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资讯
视频
前沿科技
车与出行
商业消费
社会文化
金融财经
出海
国际热点
游戏娱乐
健康
书影音
医疗
3C数码
观点
其他
虎嗅视界
24小时
专题/活动
虎嗅智库
登录
极速注册
取消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数码
互联网
数码
互联网
热搜词
钟睒睒
本地生活
美团
字节跳动
年轻人
货币
网络暴力
房地产
网红
账号或密码错误
2014-09-29 19:26
真有泡沫?未必。2014不是1999,更不是2007
虎嗅
想必你已经看了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
写给经纬系CEO的那封警示泡沫的信
,你还可能从各种其他渠道读到更多包含相似观点的文章,比如网景浏览器创始人、现投资人安德森,就
也认为现在科技创业公司烧钱的速度太快
,一旦形势变化,很多公司将蒸发掉。
类似观点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其中似乎最为站得住脚的理由,是美国二级市场已经涨得太久了,因此是不正常的。即便不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如何,仅仅是因为投资公司类似的调整预期,以及在经济政治宏观面不确定性增加的刺激下,成为一种普遍预期,那么,调整也是大概率事件。
这种预期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二级市场,而且应该不是现在才有的,以代表科技业晴雨表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例,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了20%,但自今年3月的那次规模较深的调整以来半年多的时间里,仅上涨了3.5%,滞胀征兆非常明显。这一整体的表现从更为微观的企业那里也得到了解释:
最近12个月纳斯达克的增长,主要是受大市值股票带动的,比如在这期间Facebook上涨了61%,苹果上涨了45%,百度上涨了41%,谷歌上涨了40%,仅这四家公司的市值总和就达到12500亿美元,这一点和1999年时的情况倒是有些相似,当时一个主要的特征也是大市值科技股的狂飙。
实际上,增长的势头从3月份的调整以来已经明显减弱了,这期间Facebook仅上涨了12%,谷歌基本持平,只有苹果和百度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分别上涨了33%和20%,前者主要受拆股驱动,后者主要受移动端快速增长驱动),而作为调整的先锋,亚马逊则自年初就开始调整,迄今已经下跌了18.6%,而eBay自3月以来也下跌了7%。
与之相应,如张颖在那封信中提到的,过去12个月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成份股中,有47%的个股相对这期间的峰值已经下跌了20%,而峰值发生在两个密集时间段,一个是3月初,一个是9月初,3月初的那次调整让很多曾经的明星股再也没能涨起来,而且这在其他市场也一样,比如纽交所上市的奇虎360,三月份以来已经下跌了40%,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则下跌了近10%。
但即便大的调整已经箭在弦上,也并不意味着对创业公司而言,2014年会成为1999年或2007年
:泡沫很大程度上是就资本市场而言的(钱太多,既有货币供给增加的因素,也有传统行业普遍面临的转型因素,后一因素使得大量产业剩余现金流寻找新的机会),而好的项目仍然是稀缺资源(这也导致过多资金追逐较少的项目,从而产生价格泡沫)。
实际上,如果说1999年~2000年开始的那次去泡沫化过程中,让成千上万的创业公司倒闭,而2007~2008年的这次调整受伤害的主要是金融业,科技特别是创业领域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停止,Groupon等团购创业者就诞生在这个时期,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和京东,甚至包括2004年就已上市的腾讯,都是在这个期间诞生或完成腾飞动力的积蓄的。
这两次去泡沫化过程还有下列不同:1999~2000年的那次,互联网刚刚来到第一个山峰,预期超高,而商业模式却还不明晰,用户基数也还少得可怜,明星公司是思科这样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因此科技公司非常惨重;但到了2007~2008年的这次,预期得到修正,更多的商业模式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用户规模急剧扩张,足以支撑起更多盈利的商业模式。
还有,后面这次危机表面上是从金融领域肇始的,实际上是传统制造和服务行业的企业增长和盈利能力的下降,比如电信设备和运营、基础工业设备制造业的领头羊的股票至今仍然有很多没有回到2007年危机爆发前的高度,这为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动力:过剩产业资本、需求和替代机会。
现在的情况比6、7年前又有了天壤之别:
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更多,更多的商业模式开始规模盈利,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已经成为竞相追逐的机会,创业经验更加成熟,创富效应重新占据主流
(想想孙正义吧,他曾被认为是两次危机的受害者,但现在又重新成为日本首富),各种基础设施都已经准备就绪,技术的积累为综合与突破创造了机会(谷歌等公司掀起的跨界投资就是最好的明证),用户习惯开始形成,等等。
而在所有这些因素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所带来的变化:以中国为例,经过20年的发展,传统基于PC的互联网才拥有了5亿的用户,而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达到了同样规模。中国目前有12.6亿的手机用户,这个数字是目前互联网用户的两倍多,随着更多的用户选择智能手机,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增加一倍以上。
这意味着,无论是对现有的行业巨头,还是创业公司,其潜在的用户规模将成倍增加,这将提供更多的细分市场的机会(单一市场的潜在用户规模比过去增加了很多),而与之伴随的,还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而同一时期成熟的创业者规模却是相对稳定,新的创业者的成长需要时间,这注定了创业项目的稀缺性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延续下去,而根本不用担心泡沫太多。
这种移动转向已经使一些公司受益,比如最近一年涨幅最大的Facebook、苹果、谷歌和百度,就都受益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用户红利,而未来那些在移动领域占据有利位置的公司,可以预期增长机会将成倍增加。
当然,也应该警惕,智能手机带来的用户规模增长速度可能会迅速下降,以中国为例,明年也许就将下降到30%以内,而后年则可能下降到20%以内,那时不同的公司可能会反应出不同的影响:那些主要靠用户规模绝对增加来驱动增长的公司,将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只有那些能充分利用规模效应的公司,才能持续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2015~2016年对一些公司是考验期,比如像Facebook这样移动端收入已经超过50%,所有用户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公司,或者像苹果这样主要依靠终端设备提供增长动力的公司,又或者当用户在移动和PC端的行为具有可替代性、而一家公司又主要建立在这样的业务上时,比如一个用户在移动端游戏和购物多了,在PC端相应也会减少(虽然可能不是等比例减少)。
但迄今为止,中国的几家主要公司都还不需要担心这些,因为它们的移动端收入占比都还很低,其中最高的百度也只有30%,而且它所处的搜索领域做的是连接的生意,而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连接机会,而阿里和腾讯虽然各自的业务属于可替代的购物和游戏,但它们目前的移动端收入占比也少得多,因此也还有足够空间。
而对于数量众多的创业者而言,
更大的用户规模意味着更多的进入机会,和基于细分市场建立壁垒的机会,这对投资人而言,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而非更多的泡沫。
我比较认同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的一个判断:泡沫也许存在,但机会也很多,对投资人而言,选择什么项目比价格重要得多。
若想阅读更多尹生的互联网价值研究与评估文章,请订阅尹生的微信公号价值线(jia-zhi-xian)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金融财经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分享至:
0
大 家 都 在 看
泡沫就在那里——致经纬系CEO们的公开信
虎嗅
11:17
#投资大讲堂
2023年,SaaS创业还有戏吗?
新眸
张颖公开信说泡沫来了,文中引述的硅谷资深投资人是怎么说的?
虎嗅
从暴涨到狂跌,SaaS概念股怎么了?
真探AlphaSeeker
2022,SaaS还未崩盘,只是周期重现
甲子光年
硅谷“寒冬”会持续多久?
经济观察报
2023年的Fintech行业,因AI涌现了哪些有趣变化?
RockFlow Universe©
我感觉互联网中概股已经严重过热,尽管我的感觉不一定对
互联网怪盗团
赚钱有什么核心密码?
中欧EMBA
关于大环境、创业、投融资、上市,牛年有一些新变化
亿欧网©
经纬张颖:谁在推动电动车科技股的暴涨?
经纬创投©
04:43
#股海风云
投资的第二曲线为什么重要?
新熵
05:49
#风口浪尖
互联网面临“加税”调整?
朱股东下班了
06:02
#股海风云
互联网中概股见底了吗?
互联网怪盗团
07:10
#股海风云
中概股回潮热:为什么女巴菲特持续看好百度?
新熵
09:51
毁灭打击亦是巨大机遇?盘点新冠对各行业的深远影响
鸡哥解读©
10:23
#投资大讲堂
股价跌回5年前,“股王”腾讯还有未来吗?
李荣茂
07:01
#大公司情报站
Q1净利润暴涨1206%,PayPal为何牛气冲天?
美股研究社
05:07
#大公司情报站
涂鸦智能失控,倒在IoT风口中
科技新知
03:39
#互联网大厂那些事儿
互联网企业疯狂裁员,背后真相是什么?
蒙面财经
大 家 都 在 搜
钟睒睒
本地生活
美团
字节跳动
年轻人
货币
网络暴力
房地产
网红
APP内打开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
元
匿名赞赏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