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3-24 08:06

专访赣锋锂业李良彬:顺应“周期”,开启内部变革风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编辑:张晓迪,作者:闫俊文


一年前的2024年3月5日,“锂王”李良彬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时,他说“有点焦虑”,当时,碳酸锂价格正经历探底,随后小幅反弹,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上涨3500元/吨,均价报10.9万元/吨。


那时,李良彬还稍显保守乐观,比如,他对赣锋锂业是否在2024年投资买矿的说法是,“我们会控制力度和节奏”。


但一年后的3月6日,这位曾经的江西首富,手握世界上最多锂矿资源量的公司掌门人,却直截了当告诉《中国企业家》:“暂时没必要再买新的资源了。”


碳酸锂价继续走跌。3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为7.54万元/吨,同比下降30%。


周期就像深海的水压,压得每个玩家都喘不上气。


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发布的2024全年业绩预告看,赣锋锂业归母净利预计亏损14亿元至2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9亿元;天齐锂业更是夸张,预计归母净利亏损71亿元至8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约73亿元。


盐湖股份还未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但2月14日,该公司发布公告,董事长贠红卫以及总裁王祥文递交书面辞职报告。


2025年,作为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的做法是,顺应周期做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向内求,专注做好小事、小创新以及节省小钱。


他在内部采取了“变革风暴”——开发低成本项目。电池业务主要转向做储能以及精细管理,在公司内部要树立一种“小投入撬动大产能”的技术思维。


此外,李良彬罕见地请某知名咨询公司在内部做调查,咨询公司告诉他,公司还有很大的空间做节能,降耗,挖潜。


“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经营管理领导小组,今年的目标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显著降本增效。”李良彬告诉《中国企业家》。


以下为采访内容实录(有删减):


谈周期:行情难以判断


《中国企业家》:现在锂业企业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你怎么看赣锋业绩的巨大波动?


李良彬:现在公司规模大了,在前些年(市场)好的情况下,我们也有一些负债,所以(现在)公司的经营压力稍微大一点。


所以,我们只有靠一些更低成本的项目,比如有些优质项目的成本能控制在5万元以内,利润就会比较丰厚。未来,我们要开发一些低成本的项目,来支持公司的业绩增长。


《中国企业家》:5万块钱的低成本项目,它具体指什么?


李良彬:比如一家企业生产碳酸锂的成本低于5万块钱,现在卖7.5万元,那这个企业就相当于有2.5万元的利税,那就非常可观了。


《中国企业家》:这个周期还要持续多久,行业终局是什么?


李良彬:行情的长短很难判断。因为供需不仅仅是需的问题,还有供应的问题,供应如果萎缩得太快了,很快也会达到平衡,甚至供不应求,如果需求太快了也会影响,这是一对矛盾,你必须不断协调。


《中国企业家》:跟2024年相比,你对行业周期这件事情的看法有哪些变化?


李良彬:行业周期是没办法去对抗的,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除非占到市场份额的60%,然后为了提价,牺牲一部分产能,但是一个企业很难达到60%。


所以我们只能是适应周期,在适应周期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再在这个过程中,打造低成本的一些项目,并抓紧时间开发出来。


我们不能讲对抗周期,没办法对抗。


谈新业务:暂停收矿,进军储能


《中国企业家》:公司在上游资源的策略有什么调整?


李良彬:我们暂时没必要再买新的资源了,因为我们已经是全球锂行业里面拥有资源量最大、最多的公司,不是之一。


《中国企业家》:暂停收购,对出海的战略会有一些调整吗?


李良彬: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出海,走出去,在海外拥有一些资源,开发资源,然后用这些资源来服务中国,服务全球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这是公司不变的策略。


《中国企业家》:近期,赣锋新成立了两家储能公司,是要做储能了吗?


李良彬:是的,因为电芯跌价以后,我们觉得绿色能源这块的利润会增厚,所以我们大力进攻这个领域,比如储能。以前,我们只卖电芯,现在建设储能,然后再把建好的储能项目卖掉,实现获利。我们正向这个领域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已经有一些实质性的突破。


《中国企业家》:那动力电池业务呢?


李良彬:现在主要的电池业务是在储能这一块。


电池这块业务的布局,第一,加强固态电池的研发,第二,在乘用车领域,我们会稳扎稳打,进一步扩展一些市场份额。今年,我们力争在这一块实现突破,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倍。但因我们市场份额本身就很小,所以这块对别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谈精细管理:加强研发,节能降耗


《中国企业家》:今年,赣锋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李良彬:我们有几项:第一,在研发方面,重点开发铝锂合金项目,第二,同时对于阿根廷的盐湖提锂项目,我们要做一些技术改造,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用一些新技术,把产能进一步加大。


第三,智能化改造。在经营管理这一块,咨询公司到我们公司看了以后,它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潜力,还可以进一步节能、降耗、挖潜。


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经营管理领导小组,今年的目标是整个公司实现降耗。第一是在收益方面提升一个点,第二是在各种材料采购方面要降低成本,第三,我们在各种节能方面也要产生一些效益。


节约下来的成本就相当于利润,在这一块,我们肯定要做很多精细的工作。现在基本上每一个星期,各个工厂的小组都要召开例会,来研究实现的路径,让这个方法完善一些,不断地积淀下来,变成以后常规的工作方法。


《中国企业家》:智能化如何助力提效?


李良彬:这几年,公司也做了“三年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主要目的就是要把电动叉车要做到无人驾驶,因为电动叉车有人驾驶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安全事故。


公司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一块,应该会下大力气去做,去推。我们在丰城赣锋已经建了一个模板工厂,现在不单是成品仓库,包括原材料仓库的智能仓储,全部都建设起来。我们未来还要做到,只要电脑下单,它就能自动提取物品,然后帮你送到指定位置。


我们要打通这个过程,整个人工效率就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中国企业家》:您在2025年的新年致辞提到了“犯至难,图至远”,有什么含义吗?


李良彬:原意不是这样讲的,它是“路虽远,行则必达,事虽难,做则必成”,就是说,有些事你需要去实践,才有可能能成功达到目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