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1-03-26 14:11
劝分马思纯,当代网友怎么全体“老娘舅”了?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长江公寓

题图 |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剧照


本文首发于虎嗅青年文化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两天前,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挽手同行的画面曝光,但最先反对这门“亲事”的是路人。同样超出我们预料的是,这种反对不再是简单的评论和吐槽,而是升级成了互联网劝分现场。

 

网友们从互联网的犄角旮旯寻找线索,进行交叉比对、整合梳理,试图证明马思纯遇人不淑。希望能救当事人于“渣男”水火之中。

 

有摇滚圈大众点评之称的“月亮组”率先被这场恋情洗版。组员不止是讨论,甚至已经联系并警告马思纯。微博上,#小马快跑# #姐看看月亮组吧#话题随即建立,截至目前,#姐看看月亮组吧#话题已经有超过3.4亿阅读,接近6万讨论量。而所有网友的核心诉求只有一个——请马思纯立刻分手

 

网友们甚至《老娘舅》柏阿姨附身,给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建议:

 

小马,你需要的是西酞普兰(抗抑郁),不是盘尼西林

 

上一次引发全网心疼的故事女主角还是福原爱。面对福原爱对离婚传闻的道歉信,网友反应与对马思纯的恋情别无二致:道什么歉,爱酱快跑

 

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化身福尔摩斯,考古福原爱夫妇一起参加的综艺,并在Cut中寻找“渣男”的蛛丝马迹。当发现福原爱想在机场买手帐却被丈夫江宏杰嫌弃浪费,激愤情绪终于倾泻而出:

 

“连个本子都不让买?这种男的留着干嘛?”

“事业不行就会唧唧歪歪!”

 

向来最讨厌其他人介入自己亲密关系的年轻人,却在互联网上自发代入了长辈角色,规劝年轻女性赶快分手。难免让人好奇,这种集体行为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情绪和原因。

 



对明星的恋情从评价走向控制,谁都难免感受到一股溢出屏幕的“妈味”。

 

“妈味”也许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实质上一种看似温柔实际霸道的控制欲。最重要的标准是,一旦对方没有听话的分手、离婚,网友的这种关心就会变成怒其不争的指责

 

“恋爱脑也不是这样的吧,我真要脱粉了。”

 

“倦了。希望你以后分手别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好男人,谁都对不起你。”

 


图片来自微博话题

 

《爱说教的男人》(Man Explain Things to me)试图解释这种权力结构。这本书中,索尼尔特认为,在父权社会中,男性长期占据说教者的位置,而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长期不被听见

 

到了家庭系统中,这种情况就发生颠倒。在亲子关系(牵涉到子女婚恋问题)中,母亲成为拥有权力的一方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接受《新周刊》采访时的回答也可以作证这一点:

 

在传统社会里,母权和父权的最大差别在于社会职能和角色分配。父权的行使范围主要在田野和公共空间。而在家庭空间,母权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宰孩童生育、教育,包括采买、烹饪、洗濯、女工在内的所有家政。

 

 家庭结构跟社会结构相反,在以后辈为规训对象的权力关系中,母亲才是实在界的。母亲在家庭里所有言行,都会转化为对后辈的权力化规训。

 

而在农业文明下的熟人社会中,家庭一旦出现纠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会选择时机,在特定的场合进行公开调停。这是处理家庭矛盾的悠久历史传统。

 

粉丝、网友以一种真理在握的姿态,通过影响公众人物婚恋决策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虚幻的话语权。仿佛我们是握有权力,左右着他人命运的一方。

 



这种对他人生活矛盾的围观、点评,也是年轻人心理疗愈的一种方式。

 

从媒介中获取新的讯息是次要的。诚如詹姆斯·W·凯瑞所言,媒介接触可被视为“参加一场弥撒仪式,虽然人们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但从特定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

 

就像这一场场互联网劝分一样,参与者整理获取信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分享了同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是一种怎样的世界观呢?

 

2020年,文汇报社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中国人口发展研究的社会调查结果可见一斑。回收的超过700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在婚恋过程中反映出相对低迷的婚恋意愿

 

40.61%的男性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一比例在女性中仅为15.35%。

 

针对“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一个人很好,不想恋爱”这几个问题,女性的认同比例更高。套用那句流行语所说:“女人都不想恋爱结婚了,男人却还在幻想找一个保姆。”

 

2020年复旦大学与《文汇报》报告

 

如此低迷的婚恋意愿背景下,年轻人们也在制定愈发严格的亲密关系底线。

 

在拥有30万分手大师的豆瓣劝分小组里,有些情况不必发帖,直接分手。这也是这个小组的铁律。除了家暴、出轨(与前任联络、与陌生人暧昧)之外,重男轻女、荡妇羞辱、处女情结、妈宝、抠门等都在零容忍的范畴。

 

这背后反映了当代人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正用愈发严格的目光审视亲密关系和异性。忠诚当然是第一位的,个人品质、思想观念、经济与精神独立都非常重要

 

人们通过一次次劝分、一次次让女性快跑,来巩固这样一种价值观:为了维护一段亲密关系而让自己的物质和情感受损,大可不必。

 

另一方面,这些参与者中很可能潜藏着千千万万类似经历的当事人

 

就像叶百安在《从“土地”到荧屏——调解仪式的呈现》论文中所说,很多人热衷于看《老娘舅》《第三调解室》等调节类节目围观他人的生活和矛盾,是在特定场域自我代入,进行的一场“心理治疗”。以便最终达到对矛盾遗忘、同时获得受害者免遭类似损害的保证

 

显然,在马思纯的恋爱和福原爱的故事中,大家都带入了女性角色。仿佛看到那个被禁止买手帐、被前任伤害的自己。

 

“跟ex在一起的时候,一起买冰棍,我买的二十块就被他唠叨好几天。结果给他买个Godiva,人家自己吃得贼香。”

 

(江宏杰)这个语气实在太熟悉了,我已经在生气。”

 

“姐,我也是恋爱脑没啥资格劝你,但我还是劝劝吧,毕竟这个世界能少一个伤心美女是一个。”

 

图片来自微博


这种劝分,更像是一种代偿心理和治愈过程

 

尽管自己做不到,但希望那些客观上条件更好的女性可以免受伤害。通过这种观察和参与,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会短暂地将自己的矛盾和焦虑遗忘。

 

那些批评当代网友“边界感太差”的人恐怕一开始就没有弄清劝分的核心。正因为参与的是别人的人生,才能短暂忘却自己的焦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