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8-31 21:30

如何避免自我封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高一然,原文标题:《逃避不可耻,但也不要把自己“关”起来:如何避免自我封闭?》,题图来自:《不求上进的玉子》剧照


一张堆满了饭盒、漫画书的桌子,一把挂满了衣服、裤子的椅子,还有一张只留下睡觉地方是空着的床。


佑都大西(来自日本,19岁)的全天通勤距离,就在这几件家具的方寸之间。


白天睡觉,晚上上网,对于佑都大西来说,这个十几平米的卧室,满足了他生活的全部。


图/房间里随处可见佑都大西的漫画书


佑都大西是从15岁那年“躲”进房间里的,那一年他上初中,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再加上竞选班干部失败,给了他一次巨大的打击。


为了让自己缓过来,他把自己关进了房间,一关就是三年。他也想过“不能这样”,但“一旦体验了这种生活,你就会和现实脱节,这样让我感到安全”。


从社会圈子里退出,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让他逐渐把自己完全封闭。这是他对于这个世界,唯一的反抗。


像佑都大西这样的青年,在日本被称作Hikikomori,翻译为“隐蔽青年”或者“蛰居族”。


他们不上班、不上学、不出门,拒绝社交,成天窝在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自我封闭地一个人生活着。据保守估计,日本隐蔽青年的数量在100万左右。在过去的二十年里,Hikikomori的平均年龄也从21岁上升到了32岁,说明有更多的中年人也“回”到了家里。


其实,想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想法。


退缩是允许的,逃避也是允许的,但我们需要了解,持续的自我封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风险。


一、“我们的生活被封装在这样的房间里”


2019年,BBC一篇关于隐蔽青年的报道指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呈现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


在英国,他们被称作“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在中国香港他们被称作“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


在内地,他们普遍被叫作“家里蹲”,豆瓣有一个小组“家里蹲自救同盟”,目前一共有38870名蹲友。


同盟中一位23岁的蹲友,发帖描述了自己通向退学之路的心境:


“与邻人们保持着亲近友好的关系,虽然可以相互分享一些细小的快乐,但回过神来,反而发觉我的内里是空乏的。


我有意与人拉开距离,主动要求将自己安排到角落里一个人的位置,才感到安全与舒服,还有一种自得的清高。”


与这位蹲友一样,大部分自我封闭的人群都有着显著的社交退缩(M. Suwa,2013)。他们“避免所有的社交活动”,“不维持个人关系”,除了家庭成员之外与其他人“没有任何亲密关系”(Nagata et al.,2013)


另外,自我封闭的人群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无意义感主宰着他们的生活(M. Suwa,2013)


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女主角坂井玉子一完成东京的大学学业,就回到老家成了一名“家里蹲”。


她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发呆,就是看漫画、打游戏,什么家务也不做,一日三餐都是爸爸做好了之后叫她“出来,吃饭”。


图/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玉子并非真的“不求上进”。


她会看似无意地拒绝吃那些容易发胖的食物,也会偶尔开始偷偷写一下简历。让她真正感到退缩的,是生活中弥漫的无意义感。


她会对着电视里的新闻感慨:“日本真不行啊”。



也会在爸爸叫她出门找工作的时候,陷入一种迷茫、恐惧、逃避和拖延:“等时机到了我会行动的!”



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同于我们之前聊过的“积极的独处”。


它充斥着无法实现的理想自我、回避的行为,以及对自己状态的羞耻心(M. Suwa,2013)


所以,总结一下自我封闭的几种表现,它与积极独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 显著的社交退缩;


  • 没有目标的无意义感;


  • 为自己家里蹲而感到羞愧。


二、持续的自我封闭是危险的


是什么让我们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


首先,羞耻是一种可能性,当一个人感到羞耻时,可能会产生“让自己消失”的想法(Kato TA,2017)。其次,回避型应对策略也是一种原因(M. Suwa,2013),这两者都指向“生活中出现的失败与创伤”。


在有关隐蔽青年的研究中也能发现,大部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人,都有过耻辱和失败的创伤经历,比如重要的考试失败,或者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精神分析学家T.Doi提出,Amae(一种在文化上被大众接纳的“过度依赖”)是东亚青年自我封闭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表示,“父母接受成年子女的依赖”是被大家所接受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自我封闭,一旦身体上的物理孤立、社交上的回避行为和心理困扰持续6个月以上,就可能属于“隐蔽青年症候群”。


这个概念最早来自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环,它不是一种诊断,只是一种描述,一种表达痛苦的状态词汇。


相关研究表明,持续的自我封闭,的确意味着更强烈的痛苦和风险。


1. 自我封闭会影响我们的认知


“自我构建的过程,本质上依赖于在社会中展开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互动影响着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这在自我感的形成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Richman et al.,2016)


而自我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被描述为人类的社会死亡(Williams, 2007),它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产生负面影响,以至于我们可能会更加消极、更加悲观地看待自我和人际关系。


2. 自我封闭会引发睡眠问题,以及身体的虚弱


当我们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工作也不读书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睡得更早,只会睡得更晚,这会导致严重的睡眠问题和作息紊乱(Steptoe,2008)


另外,长期自我封闭的状态还会让我们的身体更虚弱。研究表明,自我封闭与许多不良的健康后果相关,包括心血管功能下降、免疫力受损等(Hawkley,2015),甚至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Kassandra Alcaraz,2019)


图/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


3. 自我封闭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孤立—抑郁”的循环


多项研究表明,自我封闭会增加心理健康的风险,比如抑郁、焦虑等。


自我封闭经常与抑郁同时发生,抑郁既是自我封闭常见的原因,同样也是症状,Michael Jochananov博士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临床医生经常谈论“孤立—抑郁”的循环:


抑郁通常会导致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孤立,而自我封闭的隔离则会加剧现有的抑郁情绪,这只会进一步鼓励自我封闭的状态。


4. 自我封闭导致社交技能的“肌肉”萎缩


我们在社交和情感上越孤立封闭,我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肌肉”就越容易萎缩。


自我封闭状态下的羞耻和回避,可能会使身边的人离我们更远,让我们更难建立起新的关系。这种消极的态度似乎创造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三、如何给生活打开一道缝隙?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有点怀疑,自己的状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毕竟,在“一个人呆着很爽”和“一个人呆着很痛苦”之间,不是只有0和1的横跳,还有着广阔的灰色地带。


但如果,封闭的状态已经让你感到痛苦,以下这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打开生活的一道缝隙:


1. 为每天的生活增加一项例行公事。写日记、瑜伽、散步都是很好的起点,最好从小事开始,这样你可以直接关注和控制你的目标。


2. 维持至少一个可以保持联系的朋友。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网络对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如果社交让你感到疲惫,至少保持一个可以长期联系的朋友。


3. 重新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解读过去,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感知(McAdams,1995)。尝试着换一种方式叙述自己的创伤经历,比如“只要跑得足够久,所有雨都是阵雨”(来自脱口秀演员@庞博pangbobo的置顶微博)


4. 练习自我照顾和自我同情。健康饮食、保持稳定的睡眠时间,如果可以,在家里蹲的时候为自己设置有节律地作息,没有了社会时钟,也可以有自己的时钟。


5. 你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但要换一种使用方式。自我封闭的人群常常伴随着社交网络成瘾(M. Suwa,2013),但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在互联网上寻求支持(Tim,2015)。因此,只要注意社交媒体的使用意图,就能增加自己的掌控感:你是要与谁聊上几分钟?还是要表达一个自己的意见?


图/日剧《萤之光》


一项2012年的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回避行为,自我封闭往往会延迟一个人寻求帮助的时间。


我们不否认独处的重要,也不否认“隐蔽”是一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


只是,当你因为这种封闭状态而感到不舒适的时候,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了解,看见被封闭的自我,和允许自己逃避一样重要。


日本有一部动画番剧《欢迎加入废柴协会》,讲述了一个家里蹲小团体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佐藤找到了工作,中原回归了校园,山崎结了婚。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什么恍如隔世的大彻大悟,也没有什么坚定不移地突破自我,他们依然在自我封闭和人生意义中挣扎、落寞、失败、懦弱。


只是,他们发现了:“先承认了被关起来的自己,门的打开才将成为可能。”


Reference:

1. 腾讯视频:全球锋报《“蛰居族”宅在家里做些啥?》

2. M Suwa,K Suzuki.The phenomenon of “hikikomori”(social withdrawal) and the socio-cultural situation in Japan today.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2013

3. APA:The risks of social isolation

4. fherehab:Breaking the Cycle of Self-Isolating and Depressi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高一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