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6-03 11:43
如何让患了“空心病”的孩子做回“实心”的人

随着三胎政策的颁布,全国掀起关于少子化、养育困难的热议,讨论的核心在于高成本内卷化教育体系下,为人父母生儿育女竟然成了奢侈品。反过来讲,不管是一胎、二胎还是三胎,在“劳动力”视角下,作为个体的孩子消失了,而作为个体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多多(ID:xxddkids),作者:吴楠、陈滢,原文标题:《你的孩子陷在“空心病迷雾”中吗?》,头图来自:《阳光普照》剧照


2021年5月14日,浙江省温江市的一个桥栏外,一个孩子正泪流满面,准备轻生跳河。有人报警。孩子父母赶到了现场,母亲努力压抑着内心的焦灼,不断地重复着“把手给妈妈”。与此同时,极速赶来的消防员拼全力抢救。


谁料孩子刚脱离危险,父亲一个巴掌朝孩子扇过来。围观的众人有的喝止、有的劝说。只听孩子哭喊“你们每次都这样逼我。”哭声空荡地回响着,大家似乎都不知道如何安慰。


这是众多在“迷雾”中不知所措的孩子里,为数不多发出呼声而被听到的。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会因为好就开心。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过去的日子都好像为别人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空心病”。而最近大火的《小舍得》诠释的正与“空心病”息息相关。


7天狂揽84个热搜的《小舍得》讲述的看似小学生课外班,更多的则是社会洪流与内卷大战。这些不见血的竞争,孩子的努力仅是配标,拼的还有家庭包括钱、权、人脉在内的资源高配。只有“标配”、没有“高配”,浮躁时代里的父母们开始寄希望于通过捷径、让孩子迅速掌握提升学习成绩的窍门,从而获得跨越阶层的席位。


殊不知,父母们用一个又一个补习、辅导榨干孩子时间的同时,亲手在孩子的世界里降下了“空心病”的“迷雾”。父母们恍然不知,也听不到孩子因“空心”而发出的求助。


空心病:不是没有方向,而是缺失了“独立”


需要被听见的“呼声”:为什么明明在奋斗,却感受不到意义?


《小舍得》里努力学习的子悠,成绩提升的夏欢欢,以及越来越多生活中的孩子为什么只感觉到生活的重复、无趣,感觉不到意义呢?为什么迷茫、孤独成了孩子们的通感?这恰恰是因为生而为人的意义感被剥夺了,不仅孩子,成年人世界里,人们戏谑自称为“社畜”。


电视剧《欢乐颂》中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做自己还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为什么要走别人都走的路?心理学说,没有达到意义的认同,就会有无价值感、缺乏“存在感”,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他人、被世界需要。而当“空心”的时间越长,“精致利己”也在不断地发酵,可“活着没有意思”却没有改变。


《小舍得》剧照


初陷“空心病迷雾”


“你看过《楚门的世界》吧?”上海高一女孩佳莹的眼睛又圆又大,“我就好像在一个父母控制的世界里。以前想逃出来,现在就安心做一个'傻子'。爸爸妈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的微信名‘娃娃’也是我妈起的。”


佳莹最近按照母亲的要求开始减肥,因为体重过百了。“不吃晚饭,一开始很饿,但一个月就习惯了。我妈说我小时候不听话,还离家出走过。现在长大了。”佳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母亲希望佳莹今后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或者一个好的婚姻。


“未来?我没什么想法。考什么学校、上什么兴趣班,都是我妈安排的。我听话就行了。”佳莹忽然有点委屈,“前几天想买一条裙子的,我妈说太贵了。这是我一年多以来唯一想要的东西。”女孩纤细的手握紧了拳头。


《楚门的世界》剧照


穿过“空心病迷雾”后


已经拿到常青藤录取通知书的Philips却感谢父母,“如果不是他们的‘鸡娃’,我不可能有现在的自律性、自觉性,能自主学进去东西。”不过,临近初升高,Philips不再满足于补习班的超前学、提前跑,他已经开始思考什么是学习意义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些看似没什么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我觉得这里的教育模式回答不了我的问题,几番沟通之后,Philips父母尊重了他的想法,也支持了他在赴美念高中的心愿。


接下来的路,Philips没有选择理科或者计算机,而是受到莎士比亚戏剧课的启发,选择了英美文学。这样的选择算是父母的心愿和自己意志的平衡,“我不可能花着父母的钱成为一名艺考生,但更不愿意背离自己的初衷。”


需要被听见的“呼声:比意义重要的是自我架构的能力。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若被动参与这些生命体验的,或者说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没有在做自己。在被迫的关系里,人们无法成为自己,所以是痛苦万分的。


那些刷题的孩子大部分连“自我”都没有形成,哪来的“理想”呢?即便有,大概率也是外界管束且由于被迫形成的内在对抗关系,这种“理想”在成长的过程中迅速衰败、疲乏,所以很多人长大以后依旧浑浑噩噩。


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母亲不能敏感地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反应,而是将自己的期待加诸其身,那么婴儿为了获得母亲的关注,将被迫顺从以求生存。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对真实的自我是隔离的,也就是缺乏自我认知,很容易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期待中,搞不清自己真实的需求和喜好,导致自我价值感虚弱。


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由此造成了年轻人的迷茫。


空心病:不是没有朋友,而是缺少“根基”


初陷“空心病迷雾”


“我是一个老好人吧?”石家庄一所重点初中的初三学生夏禹是班长,“因为老师说什么我都会说好,同学们说什么我也会说好。我爸妈说什么我也说好。说好是最方便的。”


前几天,班上一位同学的五十块钱找不到了。老师让夏禹做个调查,“你可以问问和你关系好的朋友,也许大家有些线索。你的人缘是最好的。”夏禹很为难,“我没什么朋友。”但这句话他说不出口。


“大家看起来像朋友。其实就是同学。比如初三分班后,初一初二的同学都不联系了。但还在一个楼里。”夏禹想了想,“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朋友。我连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的。”


“我和我妈说过这个事,我妈说有那时间不如多上几个补习班。”男孩平静的有点吓人,“学习好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吗?哪怕很孤单也没事。”


穿过“空心病迷雾”后


《小舍得》里南俪说,“大多数人走的路总不会错。”真的不会错吗?被迫的选择、激烈的社会竞争、过得比别人差就焦虑……这些只是让孩子过早“社会化”,适应着现实社会的规则,却剥夺了自己创造规则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大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默认和对想象力的缺乏造成了他们的紧迫感。那些没有遵循现有规则的孩子出路如何呢?


现在大理旅居的伊伊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大学,而是去丹霞山拜了师父。她开始学尺八,读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迷上了写诗和漂泊的生活。她在北京宋庄、福州南部生活都生活过。她并非厌恶大学,反而觉得如果有目标,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去读大学,其实特别好。但是她身边的人去填大学志愿多以就业为目标,想着赚钱多少,专业有没有前景,这样不假思索的选择于她来说很荒诞。她觉得,“教育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人本身,而是为了社会去培育你。”伊伊觉得想要真正成为一个人,还是要花力气去我探索。她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诗歌,通过这个媒介,去探索自己和世界。


当然,独自的探索需要勇气和反思,比如她有时觉得自己懒惰,但是找不出背后的原因,就开始用力对抗。“解构自己需要别人的反馈,也需要自己的反思”。伊伊认为这个过程中,建立“安全区”很重要,无论是心理、环境还是经济上的安全,缺一不可,才能安心、进行的探索。她的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打工的日子依然要量入为出,找到合适的朋友在相处中学习更加重要。


伊伊并没有按照世俗规划的路线成长,但这样的远离让她开始不间断地寻觅实心的自我。而独自寻找“实心”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极大的个人勇气,或许还需要更宽泛职业选择、更深层次的理解尊重、更多样类型的教育形式的加持。


需要被听见的“呼声”:认识自己,做一个实心的人


尼采和帕特农神庙的箴言都说过“认识你自己”。归根结底,自我的建构需要能力,需要为自己赋予意义。海德格尔说,“诗意的栖居是在一片净土上耕耘出自己的生活来。”所谓诗意,就是创造。敞开自身,和周遭进行真实地互动。周围的事物会呈现出以前没有的状态。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并不是成为“人上人”就能得到。在一次次地尝试中,孩子应该学会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最后才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为自己赋予一个存在的意义。然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借力这个工具不断去实现和强化意义,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空心病: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温度”


初陷“空心病迷雾”


杜鹃所在的初二班里有一位进城务工人员的女儿,“她还有弟弟上小学,每天早上她来的是最早的。因为要先送弟弟到小学,再走过来。所以从家里出来的特别早。”杜鹃羡慕这个女生,“一放学,我们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她一个人背着书包回家,自由自在的。”


“不自由”的杜鹃放学后“档期很满”:周一的英语课、周三的舞蹈课,周末还有二胡课。杜鹃的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则是商场的导购。“爸妈总说这一辈子就为我活着,我要是学不好,都对不起他们。”一次周末杜鹃逃了兴趣班,因为那天有限量款盲盒发售。父亲知道后,打了杜鹃一耳光。这是杜鹃记忆中为数不多的被打之一。


“我为什么不能有爱好?”杜鹃不敢问父母,也不想问父母,“他们总在把他们的喜好强加给我。我像个杯子,里面装的都是他们脑子里的水。”


穿过“空心病迷雾”后


“我是高中来澳大利亚的。”齐宁如今在上海创业。“来悉尼读高中是父母的意见。现在看是对的。不仅避免了国内的过度竞争,还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


齐宁在相当于国内高三的年纪和一个来自四川的女孩在悉尼谈起恋爱,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大学选专业是两个孩子一起商量的。不能回避的是,齐宁的父亲拥有两个小微工厂,母亲则是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内科主任。家境给予了不能否认的支撑。


“在悉尼大学毕业,读研也是我和女朋友商量的。读研究生时就开始创业。第一笔启动资金是我妈给我的。”齐宁现在上海的公司规模不大,但他每天感觉挺踏实。


需要被听见的“呼声”:家庭的作用


家庭是什么?应该是保护孩子的港湾。社会为市场运行培养人才,成人的世界有市场用人的标准和准则。但家庭不是人才市场,应该允许个体有立足之地,成为现实与未来之间的缓冲。


985、211这些学历、背景、资源,依然是攀爬社会阶梯的法则,但没有人规定现状一定要延续到将来。《小舍得》中米桃的父母从农村到城市打工,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努力奋斗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将来。但他们不知道女儿在田野乡间的快乐无忧,也不了解女儿最希望一家人可以再在一起。


一片雾霭迷茫


多少次我曾试图将它打破


这影子跟着我怎么也甩不脱


——(美)迈克尔·杰克逊


正如克里斯蒂娜·夏普所说,如果我们连未来都不敢想象,又何谈实现呢?如果父母还在制造“空心病迷雾”,那些孩子们的呼声还是不被听到,内卷与阶层依旧在持续和蔓延,那么这样的谜题只能依靠每个家庭有意识地去破解。


也许驱散或绕过“迷雾”的方式各有不同、因人而异,但如果可以停止制造“迷雾”,那么就如同“蝴蝶效应”般,细微的改变也会引发生活的改变,让孩子拥有不同的人生。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感谢所有受访者。


*部分信息参考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多多(ID:xxddkids),作者:吴楠、陈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