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7-20 11:43
台湾动画衰落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焚纸楼,编辑:彼方,原文标题:《重磅独家!传奇动画导演亲述,台湾动画血淋淋的衰落史》,头图来自:《魔法阿妈》


前言:中国台湾动画的昔日辉煌


如果问台湾动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动画,许多台湾人即便不是影迷,也能脱口而出一个答案——1998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魔法阿妈》



《魔法阿妈》是台湾动画史上最值得留名的原创动画之一,创下了诸多“第一次”:它是首部制作费高达4000万元新台币(约合952万元人民币)的台产动画、首部引入台湾当地民俗文化而非封神西游等传统题材的院线大作、首部夺下台北电影节最佳影片的动画......成就斐然。


本片落选当年金马奖最佳动画奖一事,甚至成为台湾动画迷二十多年以来质疑金马权威的公案。直到现在,都再无一部台产动画,可以企及《魔法阿妈》在台湾民间的口碑与名声。


本月月底,恰逢本作二十五周年,其修复版也将在我国台湾院线重映。影片还未上映,就在岛内引起了轰动。


而在其中最引人追忆的,除了对此片的热爱,还有怀念,怀念台湾动画曾经的辉煌——台湾动画工业曾承包世界动画外包业务的三分之一、是迪士尼公司口中的“奇迹”。


而这一切,就要从日本知名动画公司——东映动画说起。



1970年代,东映动画旗下包括知名原画师、演出家大冢康生在内的成员,首次向台湾委托动画的外包制作,为东映电视动画进行代工。虽然来年,东映台湾制作中心就因故宣告关闭,但外包工作的开启,却打破了当时台湾动画仅停留在部分留学生进行自制动画的困局,由此开启了新的可能。


自此,我国台湾动画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1978年,留美加入汉纳巴伯拉工作室(Hanna-Barbera Productions, Inc.)的动画师王中元返台,在该工作室注资下,成立动画公司“宏广”。凭借美方订单与在地运作,台湾开始逐渐成为美国动画的外包重点地区。


1986年,宏广与迪士尼开始正式合作,成为迪士尼的“御用”公司。二者之间合作贯穿《小美人鱼》(1989)《狮子王》(1994)《花木兰》(1998)等大量迪士尼经典二维动画作品。以宏广为首,台湾动画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在全盛时期,单是宏广一家公司,便能一年经手170至190部动画,豪言喊出自己“承包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动画”。


然而,台湾动画彼时的繁荣景象,却在1990年代时,以与其崛起时同样令人咋舌的速度,瞬间衰败。时至今日,台湾一年生产不到五部院线动画长片。


那么,台湾动画的动画工业究竟发生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今日的华人动画产业,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动画学术趴很荣幸地邀请到了《魔法阿妈》(1998)的作者,台湾最知名的动画人之一——麦人杰导演。让他以专访的形式,为各位读者侃侃道来。


作者与麦人杰的合影


受访者简介


麦人杰,知名台湾动画导演、漫画家,1964年出生于台中市。曾是宏广公司的早期员工。


19岁时以漫画家身份出道,此后创作了大量的畅销漫画,代表作有《天才超人顽皮鬼》《现代狎客行》等。他与郑问等人齐名,是 1980~2000年代的华人漫画代表作家之一。


在他海量的作品当中,有许多打破传统、涉及性与暴力的作品,诸如仿美漫暴力漫画的《黑色大书》,亦或情色武侠十八禁漫画《狎客行》。在笔者那个保守的年代,这些作品曾引起空前的轰动......而这两部作品,也都在十一年前由大辣文化重订再版。


《黑色大书》


1997年,麦人杰以人设、场景、以及核心创意等多个职位的身份参与了台湾知名动画电影《魔法阿妈》(1998)的制作,并在此后几乎亲身参与了台湾动漫产业的每一个环节。


这次,他将以过来人的身份,接受采访,分享他对于台湾动画与漫画盛衰的宝贵看法。


台湾的动画产业,死于不敢原创


学术趴:第一件想问麦人杰先生的,还是台湾动画以前与迪士尼合作的事儿吧。听说您曾经是宏广的员工,请问您对这方面的想法或者经历是什么?


麦人杰(以下简称麦):我算是台湾第一批搞动画的。我读的是美专(备注:初中毕业后可就读的三年制美术学校),19岁毕业后,我就进了宏广,学layout,从人物跟背景搞起。


四十年前的中国台湾,搞美工的没有平台,宏广主要接的是美国动画的活儿,一开始也有接些日本的,欧洲的,不过还是做美国的多,占了60%吧,圣诞节跟暑假是旺季淡季的分水岭,给的是美金,在当时是非常赚钱的工作。


至于后来,宏广为什么会垮掉呢?其实就是没有发展自己的东西。


我们给外面的动画公司干,动画做出来,制作人员名单不会写上我们宏广员工的名字。外包做的是很多,但是动画不只有二维作画跟layout这些,人家委托我们,带来的是他们写好的分镜脚本,但是这些分镜跟脚本又从哪来呢?我们做不出来啊。就像数学,从1到2只要加一个数字,从0到1却是无中生有,是最难的。


宏广不在乎这些。公司虽然大,但是公司里面想趁着产业发展去发展自己原创的、开发分镜脚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很多上面的人,想着能靠画画赚到有车有房,就已经满足了,不想继续发展了。


学术趴:换言之,就是台湾动画公司没办法产业升级,自己做出自己的东西自己卖是吗?


麦:对。产业战略失误。


然后,别的地方代工起来了,台湾宏广没有自己的东西。美国那的动画周期本来就很赶,进度又压不下来,一粗制滥造,当时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于是宏广开始慢慢不稳定,最后就是破产、没落。


(备注:彼时迪士尼开始转型三维动画,也对台湾二维外包有着致命影响)


做《魔法阿妈》的时候,我们的绘画主力都外包去韩国,本来我们自己是外包大户,现在反而委外出去,你就知道世界变化有多大了。


台湾“动漫”被两面包夹的困局


麦人杰:这种没有原创导致毁灭的,不仅限于动画,也包括漫画。


宏广开始没落时,我离开动画业界,转行去中国时报上画漫画了。


三十年前的中国台湾,还没有动漫这个说法,动画就是动画,漫画就是漫画。但是状况很像,台湾出版社有几家愿意刊华人自己画的漫画,但很多盗版商,是直接盗印日本漫画过来卖。


这些书的标题随便乱取一个,什么,《神龙的儿子》(备注:即《龙珠》)、《强人阵线》(备注:即《jojo奇妙的冒险》),《七笑拳》(备注:即《乱马1/2》),《尼罗河女儿》,《怪医秦博士》(备注:即《怪医黑杰克》).......这些,就拿进来卖了。甚至也有正经出版社亲自下场卖的,台湾当时的绰号,就被叫盗版王国。


日本出版社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他们故意不管。对,就是故意。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台湾盗版商一窝蜂狂印,印到传进中国大陆跟中国香港,扩展日漫市场。等到时机差不多了,日方正式出手,跟盗版最多地盘最大的那几家商人招手,承诺让他们成为日本在台湾的正版授权,不追究过去盗版责任,条件是替他们解决其他台湾盗版。


这招是什么?《水浒传》写的招安啊!那几家大盗版一翻身,变成日方正版,为了赚钱,他们就主动替日本剿匪了,把其他盗版商给逼死。


(备注:麦人杰提的这几家大盗版转正,就是台湾现行的几大漫画代理商;这段盗版转正版的经历,也是造就台版漫画翻译有许多奇葩翻译的起源,例如现已倒闭的大然出版社,就为了坚持同一本杂志的书名要对句,强行弄出了《棋灵王》(即《棋魂》)《游戏王》《海贼王》这“三王”三冠.....)


日本漫画从此合法引入,大量倾销,本来平衡的漫画圈被打破。日方还另外跟这些出版社签订好了,代理一本热门漫画就要额外代理多少本同出版社的日漫,绑在一起卖。


杀鸡取卵啊。所以台湾漫画再也无法跟日本外来漫画竞争,于是我又没钱了(笑)


短视的投资方


学术趴:所以您离开宏广后转行漫画,之后又再度从漫画转回制作动画......


麦人杰:是因为没钱(笑)


当时,王小隶(备注:台湾制作人,《魔法阿妈》监制)邀请我去做《魔法阿妈》这部长片,我是一人成军呐,又画人物又做背景又经手所有故事。这部长片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卖去中国台湾以外的地方,故事也完全本土化,台湾的道教、葬礼、闽南话、台湾本土配音,我想挑战一下。


这么多年过去了,台湾还是没有人想要投资动画。金主都是看钱、看投资报酬率,日本动漫可以赚钱,台湾动画这东西在台湾从来没法赚钱。


【备注:《魔法阿妈》成本4000万新台币(约合952万人民币),最后院线仅回收400万余新台币(约114万人民)。台湾动画票房史上最高长片《鉴真大和尚》,由宗教团体慈济出品,票房为2000万台币(约476万人民)】



这种东西谁要投资?至少我已经不抱期待了。


拍东西要赚钱,就要有人看。台湾观众爱看什么东西?侯孝贤电影,看起来很艺术,背后其实还是有商业营销的思考;猪哥亮电影,纯粹的娱乐,则用市场证明了自己。


但其实这些都只能说是其中一种答案。并没有绝对。喜剧可以检验大众,但是近年恐怖片也崛起了不少。机会到了,就有可能证明自己。例如《沉默的羔羊》,虽然是这么血腥的电影,但最后上映,一样票房赚钱,还拿了奥斯卡。


学术趴﹕现在许多台湾动画长片,都是拿到公立机构拨发的拍摄辅助金,有了本金保底才敢开始。您怎么看这种模式呢?


麦人杰:政客想法总是歪的,他们总是以为,搞创作弄出“硬件”,例如什么协会什么博物馆什么纪念馆,就会自动冒出“软件”,蹦出大艺术、大作家。最后还不是博物馆变成用空调养蚊子,根本没人去!我是已经感觉,想要让人真正把动画人需要的东西,例如投资,到位,大概只有从小看动画的人当选,才有可能了.......


我国台湾动画现存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产业


学术趴:据我所知,您的第二部动画,以您漫画为原作的《铁男孩》,故事为男孩与机器人在奇特科幻世界搭档冒险,此作已经筹备超过十来年,却一直没有问世。这种制作时间以一部动画而言,实在久得吓人,可以跟我们聊聊吗?


麦人杰:《铁男孩》这部动画是我的新尝试,目前预定是TV。形式上三维,内容上则类似《一级玩家》《钢铁擂台》《大英雄天团》,这样形容,你们可能就有眉目了(笑)



但是,出不来。


目前拍出的片段,投资已经超过五千万新台币,剩下的片段,资金链卡住了,没有人投钱,无法落实。这是一部三维动画,我自己组织了动画团队在做。非常艰辛,问题不只是硬件,还在经验。


这是台湾动画目前的大问题——没有工业产业了,导致每部动画做完,动画人都要解散四散,要嘛转行,要嘛等待,制作经验完全无法传承,每次做动画都像是从零做起,没有积累。


我国台湾现在的动画小公司,连独立制作一支22分钟的动画短片都有困难。这就是现况。而稍微有经验的主策,又被迫要兼职自己身为创作者不擅长的跨领域问题,例如监制,例如营销,例如宣传。


我自己当监制,就搞得焦头烂额,这么多头马车分心,哪有可能专心沉淀搞创作!日美这些成熟的动漫产业,分工都是很明确的,这对创作者来说绝对必要,但是我做不到,台湾现况做不到,我做为导演必须为了找钱离开导演位置去找钱。


学术趴:所以您的第二部长片跟第一部隔这么久,《铁男孩》不是停拍,而是台湾目前的动画环境只能被迫搁置等待......


麦人杰:对。


我现在拿着我以前的另外几本漫画原作,例如《黑色大书》的企划,还有类似《魔法阿妈》这样诉诸台湾本土民俗现象的新企画,到处找投资,问问新的立项。如果成功,可能这部新电影,反而会比搞了多年的《铁男孩》电视版更早拍出来(笑)


不过,不管是《铁男孩》还是《黑色大书》还是《魔法阿妈2》谁先拍出来,对我来说都行。


我现在依旧在做动画,靠的是偏执,我想做出一个示范的作品,证明台湾还有动画人。因为如果不做,这些厉害的动画人消失了,大众甚至都不会知道,因为你连台湾动画还存在都不知晓。 


“别希望动画业界诞生一个救世主”


学术趴:听上去,您似乎是抱着雄心壮志想拯救台湾动画界。


麦人杰:拯救?不,我不是救世主,也不希望自己是救世主。恰好相反,我对这个动画界救世主先烈的观念很不耐烦。


我确实认为,台湾需要有人在做出一部成功的动画,证明自己成功,不管是哪一方向的成功都行。只要有一个案例证明了自己,就会有投资方开始感到兴趣,就像魏德圣那样。


(备注:魏德圣为中国台湾导演,其电影《海角七号》为中国台湾电影史上最高票房作,以此履历筹资八亿新台币拍摄自己宣传十年的原住民抗日电影《赛德克巴莱》)


真人电影还可以靠演员的招牌吸引投资,动画不行。动画只能靠作品自己的成绩说话,票房成功的电影,才有下一次试错的权力。试错,才有经验,经验累积久了,才是产业。


跟我前面说的一样,台湾动画现在需要的是产业,一个可以让动画人安心创作,累积成功或失败经验的平台。一直接案,接案培养人才,人才又能继续接案。


比起整天想着动画界出现一个人当救世主什么的,这种依靠一两个强人燃烧自我就想拯救世界的念头,我更希望这些“救世主”串联在一起,彼此合作,打造出一个团体跟环境,弄出产业。


迪士尼制作《冰雪奇缘》,做到一半,不满意,推倒重做,只为了动画效果。这就叫有产业的气魄,能承担风险的产业。


我当年做《魔法阿妈》时,找过不少外包,韩国的,国内苏州的,都有,很多都碰壁。小公司不想接,大公司不敢接,怕扶持出新的敌人,这也是产业面。


美日动画就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大陆也快了,光线、追光,都是400人起跳的工作室,已经超越吉卜力的300人。


两岸动画有否合拍的可能?


学术趴:既然提到光线与追光了,麦人杰先生怎么看中国动画近年的屡屡突破,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发展?


麦人杰:《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看了,人物表情非常生动,角色的“表演”也足够让观众有认同感。



我这些年一直有跟大陆的动画公司接触。有事没事也会去晃晃,例如近期就跑去海南独立动画影展。我认为,两岸共同合资合拍动画,是可行的。大陆优势在资金与市场,中国台湾优势则在人才与故事选题自由。


动画的选题自由是很重要的。动画就应该多元化,不该永远卡死在那几个题目,甚至不需要拘束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例如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这电影的背景发生在墨西哥,我们也有死后祖先显灵的文化题材,结果洋人不在乎,拿去拍,还先拍出来了,彷佛我们拱手让人。



当然,也不能只谈题材文化。观众不是智障,看动画首先要娱乐,所有人都喜欢被娱乐。


华人观众的内需在大陆本土,这是肯定的。中国台湾只有2300万人,就算每个人都掏钱买一张票,票房也有极限,稍微冷门一点的动画题材,就注定会亏本。所以动画必须看向中国大陆的内需。


但是这些内需还跟更成熟的动画产业有些距离,例如改编来源的原作,就不是很稳定。克服两边观看动画的消费差距,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老实说,这些年来回两岸谈合拍找资金,结果都不尽人意,失望了不少次,碰了很多钉。现在我的心态是:可以在大陆上映很好,但是上映不了,那也不用讲啥难听的,就是这样而已。


结语:中国台湾动画的未来


学术趴:最后一个问题,就把格局放到最大吧。您怎么看中国台湾动画的未来?


麦人杰:台湾动画必须尽快打造产业,这是最血淋淋的教训与必经。两岸合拍是一种路数,但是无法强求,《幸福路上》不就失败了吗?


现在是流动影像的时代了。动画登陆流媒体是势在必行。然而媒体平台的大数据,逐渐让观众可以决定看什么这件事,反过来,也会让观众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这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台中现在每年都在进行动画推广(备注:指台中动画影展,笔者每年都会参与),我今年因为《魔法阿妈》在那重映,也去露了露脸。对动画产业有没有帮助不知道,不过铁定挺帮助台中本土发展。


学术趴:听说杨德昌导演那部动画遗作也将有人接手拍完......


麦人杰:卖个情怀的东西罢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ID:babblers),作者:焚纸楼,编辑:彼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