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一次搬家的时候,林木一才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抓的娃娃,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她最庞大的一部分家当。搬家师傅盯着她跑了好几趟才扛完的20多包娃娃问她:“你是卖娃娃的吗?”
很多次抓完娃娃回家的路上,林木一都会被路人问到这个问题。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难掩骄傲地告诉对方,“不是,是我自己抓的。”
抓着抓着,林木一成了朋友口中的“抓娃娃大神”“抓娃娃店黑名单第一人”。她数不清自己到底抓了多少只娃娃,只大概觉得“上千只是有的”。
在最近的一次微信群聊中,朋友们想象她被挤在音乐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场景:林女士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站在场地中央抱着娃娃哭。周围的人围绕着她开火车,台上的乐队在动次打次。她:这些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大家: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她试着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觉得这辈子自己是离不开娃娃了。
一、没有人生来就会抓娃娃,抓娃娃大神也不例外
抓的多了,抓娃娃店的老板也成了我的朋友。我一到,对方就喊:来啦!机器给你调好了,娃娃给你摆好了,KT猫和兔子刚被抓走,小猪佩奇太滑上不来,我给你换成乔治了。那个机器最多两次就能抓起来,你快去。币不够?我去给你拿,不要钱!
1993年的林木一出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都是画家。学美术的她在坚持做了一年设计师之后,觉得艺术不应该被商业定义,彻底转行做了营销策划,只把画画作为业余爱好。
没人能想到,林木一曾经有个更隐秘的梦想:嫁给玩具厂的厂长。因为她太喜欢娃娃了。
与大部分人一样,在学会抓娃娃之前,林木一把自己形容为人民币玩家,因为她只要遇到抓娃娃机就会去尝试,但从来没有抓到过。
直到用抓娃娃俘获自己的前任出现。当对方得知林木一喜欢抓娃娃后,俩人的见面地点自然就成了抓娃娃店。
“他抓得特别好,告诉了我很多抓娃娃的技巧,比如最容易抓的位置、哪些材质的娃娃更容易抓。还去娃娃店里研究怎么把娃娃挂在墙上。我觉得一个人愿意花心思钻研一个事情,是很了不起的,哪怕这个事情只是抓娃娃。”在抓娃娃的过程中,林木一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收获颇丰
第一次抓到娃娃的时候,林木一兴奋地跳了起来。慢慢地,她摸索出了更多抓娃娃机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抓娃娃是有几率的,商家可以根据玩家情况来设置固定的成功几率。“如果你抓一个娃娃好几次都失败,很可能你刚一放弃,下个人一下子就能抓到,这种情况就真的很生气啊!”
抓娃娃机也需要好好筛选。毕竟,大概每一个抓过娃娃的人,都经历过爪子完全抓不到娃娃的惨痛经历。有些抓娃娃机的制作说明书里更是明明白白写着:爪子的形状被完美制作成在抓住和滑落之间保持最佳平衡。
抓得多了,林木一认识了不少抓娃娃店老板,他们中有的会给林木一指定机器。“我就知道其它的机器可能是有猫腻的。所以大家抓之前可以先看其他人抓,观察下机器的爪子是否有抓力,如果不能把娃娃抓起来,就换机器。”
两个抓娃娃大神凑在一起,被围观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让林木一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三亚的一个游戏城。
“那里的娃娃机相当给力,我们俩就疯狂地抓,抓着抓着一回头,发现后面围了一大群小姑娘,她们在尖叫你知道吗?后来我们俩走到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要看我们抓娃娃,吓得我俩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抓。当时我还在想,难道三亚人不会抓娃娃吗?哈哈哈!”
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在泰国,他们花了200元,但一只娃娃也没有抓到,在韩国也只抓到一只。林木一只能自我安慰:每个国家的机器都不一样。
抓娃娃逐渐成了林木一亲密关系里的一种仪式感。每次约会不知道要做什么,俩人就会很默契地去抓娃娃。不管他们去哪里旅行,到达之后的第一站,一定是去寻找抓娃娃店。
二、被娃娃包围的生活
经常有朋友问我,抓娃娃店门口没贴你的照片吗?很多人和别人介绍我的时候会这么说,抓娃娃大神,她家里有一面网红娃娃墙。
抓娃娃之后,林木一觉得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她会被朋友介绍成“抓娃娃大神,家里有一面娃娃墙。”
这面娃娃墙也成了林木一朋友圈里的网红墙。朋友们蜂拥而至,打卡拍照。
↑林木一和朋友们在家里的娃娃墙前面打卡
进入一家新公司后,林木一也喜欢带同事去抓娃娃,抓到的娃娃送给同事们,能让她快速融入新环境,让大家更了解她。
林木一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娃娃墙后,很多人在私信里问她为什么能抓到那么多娃娃,她干脆建了个粉丝群,写了个PPT分享抓娃娃技巧。
在这个名为《从人民币玩家到技术玩家》的PPT里,林木一写了辨别机器、选择娃娃、如何卡位、隐藏开关等多个关键步骤的相关技巧,更分享了一次抓两个、甩爪等经验。
“抓娃娃”PPT
除了分享抓娃娃技巧,林木一会在每次辞职之后做一些微博抽奖,把自己平时不太舍得送人的娃娃送出去。给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治愈自己。每个娃娃她会附送一张明信片,写上“跟着林木一,清空娃娃机。”
可以说,抓娃娃成为了林木一打开社交的新方式。但娃娃对于林木一来说,又不仅仅只是一种社交方式。
她会给娃娃起名字,会有意识地集齐自己喜欢的娃娃家族,也会在出门游玩时随身带一两个娃娃。
她会带不二兔子去京郊辽阔的绿草地上春游;会带一群小鸭子去海边;在三亚酒店里她恰好赶上机器重启、抓力十足,非常幸运地抓到了一只小猪佩奇,于是佩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被林木一带在身边。
↑林木一和娃娃出游
林木一还有个计划,等疫情结束方便出国之后,她出国游玩会带几个在当地抓到的娃娃,让娃娃们跟着她一起回趟老家。
娃娃,已经彻底融入了林木一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拥有娃娃就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三、谁会因为你哭,就给你一个娃娃呢?
我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人来告诉我,我只能一边哭一边抓娃娃。边抓边听着手机不停地响,客户和KOL两边都在给我发消息。
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拾荒者肚财辛苦一天只能赚到一个便当钱,他用冷硬的过期咖喱饭抵挡寒夜,却会攒钱抓娃娃。当被问为什么喜欢抓娃娃,肚财对着镜头说,抓娃娃很疗愈啊。
↑电影《大佛普拉斯》
对林木一来说,抓娃娃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营销策划的工作压力太大,每一次猛拍抓娃娃机的按钮,都是对压力的释放和琐碎日常的发泄。她享受与娃娃机斗智斗勇过程中的刺激和快乐,也享受抓到娃娃那一刻带来的成就感。
↑林木一被娃娃包围的办公桌
公司曾经把一个重要的项目交给林木一,那是她作为策划第一次担当执行角色,需要去对接一些头部KOL。但KOL和客户的需求始终无法统一,客户想要更多品牌的露出,但 KOL不愿意提供更多的权益。
“那天晚上我被他们两边给折腾疯了,我就一边哭一边抓娃娃,抓娃娃的时候手机还在不停地响,客户和KOL都在给我发消息。抓完娃娃我就冷静多了,回到车上给他们两边回消息,沟通解决方案。最后解决得很好,效果非常好,上了热搜。”
林木一后来和对接的KOL商务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两人相约一定要找时间抱头痛哭。
“每次想到自己抓了这么多娃娃,就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林木一说,娃娃让她变得更执着,因为你知道抓娃娃是有几率的,你需要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或者你要想更多的办法,但是它总能上来。
“你要自己想办法,哭是没有用的,谁会因为你哭就给你一个娃娃呢?你得自己去抓。”
↑林木一与娃娃
这种执着支撑着林木一,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记住的创意。很多领导对林木一的评价都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但这样的工作状态让林木一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很累很烦躁”的状态,甚至得了躁郁症,男朋友也因此离开。
“他只想让我老老实实当一个公主就好了,要什么他都会给我,他最大的梦想是带我环游世界。但我不是这样的想法,我必须要有自己热爱的工作,我一定要做出一个牛逼的创意出来,所以搞得自己很累,关系也变得很紧张。那阵子我对他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分手之后,这些曾经给林木一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娃娃,逐渐成了一种精神负担,成了每次看到都会想念前任的载体。分手半年多以来,林木一没再去抓过娃娃。
前阵子搬家的时候,林木一花了好几天摘除墙上的娃娃,摘着摘着就生出了对前任的怨念来:你跟我一起抓的娃娃,怎么现在就撒手不管了呢?
但现在,林木一决定重新走出来,她约了一些新朋友一起抓娃娃,因为老朋友的家里,已经塞不下她送的娃娃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郭雅琼,编辑:王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