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4-15 07:57

不想卷装备的年轻人,入坑中式野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作者:田梅梅,原文标题:《打工人最新露营三件套:床单、铁锅和大馒头》,题图来源:《风平浪静的闲暇》

文章摘要
北方年轻人因天气恶劣和西式野餐繁琐,转向中式野餐:摒弃精致装备,用塑料袋、大锅、馒头等简单物资,结合就地取材、轻量化思维,强调实用与松弛感。山东硬核野餐文化启发年轻人,父母辈共鸣记忆复苏,社交回归真实,形成返璞归真的户外潮流。

• 🔥硬核山东野餐:油漆桶火炉、大锅现炒现炖,效率碾压精致装备。

• 🎒轻量化爆改:塑料袋当餐垫、煎饼揣兜里,户外生存智慧拉满。

• 💰性价比之王:小吃街横扫美食,百元内实现碳水盛宴。

• 😌松弛感觉醒:放弃摆拍焦虑,尿素袋上躺平,朋友圈毛坯化。

• 👵父母辈基因共鸣:二三十年前春游记忆复苏,干粮分食成共同语言。

• 🤝社交试金石:中式野餐考验真交情,抢食邋遢才是铁子局。

最近一场大风,把北方打工人的野餐梦吹得七零八落。


“前脚在山里铺好野餐垫,后脚就被扬起来的沙尘暴包围了。本想学南方人来一场精致野餐,没成想到在户外被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准备的鲜花蛋糕也沾满了土味。”


以至于不少北方打工人纷纷避雷:求求大家不要再学南方人野餐了。



被天气背刺久了的北方打工人,为了圆自己一个户外梦,开始兜兜转转寻求户外解法,没想到在山东人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在人均野炊教父的山东,野餐格外硬核。“大家不但爱在地里做饭,甚至连山东大集的本质都是大家聚在一起野炊,现炒现炖请年轻人来吃。”


年轻人看了一次就发现自己的装备弱爆了,“什么卡式炉、蜘蛛炉,都不如大爷油漆桶里的火旺。上千的铝皮箱、烧烤架也不敌山东人的大锅、大火、大炒勺,三下五除二就能做一桌满汉全席。”


于是,最通透的一批年轻人开始醒悟了:野餐露营这一块,咱还得跟老祖宗学。


图源:biubiu的旅行日记


在互联网上,中式野餐信徒正在用粗犷的画风,开启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野餐革命。


所谓中式野餐,主打一个不搞虚的。初级版玩家把塑料袋一抖席地而坐,掏出榨菜配馍直接开啃;中级版通常铺个尿素袋,在上面摆满凉皮炒粉和爽口的蘸酱菜。


而终极版玩家已经彻底基因觉醒,直接在田间地头上演真人版星露谷。“左手挖野菜,右手架锅灶,在山里现挖现烹,才叫真正的赏春味。”



起初一些年轻人还放不下架子,“总觉得有点寒酸”,直到真正尝试过才知道什么叫真香现场。


“以前买个漂亮蛋糕、披萨的钱,现在可以在小吃街横着走。炒米炒面炒粉各来一份,再带50个串都花不了100块。以前扎个天幕累得要死,现在随便找个树荫底下就可以开席,选址不对抬脚就走,朋友之间也不会因此互相埋怨影响心情。”


早先买的露营装备也没有白费,不少年轻人已经把西式野餐的家伙式,彻底运用到了中式野餐的思路之中。“之前冰啤酒葡萄酒的保温箱,现在放满了热乎的猪头肉和卤大鹅。之前围炉用来烤橘子,现在摆满了牛肉和猪五花。”



自从爱上中式野餐之后,年轻人在心态上也彻底松弛了。


“之前精雕细琢发一条朋友圈,还得焦虑有没有人给我点赞。现在朋友圈直接毛坯化,反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变得接地气了,每次发都有人热心评论:他二婶子今天晌午又在地里对付一口啊?”


今年这天气,只有中式野餐能笑到最后


最开始入坑中式野餐的年轻人,是一批去户外徒步爬山的年轻人。


“上山主打一个轻量化,山上背着太多吃的走不动路,而且在户外一暴晒,平时野餐的重头戏蛋糕炸鸡根本吃不下去,反而是接地气的烙馍卷上点黄瓜猪头肉让人食欲倍增。一顿操作下来花也赏了,胃也饱了,两全其美。”


于是从食物到装备,一些打工人开始用“轻量化思维”爆改野餐物资。“过去野餐一次阵仗太大,得带着卡式炉、烤盘、保温箱,光折叠桌椅拉天幕就累出一身汗。最后累得收拾不动,还得花200块叫货拉拉才把装备运下山。”


但极简版中式野餐,只要一个塑料袋就可以席地而坐。一不挑设备,二不挑地点。在这种环境下,你甚至不用费力捯饬穿衣风格,什么草编篮、蕾丝纱裙通通派不上用场,扎俩麻花辫蹬上回力才是中式野餐最松弛的OOTD。”



对一部分打工人来说,中式野餐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户外生存智慧。“每年春天北漂出去野餐,都像在迎接一场赤裸裸的生存挑战。大风卷着花粉、沙尘,刚摆好的披萨蛋糕转眼就裹满了柳絮,吃起来都有股土味。”


为了不让野餐变成风餐露宿,有人干脆在兜里揣个煎饼果子或者东北大饭包,“没风的时候掏出来美美咬上一口,起风了就往兜里一揣转战下一地点。”


图源:stephanie


当别人还在沙尘里手忙脚乱地摆盘拍照时,真正的野餐王者已经在万花丛中吃饱吃好,还没有受到一点户外恶劣环境的攻击。


也有一部分年轻人迷上中式野餐,纯粹是懒得装了。“周内看老板脸色,周末再也不想大包小包精致摆拍,看朋友圈好友的脸色。只想在公园找个安静的地一躺,闻着花香吹吹风,给自己续个命。”


一些之前看不上中式野餐的年轻人,亲身实践了之后也彻底放弃了挣扎。“以前搞西式野餐,冰冷的奶酪沙拉果盘,配点气泡水一整个色香味弃权,大家坐在一起都温良恭谦让,等着别人先吃第一口。”


“直到搞起了中式野餐,气氛彻底闹腾起来了。大家在田间地头人手一个大馍,对着辣条鸭货卤味'给我一口,给我一口'都快抢起来了。吃完接着晕碳的劲,在地里吹点小风一睡别提多舒坦了,醒来一身牛劲感觉能耕几十亩地。”


中式野餐,最适合北方宝宝的体质


起初年轻人沉迷西式野餐的时候,父母长辈还不理解,为什么吃个饭能弄这么大阵仗。直到中式野餐逆袭之后,老一辈人才集体共鸣,“中式野餐,是我们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有的父母一辈回忆:“二三十年前出去春游,大家就在帆布包里带点干粮。全班围坐在草地上,你分我一块干脆面,我掰你半根火腿肠。要是有人带上一瓶老式橙汁汽水,全班同学都得围着他,为了喝上一口在那猜拳决斗。”



自从爱上中式野餐,年轻人出门再也不用拿高脚杯搭起泡酒,再配上斜切45度角的法棍了,主打一个填饱肚子,晒透太阳。


“烧饼上手掰成两掰,往里夹点酱肘子,咸鸭蛋往卤肉饭里一摁,再啃根生黄瓜。别人觉得糙,但仔细一瞅碳水、蛋白质、膳食纤维一样不落。”


最近全国各地年轻人,都在觉醒中式野餐基因。东北人烀根粘苞米,再带上干豆腐卷大葱馍就是一顿。硬核的山东人已经在地里垒好锅了,前脚刚挖的苦苔子,后脚就包进了饺子。


图源:biubiu的旅行日记


不仅如此,“约中式野餐”已经在年轻人圈子里成了考验感情的试金石。


“关系一般的朋友才会约西式野餐,互相放不下面子,假借野餐之名实则毕恭毕敬互拍一堆ins风靓照。只有真正的铁子才敢约你去中式野餐,左手辣条右手卤货吃的满嘴流油,一起邋遢一起放肆,才是真交情。


爱上中式野餐的打工人,精神状态超绝


打工人最开始入坑中式野餐,纯粹是不想内卷装备、出片受累,后来才发现中式野餐真正的魅力,是它自带的氛围感。


“朋友之间没有以前端着的架子,大家坐下就是敞开了造,哪怕有树叶飘进炒面里也没人讲究,挑出去继续炫。”


“坐在西式野餐垫上大家偶尔还会聊聊工作业务,但坐在尿素袋子上聊那些就显得太装了,大家嘻嘻哈哈聊的全是生活话题,让人感觉一直悬浮的生活落了地。”


在中式野餐圈子里,也并非没有内卷,只不过大家内卷的方向从装备氪金,变成了厨艺大比拼。


“约第一顿的时候大家还是馍加辣条的基础组合,第二顿的时候就有人带上自己做的紫菜包饭了。直到第三顿的时候,大家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都在偷偷炸厨房,多约几次什么酱肘子老鸭汤炖牛腩都能齐全,跟在地里吃席没啥两样。”


ENDING


对上班压力太大的打工人来说,中式野餐彻底帮大家松绑了。“原本出来野餐就是想缓解压力,没想到却误入了一场用消费堆出来的松弛感大赛。”


“如今兜兜转转才明白,如果一个人在城市里有很多露营装备,只能说明他在这个地方扎根太久,家当太多了。但说到底,打工人野餐不是来山里当中产的,而是把自己放归大自然,体验刚来大城市时最初始的快乐,仅仅是出来晒晒太阳,吹吹风看看花,就已经很开心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