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1-28 07:54

基金圈iKun诞生记:“饭圈应援”基金经理包赚钱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星资本论(ID:mingxingzibenlun),作者:示其,原文标题:《基金圈iKun诞生记,用饭圈思维追捧基金能保证不亏钱吗?》,头图来源:@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


你是“iKun”还是“波君一萧”?


哦,你以为我在问你是喜欢蔡徐坤,还是王一博和肖战?


不不不,我是在问你是在跟投张坤还是萧楠、周应波。


昨天,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的粉丝后援会一跃成为了“全网最火”粉丝群体。


“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坤坤不老,蓝筹到老。”


“张坤永远滴神!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坤坤。”


还是熟悉的应援口号,只是应援对象却有些陌生。



张坤是谁?用基金圈iKun们的一句话来说:他是真正的“千亿顶流”


类似的,“波君一萧”中的萧楠也是易方达基金的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则来自中欧基金。


“iKun”与“波君一萧”在基民口中出现,当然更多只是在玩谐音梗,但是创建后援会、管理微博超话、甚至还有相关周边,这一系列标准的粉圈操作也激起了一些网友关于“粉圈入侵基金圈”的担忧。而B站众多并不具有太专业金融知识的UP主的推荐,更是将张坤推上大众视野的神坛。



基金圈iKun是怎么诞生的?大家又是何心态?用饭圈的思维追捧基金经理,是散户避免亏钱的良方,还是宣告行情将变的预兆?


“基民之神”张坤的出圈:出色的业绩+传播渠道的变迁


在基金圈,张坤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一直就是明星投资人。


这首先当然是得益于他的业绩表现。国内公募基金历史中首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接手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后使其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张坤管理的基金确实都表现优异。


(张坤持仓情况)


翻看张坤的履历,他在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加入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易方达基金。从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到2012年起担任基金经理,再到今天,根据四季报,张坤所管理的基金总规模已达1255.11亿元。



业务能力的出色是张坤“封神”的基础,但光有业绩还不够。毕竟真正懂基金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基民并不会直接研究基金构成与业绩表现,他们需要的只是简单浅显的科普。


既是散户,又是金融外行,入坑基金理财一年的小光告诉娱乐资本论,她最早知道张坤,其实是通过B站up主。


在B站搜索“基金”,可以看到大批面向新人小白的分析视频。除了介绍基金本身相关的知识,对基金经理的介绍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与股票不同,基金的投资本质是将自己的钱交给专业人士打理,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就是这专业人士,因此去分析基金经理过往业绩来判断该基金是否值得入手也有理可循。


小光说,从开始买基金起, B站的分析视频就是她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对于张坤、萧楠等明星基金经理人的名字都很熟悉。


类似的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我们也能看到诸多基金购买科普向短视频内容。


从公众号文章,到视频、短视频,随着传播渠道的改变,许多从前“高深”的领域的入门门槛也越来越低。毕竟比起看一篇介绍文章,看视频一定是轻松有趣得多。


粉丝&基民,共同的造神心态与圈子文化


青年横财发展会曾在《股吧就是散户的饿鬼地狱》一文中生动地描写过部分股民心态:“虽然炒的股票不一样,但股民的心态总是出奇的相似,发疯都能发到一块儿去”;“遇到解释不了的波动,一律归结为玄学”;“股民的智商就像薛定谔的猫”。


在近年来火热的基金市场,类似的股民心态仍然适用。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在人追逐基金的心态与2015年追逐股票的心态如出一辙。


而对张坤等明星投资人的追捧,也正是根源于这种“玄学”、“造神”的依赖心态。


小光认为,她虽然不会只认某一个基金经理,但是作为外行人她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有限,看来看去也就还是那几个人,“up主推荐的都是比较稳妥的那些‘大神’,所以大家散户会买的基金还是挺同质化的”。



随着95后、00后成年,年轻一代也开始进入理财市场。在娱乐资本论采访的基民朋友中,我们发现现在年轻人的理财心态其实很有趣:


第一,投入资金少、投资心态佛系,理财也是“玩”;第二,理财出现“人传人”现象,买基金只因朋友安利。


欣欣告诉小娱,她买基金完全是因为朋友推荐。去年6月,在朋友的建议下,欣欣拿出了1万多元买入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朋友说张坤很厉害,我就买了这个”。


本质上说,这种心态也是圈子文化的表现,为了和朋友有共同语言、相信朋友的判断,大家通过一起买基金也在形成“小圈子”。


偶像崇拜、圈子文化,这些在当代娱乐圈就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呼“粉圈”。


在张坤拥有iKun与所谓粉丝后援会之前,上一个基金大神蔡嵩松就曾因重仓半导体被“封神”,随后又因半导体大跌“坠落神坛”。那时还没有基金圈粉圈化的说法,但故事已经是这个故事。



那当粉圈概念进入基金圈,我们从中能看到怎样的市场前景?


基金圈粉圈化,预示着牛市的顶点到了?


曾有段子形容过股票市场的上一轮2015年的牛市:当你七大姑八大姨纷纷问你应该买什么股票的时候,说明行情才刚刚开始;行情快结束的时候,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开始给你推股票了。


近两年火热的基金市场,是否让你感到似曾相识?


当你一起追偶像的小伙伴纷纷问你应该买什么基金、追什么大神的时候,说明行情才刚刚开始;行情快结束的时候,是你一起追偶像的小伙伴都开始给你推基金、或者给基金经理造粉圈了。



出现基金经理的粉圈、后援会,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大量非专业散户的涌入。他们或许还很年轻,没有什么理财经验,本质上还是因为感受到基金市场赚钱的机会而跟风进入。这也意味着,他们大多风险偏好很低,当市场发生变化、开始阶段性下跌,他们的第一反应便会是撤离。


与五年多前的股票市场类似,当大量涌入的新人意识到基金可能大幅亏损,离开市场,随之而来的就会是连锁的负反馈效应。


2015年6月,A股融资融券余额一度达到历史峰值的2.27万亿,为现今的2倍。但也可以在几天内疯狂下跌,在一周内暴跌近700点、跌幅逾13%的沪指,创出了7年来最大周跌幅。


沣京资本基金经理吴悦风评论称,“抱着玩乐、偶像心态进场的人,如果当市场下跌的时候,这些低风险偏好的新人发现了基金是有大幅亏损可能性的,也会类似于上一轮优先级撤离那样,用脚投票离开市场,然后形成戴维斯双杀螺旋,急速下跌。”



2015年前后最出名的基金经理是曹名长,而他的中欧恒利,在今年三年封闭到期后,三年8%的业绩确实寒酸,基金规模也瞬间从74亿缩水到了4亿,只有张坤千亿基金的一个零头。当年口口声声要陪着老曹相伴一生的基金投资人,如今跑的只剩下5%。


由此可见,买基金本身就是中高风险投资,买基金前不了解基金经理看重的方向、净值、过往业绩、手续费、夏普值等,就靠着朋友推荐、UP主营销而贸然买入,甚至用粉圈术语这样的梗来模糊一个本该严肃而审慎的决策,最终只会带着伤痛。


而这些号称要“iKun永相随”的粉丝型基民,估计也会是跑的比谁都快的一群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星资本论(ID:mingxingzibenlun),作者:示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