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4-12 10:24

特朗普的关税风暴,华尔街会陷入新一轮危机中吗?

本文来自:中信出版,作者:约翰·S.戈登、李翔,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约翰·S.戈登与李翔探讨华尔街周期性危机的根源(人性贪婪与遗忘)、政府监管的必要性、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历史,以及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泡沫。分析指出,2008年次贷危机责任在政治决策,而非市场本身,并强调金融中心转移与技术进步(如电报)的关联。特朗普被视为颠覆者,其政策影响尚待观察。

• 🧠 [人性驱动周期]:华尔街危机每20年重演,源于人性贪婪与历史教训的遗忘。

• 🛡️ [政府监管角色]:监管如同足球裁判,避免市场混乱,30年代后危机因政策干预趋缓。

• 💥 [历史泡沫案例]:1929年崩盘与17世纪郁金香泡沫揭示金融狂热与实体经济的背离。

• 🌍 [金融中心转移]:一战促使纽约取代伦敦,黄金储备与技术创新成关键因素。

• 🤖 [AI泡沫风险]:人工智能可能重复铁路、航空等历史规律,引发短期投机与长期调整。

• 🐂 [特朗普颠覆性]:特朗普风格迥异于传统政客,政策效果尚未定论,但正创造新历史。

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关税风暴,对全球资本市场和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股市宛如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呈现出魔幻的涨跌趋势,引起了华尔街强烈的忧虑。


近日,《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S.戈登与李翔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他们指出了“2008年危机的责任不在市场,而在华盛顿”,历史的周期性或许还在上演。



两位用金融市场的历史纵深来透视当代的资本博弈,讨论了华尔街的周期性危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也分析了特朗普在历史上将扮演什么角色、人工智能兴起是否会引发一轮新的金融泡沫等,以下是对谈的精华内容:

 

人性造成了华尔街的周期性危机


李翔:华尔街历史会以20年左右的周期性发生危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周期性呢?


约翰·S.戈登:之所以会有所谓的周期性,其实是因为人性。有人认为周期性非常复杂,我并不是很赞同,复杂的是人性。而且人是会遗忘的,就像谚语所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痛”。之所以每20年左右的时间,危机就会重复一次,就是因为每隔20年左右,人们会忘记过去的惨痛的教训,然后就会重蹈覆辙。


李翔:那作为历史学家不会很悲观吗,每20年就会重新看到相似的事情发生。


约翰·S.戈登:我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我相信世界是变得越来越好,当然有的时候确实会出现倒退,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放得足够长的话,世界总体上一定是越来越好的。


在过去的八十年里,我们看到无数变革,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出现很多投资机会,这也是华尔街让人如此振奋的原因。


另外,进步还表现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所谓的华尔街危机并没有20世纪那么严重。在1929年,联邦政府整体的开支在GDP中占比是3%左右,但现在联邦政府的开支占到了总体GDP的20%多,这是为了在经济引擎当中不停地注入动力,让巨大的机器不断地往前运转,所以这么久以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像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李翔:即使人性保持原样,人类是有可能消灭或者降低危机发生的频率和影响吗?


约翰·S.戈登:我认为是的。华尔街危机有时发生,但是没有我们之前经历的那么糟糕。虽然说人性如此,但是人是会越变越聪明的,就像以前有些病没办法治,但是现在很多的病都有解药,华尔街情况也是一样的,现在政府已经学会了如何化解或者如何去分散。


李翔:反过来,华尔街会影响人性吗,它放大人性里面某些特别的因素吗?


约翰·S.戈登:华尔街其实就是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地方,因为它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

 

李翔:从历史上来看,华尔街是怎么支持美国的创新跟实体经济的发展的?


约翰·S.戈登:华尔街支持了创新和经济发展,主要就是为其提供了所需的资金。比如造车,没有车厂是不可能的,但要建厂就需要钱和人力。所以我认为华尔街的工作就是提供资本、资金,它提供的资金的体量是非常巨大的。


李翔: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和美国的实体经济是否曾经出现过背离呢?


约翰·S.戈登:确实会出现过这种情况。最著名的就是1929年的美股崩盘,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放缓,并且有着巨大的泡沫,但人人讨论的都是怎么在华尔街挣钱。当时很多华尔街的从业人员嗅到了大衰退或者经济崩溃的味道,他们选择了提前撤出,但是很多业余爱好者反而蜂拥而进,狂热持续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到了9月5日,一位金融分析师在马萨诸塞州发表演讲:“或早或晚,一场股市崩盘将会来临。”消息传出了之后,整个华尔街变得一团乱,当天下午,市场立刻掉头向下,开始暴跌,最后1小时,交易量竟然达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200万股,在之后的这一个月里,一发不可收拾,美国股市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崩溃。这个人叫罗杰·巴布森,于是这次崩盘也被称为“巴布森崩盘”


另外的一个例子是17世纪的郁金香事件,当时郁金香被引入西欧,由于数量少价格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人们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后来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这也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郁金香事件,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

 

李翔:这是因为人性吗,还是有其他因素存在?


约翰·S.戈登:因为贪婪,如果你告诉一个本来就贪婪的人,“你做这件事情之后就会发财”,他肯定会做。这就像是买彩票,人们想着买对一只股,立刻就能麻雀变凤凰,实现脱贫致富,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激起人的贪欲。

 

下一个全球金融中心

 

李翔:一个城市它想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约翰·S.戈登:首先得有人口聚集效应,而且还要有很多的交易人员。另外,还要有商业精神,荷兰人到纽约就是挣钱,他们来到纽约17年里没有建造任何一间教堂,荷兰当时的精神就是“交易”,荷兰人殖民纽约的时间只有40年,但是他们的精神一直沿用到了现在,这也是纽约成为现在著名金融中心的一个原因。


其实在19世纪30年代,费城是另外一个金融中心,可以和纽约一较高下。但费城买了很多宾州债券,后来宾州政府破产了,债券利息支付不起,费城就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纽约因为投资修筑苏伊士运河获得了充足资金,幸免于难。到后面几年,纽约出现了电报,从而扩大了交易的范围,就这样,纽约一步一步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

 

李翔:从历史来看,全球金融中心有着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的一个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约翰·S.戈登: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法国、英国当时从华尔街进行了大量贷款。美国在之前一直是债务国,但是到一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914年,一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钱会从纽约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国家,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因为战争的爆发,其他国家有钱人把自己的黄金漂洋过海,全部运到纽约这边来。甚至很多国家把黄金储备运到美国这边,包括了英国、法国、中国、印度这些,因此,纽约超过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了。


李翔:金融中心转移的过程还在继续发生吗,它还会转变吗?


约翰·S.戈登: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几乎是统一的金融市场,具体的物理空间在哪里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在如今的世界里,你在哪里都可以和别人进行交流。我认为华尔街、东京、伦敦、深圳这些物理的金融中心还是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是大部分的工作很可能远程完成。

 

李翔:很多人认为今天的我们处置在一个地缘政治的危机里,比如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冲突、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博弈,您认为它会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呢?


约翰·S.戈登:金融市场最不喜欢的就是不确定性,但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战争,现在很多的国家都是有自己的核武器的,一旦发生核战争,是没有赢家的。在其他的战争当中,可能会有赢家,会有输家,但核战争就算是赢了,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摧毁,最终也是生灵涂炭。


在过去80年当中,已经没有出现全球性的战争了,我觉得核武器带来的威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世界的和平。

 

市场需要监管机构,就像足球比赛需要裁判员

 

李翔:华尔街和华盛顿在历史上是哪一段时间关系最融洽,什么时候最紧张?


约翰·S.戈登: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两者关系是最差的,政府主张对华尔街有监管权,但是华尔街很不喜欢。关系的好坏很多时候要看是谁入主白宫,一般来说,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对金融市场更加友好一些,它们的关系总是在变化的。


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其实都需要有一个上级单位,如果没有上级单位监管的话,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但归根结底,我们最终服务的对象应该是美国的人民,而谁代表美国的人民,就是在华盛顿的联邦政府。所以现在的华尔街比上世纪20年代要好很多了,变得更加的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得到了更好的监管。


政治家一般都喜欢说亿万富翁多么自私,现在证明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觉得华盛顿和华尔街应该相互尊重的,因为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我看来,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至少是诚实的,他们彼此似乎对于对方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翔:引用经济学家的说法“看不见的手”跟“看得见的手”,它们分别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


约翰·S.戈登:归根结底还是人性。亚当·斯密曾经有一句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于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虽然说银行家是在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归根结底也是服务于一个整体的利益。

 

经济的本质就是交易,有人卖、有人买,才能实现交易,而每一笔交易都会创造财富,毕竟不会有人花10块钱买一张5块钱的纸币。交易的数量越多,买卖双方赚得钱也就越多,最后总体的财富也就会越多,社会变得更加富足。

 

我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努力增加在市场上的交易数量,而不是减少或者禁止这种交易的数量。当然像违禁品之类的,政府必须要进行监管。

 

李翔:所以监管和市场都是必需品吗?


约翰·S.戈登:监管和市场都是必须要存在的,一个自由市场就像是一个比赛,如果没有裁判,如何称之为比赛呢,最后肯定会乱成一团。市场需要监管机构,就像足球比赛需要裁判员一样。

 

李翔:即使有监管机构存在,但历史上华尔街总是会成为左派去攻击的对象,这是为什么?


约翰·S.戈登:因为左派不太喜欢资本主义,他们比较喜欢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喜欢其他权力中心。当然右派人士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但归根结底,自由的市场其实才是民主的终极形态,因为在市场上面,大家都是来做交易的,当他们离开市场的时候,也是自愿离开的。

 

华尔街博弈不是零和游戏

 

李翔:美国的很多进步知识分子批评华尔街,因为他们觉得有一些金融人士过于贪婪,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约翰·S.戈登:在《圣经》里,贪婪是七宗罪之一。但是有雄心、有目标是一件好事,如果大家都为了这个目标努力,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富裕,比如贝佐斯、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他们最后也都成功了。

 

在经济学中有一条无法打破的铁律——人创造的财富是带不走的。当你离开世界的时候,财富会留下。所以我们鼓励人们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通过不损害他人的方式致富。我们是希望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富裕。

 

李翔:很多人会认为华尔街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您认同吗?


约翰·S.戈登:无论是19世纪铁路、汽车的出现,还是20世纪之后出现的数字革命,每一次出现技术革命的时候,都会创造大量财富,很多人一夜之间变得更加富裕,但并没有人因此变得更穷。有些人觉得这是个零和游戏,如果有人变富,肯定意味着有人变穷,但是并非如此。


贝佐斯创办了亚马逊,他变成了世界首富,但他让谁变穷了呢?我自己就很喜欢用亚马逊,它非常方便,价格也很低,可以省下不少钱。


40年前,世界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贫困线以下的,很多人是极度贫穷的,但是现在这个比例就低很多了,只有15%左右了,当然也有人在极度贫穷当中,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世界是在进步的。


财富是可以被创造的,不一定就是非得是转移。

 

政治家造成了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

 

李翔:《伟大的博弈》初次出版写到了2000年,在此之后,您会关注华尔街包括金融市场的哪些变化呢?


约翰·S.戈登:2008年的次贷危机算是一个大事件,它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大衰退。而且这次的责任不在市场,而在华盛顿。


华盛顿政治家有自身的动机,他希望自己能够连任,所以讨好选民,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借钱给选民买房子,而这些人本身就没有还款的能力,因此产生了次贷,导致了房地产市场陷入了非常严重的衰退。


政治家很多时候都是短期驱动,并不会有长期的视野,他们的目的是短期内能够赢得选举的胜利。

 

人工智能是否会引发一轮新的泡沫?

 

李翔:您认为华尔街历史上有哪些很伟大的创新,对今天的金融世界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约翰·S.戈登:最伟大的创新可能是电报,想让一个市场做大,肯定需要即时通讯。在电报出现之前,即时通讯最多就是一英里的范围之内。华尔街的信使每天飞奔在各种不同的经纪公司和证券交易所之间,来去如风。后面发明了电报,世界各地的信息交互变得很及时,买卖双方能够在规模最大的市场中找到最好的价格。


李翔:有哪些创新可能被认为给金融市场带来破坏性,比如今天量化交易这件事情,很多人在讨论它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到底是好还是坏。


约翰·S.戈登:其实计算机的发明对于华尔街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破坏性的。比如2010年美股的“闪电崩盘”,Sarao利用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技术,通过在不同价位点下大量虚假订单来操纵市场。从而误导其他交易者并引发市场波动。我不确定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还会再发生,毕竟人们会从过去的错误或经历当中汲取教训。


李翔:您在《伟大的博弈》写到过,铁路、航空这样的巨大创新都曾经带来股市的繁荣,繁荣之后也会经历泡沫的破灭。您认为我们今天经历的人工智能革命会有同样的过程发生吗?


约翰·S.戈登:人工智能实际上已经应对华尔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不少的AI初创企业上市之后,股价直冲云霄,人工智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一天很快就会发生,但是具体它会成为什么样子,还是得拭目以待。


李翔:有一些投资者会认为,今天人工智能概念股或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已经带动了一波泡沫,它是不是也反映了历史规律呢?


约翰·S.戈登:人们看待一个新生事物,首先看到的是机会,之后才会看到问题。他们一旦看到了机会之后,就会推高股价,但是当他们看到问题之后,股票价格就会大幅下跌,纵观历史,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好多轮了,毕竟这就是人性。

 

颠覆者特朗普

 

李翔:作为历史学家,您如何看待“伟人”在历史进程里面扮演的作用?


约翰·S.戈登:19世纪,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所谓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比如拿破仑、乔治·华盛顿、甚至是希特勒。


20世纪有一段时间,伟人理论好像并不是特别的受欢迎,但是我觉得现在这种观点有卷土重来之势了。


例如,罗斯福执政之后,美国比过去变得好多了。如果说历史上没有罗斯福的话,很多事情可能不会发生,也正是因为如此,罗斯福才成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

 

李翔:站在历史学者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现任总统特朗普,您认为他是历史的工具,还是他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约翰·S.戈登:特朗普如今在美国相对还是比较受支持的,在我看来他是个颠覆者,他是希望推动巨大变革的人。至于他最终能达到什么效果,现在判断还为时尚早,他至少还有三年半的任期。具体他会带来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还没有成为定论,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正在创造历史。

 

李翔:他比较像美国历史上哪一任总统呢?


约翰·S.戈登:在风格上,他和很多美国总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美国总统的措辞和行为更加谨慎、更加讲究,或者说更加微妙。但是特朗普就好像是一头横冲直撞的公牛,他没有所谓的优雅,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