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ID:deepscience),编译:林岩
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的发表被视为研究人员职业晋升与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然而,近年来频繁曝光的学术不端事件,尤其是大量论文被撤稿的现象,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最近,Nature杂志专门刊文报道了全球被撤稿最多的大学和机构,中国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榜,前三名也都是来自中国的医院。
2021年年底,中国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则公告,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
该医院宣布对35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人员实施纪律处分,揭示了学术不端现象的冰山一角。
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全国范围内打击学术不端行动的一部分,更揭示了医学领域中虚假论文泛滥的严峻现实。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案例中,年轻医生为了应对职业晋升的压力,不惜从“论文工厂”购买伪造的论文。这些“论文工厂”按需生产虚假的科学报告,其中不乏数据造假、重复使用图像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加州学术诚信调查员伊丽莎白·比克等调查员,迅速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公开揭露了一系列造假论文,由此引发了一波撤稿潮。
Nature杂志在2024年首次进行的全球机构撤稿率分析,更是将这一现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该分析数据显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4年至2024年间,总发表论文中超过5%被撤稿,涉及100多篇论文,这一比例远超中国的平均撤稿率,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0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撤稿率之高,无疑使其成为全球撤稿率最高的机构之一。
然而,撤稿热点并不仅限于医院。分析中,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纷纷上榜。尽管撤稿的原因可能包括无心之失或管理错误,但大量证据表明,大多数案例与学术不端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发表的5000多万篇论文中,仅有约4万篇(不到0.1%)被撤稿。
然而,撤稿通知的增长速度却超过了论文发表量的增长。这一现象不仅与“论文工厂”的兴起有关,也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已发表文章中的问题密切相关。
在国家和机构层面,撤稿率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术环境的差异。中国虽然撤稿数量最多,但撤稿率并非最高。相比之下,埃塞俄比亚和沙特阿拉伯的撤稿率更高,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的撤稿率也与之相当。而美国和英国的撤稿率则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从2014年到2024年,中国大学在被撤销文章最多的机构名单中名列前茅。但在过去的五年里,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的大学在撤销文章方面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撤稿热点机构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术环境的复杂性。在一些机构中,撤稿现象分散在许多作者中,这表明问题并非个别研究者的行为,而是与整个研究诚信文化密切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退休神经心理学家Dorothy Bishop指出,如果机构能够通过分析这些模式采取积极行动,这种分析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为了应对学术不端现象的激增,科技公司纷纷推出了研究诚信工具。这些工具旨在帮助出版商遏制虚假和有严重缺陷的研究。例如Scitility公司的Argos、Research Signals公司的Signals以及Digital Science公司的Dimensions Author Check等工具,通过内部数据集分析,提醒用户注意研究文章或投稿中的潜在“危险信号”。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也为全球学术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监督平台。
未来,如何通过政策和技术手段改善学术生态,将是全球学术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只有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Exclusive:These universities have the most retracted scientific articl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45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