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2-09 16:51

不止4000亿,被低估的“苹果代工巨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欧网,原文标题:《被低估的“苹果代工”:337调查下的立讯精密不止4000亿》,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文丨庞雅娟

编辑丨花木深

来源丨亿万


一纸诉讼让股价横盘已久的立讯精密再次倒在4000亿市值前。


立讯精密遭遇美国337调查,市值蒸发数百亿元,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下跌危机还是抄底大好机会?


外界声音对此褒贬不一,不少观点认为立讯精密与苹果在与狼共舞,实则它早已吹响了“制造”走向“智造”的冲锋号,未来远不止4000亿元市值。


愈演愈烈的“337调查”


“337调查”是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是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其他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而展开的指控调查。


它通常在指控发起第12个月左右完成初步裁决,在16-18个月出最终结果,耗费的时间周期长,受指控方诉讼金额动辄百万元。


337调查可以跨越国界,只要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即使有中间厂商,同样面临被告风险。一旦被告不应诉,被作出缺席裁定,申请书中的相关指控就会被认定为真实,USITC可以立即采取排除令、停止令、没收令等措施,禁运该产品或预装该产品的设备。


不久前美国电子连接器制造企业安费诺向USITC提出调查申请,指控立讯精密旗下特定电子连接器、保持架及组件、下游产品侵犯其专利,请求发起337调查。


两家公司共同为苹果提供连接器产品,立讯精密主营的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90%收入来自外销,安费诺同样在中国设有工厂,二者为直接竞对关系。


常规的反倾销调查后果为额外加征关税,相对而言,337调查更是一记猛药,一旦败诉,中国产品可能永远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因此常被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手腕。


这并非337调查首次制裁中国企业。


早在2014年前后,联想、海尔、华为、中兴以及三一重工等中国大企业就被指控,并成为337调查强制应诉的企业。


近年来USITC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呈现上升趋势,涉及领域愈发广泛,许多中小企业也卷入其中。高昂的应诉代价迫使中国部分企业不得不放弃美国市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对美高科技产品出口。


337调查在2020年也频繁出现,涉及电动剃须刀、液晶显示设备、流媒体播放设备、高密度光纤设备等科技领域,其中不乏TCL科技、京东方、彩虹股份等中国公司。


不过,中国企业已在LED显示单元、牛磺酸等多起337调查案件中迫使申请人撤诉,在墨盒、LED照明设备等337调查中也获裁不侵权。


立讯精密此次涉案337调查备受关注,倘若其获得不侵权的裁决,将为中国企业应对337调查提供良好的范本。


337调查对“中国制造”的打击性不言而喻。反观之,假如立讯精密遭受调查限制,以苹果为代表的“美国制造”真的能受益吗?


立讯精密的“工匠精神”


立讯精密上市10年,已是苹果重要上游厂商,A股消费电子龙头。其崛起之路,是中国精密制造业奋斗的缩影。


谈及立讯精密,多数都会对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厂妹”到科技版“老干妈”逆袭之路津津乐道。


王来春1988年进入富士康,2004年创办立讯精密,2020年成为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第4名,她的愿景是立讯精密成为中国“航母级精密制造企业”。


立讯精密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这种“工匠精神”支撑其不断壮大,厚积薄发。


Airpods本来由台湾英业达与立讯精密一同组装生产,产品热卖后苹果增加订单,但是良率一直不佳。王来春团队仅用5个月时间就将良率做到了近100%,随后库克到访立讯精密大加称赞:“这并不是一间普通的工厂,需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Airpods热销为立讯精密的业绩增长注入了强心剂,立讯精密由此成长为苹果供应链上的参天大树。


大众对于代工厂认知停留在简单的组装,那么代工行业的“良率”就没有技术壁垒吗?


纬创集团全球制造总经理周泓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旧观念相反,代工业的技术含量其实很高,尤其是电子产品这类更新换代很快的领域。这个行业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一般企业很难直接跳进来接手。


早在AirPods正式投产之前,立讯精密已下力气布局无线耳机制造技术,2017年收购美律公司股份,便获得声学生产工艺和技术。


十年间,立讯精密完成十几次收购,目前贡献利润的大部分资产都是收购而来,实现了由点及面的业务扩张。如今,其业务涵盖电子消费产品、通讯产品、汽车及医疗产品。



按常理,频繁收购会导致商誉升高,对资产收益和商誉减值带来风险。立讯精密一路收购,商誉并没有大幅飙升,反而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在逐年下降。


2019年末,立讯精密商誉仅1.4亿元,占总资产1.08%,投资效率可见一斑。



亿欧EqualOcean科技事业部分析师程苑芬认为,立讯精密的多次收购,选择了制造业基础较好、产业相近的公司,能够较快实现业务整合;另一方面,凭借出色的运营管理能力,完成业务整合,这是“人”的优势。


产品制造良率涉及到工序安排、员工管理、供应链调配能力等公司治理能力。但程苑芬认为,工序改良到一定程度,仍会触碰效率天花板。


随着数字化浪潮普及,智能装备大幅代替人工,未来的代工厂可能在半自动化方面实现良率反超。到那时,立讯精密该如何自救?


“智造”破局


苹果带来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5.43%,立讯精密业务的本质是依靠低价代工和高良品率取胜,但规模化低价策略发挥空间显然有限。


供应链替代危机还体现在苹果供应链制衡术中,没有哪家代工厂能一家独大。


同为国产连接器厂商的得润电子生产设备周转率达到了12,而立讯精密为11.1,自动化水平并不占优。若良率被反超,深度捆绑苹果产业链的道路将越走越逼仄。


立讯精密的答案是:横向并购整合的同时,进行纵向扩张,乘着5G和新能源的热风,将目光转向汽车和通讯领域,用研发“智造”来破局。


横向整合上,借助苹果的示范效应,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覆盖华为、小米、OPPO、vivo和魅族等主流手机品牌,涵盖了声学、马达、无线充电等多款新产品。


纵向扩张上,立讯精密已全方位覆盖通讯互联产品,同时布局高速连接器、基站天线射频产品、有源电缆线三大产品体系。


目前,立讯精密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客户提供4G及5G产品。随着5G建设加速,基站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其汽车产品也已成功打入日产、长城、众泰、宝马、奔驰等整车厂,以及博世、大陆等Tier1(一级制造)供应商。


2020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增长19.25%,随着汽车电子化率在行业内的持续走高,业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产品精进源自研发投入,立讯精密在研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仅2020年三季度研发金额已增长至18.98亿元,占总营收7.5%,同比增速连续4个季度超过40%。



本次337调查涉及5个美国专利,其中导电塑胶技术与端子横排注塑成型技术,是立讯精密的核心专利,这也是其敢于叫板的关键:夯实技术才能构建护城河。


立讯精密目前有效专利共2064件,集中于底层材料及创新生产技术。除了自研,其与核心客户共建立数间先进技术开发实验室,开发点胶工艺、AOI外观检查及激光焊接等前沿技术,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除了生产技术精进,立讯精密也在生产环节中引入大量管理控制系统,保证了新产品的POC(概念验证)、Proto(模型验证)、EVT(开发初期验证测试)、DVT(设计验证测试)及PVT(小批量验证测试)等各环节质量控制,由此保持行业领先的高良率。


立讯精密已导入视觉机器人进行AOl全自动光学检测,逐步实现零件与治具的相互配合定位。运用大数据与Al技术、配合自研的算法,进一步导入智能物流与仓储,赋予自动化产线深度学习的能力。


2019年立讯精密董事会经营评述称,公司高度重视智能化平台建设,将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工具实现采购、生产及销售等各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做到实时响应需求、以数据迅速决策、快速配置企业资源,最终构建高度智能化的运营和制造体系。


如三一重工、格力电器推动的中国制造一样,立讯精密是电子产品工匠精神的体现。十年间专注于精密加工领域,制造能力从“被动式定位的自动化”升级为“主动式定位的自动化”, 发展为“全自动智能”超精密模块化制造,完成了精密智造三级跳。


反观337调查,更像是中国制造企业威胁到美国制造企业的一种体现。长远来看,337调查不会是美国阻拦中国企业发展的唯一手段。


立讯精密的崛起正引领中国制造企业自主研发,由“制造”转为“智造”。因此,4000亿市值不应是立讯精密的天花板,与其唱衰“苹果代工厂”的招牌,更应看到制造业升级下的成长机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