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4-14 11:40
究竟什么才是“好软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狗子(ID:DogMrZhang),作者:张狗子,题图来自:pixabay


中国软件市场缺少好的产品,更缺少优秀的企业,向来如此。


资金泛滥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稀缺性更被放大。不少业务发展速度不甚理想的企业,陆陆续续都融到了新钱,估值有了令人意外的涨幅。

                           

来自某雪球大佬的灵魂拷问


这种企业荒的市场惯性,可能在未来3~5年内并不会发生变化。但,估值泡沫会在某天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戳破。


与泡沫共舞or与价值同行??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对错,只看VC投资人们的选择。


去伪存真,给公司合理定价,是市场的职能,也是市场化机构的职能。


但这一切工作展开的源头,终究还是软件产品,好的产品才是最值得被市场关注的


当下,希望可以聚焦源头,从发展动力和阻力来重新理解软件的产品张力和价值,构建逻辑闭环,用相对统一的范式去思考一个问题:好的(应用层)软件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动力:知识工作者,规模化管理


未来学大师Alvin Toffler曾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信息化的浪潮到来。信息学发展,电子设备兴起,开启了软件的纪元。


现代管理学之父 Peter F. Drucker在1959年的《明日的里程碑》提出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并在1999年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断言知识工作者队伍的崛起。几乎同时,SAAS模式出现,欧美软件市场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很难说完全互为因果,但软件的发展与知识工作者有着绝对密切的关系


20世界50年代是个很有意思的年代,企业管理的对象和流程都在孕育变化


和过往体力劳动者(比如工人)肉眼可见的、重复具体的标准化工作不同,知识工作者依靠智力和主观能动性工作,难督导其工作过程,往往只能追责结果,甚至产出结果将随着业务需要变化而改变。


因此随着规模和产值增加,企业管理的范式、难度和颗粒度也在不断变化。这种管理需求的持续变化,迫使管理学科乃至工具迭代。


最经典的便是OKR管理,自1999年引入Google后被发扬光大,后续诞生了一系列适配其方法论的软件产品(Trello,Asana,Worktile等等)


配合管理流程乃至方法论的变化,软件具备了持续出新的驱动力。并且随着管理颗粒度的变小,不断精细化。


举个例子,以前财税场景有财税软件,业务场景有业务软件。到了租赁场景,管理复杂度变了,为了适配IFRS 16/ CAS 21/ ASC 842租赁准则,出现了业财一体化软件。


管理需求角度理解,软件作为工具,核心诉求不是开源,也不是节流,是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我们知道,企业组织体系中,管理者往往对企业产出影响重大,且管理职级越核心(老板>BG负责人>BU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执行),影响越重大。有了软件赋能,管理者(知识工作者)的业务产能被放大,企业天花板才得以不断外延。


或者说,软件是企业规模化发展中管理需求的天然产物(团队办公为例,5人用微信,50人用钉钉,500人用泛微,需求复杂度递进)


二、阻力:不均衡劳动力价格通胀


中国市场有个特色,城市从一线到五线跨度很大,刷到同一个抖音视频的两个人可能月收入是10x的差距。这就意味着,市场兼容大量高端劳动力和低端劳动力,储备之丰富,世界罕见,成本跨度之巨大,难以想象。


并且,这种成本差距在持续增加。从绝对差值看,高端劳动力的通货膨胀速度远远高于低端劳动力。


以上海、西安、河南为例,地区间用工成本差距在逐渐变大


劳动力通胀速度差异的问题,导致某些领域的软件公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供给端,一线城市技术人员工资不断膨胀,熟手难找,产品研发和迭代门槛持续变高;需求端,产品力不够,客户价值不够彰显,打单陷入价格战泥潭,拼客情关系。


最后算了笔账,组建几十人技术团队极致打磨产品,销售收入早期完全覆盖不了研发+销售成本,缺口几千万,不如接些项目,把团队搬到低端劳动力供给充足地区,给客户好好提供服务。


导致很多软件产品在服务面前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客户愿意把预算大头用来采购服务。比如,把客服业务外包到河南鹤壁;把合规审核业务外揽到江苏如皋;把AI素材打标签服务分包到贵州铜仁……


这是中国软件市场一直以来的风土。当市场高唱软件产品赞歌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还有中国软件(271亿)、东软(115亿)、凌志(98亿)、浙大网新(69亿)、博彦(53亿)等一大批主营软件外包的上市公司。


短期看,这种趋势拐点到来的可能性并不高。


中国劳动力通胀速度的持续不均衡,可能会导致软件产品和服务外包的长期二元对立。


三、好的软件产品:人力不可替代性,提高管理效率


从软件发展动力和阻力很明显可以看到,满足客户业务规模化需要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两条:堆人和上产品。


扬长避短,发挥极致,好的软件产品诞生需要做到一些“堆人”没法满足的事。或者说,好的软件产品不应该去对抗规模化低成本劳动力,而应该真正作为管理工具去落地应用。


两层意思理解:好的软件产品功能具备不可替代性,不是靠多招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好的软件产品不是在帮助低端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作为工具,提高高端劳动力的管理效率,更高杠杆释放公司产能。


为什么这对一家软件公司很重要??


打单角度看,如果解决方案BPO公司也能提供,那么潜在的竞标对手会很多,压价免不了,还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甲方也会多少程度锚定BPO公司的方案,硬是把产品公司当成服务公司去看待。最后,打单变成了个费时费力又不赚钱的活。


采购角度看,行业一贯是小金额走部门直批,大金额走公司预算。这就意味着,最后拍板决策的不是部门负责人就是老板。如果产品在打单的时候就让拍板的人知道价值,显然比说服执行员工再去说服老板的信息传递效率高,成单效率自然也高。


当产品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那么恶劣,说服客户的成本又低。企业就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无效竞争和说服客户,这就意味着销售成本大大降低(拉人效指标)


团队也有更多精力专注于产品的迭代,以保证更极致的体验增强客户粘性(拉复购率和ARR)。如此,团队的整个增长飞轮被打通,企业发展进入正循环状态,更容易出好的产品。


好的软件产品,属性决定了更容易构建业务的增长飞轮


最后,基于这两点特征,具体说一些好的软件产品(纯个人角度)


首先是元老级玩家,Office。大概是我见过最极致的产品,厉害之处在于其做到了“软件定义工作内容”。职场有句玩笑话,“做PPT的不如讲PPT的,讲PPT的不如听PPT的”,说的就是这件事。


Office帮助实现了知识劳动的外包,老板分包给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包给打工人,极大提高了知识工作者产出的流转效率。这个分配过程不是堆人力能实现的,甚至极大释放了老板和部门负责人的产能,去处理更有业务价值杠杆的事。


Tableu和帆软这类BI软件也是,在部分场景实现了知识劳动的流转。把关键业务数据通过产品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天收集整理,让老板/负责人很直观诊断业务脉络,帮助思考怎么部署工作、安排打工人。


费控这类通用环节的软件同样如此。报销本是个极度繁琐且耗时的流程,上至老板下至打工人,无一幸免。如果从工具角度优化了流程,本身功能具备人力不可替代性,且又兼容释放各层级劳动力的产能,自然有高价值。


另外,RPA、低代码这类新物种的出现,市场必然会良莠不齐,但本身并非徒有概念。找到好的垂直场景,切入人力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释放高端劳动力的业务产能,就有机会单点突破并逐渐进化,最后成为big player。


当然,big player所具备的也不仅仅是好产品,还有好的销售、好的体系,甚至好的文化,以及难得的天时地利。


但,无论市场噪音几何,好的软件,找到好的场景切入,才是软件企业最锋利的矛。只有武器足够锋利,才能不惧任何对抗,保其穿越周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狗子(ID:DogMrZhang),作者:张狗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