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4-22 12:21
我在亚美尼亚,见证世界的边缘(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nA旅行者沙龙(ID:AnAlxz),作者:朱利安大王,原文标题:《目的地指南|走吧,一起去世界的边缘(上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世界的边缘在哪里?


亚美尼亚。


解释之前,先要说的是:请把亚美尼亚放到你的旅行清单的前排。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便宜,容易达到,不用花太多时间,要人文有人文,要自然有自然。


亚美尼亚有个与众不同之处。


世界上绝大部分旅行目的地,了解它的历史都有助于你的旅行,有助于理解你所目睹、参与的风光与人文。


然而。对于亚美尼亚,你越了解它的历史,你就会越困惑。为什么我看到的亚美尼亚是这个样子?它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当你试图寻个说法,并终于望向可能的答案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亚美尼亚是世界的边缘。


然后可能如我一般有点怅然若失,有点耿耿于怀。



我去亚美尼亚是在2019年10月底到11月中旬。


这个时间意义非凡。


那是我们的世界到目前为止最后的“正常时段”。仅仅一个月以后,新冠病毒爆发,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陆续关闭,国际旅游业至此消失,直到现在也是完全停摆状态。


还在写国际旅行记录的人也所剩无几。毕竟对大多数商业公众号而言,这方面已无利可图。心灵和肉体都在干涸,远方变成了字面意义上的遥不可及。


亚美尼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我用黄色标注的即为高加索山脉


亚美尼亚通常被称为外高加索三国之一。高加索是指高加索山脉,它横跨黑海与里海之间,连绵一千多公里,隔开了东欧和西亚。高加索山脉以内(北),是俄罗斯的土地。


亚美尼亚高原与格鲁尼亚、土耳其、伊朗相邻,东面是阿塞拜疆,亚阿之间有一个主权不被承认的纳卡共和国


一般而言,旅行者进入亚美尼亚是通过陆路,由格鲁尼亚、土耳其或者伊朗进入。这些国家是更知名的旅游国家,有更便捷的航空,中国与这三个国家的部分城市均有直飞航线。


亚美尼亚常常是旅行者附带前往的国家,而不是旅行者的主要目的地。



我的高加索之旅,也是从格鲁尼亚入境的。南方航空在乌鲁木齐短暂停留以后,飞往格鲁尼亚的首都第比利斯


从格鲁吉亚到亚美尼亚,最方便也是最多旅行者选择的方式是火车。第比利斯有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直通车。每天都有。行程10小时左右。这样最方便,也最少麻烦。


我不喜欢走回头路,环游格鲁尼亚后,未再返回第比利斯。选择从格鲁尼亚南部城市阿哈尔齐赫搭公共交通前往埃里温。


这条路走的人不多,中文网上相关信息比较少。为了确认是否每天都有越境交通,我提前预定了阿哈尔齐赫的住宿,并给旅店老板写了邮件询问。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早上6点多,在汽车站买到了7点出发的车票,开始了10多个小时的越境公路之旅。交通工具是一辆挤满人的面包车。



售票窗口不提前售票,先到先得。我到得早,窗口人员都还没有上班,等了一会


同车的旅行者有几个,我们互相都认识。大家行程相似,一路上碰见过几次。主要的乘客还是往来边境的当地人。有些年长的人,他们的子女在埃里温工作,他们“出国”去看他们,手上拎着农产品。


沿路风光不可言传。


非要形容的话,我会用林忆莲的《野风》(电视剧版《新龙门客栈》主题曲)概括。


我喜欢这几个关键词:荒芜的大地、心事重重各怀背景南来北往的旅人、边境、公路、破旧的车。那些有关流浪,漫无目的,似是而非的景象,就是我对这段旅途的记忆。


通关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


护照上的照片是短发,本人是长发。边境检查官人脸识别障碍,无法相信是同一个人。于是我享受到了一个小分队一起来核查的待遇。照片比对(实际就是围观)耗费了半个小时,最终放行。


车上的人都等着我,没有怨言。


两国边境



埃里温是亚美尼亚的首都,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803年前。是的,一个准确的数字。


我在市区待了三天,住在市中心共和国广场西南街道的一个小区里。


光这个城市我都可以滔滔不绝讲几个小时。它的现代艺术、它的建筑设计、它的时尚、它的美食、它的物价、它的夜生活、它的人——高加索人,世界上最美貌的男人和女人。


如果人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埃里温绝对是我最想长住的城市前几位。


埃里温大教堂


我在埃里温受到过很多帮助。


刚到埃里温,需要买电话卡,有人带着我去找运营商的门店。站在路边等人(用软件叫了车),会有中学生来问是否需要帮助,他们正在做一个“帮助外国人的课外活动”。到车站去询问大巴,有看起来像黑社会大哥一样的人领着我去找车。在车上付钱买票的时候,前排的女人(不会英语)会用默默转过头在非智能手机上的计算器打出数字,怕我被售票员骗多付车票钱。


那里的人用一种不过分的热情,提供着真正有效的帮助。


在亚美尼亚,旅行者甚至可以进行公路旅行。一路上都有会有人愿意让你搭顺风车,很多都不要报酬,免费载人一段。



埃里温可以玩的很多。作为一国之都和一个充满现代艺术的城市,随便逛随便走都很好。埃里温还有大剧院,可以看歌剧和戏剧。


国家大剧院,一场戏剧的票价约为30人民币左右


旅人的传统活动范围是大教堂——共和国广场——自由广场——埃里温阶梯一带。这条线路集中了埃里温的地标,几条平行的道路美食林立。




亚美尼亚阶梯。外部是建筑艺术,内部则是艺术博物馆。

认出来图中是谁的作品了吗?岳敏君

天气好的时候,在阶梯上可以看亚拉腊雪山


亚美尼亚的食物太好吃了。


正式晚餐的餐厅非常高级。不是朴实的好吃,是充满仪式感的好吃。快捷连锁餐馆也超级棒。同时,高加索地区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区(最早的国家则是隔壁格鲁尼亚),那里的葡萄酒又便宜又好,秒杀新世界旧世界。高加索的葡萄酒属于神话世界。



黑海的大米曾是雅典人的最爱,连主食都非常有仪式感


菜式种类之丰富前所未见,你在一条街之内可以吃到中东菜、欧洲菜、俄罗斯菜、印度菜、日本菜、土耳其菜,当然还有汉堡薯条美式食物。


时间足够的话,大家可以在主路以外往外辐射步行。


我曾有两个晚上夜行埃里温,走了许多小巷,发现了埃里温的唐人街区和中餐区,发现了路边的烘焙店和按摩店,拍下了许多意味不明的照片。这样的夜行,可以跟直观地去看到一个城市的面貌。


有三个地方我认为非去不可。


一个是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它在共和国广场,隔壁就是亚美尼亚的司法部。博物馆我建议在开展亚美尼亚旅行之前去看,可以纵览亚美尼亚的历史尤其是古代史。


博物馆在共和国广场,正对面有个很大的喷泉,晚上有长达半个小时的喷泉秀

音乐动感,人群起舞,参与其中十分开心


另一个是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纪念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土耳其屠杀了其境内约150万亚美尼亚人。纪念馆便是为此而建。它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巅峰,我觉得属于立体主义。主体建筑在高地,展馆在地下。地面上有一个造型特殊的祭台,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以告慰亡灵。


老人在读诗。向内倾斜的石壁与中心的祭火构成祭台,石壁形似墓碑,整个建筑在山顶,俯瞰城市,纪念馆则在山体内部,构成庄重压抑的氛围


最后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是蓝色清真寺。


这个地方不大,也不特别,也不华丽。那为什么非去不可呢?


有两点原因: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教国家,其教会极其独立,在这样的国家的首都居然有一个清真寺。


亚美尼亚周围全是伊斯兰教国家,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它的历史和穆斯林息息相关,这样的一个国家,它的首都居然只有一个著名的小型清真寺。


后者,才是亚美尼亚真正诡异之处,它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



清真寺小巧可爱,内部十分朴素



我从埃里温离开以后,带着路上结识的老夫妇,开始了环亚美尼亚公路之旅。整个旅程令人震撼。


斑斓的、神圣的,古朴的、禁欲的。


秋天的亚美尼亚高地,绚烂的色彩喷薄而出却又被无数的修道院框进了巨大的沉默之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矛盾,也未曾想过这样的矛盾可以表现得如此和谐。


而我更加幸运的是,在环游亚美尼亚的时候,我中途进了纳卡共和国的山地。我在纳卡待了两天一夜,亚美尼亚高原下了整整一日的雪。就像有人给我开了个时光隧道,让我从秋天跳到冬天。


公元前1000年,希腊人从地中海通过黑海来到了高加索。地中海是没有秋天和冬天的,希腊人不曾见过雪。被这些光怪陆离的景象震撼住了的希腊人,把黑海尽头的高加索地区描绘成了魔法、女巫、异族、龙、怪兽的国度。我几乎体会到了古希腊人当时震惊的感受。(我可比古希腊人见多识广多了。)


不同的是,古希腊人乘船,我开车。在埃里温的车行租了车,网上预订的是最便宜的日产阳光,车行帮我升级成了雷诺的SUV。从一开始亚美尼亚就待我不薄。


我的行程从深坑修道院(地图上的霍尔韦拉普)开始,再到阶梯修道院(地图上的Noravank),再到悬崖修道院(地图上的塔特夫),再进入纳卡共和国,之后前往塞凡湖、迪利然国家公园,最后返回首都圈,参观圣矛修道院、罗马神庙、圆形教堂、使徒教会的教廷,回到埃里温还车。


然后再坐巴士或者打车前往北部的边境城市阿拉韦尔迪(那里有三座世界文化遗产修道院),最后在边境找车前往格鲁尼亚首都第比利斯。


耶烈万即是埃里温,左上角的阿哈尔齐赫,我坐面包车进入亚美尼亚的地方,图上我画了三个圈:

①特拉布宗,奥斯曼土耳其的母城

②凡城,和亚美尼亚的历史起源有关(现在在土耳其境内)

③纳卡共和国,不被承认的国度


这是一个非常常规的行程:亚美尼亚的行程是建立在修道院和教堂之上的。修道院和教堂是目的地,穿梭在修道院和教堂之间的旅程,是亚美尼亚高原的风景。


“到亚美尼亚就是看教堂和修道院,亚美尼亚境内有4000多座教堂和修道院。”所有旅行者的期待都是如此。



亚美尼亚基督教的历史开始于公元3世纪。


早期的传教士到亚美尼亚传教,没有成功。三名女传教士殉教而死,如今在教廷中枢一人有一座教堂,受人纪念。


真正使基督教成功成为亚美尼亚国教的,是圣启蒙者·格雷高利。这位大人的名字成为后来罗马教廷使用频率最高的教皇法名。(比如发明了天使等级制度的格雷高利6世,再比如发明了现在用的公历的格雷高利13世。)


故事是这样:格雷高利到亚美尼亚传教,国王不信教,把他关在洞穴里13年。他靠着当地妇人的救济以及上帝的奇迹活了下来。之后国王或者国王的妻子生病,格雷高利施展奇迹治愈了他/她,使得国王皈依。最终将基督教变为了亚美尼亚的国教。


当初关押的格雷高利的洞穴,修成了一座修道院,名叫Khor Virap,意思是深坑。这里是亚美尼亚基督教的起点。


深坑教堂长什么样子呢?看图。





天空中就是亚拉腊雪山,修道院下方的平原上种着用来酿酒的葡萄,肉眼可以望到的2、3公里外,就是土耳其


这是iphone7P拍的照片,没有长焦没有广角,不是单反甚至不是当时最新的iphone11。


亚拉腊雪山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圣地,传说是圣经中诺亚方舟的停靠地——无论是否确有其事,千年来人们相信它就是。如今,亚拉腊雪山在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人能看不能摸(爬)


深坑修道院是亚美尼亚最神圣的宗教场所,是圣启蒙者(字面翻译过来是圣光者)格雷高利(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待过的地方。朝圣者人山人海。


当年关押圣光者的深坑允许参观,有工作人员控制交通。下去一部分人,看完上来,再下去一部分人。深坑很小很窄,里面还有宗教团体做仪式。


深坑入口


深坑修道院的游客分为三类:朝圣者、普通游客,我。我为什么会是单独一类呢,因为我对基督教知之甚详却不是信徒,始终以第三方视角看待周围。


于是我拍下了有趣的一幕:



咏者的歌声华丽清亮,拍照打卡的游人充耳不闻,双方都嫌对方碍事



离开深坑修道院,我开车前往Noravank修道院,一般称为阶梯修道院。车程2个小时左右。


对比不同的修道院,能轻易发现亚美尼亚宗教建筑的特点。它没有经历过欧洲的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的时代,没有经历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的洗礼,它始终是拜占庭式的大巧不工,简单朴实。


我们也可以看到,亚美尼亚的宗教逻辑中有着倨傲的传统。所有的修道院都修在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山峦中,都在缺水缺食、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所有的宗教场所都没有雕塑,没有圣人崇拜。这是因为亚美尼亚的教会思想中,耶稣没有神人二向性,只具备神性。


亚美尼亚的修道院,从过去,到今天,始终是一个样子。1700年的时光对它没有造成一点改变——这是不正常的,同志们。


非常非常不正常。



修道院的主体建筑


教堂的穹顶由天空装饰


各位再把我前面发过的地图拿来,看一下亚美尼亚的地理位置。


这片土地上出现过罗马、拜占庭、第一波斯、帕提亚、第二波斯、阿拉伯帝国、塞尔柱、第三波斯、蒙古、奥斯曼帝国、沙俄,黑海那头就是东欧和梵蒂冈的势力范围,古往今来它要经历多少冲突?怎么可能1700年不变?发生了什么?


Noravank修道院,修建于12世纪初(1105年)。20世纪30年代的地震,使之严重损坏。它是全世界唯一的拥有外部阶梯的教堂。


所以,它成了一个INS网红教堂。成为了整个亚美尼亚年轻团体最多的教堂。成为了一个排队拍照的教堂。




年轻人浓度极高,人多拍照也好看


亚美尼亚有一个迷人之处,旅行者们(大多数是当地人)素质非常高。就这么一个小教堂,几百号游客围着,你完全不会觉得拥堵。不会有任何人占着不放。大家快速爬,快速拍照,见到其他人主动让,主动考虑对方的构图范围腾出空间。


游客素质再高老神父也很愁

↑凝重的背影


Noravank修道院不在主要公路上,从主路进去要经过一个10公里左右的峡谷,还要爬1公里的山(可以开车)。进入峡谷的时候一个红酒厂,可供参观。我非常想去,但是我是唯一的司机,去了就会忍不住要喝酒,喝了酒我们这一行人就都走不了了。


峡谷非常美。


我开车没有拍照。但是我记住了。红和金是主要的颜色,也有四季不败的绿。山石嶙峋,层峦砥砺。


你一眼望出去,有生机勃勃的河间秋林,有绝壁荒凉,有湛蓝纯粹的天。道路尽头,有与砂石同色的,立了一千年的修道院。


它隐秘而傲慢,强势又微不足道地立在山头的平顶上。它没有挑最高的峰,没有依最险的势。它在那里,它不需要你找到它,它不容许你忽视它。


修道院和周围的山壁浑然一体,稍微隔远一点,根本无法发现它的“保护色”


从修道院望下去,可以望见沿路的彩林,峡谷中部的景色更为惊人


12世纪初的修道院,它在守护一个秘密。



离开Noravank,我原本计划前往戈里斯投宿。


计划赶不上变化。


戈里斯附近有一座修道院,名为Tatev修道院,修在一座悬崖上。我之前不知道修道院附近有村子,村里有民宿。路上遇到的其他旅行者先一步开车到达,通知了我,我临时改为住在修道院旁边。



与我同行的老夫妇(我的偶像,非常敬佩他们),村里的民宿老板完全不会英语,靠手语交流把饭吃了还把他的酒喝了


Tatev村几乎没有游人。它是一个依托悬崖修道院而生的村子。


它是世俗的生活围绕宗教信仰而得以成立的一个证明。


通过它,旅行者不仅获得了住宿和食物,也得到了见证。旅行者见证了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村子在交通不便人烟罕至的地方,见证了他们孤悬于世、不苟同于都市繁华的生活。这个村子也见证了旅行者的到来和离去,见证了旅行者在当下不属于任何地方的孑立。


Tatev修道院的历史风起云涌。


它在公元前就存在,最早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庙,也就是我们说的拜火教。301年,亚美尼亚将基督教作为国教以后,它修成了小教堂。公元848年扩建,容纳了1000多名僧侣和大量的工匠。1044年,遭到临近酋长劫掠。之后重建,1070年,遭到塞尔柱突厥人劫掠,烧毁了1万份收稿。1286年重建,纳入蒙古人管辖,赋予了免税权,修建了大学。1381年被破坏,1434再次被破坏。17世纪到18世纪重建。1786年再次被劫掠。1836年,沙俄统治期间,再次重建。


曾经,通往Tatev修道院是没有路的。后来修了路,路长这样:



可想而知修道院过去是何等的交通不便,山顶的村民活得与世隔绝


再后来,修了缆车。这座缆车是世界最长的缆车,车上配备了“空姐”。从缆车站开车到悬崖修道院,18公里的路程需要1个小时。缆车只需要12分钟。


缆车站周围也有一个村,等我坐到缆车上以后才发现,那个村也是建在山顶平台上的,一侧就是峭壁。



缆车站


我到缆车站时距离当天最后一班车停开不到10分钟。把车扔在停车场(第二天再来开走),提着行李就冲向了售票处。成功成为当天最后一批客人。能够容纳25人的车厢里只有4个人。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应该是缆车时间太短,窗外风光看不够。





我几乎觉得自己是在潜水,像在看瑰丽的海底世界


第二天一早,我正式去了Tatev修道院。不想再写一大段话堆砌很多的形容词,比喻,排比,抽象的共情来“描述”它。发照片都不能表达。照片拍出来的东西是不完整的。是没有温度的,没有气味的,没有潮湿或干燥的空气的,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当我站在那里望着这座悬崖上的修道院的时候,那些感受,就只能我自己知道了。


哪怕有人就站在你旁边,你们也无法通过语言来交流。只能相视一笑:你也在这里,你也看到了。


我有时会觉得,如果有一个人,TA能有与你相似的敏感,相似的观察,那么结伴而行会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你会知道,你看到了,TA也看到了,你感受到了,TA也感受到了。你们的人生都有了证人或者共犯。






修道院的日出,7点左右听到了回荡山谷的钟声


修道院内部一如既往空无一人,破败、隽永,斑驳的光穿过



从Tatev修道院离开,再到戈里斯,并前往纳卡共和国,这段路的海拔会逐渐升高,山间有流雾。


戈里斯市在盆地,从高处望下去,是一个被秋色环抱的世外之地。我从戈里斯匆匆路过,吃了个午饭,参观了类似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奇石地貌的迷你版。我很希望自己有时间能去戈里斯至少住一晚,去走走它的街巷,去看看黄昏入夜后,这座镇子是什么样。


纳卡共和国的故事我有单独写过一篇文章。


2020年底,以纳卡为中心,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开战,导弹对轰,坦克碾压。


它的历史渊源在纳卡共和国的旅行指南中有提到,但还不够完整。本文的下篇讲到亚美尼亚历史的时候,会再补充一点内容。




从纳卡出来,下雪了。


先看到雪,才去网上查,才知道下了一场覆盖全境的初冬第一场雪——一场让外高加索地区许多地方直接封路的豪雪。


当日,雪后,阳光灿烂。


这一天我开了大概有10个小时的车。完全不累。


路上,我随意找了一个地方停下来,爬过1米多高的路梗,去看塞凡湖。





土地是黑色的,覆盖着一层白雪,塞凡湖在边上。远处有一个khachkar碑林。Khachkar是亚美尼亚特有的十字架石碑,各处的教堂、修道院都有。


碑林围城一圈,像个巨石阵,又像个神秘的、封印着古老禁忌的墓园。这场景不仅很美,而且很超现实。


塞凡湖的海拔1900米,它是一个淡水湖。它为山环绕。原先有个岛,苏联抽了它的水,岛就变成了半岛。


半岛上的就是塞凡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最早于9世纪修建,现在留存的建筑,也是12世纪左右的。


我去塞凡修道院看了日落。刺骨的风吹得我披头散发。但是我很感谢当日的寒风,它把塞凡湖修道院的景象,激烈地鞭挞进了我的肉身。所以它不是匆匆一撇的风景,不是漫不经心的张望,它是我用疼痛和惨烈镌刻进记忆的人世风光。


当日落的余晖染尽远山的雪,当蓝色的湖面泛起金色的涟漪,当风吹动芦苇,当古老的教堂点亮蜡烛,当空气凝结成霜,是否会有某个传说被旅人的脚步声惊动,让我害怕错过了也不知晓。







真的吹得披头散发、寒彻刺骨


塞凡修道院天不会黑

太阳落山后

天空是由浅入深的蓝

(小破手机拍夜景尽力了)


十一


塞凡修道院往北20多公里,穿过一条长长的过山隧道,再经过几十道弯的盘山公路,就到了亚美尼亚的一处风景名胜:迪利然国家公园。这是亚美尼亚人和欧洲游客最喜欢的度假胜地。


因为是度假胜地,所以有许多非常棒的酒店。我住了一个霍比特人风格的酒店。天字一号房。早餐送进房间。


因为是度假胜地,商业很发达。晚上十点还能电话叫外卖。



霍比特人风格的酒店

有小客厅,木头家具,还有电热壁炉


整个迪利然国家公园是非常大的,


相比之下,迪利然市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标了三处地标。西边两个是废墟修道院。这一部分是迪利然国家公园比较原生态的部分,需要徒步,而且是真正的“野路”。东边的是迪利然著名的Haghartzin修道院。


白色部分是迪利然市区

环绕它的绿色就是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不需要门票。


西边两个废墟没有路到达,我把车丢在了山林最深处能通车的地方,开始爬山。



徒步时看到的景色

残雪金叶




第一座废墟

可以进入,残垣断壁青苔蔓延中

有当地人供奉的圣像


两座废墟修道院之间的路不好找。我在山上碰到了埃里温来的旅行者,还碰到了当地人。当地人不会讲英文,我不会讲亚美尼亚语。通过好心的埃里温人的翻译,当地人得知我打算去第二座废墟修道院,自告奋勇为我带路。


这段路有些部分非常不好走,十分陡峭。因此我很佩服与我结伴的那对夫妇,他们年逾古稀,却豪不退缩。阿姨在路上随手捡了个树枝当手杖,就走完了全程。



我和领路者


徒步时遇到的白马

顿时有了精灵国度的色彩


到了以后,我请当地人抽了我从中国带过去的韩国烟(爱喜,细烟)。我用我的异域风情换他的异域风情。虽然没有语言交流,却彼此理解了。


第二座废墟修道院

跨文化社交我极为擅长

(照片是随后到达的老夫妇抓拍)


国家公园另一侧的Haghartzin修道院保存得更完好。但不能翻山走路过去,需要从市区开车到达。公路直接修到修道院门口。


公路很好,包括盘山路段

两岸的秋色也是浓得化不开

已经下过雪

远处的山顶都有积雪


Haghartzin修道院的修建时间依然是12世纪。修道院处于迪利然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带,环抱在色彩浓郁的彩林之中。这是一个皇家修道院,内中还有几座皇室成员的陵墓。我当时有认真去读去记,现在却忘了他们绕口的名字。


在Haghartzin修道院赶上了一场婚礼。这不是我在高加索围观的第一场婚礼,许多古教堂都婚礼不断。古教堂婚礼对我来说依然是新鲜体验,而我对于这场婚礼也同样是意外的参与者。我们作为现场唯一的异邦人面孔,于是……婚礼摄影师热情地采访了我。本人非常大方得体(结结巴巴)地为新人献上了祝福。


仪式的一段是放飞白鸽


我很喜欢《奇诺之旅》这类旅行动画。向往故事中的旅行者短暂地进入他人的世界,为他人的世界留下回忆。不知不觉间,我也成为了这样的旅人。


新人们回顾这场在古老的皇家教堂上举行的婚礼时,会记得有我这么一个异国旅行者在场,以稳定的笑容和颤抖的声音说着破碎而美好的内容。


如果我的相机没坏

无人机没坏

就能展示修道院怀抱在国家公园中的景色了


十二


中文的旅行指南,关于迪利然的内容大多都非常贫瘠。不管是穷游或其他平台,连lonely planet,都建议从埃里温出发,连带塞凡湖一起参加one day trip。这种行程到迪利然,实际上是直接由汽车带到Haghartzin修道院去看一眼就作罢。


亚美尼亚的修道院,因为其不变的特质,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只看修道院,很多人觉得迪利然不过如此。这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在迪利然的三天两夜过得非常开心。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如果再待个三天两夜,再再待个三天两夜,会更开心。


之后,回到了埃里温首都圈。开着车渐渐往南,地势降低,眼前又出现了亚拉腊雪山。这一次,出现了两座山峰,大亚拉腊和小亚拉腊。




“我也要拍照”

“等一下,我扎个头发”

——结果发型还是塌的

左边隐约可见的就是小亚拉腊


离埃里温不远的地方,有一处Garni神庙。它的名头很响亮,“前苏联范围内唯一的希腊-罗马式建筑”。


旅行攻略大多形容它为希腊化神庙(穷游官方页面就是这么写的)。我当时看了就觉得比较奇怪,它不像希腊式的,而像罗马式的。希腊神庙大部分平地而起不加底基,这种修建方式是罗马式的。


后来一查果然如此。Garni神庙修建于公元1世纪,属于罗马帝国时代了。另外,希腊化时代特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及其后继业者战争到罗马帝国崛起前的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


英文旅行指南的说法就很准确,Greco-Roman(希腊-罗马式),这个词是对罗马时代建筑艺术的专有指代。


建筑本身没有什么看头,保存完好又壮观的罗马遗迹太多了。相比之下,加尼神庙单薄不起眼。但它却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外高加索曾被罗马征服的证明。它见证了从罗马共和国时代,庞培的远征,再到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图拉真、哈德良(五贤帝之二)时期,地中海文明和外高加索地区的碰撞。


神庙之前毁于地震,后由苏联人修建。望向天花板,哪些是原来的石料和哪些是修补用的石料一目了然。罗马时代的东西精美得多。



另外,它虽然是罗马时代的建筑,供奉的则是地方神,太阳神Mihr。罗马帝国在文化上很包容,征服过程中吸收大量各地神祇。后期的罗马神话系统变得十分庞大,因而也比较杂乱松散,给了基督教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修复后的加尼神庙

垫高底座是区别于希腊建筑的罗马特色


首都圈另一个特别的建筑则是圆形教堂。它的名字叫Zvartnots,距离教廷中枢很近。它的特殊之处是,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大型的圆形教堂。当然,现在也看不出形貌,只留废墟。


是个拍照片的好地方。天气好的时候,背后可以看到亚拉腊雪山。而且它离亚美尼亚国际机场很近,所以有低空飞行的大型客机。角度选好一点,就有废墟、雪山、飞机同框。


我第一天去的时候是下午

天气非常好

大小亚拉腊雪山巍峨压境

结果是周一闭门日

我趴在大门口拍了一张 



第二天再去,雪山消失了

碰到一个搞创作的人

才蓦然惊觉:出门忘了带本体


十三


首都附近最重要的地方当然还有埃奇米亚津(Echmiadzin),以及圣矛教堂(Geghard)。这两个地方,我在亚美尼亚指南圣矛篇中有过介绍。这里再提几句。


埃奇米亚津是个城市,教廷中枢则是城中城(类似梵蒂冈)。埃市还有三座有名的修道院,是为了纪念在圣光者·格雷高利之前就因传教而殉难的传教士姐妹而修建的。


同时,埃市也是一个艺术之都。教廷中枢对面就有个艺术博物馆,门口就摆着裸体雕塑,对比显得尤其强烈。一边是保守的教会核心,一边是大胆前卫的现代艺术。


教廷大门对面


大家去埃奇米亚津,不要落入“旅行指南陷阱”,只去看指南上的教堂、修道院,去看看这座城市。去看它在“景点”以外的有趣之处。能有很多独立发现。


圣矛修道院是亚美尼亚修道院中比较大的一座。它的历史和悬崖修道院一样古老,同样在前基督时代就存在。其中有一口圣泉,是作为亚美尼亚早期本地信仰的崇拜物。


亚美尼亚成为基督教国家后,改为修道院。不过,也是屡经摧毁和劫掠,屡屡重建。现在的建筑大约有800年的历史,是13世纪的重建的——大家注意到没有,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很多很多修道院,绝大部分的年代都和12、13世纪有关。


修道院由于保存了圣矛,其地位可想而知。


它在建筑上比较厉害的是,有很大一部分是修建在山壁内部。外面看只能看到的一小部分,建筑主体在岩石中。



十四


回到埃里温以后,我的行程马不停蹄。


先是还车,然后去搭大巴前往北边的城市阿拉韦尔迪(Alaverdi)。它靠近边境,并且有着数量庞大的遗址群,有一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阿拉韦尔迪方圆10公里内的知名修道院


当时我并不清楚埃里温到阿拉韦尔迪的交通情况,更不清楚阿拉韦尔迪到第比利斯的交通。在谷歌地图上拉过一下距离,发现两段都不到200公里,按亚美尼亚的物价,打车应该只要2、300块。


如果没有公共交通我就找个出租车,我确定自己的行程计划可行。


埃里温到阿拉韦尔迪有大巴。我运气好,到了车站半个小时就发车了(在车站得到了前文提到的黑道大哥、前排女士的帮助)。车票价格1500亚美尼亚德拉姆,不到20块。


距离不长,路不好走,车速慢。下午出发,到目的地已经天黑。下车以后遇到一位拉客的司机,看起来非常体面的开着老式奔驰车的苏式老爷子。


此后几天,我们都和老爷子一起行动


他只会说俄语和亚美尼亚语。第一次沟通是靠给酒店老板娘打电话进行的,之后靠比划和画图。


到酒店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通过booking定的旅店,是个家庭旅馆。因为我们晚上才到,老板娘以为是虚假预定不会有人来了,就把我定的房间给了一个美国人。她给我的“房间”其实是一个公寓楼中的一套,有三个卧室,我只需要两个卧室。因而完全不影响。美国人很开心地跟我打了招呼,我们发现彼此在亚美尼亚的许多地方都碰到过。


第二天,在老板娘的热情推荐下,我继续用老爷子的车游览这一片区域。


车上视角

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的边境村落


15、


阿拉韦尔迪是个历史依旧的城市(村子),和它附近哈哥帕特村(Haghpat)连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群。以萨那欣修道院和哈格帕特修道院和为主的修道院群的建筑时间为10~13世纪。



本人亲自解说


除了修道院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遗迹。比如当地人为了躲避阿拉伯人、奥斯曼人而修建的洞穴民居和堡垒——这些遗迹都无法就近参观,因为没有路可以到达,都在山林绝壁之中。


边境小镇虽然有世界文化遗产,但旅游业并不发达。最大量的人群走不到这么远,以埃里温为中心游览完以后,便前往其他国家。这里是被旅人忽视的地方。


怕大家看不到群山中的堡垒,我特意打了个圈,类似的废墟遍布此地


这样一来,边境村落的修道院就变得非常安静,没有受到打扰。我在那几座修道院中,除了野猫野狗外,一个游客都没有碰到。当你独占了这些古老的历史建筑,会带来一种自省:我该看什么。


人是社群动物,有从众的天性。你到了一个“景点”,如果所有人都对着某一根柱子拍照,你也会觉得这根柱子非拍不可。旅行就成为了一种应激和互动。但是当其他人都不在了,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人又会失焦,会抓不住重点,会不知道该看什么。




Haghpat修道院


我没有不知该看什么的烦恼。人少让我体会更多:流浪的猫狗,村民的生活,自然的悸动。我在寻找答案:世界的边缘为什么在这里。


几个村落之间有一些徒步路线,沿路会有一些不起眼的废墟,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不过十来公里。走起来并不辛苦。


因为一直租用老爷子的车,没能去走走,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每段旅途都不能十全十美,这是旅行者无法回避的遗憾。


Sanahin修道院


整个地区的苏联氛围十分浓厚,体现在集体化的居住方式,拥挤的多层公寓楼。普通乡村,人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屋子,靠近土地。乡村是最不集中的地方。相比之下,亚美尼亚的许多城市都已经看不到前苏联成员国的痕迹了,它正在积极融入欧洲,为加入欧盟而努力。


有一顿饭让我印象深刻。


司机把我拉到一个类似供销社的地方,比划着告诉我可以预定食物。我和一个亚美尼亚老妈妈使劲浑身解数交流,确定了:猪肉、牛肉、蔬菜。


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是被带到一个要么是烂尾楼要么是被炸弹炸过的楼上,找了一个有屋顶的“包间”——大楼本身已经没有屋顶了。


提供给我的食物数量简直惊人,打包以后我们吃了足足三顿。




楼很破,伙食却是过分地丰盛


阿布韦尔迪所留有的苏式风格,一方面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偏远,还没开始开始改变,继续保持着苏联解体前的样子。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里是米高扬兄弟的故乡。兄弟二人一者是苏联政界的头面人物,一者是米格战斗机的设计师。


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一样,不喜欢属于苏联的时光。在阿布韦尔迪,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设计师米高扬的博物馆。至于领袖米高扬,整个地方找不到他的痕迹。当地人并不以他为荣。


十六


在阿尔布韦迪停留三日后,我离开了亚美尼亚。


开奔驰的老爷子一路把我载到了格鲁尼亚的首都第比利斯。因为阿尔布韦迪比我想象中更小,没有直发车,只有过路车,时间不确定。整个行程老爷子收了22000亚姆,按当时的汇率为280人民币。和我预计的价格差不多。


亚美尼亚的旅行至此告了一个段落。



老爷子待我不薄,虽然互相不能对话,但他完全没有坑我,主动带我们去了更远的村落,看了其他修道院。这些村落比阿拉韦尔迪更小更不知名,也更偏僻。我们从村中路过的时候,小孩追着车尾跑

图为Odzun教堂


这篇旅行指南,是按自己的旅行顺序来描述的。


过程中,梳理了途中的许多记忆。有考虑过要不要加入更多叙事,增加更多细节(情节),让它更“文学”化一点,更有故事性和可读性。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也更加主观,便不能够称为“旅行指南”了。


争取以后在写完关于一个目的地内容完整的指南后,再写一些叙事化的、短小一些的旅行故事。


苏联风格:没有阳台的公寓和卫星信号接收器

图上的人是我


亚美尼亚的旅行,时间上可长可短。


只有3天时间,可以游览亚美尼亚的首都圈。包括埃里温市区、深坑教堂、加尼神庙、圆形教堂、圣矛教堂以及教廷中枢所在的埃奇米亚津。


如果有5天的时间,则可以加入塞凡湖或阶梯教堂、悬崖教堂。时间够的话,最好能在悬崖教堂的山顶村落住一晚上,再去附近的戈里斯待一天也不错。


如果有7天的时间,并正好是个好季节的话,推荐去迪利然国家公园徒个步。


时间再多一些,可以考虑加入阿尔布韦迪,或者是温泉疗养城市瓦纳佐尔(Vanadzor)、矿泉水小镇杰尔穆克(Jermuk),这些地方我都没有去到。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不加限制,那可以探索的地方就太多了。修道院之外,亚美尼亚有许多苏联时代的剧院、会议中心,都已荒废,隐藏在不同的城市中。我很喜欢看它们残破的样子,长满杂草的列宁像之类的。


这些废墟会提醒我,强大如苏联,也会有说崩毁就崩毁的一天,没有什么东西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走在亚美尼亚高原的土地上,除了自然景观以外,所有的行程都是立足于修道院的。而且这些修道院无一例外地都坚守着它古老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仿佛这个国家从圣格雷高利到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变过。


文章中我在不断地问,为什么亚美尼亚是世界的边缘。我还在不断地暗示,亚美尼亚地处一个充满冲突、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民族激烈交汇的地缘环境中,它的不变,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近乎怪异。


为什么?


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会放在下一篇中来解释。当看完下一篇,看完亚美尼亚的历史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修道院,这些景色,想必会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下篇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nA旅行者沙龙(ID:AnAlxz),作者:朱利安大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