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谱、杜晨,编辑:Lianzi,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就在上周,美国总统拜登签发了14036号总统令,题为Promoting Competition in the American Economy(促进美国经济中的竞争)。
在这份最新的总统令当中:
1. 拜登要求美国最高级的市场监管和反垄断部门(包括美国司法部 DOJ、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等)更加严格激进的执行反垄断法律,适当出台新的法规,并且“善用法律”,对“过往发生过的坏收购”进行事后执法。
2. 监管对象涵盖各行各业,包括劳动力市场、农业、医疗健康,和大科技公司等。
3. 拜登还宣布在白宫编制下成立竞争委员会,作为美国政府最高级别的反垄断行动指挥部和多部门协调机制。
总统令写道:
“行业整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行业当中,少数的大公司现在控制的市场份额,超过它们在20年前控制的水平……”
“竞争缺乏的情况提高了消费者物价。当少数的大玩家控制着更多的市场,加价的程度翻了三倍……”
“过去十年里,大科技平台收购了数百家企业,其中包括以杀死潜在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杀手型收购’。联邦监管部门并未对大多数收购进行阻碍和增加限制条款,甚至在一些案例上未能进行足够的核查。”
在这份最新的总统令中,拜登提到的对大科技公司的监管,将主要聚焦于收购、数据、针对小企业的不正当竞争三个方面。其中一些内容将和每位科技产品用户的切身利益和未来需要支付的费用息息相关。
钳制科技大公司,美国出重拳了
美国信息科技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了美国创新增长的引擎。但是在今天,行业里只有少数的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如苹果、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等。
这些平台型公司动用各种手段去碾压较小、较新的竞争对手,通过垄断地位获取暴利,并且大量收集私密的个人信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样的做法,导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得不依赖这些平台巨头去获客,而巨头又转而利用它们的数据去开发新产品,和它们竞争。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来逆转这些危险的趋势,否则它们将限制经济的发展和多样性,阻碍高质量工作岗位的创造,并且威胁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总统令写道。
由于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也在过去一年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今年1月底刚上任的拜登,将后新冠时代的经济复苏看作自己最重要的使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所希望的复苏结果并不是回到疫情之前的样子——而是以自己的上任为契机,让美国重新回到多样、活跃的经济生态,显著提升开放程度和竞争水平。因此,他将针对大科技公司反垄断调查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他看来,野蛮生长的大型垄断公司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威胁到用户利益、行业公平竞争、乃至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稳定和经济的多样性。
拜登在这方面的纲领,也多少继承了同届竞选总统的其它民主党候选人所提出的“拆分大科技”(Break up the Big Techs)纲领。
去年7月30日,四大美国科技巨头CEO出席听证会 图片来源:C-SPAN 视频流
反垄断总统令到底是什么
首先,前文提到,这次拜登的14036号总统令,除了要求 DOJ、FTC 等顶级反垄断机构加大执行相关反垄断法律的力度之外,它还明确指出,相关机构“要明确认识到,反垄断法律允许它们挑战那些已经发生或完成,但没有被前任美国政府挑战过的‘坏’收购。”
总统令并没有对什么样的收购属于“坏”收购进行明确定义,但按照通俗理解,这些可以包括那些存在流程合规问题和疏漏,以及那些的确造成了事实上的市场垄断,但此前没有得到足够监管审查的收并购案件。
在事后监管上,美国其实是有一些相关判例可以采用的。但正如前面提到,由于大公司游说、维护创新、保护美国大公司的全球竞争力等各种显性、隐性原因,美国对于具有潜在垄断性质的收购的监管力度,过去多年以来一直都不在正常水平。拜登此举,正是希望让大公司重新认识到:别想蒙混过关。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次拜登总统令反科技垄断的三大聚焦方面:收购、数据获取,以及对小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收购:过去十年里,美国大科技平台收购了数百家公司,其中很多属于杀手型收购,也即为了行业整合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提前扼杀潜在竞争对手,所发起的收并购。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去年四大科技公司CEO参加的反垄断听证会,会上有议员拿出了当时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内部邮件通讯:
因此,在收购方面,拜登将颁布新的政府命令,对互联网平台型公司的收并购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这些审查将格外聚焦于大公司对较新竞争对手的收购、连续收购,以及收购所导致的数据积累和对用户隐私的影响等。
数据:很多大平台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积累巨量的用户个人敏感信息和相关数据。通过维护数据霸权,这些大平台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本平台和跨平台的追踪,从而推送更准确的内容和广告。
因此在数据方面,拜登要求FTC主席和整个机构更加积极运用法律赋予FTC的权力,在用户数据获取、数据隐私和用户监控行为等方面,制定更加严苛的监管法规,从而保护互联网领域(特别是电商行业)公平竞争,维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对于数据的自主权。
每当大科技公司在国会听证会上遭遇垄断质疑的时候,它们经常采用的一个说辞就是它们提供的都是免费的服务,所以坐拥大量用户这个事实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它们依靠垄断地位获益。至于数据,是用户享受免费服务所支付的,不太容易被量化为金钱数额的成本,在这些大公司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在过去,这种说辞还能蒙混过关,毕竟很多议员本身对科技一窍不通,不明白这些公司的垄断获益并非直接来自产品,而是来自用户所输送的数据。他们也很少能够理解,这种垄断行为并非直接影响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它的实质伤害会渗透到虚拟甚至实体经济的其它层面。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数据垄断的立法工作难以推进。
而现在拜登直接点出大公司作为数据霸权的实质,并且提出针对措施。这不仅是一个关键的表态,表示美国政府不会被轻易欺骗,更重要的是,这个表态是以总统令的形式,也就是行政命令的方式发出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逾越数据垄断在立法上走过的坑,起到更加直接的效果。
可以说,在今天,乃至可以预见的将来,任何公司在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制定数据获取行为操守的时候,都不能再一意孤行了。
大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来自大公司的创新是否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利益终于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和苹果用户相关: 确立“维修权”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条总统令的内容,拜登的反垄断总统令还涉及一个非常有趣的点:“维修权”(Right to Repair)。
大家应该都知道Apple Care。它的卖点非常简单明确:维修苹果设备太贵、太麻烦了,以至于大多数时候不妨直接换一台——这年头谁的手机上没有磕碰、碎屏呢?是继续使用部分坏掉,不知道哪天完全坏掉的手机,还是每个月支付一笔不算高的费用,只为了手机出问题的那天,可以直接换一台新的?这个选择并不难做。
然而Apple Care被很多用户青睐的背后,却有一个大部分用户鲜少关注到的事实:苹果拒绝公开几乎所有自家在售产品的内部构造图,并且垄断了适配的维修用零部件的供应。只有苹果官方和所谓的授权零售商才能拿到这些部件,才能进行所谓的官方和授权维修。
有了垄断,苹果就有了无法被挑战的定价权,在此之上也就诞生了Apple Care的商业模式。
结果就是,当你的iPhone手机或MacBook电脑坏掉的时候,有时候明明找第三方维修点,更换一个小部件,或者把一根弯掉的针脚掰直就行,零件和人工成本几十上百块钱就能解决,但却因为苹果的垄断不得不花大价钱在苹果店“挨坑”。
Louis Rossmann是纽约一家专精MacBook的维修店店主,也是“维修权”运动的代言人之一。他透露:大部分拿到店里来的充不进去电的MacBook,其实只是因为一个几十美元的充电芯片坏了,换掉即可。然而到了苹果官方或授权维修店,同样的问题,他们却要换掉整个主板,开出天价,甚至建议你直接换新,连哄带骗,最后让你成为Apple Care的付费者。
同样的做法也发生在其它消费电子公司身上。类似的“巧妙设计”,特斯拉、福特和丰田等各国新旧造车势力也在运用。最近美国有位特斯拉车主发现车的电池坏了,到直营店检修发现只是电池包冷却剂的一个阀门坏了,却遭到特斯拉开出的1.5万美元更换整个电池包的天价维修单。车主随后自己找了修车店,总计几十美元的零件和工费,更换了阀门螺口,车就完全没问题了。
甚至在农机和军工行业,用户想自主维修都很难。拜登在总统令中暗示,士兵在驻外基地甚至战场上,因为无法自行快速修复武器或军用器械,面临战斗力下降甚至生命安全等威胁。
这就是我们的“维修权”被剥夺的现状。
这份新总统令专门点出了维修权。拜登要求FTC发布新的法规,对OEM限制第三方独立维修的各类行为进行打击,鼓励人们采用更多DIY的方式进行维修。
维修权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今天仍然有很多反对者认为,独立维修无法被设备制造商认证,会导致设备出各种问题,抑或第三方维修不安全、用户数据隐私容易泄露等。
支持者则认为,苹果等设备制造商压根就不应该对第三方独立维修进行种种限制和恐吓。至于因为第三方维修泄露隐私,相关的事件并不多,反倒是苹果在美国的授权维修商Pegatron前不久泄露了一位用户的隐私图片视频,而且竟然假装成了成用户自行发布的样子。
此次拜登的反垄断总统令专门提到维修权,正是因为它也是反垄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维修价格大幅下调,用户们可以期待起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谱、杜晨,编辑:Lian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