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字节跳动终于取消了强制的大小周加班方式。虽说本来强制就不大合法。
取消后,部分字节的员工觉得,赚额外收入的机会没有了。对于月薪 4 万的员工而言,加班一天能赚大约 3600 块钱,性价比是不错的。
其实在已经成熟运转的大公司,很多人是想要争取加班机会的。一般项目组碰头商量一下,几个人申请个周末加班或者节假日加班,日薪杠杆是很高的。我不少老同事,会比较热衷于加班,会羡慕字节。
羡慕字节的还有另外一帮不大会出现在媒体视野里的中小公司员工,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每周加班,最体面也就算你一天工资,老板精打细算一些,会安排成调休,拿日常工作日来换。
然而我在这些小公司见过的更多的情况是:根本没有调休,也没有加班费。这些年轻人或被理想主义裹挟着(虽说只有毛毛雨的期权)、或谈 offer 时就不得已答应了弹性工作制+创业精神(翻译:没加班费+要经常加班),摸爬滚打。
为什么不换份工作?大都因为那已经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互联网领域的工作了。而此互联网的工作,非彼 BAT 、TMD 互联网的工作。很多年轻人只能在这些公司继续摸爬滚打。
行业发展踩了刹车,这就是个有点无解的问题。这个话题先放一边,还是说说大公司。
二
字节取消大小周,表面看只是对加班制度的调整,但却引起了大规模的讨论,据说张一鸣在内部都表示很惊讶。
这大规模的讨论,以及调研结果看,双方的支持者居然都旗鼓相当,这背后是有个大的暗流的。这个暗流叫做——互联网公司在变成一个普通的高薪行业。变化过程中,势必出现各种各样的阵痛。
在展开聊之前,先说说那篇经典的内网帖《致阿里》。
《致阿里》的作者在离职前,写了这一长串的文字,表达的核心观点很简单:阿里对员工好的话,要给实际的好处,看怎么改革升职加薪的制度,而不是天天讲创业精神和文化价值观,来 PUA 大家。
这个观点不鲜见,也不深刻,但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内网持正反双方也迅速站队争论。后来合伙人安抚和解释的帖子,正反双方也迅速站队。
有阿里的内部员工统计了内网两个帖子的评论区加减分的情况(每个用户可以对作者送出或扣减“芝麻”),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群体的特征统计学意义上出现了显著差异:工号在近几年的,和工号在更早些年的。
这个矛盾对立的原因简单明了:老员工认为互联网工作就应该有创业精神,阿里文化本来就是吃苦耐劳,新员工太现实和任性;新员工认为在互联网打工就是打工,加薪升职才是职场人的本分,老员工是邪恶的既得利益者。
谁对谁错?我倾向于认为,他们都是对的。
老员工在的那个时代,就是有冲劲儿的年轻人的天下。写代码能称得上是极客,谈论 App 的交互算得上是发烧友。他们的产品有一年就成为行业第一的可能,他们的期权有一年翻十番的机会,他们的职位也可能跟着某些成功项目起飞。
新员工目前的这个时代,他们到公司里,层层老板之上,不少已经是油腻大叔。他们坐在几万人按格子划好的办公室里、吃着乌泱泱全是人头的食堂,程序员在几千万行的代码中塞进自己的几条循环、产品经理要打 20 个电话买 5 杯奶茶才能落实一个功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有点辛苦的工作,还能是什么?
这种割裂,已经发生了,而且会持续发生。发生的过程中,会有阿里内部的站队争论,也会有字节这样对加班态度的争论。
互联网大厂正在变得像任何一家其它的大型企业。
三
事情正在起变化。
可以聊聊起变化的几个迹象。
第一个,暴富的故事在减少。
在阿里,如果你不是 2013 年之前加入的话,是很难有财富暴涨的机会。无独有偶,在几年前成为新闻的郭宇在 28 岁就能退休,就是因为他在 2013 年带着工作 3 年的经验加入字节。
期权或股票奖励是按照当前价格折算的。比如现在的公允价是 20 美金,给你按照 4 年 20 万奖励折算。过了 3 年,公司市值高涨股价是 200 美金了,那你的 20 万奖励就变成了 200 万奖励。尤其在早期期权如废纸、HR 会随便给的时候。
这样翻倍的精彩故事,在阿里上演过,在美团上演过,在拼多多上演过,在字节上演过,在蚂蚁差点儿上演。再后来,其实很少再有了。
最近滴滴上市了,市值到了 580 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2016 年,滴滴的公允价就是按照 560 亿美金折算的。如果你 2016 年拿到一笔期权,等待滴滴上市乘以 10 到财富自由,那 5 年后,恭喜你,你最后多拿了几个月工资。
再小点儿的公司更是如此了。
所以年轻人并不是无痛呻吟,他们在喊“内卷”和“躺平”的同时,其实是在抱怨财富自由的窗口在关闭。
你还在跟年轻人算计这些工资比当公务员多多少,年轻人其实对标的从来不是其他行业,而是这个行业里看起来也没比自己聪明多少、却因为红利身家千万的那些过来人。
窗口关闭后,年轻人不得不在意年终奖、晋升和加班费了。你让他们在意什么?虚无缥缈的奋斗精神,和几乎为零的暴富概率吗?
第二,事少人多。
我跟做运营的朋友聊,她说她在大厂工作 7 年了,现在同级别的(P6)负责的工作,恐怕是 7 年前负责工作内容的一小块中的一小块。她在 P6 的时候自己能负责一个完整项目,如今团队的一个 P6 工作内容几乎就是只负责搞文案。
黄有璨在即刻的这段话可谓准确:
产品实习生更是惨。很多实习生的工作就聚焦在买奶茶和订会议室了,想要负责一个完整的项目几无可能。上面还有 P5 们在内卷呢。连 P6 都刚刚能争取到一个完整的事情做,实习生就真别想太多了。
为什么公司不给机会?不是不给机会,还是狼多肉少。
淘宝一个 App ,可能有 500 个产品经理在负责;微信也在同样量级。最近风口上的美团优选,也挤了近 400 个产品经理。每个产品经理负责的是 1/500 的产品,与其叫产品经理,不如叫芝麻粒儿经理。
每个公司都还在扩招,不知道是不是有政策压力要解决就业问题,总之就是,事儿越来越少,人反而越来越多。
第三,流水线工。
朋友说,一个行业成熟的标识是:
从业人数多;
有成熟可复制的工作流程。
说白了,就是创意创造型向劳动密集型转移。从业人数多肉眼可见,而随着事儿少人多,负责的模块更加精细,那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就逐步标准化成一些固定流程了。
10 年前,连产品经理这个词儿都很新鲜,没人会提怎么细分,要做哪个方向的产品,都是先想着自己学习研究,而不是从外招聘。
五六年前,招聘市场已经可以定向去挖人,电商产品经理、增长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这些概念应运而生。
现在,都可以细化到项目级别对口。比如最近淘宝在做逛逛,内部把 B 站当成竞争对手(B 站有没有把他们当对手就另说),就一直在定向找做 B 站和小红书社区的产品和运营。抖音要做电商,直接把公司开到西溪八方城,旁边就是淘宝,方便挖人。
除了人多要细分,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10 年前确实都没有有经验的啊。但现在,行业本身的发展就迟滞了,不管是增长裂变、市场投放,还是做后台管理、中台数据的方向,都培养出了足够多的人才。
反过来说一样。没有对口经验的就越来越不值钱,每个人都逐渐进入一个循环——因为做方向 A 所以有更多关于 A 的履历,从而能更好地找到 A 的机会。结果就是,你最开始的工作方向通常决定了你的职业生涯。
最后,大家都变成了熟练工,在互联网的流水线上勤奋努力,盯着自己的这块螺丝。
朋友说,看那些在电脑前辛苦码字的人,跟很多年前的纺织工并没有什么区别。
第四,高考志愿方向和就业方向的迁移。
今年前所未有的,关于高考志愿的主流建议,全都是计算机专业。另外,就业方向上,近几年互联网大厂也都遥遥领先。
这是个很特别的风向标,是“事少人多”和“流水线工”的升级版本,代表着竞争激烈,我们现在通常把它叫做——“内卷”。
结果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
高考优等生挤破头都想学计算机,名校毕业生挤破头都想进互联网。一方面是好事,说明互联网行业在社会的认知度不同了,不像 10 年前你要去阿里,你妈还觉得你要去干传销;另一方面不好的在于,连到即将关闭的机会窗口前的机会窗口,都要关闭了,互联网大厂会跟金融、咨询行业一样,成为精英专属的工作机会。
四
互联网行业,就是在变成一个普通的高薪行业。这个行业像依赖惯性飞驰起来的火车,里面的人做着布朗运动,做着芝麻粒儿的事儿,但能享受到高速的福利。能挤进火车,靠的不再是驾驶技术,而是要看上火车前的队伍,怎么排的问题了。
未来的互联网大厂,名校毕业生,都要从买奶茶订会议室做起。然后 leader 们用以季度为单位的时间,缓慢地教授给他们写代码和写文档的功夫。他们要去研究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领导在汇报方面的喜好。他们终其一生追求的职业生涯高峰,是 P8 和 P9。
英雄主义的时代要过去了。成熟行业的标志就是集团化作战替代巷战游击战,凭借高超天赋去洞察用户描述需求被大规模的A/B测试和数据驱动替代,正如内容运营被算法替代。过去天才的产品经理和运营,也不再能成为将军,他们只是“某个提出建议方案的人”。真正做成事的,将是能带队作战的职业经理人。
就联想到这里吧,希望能有启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