1:1.1,更不用说有的改善盘高达1:1.5。


豪宅盘还能更高,保证一家一户都能2个车位起步。


这也就导致新盘的车位非常充足,只要想买,基本上人手一个。


上面提到的几个车位去化不理想的新房,车位比大致比例都在1:1.1到1.3之间。


数据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最夸张的宝能公馆1288,车位比更是超过了1:2。


也难怪业主不再有抢不到车位的紧迫感,而是更愿意等等看折扣,慢慢买。


一边是已交付的新房车位卖不动,另一边是更为浩浩荡荡的新房车位大部队在路上。


据统计,截止12月17日,2024年上海新房供应盘数达到311个,供应套数达到5.94万套。


按照最基本的车位比1:1.1来算,也要新增超过6.5万个一手车位。


按照“十四五”规划,2021年到2025年,上海计划新增商品住房供应约40万套总量。


减去前4年已经供应的32万+套,明年还有7万多套新房,和约8万个一手车位的供应。


数据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与此同时,上海汽车的销量也开始出现了疲态。


据乘联分会官方统计,上海2024年前10个月上牌总数仅有38万+块。


年底还是销售淡季,哪怕按照一个月平均4万块的数据来算,全年加起来也就只有46万+块。


数据来源:乘联分会,单位块


和前几年动辄60多万的上牌总数比起来,少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上海汽销行业协会也曾表示,上半年全市新车销量仅为约24万台,比起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了近19.6%。


不论是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的销量都一路走低,人们买车的需求明显降低。


尽管新能源汽车还离不开充电桩,存在一定对车位的硬性需求。


但在天量的供应和不足的需求面前,新房车位作为车的附属品。


还是显得越来越“鸡肋”,销售压力不断加大。


二、过去大家为什么抢着买车位


和新房车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有很多老小区由于车位比严重低于1:1。


停车资源格外紧张,供需失衡,得好几户抢夺一个车位,也就出现了像东方曼哈顿、永业公寓这样百万级别的天价车位,比一些知名豪宅的车位都要贵,一个车位就抵得上一套老破小。


本身买入价可能就不到20万,十几年过去翻了整整四五倍,遥遥领先于房价的涨幅。


也让部分人看到了车位的有利可图,冲着投资属性纷纷买起了车位。


数据来源链家&中介,仅供参考


有的小区还有机械车位和地面车位,价格稍低一些,部分满足要求的车辆可以考虑。


动迁房则因为没有产权车位,居民们只能靠先到先得,每天上下班都要开展一场惊心动魄的“抢车位大战”。


不得不感叹一句,“在上海买车容易,买车位难”。


但是,这些天价车位毕竟只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


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大多数人通常会选择卖房带车位一起卖,几乎成了惯例。


不过现在的买家并不一定愿意为此买单,卖不出价的车位反而成了烫手山芋,附加值在变低。


我2024年走访的一些二手房小区,像中远两湾城、上海康城还有临港保利铃兰公馆等等,负责片区的中介普遍反映,很多买家只给房子报价,不要车位,总价越低越好。


买卖涉及非人防车位,在办理产权证前还要缴纳契税和印花税。


没办法,有的业主最后只能把房子和车位拆开来卖。


把房子卖给合适的买家,把车位卖给小区里有停车需要的其他业主。


更有甚者为了快点卖房,直接免费送车位给买家,不算价格。


也就是说,当前的大环境下,一二手车位的投资属性都在减弱,更加偏向业主自用,和汽车本身一样,变成了一样大宗消费品。




最后,让我们来算一笔账,是不是买车位真的不如租车位划算?


一般来说车位价格和房价呈正相关,房价越贵,车位也就越贵。


综合多方数据资料,目前上海各环线新房车位平均价格,大致如下:


数据主要来源中介、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内环内在60到90万,中环内均价30到50万。


中外环是20到40万左右,外环外在10到30万之间。


对于内中环这些豪宅业主来说,新房均价早就突破10万/m²,房屋总价少说也有两三千万起步。


一个车位在他们看来,谈不上什么贵不贵,自己有需求就直接买了,和自身购买力较为匹配。


但对很多远大新的刚需业主来说,一套房子在四五百万左右,交房后还要花钱装修,交物业费、维修基金等。


动辄一个车位30万起步,可不是说买就能买得起的。


更何况,最近外环外还有新房车位开到了38万一个,再度刷新郊区车位的天花板。


网上房地产的签约数据也显示,远郊车位去化表现确实比市区要差一些。


再来看车位租金方面,大多数都在千元以下,最低的每月只要500元。


数据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假设在外环外,一个标准车位定价20万,每个月租金700元。


租金保持不变、不上涨的情况下,20年的租金加起来才16.8万,30年的一共25.2万,算起来也就和定价差不多。


如果把这笔钱拿去提前还贷,每个月省下的利息钱也能补贴一部分租金。


而且这还只是物业规定的租金价格,在业主内部还会打“价格战”。


不少人买了车位后自己不用,会以更低价出租给其他业主。


我了解到浦东和闵行的两个新房就是如此,小区内部互相转租车位,有的能比物业定价便宜上两三百元。


图源小红书用户


此外,买车位之后还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


那就是遭到开发商“背刺”,自己是第一时间原价买的,结果后面没卖完的车位都打折出售。


2023年嘉定交付的某新盘,当时车位标价15万一个,很多业主看价格还算实惠,就先买了自用。


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2024年7月只要8.8万就能买到。


已经买了的业主直呼有苦说不出。


这也让更多人在买车位这件事上,变成了“等等党”。



“到底要不要买车位”,是摆在每个新房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既要根据自身的日常出行需求,是否经常开车上下班,真的需要购买一个家附近的固定车位。


也要看当下的经济情况,在承担房贷的压力下,还能不能负担起一个车位。


还要看所在小区的车位比情况、车库的品质,以及周边停车的紧张程度。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下来,才能得出一个对自己更为有利的选择。


伴随当下消费观念的转变,车和车位都不再是大家的必需品。


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量力而行,手握充裕的现金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