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5-06-10 18:33

对话苹果“液态玻璃”设计缔造者:20周年透明iPhone会来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何宗丞,原文标题:《对话苹果“液态玻璃”设计缔造者:不说 20 周年透明 iPhone,但暗示已足够明显》,题图来自:AI生成


在 WWDC 2025 发布会落幕后,爱范儿首席内容官何宗丞在媒体活动上与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和人机交互设计副总裁 Alan Dye 进行了交流。


这是“液态玻璃”亮相后,两位核心缔造者首次公开阐释这次视觉语言革新的动因与细节。


尽管未明确回应“液态玻璃为20周年透明iPhone打造”的猜测,但读完这篇采访,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Q:液态玻璃(Liquid Glass)是苹果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视觉变革。考虑到系统覆盖全球数十亿用户,这种大改版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液态玻璃”?


Alan Dye:几个原因。首先,我们非常珍惜能为全球超过24亿用户设计的机会。我们知道,每一次变化的成本都很高。


所以如果我们要变,就必须变得值得。


这次我们一开始的目标之一就是:保留熟悉感。我们希望用户一上手就觉得很自然,同时又觉得它是全新的、令人兴奋的。


这其实和Vision Pro一样——在二维屏幕上很难传达真正的体验。但我们相信,当你实际使用这些新系统时,会感受到愉悦与惊喜。


至于“液态玻璃”,它的可变性、适应性,成为我们探索未来体验的基础。虽然我们今天还不会谈这些未来,但我们已经很期待了。


Q:“液态玻璃”的设计语言来自Vision Pro吗?它最早的灵感或起点来自哪里?


Alan Dye:在这里,很多项目的起点其实很难界定,它们往往是长期演进的结果。


如果你对比iOS 7和现在,很明显我们这些年来确实在不断运用和演进这些理念。而这一次的设计,其实我们已经酝酿和打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其实,你可以看到它受到了过去一些设计的启发,比如Vision Pro,比如灵动岛。


Q:“液态玻璃”具有非常强的视觉特性,你们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出这种材质语言的?特别是在视觉、触觉和物理特性上,它是怎么形成的?


Alan Dye: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如何打造一种数字材质,它能在现实世界中显得真实可信,特别是在Vision Pro这类设备中。所以我们长期在数字层面研究玻璃。


我们甚至真的制作了玻璃样品去研究折射和反射。最让我们兴奋的是——在数字世界里,我们可以“弯曲物理定律”。


我们很着迷于“细胞分裂”的概念——一种材质如何能够实时变化、适应不同情境。



爱范儿在设计工作室体验到的实体“液态玻璃”


Q:真实玻璃是静态的,但用户界面是动态的。在构建Liquid Glass时,你们是如何思考这种材质在交互中“随内容变化”的可能性?


Craig Federighi:这种材质的“自适应性”是在项目中逐步发展出来的。


一开始你模拟真实玻璃,在某些场景中效果很好,但在其他场景就不行。用户界面是动态的——用户在滑动、切换视图,从明亮界面切换到暗色内容。你就会希望玻璃的呈现能随之改变。


这时我们意识到——真实玻璃做不到的事,数字玻璃可以。所以我们构建了一个系统,它能实时采样背景、计算颜色,然后让玻璃实时适应。有时它甚至会从浅色变成深色。在那一刻,这种材质就不再是模拟,而是变成了某种“真实的魔法”。


Alan Dye:这就是我们常说的“Only Apple Can Do”。一个创意可能一开始看起来简单甚至脆弱,但我们很快意识到它必须非常坚固可靠。这种材质要在操作系统的任何地方都能表现良好。它得看起来“自然”,但实现它需要非常精细的工艺和跨团队的高度信念。


Q:Craig,你提到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整合不再是“谁追谁”的问题,而是彼此融合。这种融合是否受到硬件演变的启发?比如从iPhone X的全面屏,到Vision Pro加入了玻璃和半透明设计?是这些新硬件促使你们统一系统风格的吗?


Craig Federighi:是的。硬件平台的感知发生了变化,设备变得更加圆润。我们仍有一些设备边角相对锐利,但主流设计已经非常圆润。


而且“液态玻璃”的渲染在计算上要求极高,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基准性能平台。再加上OLED屏的HDR能力——我们能通过高亮点、光斑做出更真实的深度和光感,这让我们拥有了全新的设计调色盘。


等这些硬件和图形基础都成熟了,我们才能在整个产品线上推开这样的大规模设计变化。


Q:当这些新硬件能力逐渐普及时,它们是否也反过来改变了你们看待系统设计的方式?比如过去以设备为单位设计,现在是否更倾向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去思考统一性?


Craig Federighi:我们的产品种类比2013年时丰富得多。能够实现跨平台一致又细致入微的体验,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设计,这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设备本身也在进化——更大的屏幕、更圆润的边角、更高的分辨率、HDR支持。但如果只是零散地做调整,你就会错失一次从整体上革新的机会。


这些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想法和愿望,形成了一种“内压”。当有机会用“液态玻璃”统一整个系统时,它一下子满足了我们长期以来想实现的东西。



Q:为了让第三方App在不同平台上拥有一致的Liquid Glass效果,你们在设计开发接口时做了哪些平衡?开发者能控制到什么程度?


Craig Federighi:你是说第三方开发者可以有多少控制权,是吧?


我们当然会提供一套标准的API和默认行为,如果你使用这些控件,系统会帮你提供我们设计过的良好体验。


但我们也提供了很多玻璃的变化版本:从完全透明到更为不透明,也允许开发者给玻璃上色,比如表示某个操作的重要性。如果你的App主要是暗色内容,你可以通过参数偏向“暗玻璃”,系统会倾向维持这个风格。


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让开发者在这个可变材质中找到适合他们App的表现方式。


Q:“液态玻璃”设计受到VisionOS的影响,这在空间计算平台上自然是合理的。但在iPhone或Mac这样的二维界面设备上,你们为什么也选择采用这一语言?它是否在为某种未来的硬件形态做准备?


Craig Federighi:哈哈,我们不会讨论未来的硬件。但正如Alan说的,这个设计确实是未来体验的良好基础,但今天我们不打算提前剧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