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2-01 17:51
低龄培训班家长:我们终将跨入同一个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叁里河(ID:Sanlihe1),作者:卡罗,头图来源:IC photo


“目前给我家孩子报了四个培训班,学而思数学、新东方英语、编程和足球,既有学科辅导也有素质类兴趣班,班里其他同学报的班也差不多。”9 岁学生球球妈妈靠在肯德基窗口边点餐边等孩子下课。


独自一人的球球妈妈和这个满是拉着孩子、背着书包父母的肯德基画风有点不一致。


每到双休日,平时不算忙碌的杭州滨江某小型肯德基门店一位难求,因为附近各类数学、英语、舞蹈、编程等教育机构林立,肯德基就成了父母快速解决午餐的实用选项。


球球性格活泼,在班里成绩中等,现在已经到了比较关键的三年级。“可能是学习那根筋没有打通,也只能让他慢慢积累。”球球妈妈虽然无奈,但也不想给他太大压力。毕竟他能跟上数学辅导课,也按时完成作业,“已经强过班上其他不做作业的同学了”。


以前周六早上球球还要上学而思阅读,每次课两个半小时。但因升三年级后学校课业压力增加,周五晚上补数学、周六一天补语文和英语,学校作业就只能挤在周日一天完成。球球妈妈很心疼,觉得孩子的弦绷太紧了,容易厌学,就干脆把阅读退了。


“这样至少周六早上能做学校作业,像今天天气好上完英语课也能带他在外面走走,多少能放松一下。不然就算周六上完课能休息,孩子心里也会惦记着作业,根本没法放松。”球球妈妈说。


因为机构比较分散,平时自己接送孩子的球球妈妈需要花更多时间在路上。“每次下班都只能早点走,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球球妈妈说着低下了头。


但她很快又抬起眼睛,“就像现在,孩子上课我也得等着,根本干不了其他事。家庭和工作其实不能平衡,我只能为自家孩子考虑更多。”


两门学科辅导加两门兴趣班,这个配置算是三年级非全职妈妈目前能提供的最优解决方案,而且已经是孩子和家长双方时间精力平衡的共同结果。


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平衡。


“得学点什么”


外企工作的溜溜妈妈去年送 3 岁的儿子去了人生中第一个培训班——感统课。听起来很深奥,简单讲就是通过各种游戏例如悬吊、独木桥、前后滚翻等培养孩子的触觉、听觉、平衡感等感觉。


上了几个月之后,溜溜妈妈说感统课宣传的各种感觉还没多大体会,不过明显发觉儿子变得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溜溜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也不喜欢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玩。刚报班时,他明显不太愿意去上课,玩游戏也是一脸严肃。


感统课课前都有热场活动,班里 6~8 个小朋友转圈做游戏,溜溜每次都要等其他小朋友轮完了再加入,如果后面还有其他人他肯定就会缩回来。


过了大概一个月,溜溜妈妈发现他玩游戏时会笑了,还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这也算是慢慢适应群体生活的表现,溜溜妈妈感叹,“至少这个一万多块钱不算白花,当初我给儿子报名时他爸爸还有点心疼。”她接着吐槽,爸爸只会买绘本,但买了又不教,好像儿子自然就学会了。


除了社交,她其实还担心,因为孩子在家主要是外婆带,所以孩子很黏外婆,上幼儿园后可能没法一下子适应,所以打算等年后天气转暖带他去上个半年早教课,免得到时分离焦虑手忙脚乱。


现在她还没有特意去教溜溜认字,讲故事也是断断续续,“因为要看他心情,心情好才愿意听。”她边说边叹气。英语也只是自己简单教些单词,平时也会让他和自己的外国同事打招呼。


提到最近突然发现儿子连颜色都没认全时,溜溜妈妈显得很慌张,音调都提高了许多,“真的是赶紧去下载了个跟颜色有关的动画片让他学。”


比起溜溜妈妈,4 岁女孩妈妈莉娅状态既清晰又迷茫。她说上幼儿园前没给孩子报过早教,主要是自己在家带孩子读中英文绘本教她认字。女儿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每天都会阅读 1 小时。


在她看来,3 至 6 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性格,家长要立规矩、学会说不,绝不能满足孩子所有要求。而且这个阶段应该注重体育锻炼,“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不怕吃苦”。


于是,莉娅前段时间让孩子每天跑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还打算夏天送她去学游泳。


虽然觉得现阶段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性格更重要,但她同样纠结该让孩子学点什么,尤其是现在女儿班里忙着参加英语、绘画、小主持人培训的同学越来越多。


“上小学之前的培训班,你们有什么建议吗?”在采访中,莉娅忍不住问。


“疯狂试探”


对这个问题,外贸从业者小曹积累了丰富经验,甚至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课程”。


小曹家的小伙子 5 岁了,现在报了篮球和轮滑两门线下课,之所以选择两项运动,不仅因为孩子性格活泼喜欢运动,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运动能培养孩子专注力。另外,受疫情影响,他把孩子原来的英语和绘画课都改到了线上,还增加了逻辑编程课。


小曹说起教育来一套一套。


他把培训班上课内容比作武侠小说里的武林秘籍,“但单给一本秘籍没用,还需每天实战”。在儿子英语启蒙后,他就在家每天和儿子用英语对话。


在他看来,兴趣班只是锦上添花,最根本的在于孩子自身学习和父母指导,单纯指望老师或机构没用。“没有任何人比父母自身更应该对自家孩子的学习负责。”


小曹其实颇有点虎爸的意思。为了以身作则,小曹夫妇在家基本不开电视,也不让儿子养成玩手机游戏的习惯,而是用其他活动去替代看电视、玩手机。


不像其他家长买了绘本、教具放在家里堆灰,小曹拥有极强的计划性和执行力。他给孩子排了个一周课程表,每天和太太花两个小时陪孩子一起完成课表里的每项内容。


他将儿子每日活动分成“动”、“静”、“静游戏”、“儿歌”和“动手”五大部分,每部分又有好几项内容。比如周一,“动”需要儿子躲避小木棍,“静”让他找不同、画线,“静游戏”有拼图,之后还有英语启蒙儿歌和手工。


不过,虽然给孩子报了那么多培训班、排了满满的课表,虎爸小曹仍然觉得现阶段主要是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不停尝试,“暂时不会给学习方面的压力”。


这也是另一位 5 岁男孩饼干妈妈的想法。她的要求也是,小学前目标主要是语言培养、艺术启蒙外加锻炼身体。


为了让他提前学点什么,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饼干妈妈早早开始给儿子做早教。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教,她干脆买了市面上已有早教课程,涵盖英语、艺术和思维启蒙三块内容。


起初饼干妈妈报的是线上早教,主要是视频课外加寄到家里的教具包,里面有积木、卡片、雪花片、绳子、绘本等教具,她就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


但是早教游戏听起来简单,也要花时间提前做功课,后来工作越来越忙不能坚持自己参与,只好送去线下早教中心让老师带。


“现在想想觉得好可惜,因为孩子成长的时间就这么多。”饼干妈妈声音中透着遗憾。亲子时间是她非常看重的点,而且她觉得有意识地引导总比什么都不教来得好。


现在上中班的饼干每周都去机构上英语和美术课,尤其喜欢画画做手工。夏天还学过轮滑,因为看到别人在滑,他觉得很酷。


此外,饼干的程序员爸爸也开始给他做编程启蒙,为此爸爸特地买了线上课,父子俩一起看视频搭积木。妈妈说,虽然现在小朋友其实还不太跟得上,但也算是启蒙,而且是儿子跟爸爸的亲子时间。


她还透露,未来可能再给他报跆拳道、篮球或其他球类,“反正看他兴趣让他自己尝试”。


区别于新手家长,类似小曹和饼干妈妈这样的家长已经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报班经验也不断累积,并在报班过程中对孩子兴趣进行“疯狂试探”。


“更全面的素质”


“兴趣”一词几乎所有家长在讲述里。最好从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来报班,也是孩子已经升入小学的“过来人”家长城堡妈妈和亚丁爸爸给新手爸妈的建议。他们都已经“试探”出了自家孩子兴趣所在。


7 岁的一年级学生城堡现在报了电子琴、篮球、象棋和围棋四个班,全部是他自己感兴趣的,其中电子琴学习时间最久,已经上了一年半时间。


目前儿子在校学习情况还可以,因此城堡妈妈开心表态,“兴趣班只要他还喜欢就继续让他学”。


以前城堡曾短暂地上过美术课。妈妈说,当时给他报美术课的初衷是想培养他的绘画能力、提高审美水平,虽然他上课认真、画的画也不错,但因为他自己不喜欢画画,所以上得很痛苦。


8 岁的亚丁目前在上国学和作文、英语、钢琴、橄榄球和书法五门课,虽然数量不少,但语文、英语和橄榄球他都喜欢。特别是橄榄球,亚丁一改以前对篮球课的不喜,天再冷也坚持去打橄榄球。


亚丁爸爸用“内驱力”来形容孩子对培训班的坚持程度。如果没有孩子兴趣做内驱力,学习不能长久,自然更谈不上效果。


在他看来,自家报班走过的弯路,最主要就是在尝试孩子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上。儿子以前也上过课程火爆难抢的学而思数学思维启蒙,但内容比较套路化,偏应试更多。再加上课程时间太长,所以上了几次课就停了。


城堡和亚丁只差了一年级,但两人报班差别也挺明显。城堡妈妈暂时没给孩子报学科辅导,因为她觉得“辅导肯定要有效,不然就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她的计划是,将来根据孩子各科成绩、学习主动性等情况,哪里弱了就补哪里,“不会一股脑儿全都补”。


对于课程是否有效,除了观察孩子上课开不开心,家长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饼干妈妈就觉得,虽然已经上了一年英语课,但他现在还是以蹦单词居多,整句输出比较困难,想看动画片也要强调“想看中文动画片”。中文母语仍然更强势,对于这个学习进度,妈妈自然没那么满意。但因为孩子越早学外语越好,妈妈肯定会坚持。


上了一年多电子琴后,城堡妈妈觉得儿子以前不擅长的音准有提高,现在会听音了,唱音也很准了。而且弹琴要使用左右手,也锻炼了孩子原来较弱的手指力量,提高双手协调能力。


亚丁上了两年英语课后基本能和别人用英语独立交流,语文课也让他的文学积累、用词比没上的小朋友犀利和准确。更让爸爸欣喜的是,“练了橄榄球身体素质也有提高,基本不用上医院了,我家这个以前可是病秧子。”


“不能掉队”


家长给孩子报班其实就是个试错过程,孩子兴趣和课程效果都是增减培训班的重要诱因。与此过程相应的,还有家长的教育理念。


城堡妈妈坦诚,“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时候,我的心态确实有变化。”


原本她觉得孩子开心快乐才最重要。特别是 4 岁前,她和孩子爸爸都觉得应该以玩为主,“在家玩比放到教室去让老师陪着玩肯定要更好。”也没必要逼孩子太紧、逼孩子什么都学。


但随着儿子年龄增长,她就没那么淡定了。特别是中班后同学妈妈们给孩子报了各种乐器、舞蹈、运动、英语培训班甚至学而思语文数学课,她也开始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在空余时间学点东西。


所以她特意给儿子报了锻炼手指力量的小颗粒搭建编程,又在公园里被发了传单,抱着让孩子有个音乐特长陶冶情操也不错的心态报了电子琴。


对于心态变化的原因,城堡妈妈分析起来条理分明:一是孩子长大,自己能教给他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二是越接近大班焦虑感越大,总觉得要提前学点什么,不然总担心上小学了孩子会掉队,三是大家都在学,环境情绪难免会传递给你。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同状态。


6 岁的小韩妈妈之前也很佛系,只在女儿小班暑假时带她去上了舞蹈体验课。体验课后女儿说拉筋太痛,就没再给她报班,也没上其他课。但现在女儿即将升小学,女儿同班好友每天放学也忙着赶往各个培训机构,导致她压力飙升,拼音、识字、英语、钢琴、画画……恨不得全给孩子报上。


虽然给孩子报了四个班,但也没到压力教育的地步。城堡妈妈冷静表示,给孩子报班并不是要求他考级、比赛、拿证,而且课后自己也会陪孩子练习巩固,确保孩子这段学习时间是愉悦且有效的。像自家儿子,就很喜欢在弹琴时让自己陪着他。


虽然家长倾向于尊重孩子兴趣报课,也愿意花时间让孩子尝试体验,但到了升学关键阶段,更多现实问题会出现,孩子自己的心态也可能产生变化。特别是上了小学后,原本父母和孩子共同精心挑选的培训班,最终可能也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


就像小曹说的不会给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仅限于“暂时”,相对佛系的莉娅也想过,是否要在女儿上小学前给她报个幼小衔接班,而小韩妈妈,已经在一股脑儿给女儿报课的路上。


6 岁的小熊,去年下半年也报了学而思数学课和阅读课。小熊妈妈说,自己并没有特意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是当时路过学而思孩子自己说要读。为此她还特意隔几天反复确认,小熊都说要去。


开明如城堡妈妈,也表示到了三年级左右可能会考虑把现在报的素质类兴趣班“收口”。综合儿子自己意愿和学业成绩,“可能会保留两个左右兴趣班,也可能一个都不留了。”


亚丁爸爸还有增加学科辅导班的考虑,因为公办学校三年级才上英语课,所以国学和英语会继续上,可能会增加一门数学辅导。


当素质类兴趣班一点点因学业被抛弃,父母当初给孩子报班时的纠结、尝试甚至兴奋就显得很多余,当初花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也随着美好教育理想一同幻灭。


“这是当代城市教育的悲哀。”即便同情孩子们,打算让孩子走传统高考路线的亚丁爸爸也不可能放松孩子教育。


他说,儿子和一帮小朋友都很珍惜周末橄榄球课放飞自我的时光。因为在压力教育下,他们得自己寻找快乐,释放压力。


还有家长在论坛上说自己给孩子退掉了所有课外培训班。不过这也并不是想给孩子减负,而是因跟不上学校教学,家长不得不专注给孩子辅导课本内容而已。


在采访最后,溜溜妈妈还感慨了自家侄子的小学生活。小朋友现在才上三年级,学校课业已经繁重,还在课外教育机构学数学、英语、篮球和武术,差不多要到 12 点才睡觉。


“希望我们家溜溜以后不要这样。”溜溜妈妈由衷感叹,也希望她在几年后给孩子报班时还记得。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叁里河(ID:Sanlihe1),作者:卡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