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bio kiwi,头图来自:《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倾向于把自己“关”起来:享受无人打扰、不用看人脸色的状态,感觉只要呆在家里,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大家似乎越来越喜欢“宅”在家里,当个宅男或宅女。
恰逢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当大家都被迫“宅”起来居家办公、上课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想:欸?在家当个宅男/女好像也不错啊。
但事实上,在宅文化兴起的日本,已经开始出现相关的疾病,也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久坐、长期看电视可能导致一系列危害。所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与“宅”相关的健康隐患。
Hikikomori,宅起来的精神疾病
张三(化名)从小到大一直是个普通的学生,偶尔会遭受别人的排挤。上大学两年之后,他因为压力过大而辍学,之后一直在便利店打工。
三十而立,他开始厌倦兼职工的日子,但也应聘不上正式工作,因而逐渐对未来丧失了信心,走向自闭宅家的生活:每天没日没夜地玩游戏,不愿和人交谈,生活作息不规律,开始自我封闭。
这就是Hikikomori,中文翻译可能叫蛰居族。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有上百万人受此困扰,不能正常生活,每天呆在家里,逃避社会交往,也对自己的未来毫无信心。
“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我什么也不想做。我甚至没有拿起电话的想法。我该怎么办?”动漫中的Hikikomori | 图源:漫画《欢迎来到NHK》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精神病医生就开始提出Hikikomori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不愿意上学的小孩,所以也可以叫做“拒绝上学综合征”。
而伴随社会压力增大,这类现象也从不爱上学的小孩,逐渐扩展到讨厌上班的大人,甚至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日本的卫生部门也开始对Hikikomori进行明确的定义,不少精神医生与专家也开始提倡应该正视Hikikomori,把它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来看待。
相关文章提出的关于Hikikomori的疾病模型,认为它和各种精神疾病共存,但却缺乏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方式 | 图源:Kato T A, et al.
因此很多研究开始聚焦于Hikikomori,并尝试进行优化它的诊断标准,目前认为符合下面全部条件的人就可以被确诊为Hikikomori:
一个人一直呆在家里不出门,并且主动和社会隔绝;
把自己和社会持续地隔离至少6个月;
具有社交障碍等相关的重大功能性障碍或者困扰。
图源:BBC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这种症状是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啊?
答案是否定的。相关的调查研究指出,中国同样如此。最早在2015~2016年,有研究者尝试从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上进行调查,根据上面提到的诊断标准,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样发现Hikikomori的存在。虽然调查样本比较小(137份调查里发现9个Hikikomori),但却足以让我们意识到,Hikikomori并不仅仅是在日本才有的现象。
正在看文章的你,不妨也根据这个标准简单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Hikikomori。
坐久了可能不单单是腰椎疼痛
除了Hikikomori本身带来的精神性困扰之外,“宅”最典型的现象还包括长期在家里,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每天刷刷剧、看看番、打打游戏。很显然,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健康。
关于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的研究有很多。早在2000年前后就发现,长期坐着不动,人体内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产物会显著提高,换句话说,天天坐着不动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天天坐着,身体摄入的能量很难消耗掉,堆积脂肪,久而久之就会长胖,进而引发各种身体问题。
能量消耗与久坐行为的关系 | 图源:HealthTepi
研究者还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并不是所有久坐的姿势都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研究利用42万人的问卷调查和遗传数据,将看电视、看电脑和开车三种久坐方式进行遗传关联分析,想看看相关的基因位点、心血管疾病与这三种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看电视的时间和后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度相关;相比之下使用电脑或者开车和患病的风险就低很多甚至没有。而且即使根据教育水平、高血压病史等信息对结果进行校正,看电视仍然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放松身体瘫坐着看电视,相比于像开车、在电脑前办公这样“专注地”久坐,会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结论就是,不同的坐姿可能对身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这种久坐我们这边不推荐哦亲 | 图源:《我爱我家》
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刚刚说过,久坐主要是因为身体代谢降低了,才会容易患病。但是在办公或者开车的时候,因为需要集中注意力,代谢水平足以消耗能量,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而当你宅着瘫着,刷剧看番玩游戏时,身体完全放松,代谢并不足以消耗掉多余的能量,心血管疾病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悄然靠近了。
还有研究者利用类似的方法,研究不同生活习惯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发现看电视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经常看电视还可能会提高抑郁症的风险。
此外,如果能积极锻炼或者多和他人交往,则可以有效降低患上抑郁症的可能。
进行一定的校正后与抑郁症风险相关的因素排名
| 图源:Choi K W, et al.
“宅文化”与健康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与“宅”相关的行为还可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其它的健康问题:比如长期带着耳机,并且高音量播放,可能对鼓膜造成损伤;一直盯着电子屏幕,对眼睛的劳损也会很大;室内的空气流通较差,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等等。
不少人可能会想,是不是“宅”就和健康势不两立了呢?
其实所谓“宅”,或者说“宅文化”,最开始的时候是指对于不同的流行文化,比如动漫、科幻、游戏、模型等等,喜爱至深而居家不出门的现象,和行为上的“宅”并不完全一样。
所以本质上讲,“宅”和健康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既体验宅的过程,也有机会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比如针对前面讲到的久坐现象,研究者已经总结了一套相对健康的行为模型:久坐与适度-剧烈运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如何相互结合(如下图)。
加号表示更健康,减号表示更危害身体
| 图源:Dempsey P C, et al.
对于经常宅,并且不爱锻炼的我们来说,现在正处于左下角的“久坐&不运动”类型,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很高,但是一下子就调整到经常锻炼的情况并不现实,研究者就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可以先适应在日常生活中多站,多走动(左上角),具体可以参考超市老板或者便利店店员,虽然没有运动,但也能维持一定的能量代谢。之后再慢慢增加日常的锻炼,进而实现减少久坐的健康生活。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会流行在办公室使用升降桌,或者创造可以站立办公的环境。
而对于 Hikikomori 患者而言,积极的家庭照顾,获得患者所需要的心理关注,并且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这类精神疾病也是可以治愈的。甚至有报道说,像是可以去户外游玩的线上游戏《Pokémon Go》,也可以帮助这些患者走出家门,回归社会。
“宅”和健康并不冲突,关键是要怎么合理看待“宅”,以及如何去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作息。
仔细想想,也许“宅”仅仅是一个借口,束缚你的并不是“宅”,而是你误解的“宅文化”——怠惰和放纵自己,因为它们带来的“快感”太过迷人;反观健康生活,你会觉得坚持实在是太难了。
但大多数时候,你只是缺少那一份小小的决心。试一试,说不定你会品尝到不一样的“快感”和收获。
参考资料
Kato T A, Kanba S, Teo A R. Hikikomori: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ssessm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9, 73(8): 427-440.
Teo A R, Gaw A C. Hikikomori, a Japanese culture-bound syndrome of social withdrawal? A proposal for DSM-V[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10, 198(6): 444.
Liu L L, Li T M H, Teo A R, et al. Harnessing social media to explore youth social withdrawal in three major cities in China: cross-sectional web survey[J]. JMIR mental health, 2018, 5(2): e34.
Owen N, Healy G N, Dempsey P C,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 and public health: integrating the evidence and identifying potential solutions[J].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020, 41: 265-287.
van de Vegte Y J, Said M A, Rienstra 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for leisure sedentary behaviour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10.
Choi K W, Stein M B, Nishimi K M, et al. An exposure-wide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odifiable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177(10): 944-954.
Dempsey P C, Owen N, Biddle S J H, et al. Managing sedentary behavior to reduce the risk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014, 14(9): 52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iokiwi(ID:biokiwi),作者:bio ki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