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中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正在经历的大调整和大转型,早在5月即已明确。在政策监管看来,当前这些机构仍有一些问题未根本解决,一是规模总量庞大,二是违法违规情况突出,三是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ID:dushuyizhi007),作者:杨秀红、王颖,编辑:陆玲,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写过《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的俞敏洪,如今再一次“走在崩溃的边缘”。
俞敏洪创办的国内在线教育龙头新东方和国内诸多在线教育类上市公司,近期正面临政策指引和行业监管下的大调整、大转型。而有关调整转型信号,早在5月即已明确。
“三个月前这些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已被有关部门约谈,其涉及的关键问题是目前这些培训机构赚取高利润,影响生育,但是大部分家长其实没有多少钱支撑高昂的校外培训费用。“一位熟悉该行业的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政府曾要求部分机构关门,但资本裹挟下的机构并未就此妥协。”
近日,随着有关政策和监管新政明确出台,校外培训行业的转型已无可回避。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文件内容中提到多项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约束措施。
对于《意见》出台的原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称,我国校外培训机构仍有一些问题未根本解决,一是规模总量庞大,二是违法违规情况突出,三是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
7月26日,《人民政协报》发表评论称,优化生育政策,从推倒影响生育意愿的一座座大山出发,而教育就是其中一座大山。
在平安证券看来,《意见》的出台,对学科类培训行业的监管力度是空前的、史无前例的,预计对行业内所有培训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商业模式和估值体系有“毁灭性”的冲击。
在线教育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相关政策出台前后展开大幅调整。无论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港股还是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那些受到两减文件影响的在线教育类公司,股价均遭重挫,部分公司股价单日跌幅超70%,三家在美上市的行业巨头新东方、高途和好未来的市值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千亿。多家公司的目标价被大幅下调,部分公司估值被调低80%以上。
7月26日,政策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多家A股相关上市公司开盘即跌停。
在相关政策约束下,大批在线教育类公司面临着转型。
有媒体采访到新东方内部人士,其表示,“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新东方集团的管理层就已经知道了教培行业要经历严打,大家就开始谈论公司的转型问题。面对公司转型,还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当时俞敏洪在内部会议上都落了泪。”
“这些措施一出台,现有的教育机构不光面临没了市场的困境,还必须保持束手待毙的姿态。”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财经》记者表示。
然而,转型并非轻而易举。多家机构认为,这些在线教育公司前路多艰。
新东方的结局,马云曾有预料,在多年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表示:“教育一直会在,但新东方不一定会在。”
有市场人士评论说,当时马云多多少少的玩笑话,如今似乎一语成谶。
一、市值蒸发超千亿,被指贩卖焦虑
在《意见》出台前后,中国的新东方们开始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
7月26日,《意见》出台后的首个交易日,多家A股在线教育股开盘即跌停或逼近跌停。截至收盘,豆神教育股价重挫20%跌停,方直科技、全通教育、科德教育、世纪鼎利跌超10%,勤上股份、中公教育、学大教育、凯文教育、昂立教育等均下跌10%,录得跌停。
当日,港股在线教育股则继上周五(7月23日)调整后进一步下挫,其中,新东方-S跌47.02%报16.00港元/股,思考乐教育跌45.45%报1.380港元/股,卓越教育集团跌42.45%报0.610港元/股,新东方在线跌33.45%报3.940港元/股。
在《意见》正式出台前,网络上已经有相关政策文件流出。
7月23日晚间,在美国上市的教育类中概股已出现罕见调整。其中,国内教育三巨头跌幅居前,好未来当晚最终收跌70.76%,高途集团收跌63.26%,新东方收跌54.22%。
仅在上述一个交易日中, 好未来市值即蒸发93.62亿美元,约合607亿元人民币 ;高途市值蒸发15.54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 新东方市值蒸发59.49亿美元,约合385亿元人民币。 三家公司市值一夜之间共蒸发1092亿元人民币。
两办印发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多项约束措施。文件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文件还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同时,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对于意见出台的原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称,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监管新政出台的核心,直指当前相关培训机构利润太高和贩卖焦虑。”前述熟悉教育行业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指出,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受监管新政影响,已有多家机构下调了相关上市公司的目标价。
中金发表报告表示,内地教培行业迎来截止目前的最强监管,下调对好未来(TAL.US)、新东方(EDU.US)、新东方在线(1797.HK)评级均至“中性”并下调目标价,下调新东方在线目标价57%至5.3港元、下调好未来目标价81%至5.4美元、下调新东方目标价66%至3.1美元。
摩根大通亦将新东方在线评级从中性下调至低配,目标价下调至3.5港元。
二、大转型还是彻底转行?
监管新政对于教育股的冲击,被机构们认为“史无前例”。未来,这些教育股将何去何从?
就在《意见》发布的当晚,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网易有道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说法整齐划一,称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双减”重大意义,主动对标“双减”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对于此项政策,有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校外培训行业早就需要规范了,“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并没有老师资格,没有教师资格去开班教授学生,是不合法的。而且机构对民众焦虑情绪有煽动,为了赚钱而赚钱,并不真是为了培养孩子提高成绩。学校教的太少,导致家长都去外面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内容和时间是根本的举措。”
但也有教育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虽然教培机构主观上或客观上在进行焦虑贩卖,针对这点进行整治的想法是好的,但焦虑贩卖的“因”没有改变,高考的指挥棒没有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的稀缺性没有改变,因此家长还是有培训的需求,有条件的自发会去用更大的成本请家教或其他途径来补习,没条件的和他们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另一方面,“双减”政策的出台,也让主营业务为学科培训的上市公司,面临主营业务的冲击,以及转型调整的巨大压力。
截至目前,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应了受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影响。从营收结构来看,其中豆神教育、学大教育、昂立教育、勤上股份所受影响较大。
7月25日晚,学大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生源主要为义务教育阶段以及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预计将受到影响可能较大。公司教育培训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近99%,其中,高中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60%,义务教育阶段营业收入占教育培训业务收入约40%。
无独有偶,主营业务为大语文学习服务的豆神教育也于7月25日晚间公告称,考虑到公司现有大语文学习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高。“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2020年财报,豆神教育的大语文学习服务业务形式主要为分校业务、线上业务、加盟业务、B2B业务等,合计确认收入5.65亿元,占营收总比重约40.76%。2021年1~3月,相关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53.66%。
昂立教育表示,2020年度,公司教育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约为84%,其中,学科辅导类的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55%。公司目前整体经营情况稳定,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业务的拓展力度。
勤上股份则是并购了K12赛道里的龙文教育。龙文教育主要业务是为国内K12阶段的学生进行学科类一对一课外辅导。勤上股份表示,2020年,龙文教育占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比重已经超过50%,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大政策变化将对龙文教育和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除了对营收、利润等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龙文教育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将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是否能够通过审批存在不确定性。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1年6月30日,因并购龙文教育形成的商誉余额4.43亿元,受此影响未来存在部分或全额减值的可能性。
科德教育对于政策影响的评估有所变化。7月25日,公司称,目前主要为非义务阶段的学生提供职业学历教育及复读业务。公司教育板块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304.33万元,其中K12课外培训实现归母净利润300.37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1.84%,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影响较小。职业教育未来将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
但7月26日一早,公司又进行风险提示的补充说明,称K12课外培训实现营业收入15147万元,占子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0.69%,《意见》的实施预计将对子公司中K12课外培训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华媒控股则表示,相关政策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教育业务主要为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未经营学科类培训业务。
主营公务员培训考试的中公教育(002607.SZ)也急忙澄清,称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成年人的非学历职业就业培训服务,未开展K12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对公司主营业务不存在重大影响。不过,即便如此,7月26日,该公司股价还是以跌停收盘。
对于深受“双减”政策影响的上市公司来说,未来将何去何从?
前述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已经上市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未来只能剥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调整转型方向,“非义务教育阶段,甚至于成人的考研、考公以及各种考证,都没有问题。国家只是对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培训进行管制,而不是禁止掉所有的培训。培训本身非盈利机构,但是教辅、设备、管理以及相关配套都可以是盈利的,并没有堵死所有的投资。”
他同时提醒,上市公司面对《意见》下发到落实,还有一个过程,“还留了三年的缓冲期的,可以逐步推进”。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认为,未来K9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将进入长时间的强监管时代,无论是经营发展还是资本化道路均被限制,建议培训机构向政策更加鼓励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科技等方向转型,已上市的机构或面临退市或者剥离学科类业务的风险。
平安证券则指出,K12教培机构的业务空间几乎被完全限制,如果各地完全执行,则行业内相关公司将受到彻底打击(部分机构含成人职教等其他业务除外)。
其同时称,各教培机构已经开始积极向素质、成人职教等领域转型,但是这些领域的用户画像、运营模式、教研体系等与K12教培都不一样,能否转型成功有待观察。
“未来,这些公司大概只有两条路可走了。”张孝荣对《财经》记者表示,“一条路是守住根据地,慢慢转型,度过这个寒冬;另外一条路就是逃亡,赶紧清仓,转换行业,从头再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ID:dushuyizhi007),作者:杨秀红、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