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hikaru,编辑:阿浔,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大家五一想必都趁着小长假好好出去遛了一番。但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国外是属实去不了;鉴于机票太贵、坐火车又太耗时费力,如果能有两三天打个来回的短途旅行地就好了。
尤其是处于平原环绕的京津地区,想计划个寄情山水间或是有特色表演的短途游都成了奢望。难道这个小长假,京津社畜又只能去农家乐薅野菜摘草莓了吗?
当然不能,要知道在离北京车程3个多小时的地方,还有一个不逊于拉斯维加斯表演秀的世外桃源。这里舞台上的艺人,早在百年前就已经是全球首席center了。
比博人传燃的Live
随便打开一个自由行APP,在跟团游那一栏上输入“吴桥”两个字。仔细浏览行程后,你就会发现这钱花得也太值。作为一日游重头戏的吴桥杂技大世界,里面哪个项目单独拎出来都够视频博主们拍一下午的。
好家伙好家伙,肚皮上切青菜可还行!
这儿还有个凭借硬气功跻身“江湖八大怪”之一的李印怀。两根骨针顺着鼻孔插进入,一运气就能从眼睛里飞出去(图片可能会引发不适,感兴趣可自行搜索)。他的其他独门绝技“吞宝剑”“吞钢球”“钢筋缠脖”,如果亲眼见到,保准你想跪下求修仙秘籍。
仅凭着单手一根丝带,就翩翩欲仙地在空中做出上下翻飞,时而高速旋转,时而空翻接抛的绸吊杂技,绝绝子!
飘逸灵动的姿态搭配上高难度的动作,丝带的柔美与杂技的惊险平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腾空飞跃,都会让人感受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光是这个现场效果,就足以吊打多少舞王舞后的注水演出了。
比印度阅兵更激进的人海车队,无论从人数还是完成度都堪称杂技届的金字塔尖。不管是自行车、摩托车还是独轮车,只要你有轮子,吴桥杂技演员就能给你做到“合法超载”。
这些没个十年八年摔打不出来的真功夫,不比博人传燃?身着奇装异服还窝成九曲十八弯的柔术美女,说是迅哥儿笔下的美人蛇出世,怕是有人都会信以成真。
而让人目瞪口呆的蹬技,别说是纸伞、毯子、扇子这类不值一提的看门手艺,即便蹬上一两个成年男子,也只是一脚定江山的雕虫小技。
伴随着亲切的沧州乡音围绕,坐在吴桥大世界的舞台下,看着台上结合了声光电一体的杂技表演,舞美音效虽然还是带着那么点冀中风情,但总会给人一种平行时空的错觉。
没错,在吴桥呆久了,虽然身在河北腹地,但总寻思着魂儿飘到了拉斯维加斯。
出走千年仍是顶流
说归说,闹归闹,吴桥杂技确实有一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被每个吴桥人融入肌肉记忆里的杂技,早已不是登台表演的手艺,而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家庭娱乐方式。当外地宝宝们在学步车里,初试逮虾户的快乐时,吴桥“羽生结弦”们已经在滚筒上翩若惊鸿地开始了杂技星辰大海的征途。
来源:中国吴桥杂技艺术摄影集
当你在为春节拜年要表演诗朗诵还是童声独唱而焦虑时,吴桥孩子们早就凭着一招鲜的真功夫吃定了全场VIP。随便推开吴桥一所学校的大门,课间活动的难度系数已经堪比东欧小国的“全运会”了。
来源:中国吴桥杂技艺术摄影集
“吴桥女儿真厉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个郎君不如意,一脚踢出大门外。”这句流传在吴桥婚恋届千百年的择偶标准,讲的就是“江湖八大怪”中的第五怪蹬缸。这门传女不传男的绝技,靠着一代代老前辈的摸索,让越来越多继承者们掌握了人体力学与表演时黄金分割点的秘密。
别管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杨柳细腰,还是老太太们的小脚,蹬起超过自己身体几倍的重量,也是洒洒水的轻松自如。
来源:中国吴桥杂技艺术摄影集
无论田间地头,还是饭桌炕沿,随处可见能给你露两手的吴桥杂技人。一家人凑在一块,玩着笑着就能给你整出一台皇家杂技晚会。没办法,从断奶习得的“童子功”早已成为吴桥人DNA里的一部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千年功。”把杂技当日常健身项目的吴桥人,认真追溯起来和杂技的关系或许千年都不止。
古代属冀州的吴桥,相传在黄帝大败蚩尤后,当地便流行起一种由演员佩戴有角的面具,互相比武、斗力的游戏,民间称之为“蚩尤戏”。从文献《述异记》中可以考据到,“蚩尤戏”最早出现的时间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史记·乐书》记述:“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这种包含了驱鬼辟邪仪式的表演,结合了音乐、舞蹈、武术等多种形式,在逐渐流传过程中渐渐演化为了古法杂技。
随后,每逢喜庆的日子来临,当地百姓便会装扮成“角抵戏”,以杂技的形式进行表演,增添节日气氛。而1957年,吴桥的小马厂村出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望族封氏家族墓穴。其中古墓内的壁画上,可以清晰地看见“蝎子爬”“倒立”“肚顶”“马戏”等杂技表演动作。
吴桥出土的古墓壁画
这也从一个侧面认证了,吴桥杂技至少拥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但在当时,杂技这项技术、舞台设备要求较高的表演项目,一直是专供宫廷内院欣赏的。偶有一两位得到“大内高手”秘传的弟子,也往往出入于王府商贾之家。
真正让杂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则是吴桥人对杂技的喜爱及让人不忍回顾的灾荒。
吴桥自古便因芦苇荒滩遍布,灾荒不断而成为犯军发配和绿林藏身的地方。贫瘠的土地,没有让吴桥人低头认命。每当旱涝年间,粮食减产到了交不起税吃不上饭之时,从不靠嗟来之食度日的吴桥人,就会拉家带口地奔走他乡,凭着自己的真手艺去赚一碗辛苦饭。
靠着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吴桥人北上闯关东,南下跑码头,四处撂地卖艺为生。为了招揽顾客,他们在古法杂耍儿的基础上,不断精进演习,把这门原本上不得台面的江湖技艺,慢慢演化成为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在宋代至明朝万历年间,一些得到杂技高人指点的吴桥艺人就已经组建起来了家族式草台班子。这种小型团队中的杂技艺人农忙时以种地为主,农闲时则三五成群练习技艺,兼带外出卖艺养家。这种谋生方式一直沿续至今,在河北省周边村落里,逢红白喜事便会招来杂技班子搭台演出。
从专供宫廷的娱乐项目走向民间并将其推至繁盛,吴桥人对杂技的贡献功不可没。到了清朝末年,把杂技练成当地“土特产”的吴桥人开始走出国门。由各路吴桥杂技大师们组建“中华国术马戏团”、“北京班”,辗转于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华盛顿等十八个国家一流的剧院献艺。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精湛的演出征服了大票金发碧眼的粉丝。
“花路”铺满整个欧洲的吴桥杂技,成为了中国对外的一张名片,也给世界杂技带来了深远积极的影响。
世界C位归河北
在清朝打响国际第一炮的吴桥杂技,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又开辟了文化输出的先列。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的吴桥杂技人,在1949至1954年间,光是登记在册的专业艺人就足有三千多人。
在改革开放后期,用于寻找新的机遇的吴桥杂技人带着梦想和希望,踏上遥远的欧洲大陆。伴随着吴桥人一路飘向远方的是不变的冀中口音,车上的行头道具和心中对杂技的赤诚热爱。
从1992年起,吴桥杂技团多次奔赴海外各国演出,流传千年的技艺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催生出新的魔力。各种带着柔美技艺特色的古法杂技,在钢筋铁骨的外国人看来,如同遥远的东方一样神秘莫测。
很快,吴桥杂技的技艺开始声名远播,随之而来的是各国的演出邀请。199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举办了“中国吴桥国内杂技艺术周”。这次国际初舞台的亮相,让吴桥杂技的声望再添一把火。
看完了他们的表演,中国人人会功夫这事怎么解释都没用了。在金发碧眼的观众眼中,这些飞檐走壁的杂技演员,简直就是热血漫画里才会出现的“东方仙人”。
初舞台一鸣惊人后,为吴桥杂技打call的海外路人便越来越多。每年来自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美国迪士尼、法国红磨坊、拉斯维加斯表演秀等世界著名文旅项目的制作人都会不远万里,前来吴桥“选秀”。为了引进吴桥的高端人才入驻,各大演出团体甚至把海选舞台直接搬到了吴桥本地。每年来此巡演的同时,把招聘KPI的任务也一块儿闭环了。
如今,拉斯维加斯太阳马戏团的当家剧目“KA秀”中,惊艳全场的垂直杂技的360度自由旋转和武术部分全部由吴桥艺人完成。在赌城秀场后台打招呼,“吴普”的命中率比美音英音高得多。这排面儿,怎么不比好莱坞端的更大?
几十年的异国漂泊,让吴桥人的绝技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成为了世界级顶级show场和好莱坞片场的“特约演员”。这些凭借着千年流传的家乡技艺走出家乡的吴桥人,远涉重洋获得了国际声誉,也成就了当今世界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神话。
虽然吴桥人的绝技已经征服了众口难调的全球观众,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并没有让它的家乡沾到任何红利。少了包装和营销,吴桥默默为全球孵化着优秀杂技人才,自己却只能在土味儿视频里靠吆喝赚得流量。
自从疫情以来,拉斯维加斯等举办大型show的海外旅游景区相继关闭。诸如太阳马戏团这类的顶尖演艺公司,也有不少走上破产重组的不归路。这也导致很多吴桥杂技艺人们放弃了海外寻梦的打算,准备回家乡发光发热。
这次“衣锦还乡”既是危机,也是机遇。虽然当代青年深陷特效和鬼畜等亚文化快餐中,但当吴桥杂技这种“老国货”出现时,他们依旧会被这种传统技艺所吸引。
在我们不断吐槽着海外大制作烂片的同时,不妨给国内杂技艺人们多一些目光。要知道,在这些历经千年的顶级live面前,我们缺少的不是C位艺人,而是缺少懂欣赏的眼睛。而吴桥这块未被国人深度发掘的宝藏地,如果能在拉动旅游内需的基础上好好策划营销一番,或许绝迹江湖的太阳马戏团,在不久的将来挂的就是河北牌照了。
参考文献
[1]蚩尤与中国戏剧的发生.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2]吴桥杂技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hikaru,编辑:阿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