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3-12 07:45
我,单身女性,给自己买了套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馆长,原文标题:《我,单身女性,给自己买了套房》,头图来源:《卖房子的女人》


有数据显示,在全国的30个重点城市,女性购房比逐年升高,其中,不乏有女性是完全凭一己之力购的房(不依靠父母、不依靠伴侣)


对于这些自己给自己买房的女性来说,搞房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和家里吵架以后,我立刻决定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刘小土,媒体人,长沙买房,还贷中


我的经验可能不具备什么普适性,因为真的太靠运气了。大学的时候,我爱写东西,一直在写网文小说。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做出版的朋友,有了出版的契机,于是存了一大笔钱——那笔版税,大概四五十万的样子。


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北京读研工作,倒也没有刻意俭省,但存款确实是一点点涨了上去。几年下来,存款不知不觉变成了六七十万。


真正促使我买房的契机是,2019年春节,我在家和我父母为了一些小事吵架,我当场放了狠话,说,要不然我买个房子搬出去住,大家都有空间。这个话一说出口,买房好像就成了一个必须要做的事。之后的看房买房一气呵成,最后买下的房子,从看到买,只花了两个小时做决定。


长沙房子便宜,130多平的房子大概也不过180万左右,首付差不多就是我全部的积蓄。房贷每月六千,差不多还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只不过,现在一边在北京生活,一边还长沙的房贷,基本上我也存不下什么钱来了。


还好,我本来也不是物欲很强的人,我原先买香水买衣服买得多,现在不买了好像也不觉得生活质量有什么下降。不买的原因还不只是为了供这套房子,我还想存几年钱,再换个大的。人人都说买房子是会上瘾的,买了一套就会想要换更好的,此言不虚。


不过买房前后我心态倒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我本以为会有!但确实没有。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我多了一个“北京待不下去还随时可以回去”的安全感吧。


我也经常会劝身边的女性朋友买房,我自己还有一个妹妹,还在读书,我也打算等她经济独立了可以支持她再买一套房子。我自己对于婚姻没什么向往,但我知道妹妹其实是观念相对传统,希望进入婚姻关系的,如果她能有一套房,我觉得她在经济上会更有底气一些。


“首付,我和闺蜜一人一半”


@波波,媒体人,杭州买房,还贷中


我就是那个被@刘小土 劝着买了房的女性朋友……


我们是特别好的闺蜜,从大学开始就是。她对我来说也一直是一个启明星一样的存在。在买房这件事上,她给我的鼓励和帮助特别大。


我自己是在疫情期间有了买房的想法的,疫情期间的不安全感特别大,很想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我跟@刘小土 说了这个事儿,她特别上心,立刻就开始在网上帮我看房源,她很了解我的需求,又有买房的经验,所以很快地筛选了一批房源。


我们家当时正在装修自家的房子,说实话没什么余钱来帮我,我基本还是靠自己和姐妹的帮助。我有点动摇的时候,@刘小土 跟我说,“其实这个事儿真没有这么困难,我们两个人一起承担,你只要能在多少年之内还完外债,再在多少年之内把我的钱给还上,这是一个完全可以被计划的事。”


最后在杭州富阳买了个loft,不大,面积可能就40多平米,但我一个人住妥妥够用。而且也便宜,富阳是杭州下辖的县(市),房价比市区平易近人很多,我那套,一共65万左右,我觉得可以承受。


首付36万,基本上一半是我全部的积蓄,另一半是@刘小土的赞助,还稍微借了点外债。现在的房贷是每个月四千多的样子。以前,我的房租也接近这个钱了,而且我是半年付,每次给房东一大笔钱的时候,我都觉得非常心痛。现在,每个月同样的支出却换来了一个我自己的房子,我感觉安心了很多。


有了房子以后好像又成长了一些,会觉得有了一个更加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吧。我们二次元人,本来生活开销很小,我现在就想着存点钱,尽快把小姐妹的钱给还上。


前不久,我还翻看了我和姐妹的聊天记录。大学毕业时,我们立了一个flag:我们都要在五年之内买房!这个flag本来都快已经被我忘掉,没想到从记忆里被翻出来重见天日的时候,我们都实现了这个当时的梦想了。


“自己买房多开心啊,我已经买好几次了”


@大表姐Evelyn,展览行业,副业买房咨询,刚在上海换第三套房


2014年,我三十出头,在上海工作。那几年我和父母关系并不太好,他们催婚,我不听。所以我提出想要他们支持我买房的时候,他们都不太情愿。我妈妈就觉得,我已经“大龄未婚”了,手上再有套房产,可能心气更高、一个人更笃定,反而更嫁不出去。


和父母提了几次未果以后,我不再提了,觉得伤感情,于是开始琢磨自己买房。那时连公众号都没有大火,我在百度上搜买房的要点。上海那种老破小房子,当年一百多万的样子。我手上有工作多年的积蓄,差不多三十多万,将将够首付。我有公积金,房贷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第一次买房,我很幸运,卖家是个人很好的阿姨,可以说小白容易踩的坑我一个都没踩到,交房以后顺顺利利住了进去。有房了以后对自己的认同感真的会变很高,所以我到现在都很推荐年轻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之后的两年,我因为业务上的成功,获得了挺大的一笔奖金,大约每年的进账会多10万左右。那个时候我开始有了一些理财的观念,觉得这笔钱并不稳定,正好当时看到自己的房子在两年间涨了不少,于是索性换了套房子。大城市的房子,在我眼里,总是很保值的。


这几年是我不断学习理财知识的几年,热衷于搞房子和搞钱。我绝不抠门,但是多年来一直有记账的习惯,花多少、花在哪儿,心里都非常有数,也很有计划。所以买房换房这件事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窘迫感——如果会窘迫,我就不会做了嘛。再加上现在很有理财头脑,所以几次大的动作都是完全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最近我换了第三套房,倒没有什么投资的意图,就是觉得年纪也大了,想有一个舒舒服服的房子可以自己住。当初那么不支持我的父母看到我现在搞房搞得挺有成效,他们也没什么好再多说的了。至于我妈妈当初担心的事——我现在确实是单身,不过这些年也相处过一些男朋友,我觉得房子并没有影响我原本的择偶心态。只是有了房子以后,反而会更加能体会“责任”的概念,这是自己一个人的资产,和责任。


“依萍买房记:爸爸换跑车,我住出租房”


@小玉,重庆买房,深圳工作,还贷中


我在大学就确定了。等我存下人生第一个20万,我就买房。


我太想要一座房子,哪怕小也没关系。我爸爸有钱,但我不想要他资助,说白了他也不会资助,说起来真的很好笑,我爸爸换了新的跑车,而我和妈妈住在出租房,我做个小手术的几千块钱都是借的。我像不像21世纪的依萍?


爸妈在我小学时候就离婚了,现在爸爸和他第三任妻子在一起。我没法像我妈一样,什么都没有,却还那么乐观,或者说自暴自弃。她成天打麻将,也不做什么正经工作。我妈好像永远不发愁明天的日子,但我不行。我看得出来,房东嫌弃我们,妈妈没有工作,长期在牌桌鬼混,总在换男朋友。我当然支持我妈恋爱自由,但是周遭议论我妈母女的声音,我不能不在乎。


我被判给我妈,但我爸需要支付我生活费,有时候妈妈牌桌上输了,甚至向我要钱,她真的毫无积蓄。我学会了嘴甜卖乖和看脸色,这样就能多要一点钱,比如他心情好的时候,我要钱他甚至会给十倍。我把这些钱用来做微商,我就没见过什么我没卖过的东西。因为我长得乖噻(重庆方言:长得好看),很能带货的,卖衣服销量不错,什么胶原蛋白、面膜我也都卖过,但卖衣服居多,因为衣服质量不好顶多就是不好看不好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万一吃了用了出危险,我也负责不起。


我很想要一所房子,首先是想摆脱飘摇的生活,明明有付房租,我还是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其次,钱握在手上,也会被妈妈要去挥霍光的,不如添置不动产。月供1700元,很轻松就能支付。


我在24岁大学毕业那年(我上学晚了2年),拥有了第一所小房子,买在南岸,那是重庆的房价谷地,我也比较那块地喜欢充满老城味道,像虹影笔下的重庆。2居室,一间妈妈住,一间我住,其实我常年在深圳,只有逢年过节住。


现在我有用不着的东西就往家里寄,它们会被我妈妥当收着,但是你能想象吗?即使我在重庆本地上大学,我都不敢把东西拿回家,因为妈妈总在频繁地换住处,我寄存的物品可能在丢盔弃甲的搬家途中流离失所,我宁愿放在宿舍内,至少可以稳定地放四年。现在每当回家,我忍不住会在心里默念,“home,sweety home.”一个固定的居所给了我很大安全感。我非常庆幸我做了买房这个决定。


“男友说想和我一起买,我没答应”


@宋小帽儿,编剧,燕郊买房,还贷中


去年12月,我交了18.5万首付,在燕郊买下了一套36平的小公寓,背负每月2000、为期10年的房贷,正式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买完房子后下雪了,从售楼处回来踩下的第一个脚印


决定买房的时候,男友曾提过他也可以出钱,我俩一起买个大一点的,我没答应;他说出钱帮忙装修,我也谢绝了。因为我对房子有一种固执的观念:第一个房子一定要全部属于自己,别人给我花钱就不是我的房子了。至于我们俩的房子可以等结婚的时候再一起买,男友尊重我的决定。


买房的念头2018年就有了,那会我是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北京房租又贵得离谱,我在朝阳租一个朝北的小单间每月3100,季付,一次要给房东交一万多。毕业后我一直租房,最麻烦的就是搬家,每次搬家都会丢东西,能有一个自己的房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北京的房子我肯定指望不上,就把目光放在了涿州、天津、张家口这些环京的城市,期间为了买房还把户口迁去了天津。看房两年下来,考虑到进京工作的交通便捷程度,最终定在了燕郊。


决心买房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退了那间很贵的出租房,和男友一起在燕郊租了一间1500的两居室,省下了一大笔支出。原本自从大学毕业后,我基本属于“月光族”,这两年为了攒钱买房,我开始践行极简消费,从不买大件商品,衣服在拼多多上买;化妆品挑最便宜的;手机到现在还用的是一千多块的。北京虽然消费水平高,但只要没有这些大的花销,工资也能攒下不少。


打算买房的时候我和家人说起过,爸妈挺不支持,他们觉得女生不需要买房,我没必要为了买房让自己生活质量下降。但他们对我的教育一直是让我独立自主,成年之后基本上所有事都是让我自己做打算。买房是我自己的事情,他们虽然不支持,也没有阻止。


交完首付我才和爸妈说自己买了个房子,妈妈随口说了一句:“怎么买了个这么小的房子?”


确实是最小户型,只有36平,但对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小区顶层俯视燕郊


“房子,是我给自己的30岁礼物”


@Nina,外贸业务员,惠州买房,还贷中


我很早就来深圳工作,一直都有想买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念头。今年元旦,我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加上朋友借的15万,凑够了47万首付,在惠州买下了一套新房,月供3千,贷款30年,明年年底交付。


其实我在2017年的时候就全款六十多万在老家小县城买了一套房登记在爸妈名下,那时我的积蓄全部由父母保管,我想着万一哪天自己赚不到钱,爸妈还可以把房子卖掉养老。因此我买的第一套房算是给爸妈的养老财产,今年买的第二套房是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的职业是外贸业务员,2012年毕业进入这个行业,一路干到现在,从战战兢兢、被人当作出气筒的小助理到可以自己开单拿提成的业务员,我一步步成长起来,收入逐渐宽裕,每个月的基本工资除了日常花销,销售提成我都会存起来,慢慢存够了买两套房子的钱。


我们公司预计明年会搬迁去惠州,所以我从去年底就开始搜集对比惠州的楼盘信息,筛选自己感兴趣的楼盘,周末和同事开车过去实地看一看。因为年底的时候很多楼盘都已清完,可选择性不大,所以我看了三天后,在距离未来公司车程30分钟的地方定了一套南北通透的房子。


为什么要给自己买套房呢?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理由,或许是年龄的增长除了让我积累资产,也让我更看清生活的本质。人最好是能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选择都尽量往自己想要的那个方向靠拢,未来某一刻你会发现好像真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还有两年我就30岁啦,房子就算是给独自抗衡生活的自己一个嘉奖,一份更努力前进的勇气!


“我现在就盼着快涨,然后卖掉”


@张潜,外企工作,嘉兴买房,还贷中


29岁,可能是我最焦虑的一段时间。眼见着30越来越近,一边在宽慰自己30也不过是普通的一年,一边忍不住还是赋予它很多意义。我在25岁时列了很多心愿,实现心愿的周期设在了最近的一个可称为“节点”的岁数,30岁。所以,临近30岁,有一种“时间到了,要交卷了”的心态。现在想起来,哪跟哪啊。社会给女性的年龄焦虑已经很严重了,就不要自己吓自己了。


2017年,30岁前夕,我抱着一颗给自己一份大礼的心态,去嘉兴签署了购房合同。


选择嘉兴有几个原因,不限购,外地户口可以买;房价相比隔壁上海,让人安心。我当时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长期生活在上海,买在高铁站附近的楼盘,可以跨省通勤,嘉兴到上海虹桥的高铁只要27分钟。


我还记得那是10月里的一个阴天,在银行签了一沓签名,按了一叠手印,顶着深秋有些干涩的风推门出来,我有点幻灭,就这?我的焦虑并没有手里的贷款合同减少。


因为是第一次买房,功课做得不足,最后的结果看来不算理智,我一蹴而就买了个大户型,首付40万,是我储蓄的一半,每月还贷5191元。正常的思路当然是小户型换大户型。


而且当时心急,二手房没有中意的,于是买的新楼盘期房,等到真正见到我的房子已经是2019年底。站在31岁,发现30+也不过如此。我再一次去到嘉兴,没有上一次去签合同时的兴奋和期待,到了小区,验收房子,又是一连串签名和手印的事。


小区四周,一片荒芜,之前开盘时信誓旦旦的周边,显然是放了空炮。我会愿意来这里住吗?答案是否定的。我爸妈愿意背井离乡来嘉兴住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于是这套房子至今空置,只是资产而已,没有承担房子真正的功能。我现在就盼着快点涨,把它卖掉。至于卖了以后在哪座城市再买,我再考虑,反正事实没有变化——上海的房子我还是买不起。


"我买的房,爸妈想写弟弟的名字”


@池立,家乡买房,还贷中


我名下的房子,买在家乡六安,当时的房价三千多。首付15万,现在每月贷款1700,分十年还,是我在还。


这是爸妈第一套房子,在此之前,他们都是租房子住。姑姑买的楼盘开售后,有几套没卖出去,价格又很实惠,我们家很心动。那时候我毕业一年多,拿出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还找朋友凑了一点,凑了首付。


房产写名字,我们有争议,我想着买在家乡给爸妈养老住,写爸妈的名字。爸妈觉得还有个儿子,男孩应该有套房,想写弟弟的名字。我不同意。


那时候家里所有亲戚都不支持我——在他们观念里,家里男孩名下没房,先安排女孩的房产,这种情况闻所未闻。他们全然不顾,这房子,是我在出力。他们不是不知道,但依然觉得我是老大,那笔钱是我应该为家庭做的贡献。


当然也会吵架,吵得可凶了,最后结果是我赢了。因为最后写的是我名字,冲刷了不公感,我对吵架的细节印象模糊了。


现在我在外地工作,也想着有机会给自己买套房,但是因为家乡房产,占据了我首套房的名额,我一旦再买房,首付很高。这么一想,觉得写我名字,有得有失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poch故事小馆(ID:epochstory2017),作者:馆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