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无线深海(ID:wuxian_shenhai),作者: 蜉蝣采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每个人的手机上,必然都显示着运营商的名称,用谁的SIM卡给谁交钱,就显示谁的名称,国内一般就是移动,电信和联通这三家。
如果漫游到海外的话,一般显示国外运营商的名称。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又怎么区分各个运营商的网络呢?这些网络的名称,又是怎样显示到手机上的呢?
这一切都要从PLMN说起。
什么是PLMN?
PLMN的全称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也就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说人话就是由基站,核心网等设备组成的,能让手机打电话,上网的网络。
我们经常说的2G,3G,4G,5G等,都属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使用PLMN编号来标识这个网络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哪个运营商。
PLMN ID由移动国家码(MCC,Mobile Country Code)和移动网络码(MNC,Mobile Network Code)这两部分组成。
一组MCC+MNC就唯一标识了一张网络。移动国家码由三位数字组成,中国的移动国家码是460;移动网络码为两位数字,从00开始,不同运营商可能拥有多个网络码。
举例来说,中国移动的移动网络码有00和02,中国联通是01,中国电信是03。如果我们看到46001这五位数字,就知道这表示中国联通的网络了。
下图是中国各大运营商的移动网络码。
手机要识别哪家的网络,最关键的就是识别PLMN。因此要提供服务,每个小区都必须不断地广播PLMN号,让手机接入正确的无线网络,再连接到对应的核心网和提供服务。
想象一下,如果联通用户试图接入电信的网络,如果没有漫游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鉴权不通过,被判定为非法用户,拒绝接入。
有哪些PLMN类型?
对于每个手机来说,遇到不同的PLMN,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呢?这就要对不同来源的PLMN进行标记。
手机根据自身的情况,又把PLMN分成了下面的几类。
HPLMN:归属PLMN。为终端用户归属的PLMN。也就是说,手机SIM卡上的IMSI号中包含的MCC和MNC与HPLMN上的MCC和MNC是一致的。
对于某一用户来说,其归属的PLMN只有一个。
EPLMN:等效PLMN。为与手机当前所选择的PLMN处于同等地位的PLMN。
比如,移动有多个移动网络码,也就是多个PLMN ID,但这些都是由移动提供服务的,因此它们是等效PLMN。
VPLMN:访问PLMN。为用户访问的PLMN。其PLMN和存在SIM卡中的IMSI的MCC,MNC是不完全相同的。
比如,用户漫游到了其他国家,手机接入了国外的运营商,这个运营商的PLMN就叫做访问VPLMN。
运营商名称怎样显示?
PLMN ID是一串数字,虽然能标识运营商,但对用户来说却不太友好。假设手机上显示的是46001,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是什么意思。
因此,手机上显示的都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样的运营商的名称,不但简单明了,也是品牌宣传的手段。
但是,有时候运营商的名称,和实际网络提供商的名称并不一致。
这种情况常见于虚拟运营商,它们通常只有核心网,接入网和承载网都是租用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的。
或者,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广电一开始并没有网络,通过漫游的方式来共享移动的2G和4G,这就出现了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广电,但网络却是移动的问题。
由于移动的网络,当然只广播移动的PLMN,广电用户接入之后,手机上到底该怎么显示?
这就有必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SPN。它的全称是Service Provider Name,也就是服务提供商名称。
而PLMN标识的网络,则叫做PNN。它的全称是PLMN Network Name,也就是PLMN网络名称。
对于传统的运营商来说,网络是他们自己的,服务也是自己提供的,因此SPN和PNN是相同的。
但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SPN和PNN是不同的。不论网络是谁的,都只是管道而已,提供受欢迎的服务才是王道。
一般来说,SPN,PNN这些信息都储存在手机的SIM卡中,根据接入网络的PLMN及一些规则来决定手机上的运营商名称显示。
此外,手机在入网时,核心网也可能给手机下发网络的名称,但优先级比SIM卡中存放的SPN和PNN要低。
默认规则是:手机在接入HPLMN时,显示SPN;在接入VPLMN时,显示PNN。
但SIM卡内的一个文件中,有两个比特可以对上述的显示规则进行修正:
比特1:当手机接入的PLMN是HPLMN时,若该比特取值为0,则不需要显示PNN;若该比特取值为1,则还需要显示PNN。
比特2:当手机接入的PLMN是VPLMN时,若该比特取值为0,则还需要显示SPN;若该比特取值为1,则不需要显示SPN。
不管是实体运营商,还是虚拟运营商,或者在国内,国际漫游场景下,都可以通过上述的规则,显示正确的运营商名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无线深海(ID:wuxian_shenhai),作者: 蜉蝣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