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3-21 11:08

上海楼市算彻底回暖了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卢俊,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2025年上海楼市呈现回暖迹象,三月二手房成交活跃,新房认购率和土地溢价率显著攀升。市场回暖源于自发反弹,非政策刺激,且资金池流动性和二手市场活跃度支撑信心。楼市分化明显:市中心购买力强劲,五大新城承接外来需求,浦东依赖产业驱动。区域差异导致体感不同,需针对性政策支持。

## 亮点

• 💰数据回暖:3月二手房成交突破1.6万套,新房认购率超44%,土地溢价率最高达40%。

• 🚀市场自发反弹:三月回暖无政策刺激,反映三年周期筑底后的信心修复。

• 💪资金池韧性:上海楼市年资金流动超万亿,二手市场创造购买力,对冲周期波动。

• 🌆区域分化:市中心、五大新城、浦东楼市驱动力迥异,体感差异显著。

• 🏗️政策建议:市中心放宽住宅指标,五大新城强化教育配套,浦东深化产业驱动。

• 🌍信心本质:楼市信心源于购买力而非价格,上海塔尖购买力占全国60%,支撑长期潜力。

站在小阳春的节点上来给大家聊聊上海楼市的问题。


关于楼市的冷和热我相信很多人在日常都非常高频的看到过,我们日常其实有过很多常规数据的分析和解析,看多了各种碎片化的消息可能会更加迷茫,所以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基本面的东西。


站在今天这样的基本面之下,很多趋势性的结论或许大家就呼之欲出了。



其实我们能够看到一些数据性的消息。



其实三月每天的成交非常活跃,截止到18号整体的成交已经突破了1.6万套,而且每个周末过千套的成交速度非常稳定,上周六上海二手房单日成交1473套也创了新高。


对于三月过2万套已经是必然,目前期待的是到底能不能过2.5万套以及过两万的趋势能不能持续下来。


其次,看一手。


截止到3月17号,根据目前市场可以统计到的数据来看,2025年1~3月份上海新房认购项目共计36个,其中44%楼盘的认购率超过100%。


其中前滩公馆单个项目迎来802位意向业主认购,认购率达到334%;已开盘项目20个,45%项目实现了开盘即清盘。


针对于土地端,这是能够表态市场对于未来预期信心的迹象符号,现在来看上海的土地市场非常火热。



从去年7月到现在,累计有超过20幅地块溢价率在10%以上,其中10幅地块溢价率突破20%,最高的两幅更是达到40%及以上。


最让人意外的必然是新杨思地块,地处浦东内中环,2022年9月浦发集团拿地的时候,成交楼板价还只有5万/平出头。


只过了短短两年就跃升到了7.4万/平,涨幅惊人,接近50%。


另外,去年的第三到第八批次,还有今年的两批次,上海可以说是每逢土拍必出地王。其中10幅宅地的楼板价超过8万/平,最高的4幅地更是超过了10万/平。拿地名单中还出现了像贝壳集团旗下贝好家,这样让人惊喜的新面孔。


整个上海楼市在进入2025年之后可以说非常的活跃。



可能很多人还有一个疑问,现在活跃不代表以后活跃。


为什么这一次小阳春后面的走势就比较乐观呢?



毕竟我们拉了2021年开始每个月的二手房成交套数。


在2022年之后,上海楼市好像好一两个月之后立刻成交就下来了,而且每个月的成交起来都伴随着各种政策利好的刺激。


好像很多人在过去三年的感受就是,上海楼市的成交都不太持久。


那为什么这次就会觉得比较持久?这其实是非常好的问题。


我们来回看这个月的成交,首先有一个明显不同,这一次的成交回暖并没有任何的政策刺激,而是完全的市场面自发主动的反弹。


某种程度上,经历了三年的周期市场完成了预期筑底,3月的成交回暖正是对于筑底的一次表态。


而对于三月之后的后续趋势,本质上就可以从“市场因素”的基本面来回答。



关于上海楼市的趋势,需要关注两个基本面,或许对格局各位就会有判断。


都说讨论楼市就是讨论信心,但是到底什么是信心?


很多人讨论信心注意力都在关注价格。


这其实是有点偏门,所谓的信心本质上是购买力信心。


客户在面对市场整体的购买力表达上到底是不是坚定,这个决定了城市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面。


上海楼市在2024年有两个底层逻辑的呈现,第一是城市楼市的资金池。


(单位:亿元)


楼市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房产变成了不动产。


本质上就是楼市信心不够,资金流不进来,那么房产就失去了变现能力,从而从资产变成了负债,这个就是典型的信心下滑的表现。


但是我们来窥视上海楼市,整个楼市每年都有过万亿的现金在流动,这是一个庞大的资金池。


并且这两年整体资金池有明显回流的迹象,这代表着整体市场资金并未撤离上海市场。


更重要的是,有资金的存在资产就拥有了变现能力,这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底层信心。


另外特别需要关注的一点,上海应该算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二手资金池大于一手资金池的赛道,这件事非常重要。


资金池在二手意味着,二手市场可以创造购买力。因为房子在流动,房东可以通过卖房来获得购买力。


相比较其他城市二手规模的萎靡,一手的购买力大多需要依赖个人收入。


这样的城市购买力就非常容易波动或者受经济的影响,但是上海因为有房产流动性的补充,整体的购买力会夯实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市中心需求这么充沛的根本原因,本质上这也让上海楼市拥有了对冲周期的可能性。


另外一个特征来看横向比较。



上海塔尖购买力拥有全国范围内垄断,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哪怕横向比较其他一线城市而言也是如此。


2024年全国3000万以上的成交,上海一个城市就占据的半壁江山,把一二手加在一起上海有接近60%的份额。


这说明不论经济环境怎么样,上海这个城市构成了全国范围内高端购买力的一致认可,甚至没有之一。


换句话来说,这个城市成为了塔尖购买力在当下最值得信赖的城市。


这就决定了这个城市不论未来如何,全国范围内的购买力会持续不断的涌入。


所以,基于这样的基本面再加上之前我们看到的点状数据回暖,或许各位可以有了自己对于楼市是否回暖的判断。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感知上的不同?


因为日常我们看到的悲观消息,好像也是对的/


那些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其实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信息茧房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点状情况,本质上我认为当下的上海楼市基本面已经划分为三个区域:



一个是上海核心区组成的市中心区域,一个是五大新城组成的郊区区域,一个叫浦东。这三个区域的市场表现和楼市走势未来会完全不同。


上海市中心是一个全国整体购买力最为充沛的一个区域了。


我们单纯来看这个位置,这是一个整体经济规格可以比肩香港的一个版图。



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城镇化率达到100%,这就决定了整体经济活跃度的浓度和密度都是非常的高的。


其实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地方,目前核心区这几年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非常的明显,各自的定位和方向都非常清晰,然后再加上人口流动的密切,从而让区域内整体的城市属性能级顶到天花板了。


可能这么说大家还没有感觉,我们把数据拉到五年。


数据来源于瑞观世界,仅供参考


你就会发现上海市中心整体增长速度的凶猛了。


这样的趋势其实也就造就了整个上海最有购买力的这么一群人,之前写到全上海3000万的购买力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其实多数都来自上海七个区里面的客群。


其中最为夸张的就是黄浦,黄浦人均GDP就突破了66万,但这个数字放在国家的范畴,可以排在世界第七的水准。



单看可支配收入也是如此,全国能够超过10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只有港澳台了。


上海最近这两年市中心的豪宅一直卖的不错,本质上也是这个原因。


过去几年上海市中心一直没供应,这块宝藏购买力也没有被激活,这两年算是彻底引爆了。


另外两个市场就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上海以五大新城为首的郊区,这部分的需求释放更加接近于用来完成上海外来人口导入。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产,在五大新城完成自己的置业闭环。


浦东则更加清晰明朗,陆家嘴带动金融、张江盘活产业、临港负责政策开发、外加浦东机场构成交通枢纽,是一个完全依赖产业驱动发展的板块,也是一个围绕着产业发展存在的楼市。



说到这里各位或许可以明白上海楼市对于不同人来说体感的不同。


三个区域的驱动力不同,楼市供求关系不同,客群不同,自然会造成体感的不同。


点状个案基于点状环境的供求关系不同,也就有了表现的不同。


这里也想提一些定向的意见,不同区域的楼市其实,激活政策也可以不同。


对于市中心而言,本质上是需求没办法更好满足客户,建议更好的放宽住宅限制性指标,可以提供更多好房子,满足市场需求。


而对于五大新城而言,配套的兑现度是外地中产能否长留这里的关键,特别是教育资源的落地至关重要,强烈建议加强五大新城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的落地。


而关于浦东,浦东最大的优势来自想象空间很大,地大、政策空间大、勇敢者的天下。


在浦东产业强则一切都强,浦东对于新经济的拥抱程度,决定了大浦东的楼市土壤是否稳定的关键。



所以上海楼市站在2025年到底要看什么?


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市场的结构性复杂,所以千万不要用点状体感来解读全面表现。


而对于大趋势而言,需要下沉到市场底部去挖掘信心本质。


还是那句话,房地产的信心从来不是价格信心,而是每个人用脚投票决定的市场信心。


上海之所以特殊,正是这个城市拥有成千上万人在用自己的决定表达着态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