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9-02 09:04

教“蔡徐坤粉丝”如何写一篇合格的乐评小作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作者:XXXMX,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蔡徐坤发新专辑了,一张26块钱,比万青的专辑都贵,卖了三百多万张,总销售额高达八千多万,且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而在@极目新闻 发长文质疑这一操作之前,也就是专辑上线开售4个多月后,歌单里的歌才放出来了一半,在被质疑之后,蔡徐坤工作室立刻发了道歉信并连发了几首歌。


网友们给其起名为“期货专辑”“贷款专辑”“众筹专辑”,调侃之余还忍不住感叹一句: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其实像蔡徐坤这样将专辑拆开发歌的,国内外都可以找到案例,但不同的是,其他人要么是以单曲的形式分批分线上线,要么会按某个周期或者围绕几个不同的主题定点上线。


比如The 1975的四专,即便要收钱,也是一张一张的收,乐迷也可以选择等完整版出来后直接买完整版。像《迷》这样,把概念专辑形式感拉成一个“迷”的,是不是第一人暂不知道,但实属罕见。


在可能涉及侵权指控出来之前,粉丝们却觉得“没花钱的人,没有资格评判”,这愿打愿挨的语气真是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那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专辑,需要把“形式感”拉成这样?


出于好奇,我就去了解了一下,虽然最后歌听完了一首没记住,但却被各式各样的“乐评”震撼到脚趾蜷缩。


求求了,别滥用形容词了!


这些小作文底层逻辑就一个词——抽象,不聊乐理,只聊感觉,人人都是意识流大师。



《迷》的第一首歌是一首52秒的先行曲,评论数已达10w+,如果活跃在评论区的网易云音乐er可称之为“小说家”,那这首歌下面的就都是文学大师:



这段语焉不详的文字姑且称之为“听后感”吧,仿佛莎士比亚中又混入了几丝琼瑶的排列句式和华丽词藻,加上后面四个问句式排比。我要是初中语文老师,没准儿能给打个高分,还会在下面划一段波浪线标记一下好词好句。


当然也有些看不下去的粉丝在劝:



还有些句子更是看得我头疼,差点要得了“形容词”恐惧症。


都说是“在写作中,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副词铺就的”,那我今天也送各位饭圈的粉丝们一句话:


在乐评里,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形容词铺成的。




而像这样的“乐评”,蔡徐坤粉丝并不是独一家,除了以上提到这种“抽象文学”,还有“写实文学”,基本上就是结合歌手的个人经历去解读歌曲的深意,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为一个纯粹来听歌的人,我承认是我浅薄了。



还有“成语研发组”,语文老师看了都要自愧不如,比如这个复制粘贴到可以直接搜出来一堆的“清澈绝才”:



完整文字内容很长,成语含量极高,实际歌曲相关干货为零,充其量就是在仅有的那点词汇量里挑出一堆漂亮的、管它合不合适地堆砌成一段文字,除了几个好看的字眼,一无是处。


看完就想问:乌什么托邦?乌托什么邦?什么乌托邦?



这熟悉的、华丽又空洞的文风扑面而来。


音乐本身是一种抽象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我们单纯地作为听众,看到这些不知所云的小作文和戴着致盲滤镜的粉丝言论,这“对人不对歌”的既视感实在是槽点满满。


不过这并非这届粉丝的原创。


早在10年前,还是实体专辑的年代,就已经有人玩过梗了,还专门写了个粉丝乐评模板。



正确吹彩虹屁的打开方式


怀揣着对祖国花朵们的关爱,今天我就教教粉丝们如何写一篇正经的乐评小作文。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有句话很适合这个场景:“你得做的,不过是写一句真实的句子。……我会将那些车轱辘话或修饰词剔除扔掉,以一句最真实的叙述性句子开始。”


划重点,真实。


不会乐理?不会扒谱?没有关系!


我专门整理了一份专业人士常用词汇表,只要活用这些词汇,你的乐评含金量将提升十倍以上。


音程、级进、铺垫、低音、EQ、Click、人声、听感、混声、咽音、共鸣、风格元素、和弦色彩、混合、复合拍子、调式、粗粝、柔顺、Lofi、Hifi、旋律、低频、中频、高频、空间感、元素、协和、不协和、和声色彩、配器、节奏密度、律动、结构、线条、段落、Loop、旋律线、Bassline、起伏、转折、丰富、极简……


不懂也没关系,专业音乐人都喜欢说这些词,照着语法抄还不会吗?总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容词强得多。


比如,蔡徐坤的《haha》这首歌,乐评就可以这么写:


人声旋律没有像传统流行歌一样,执着于听感上的舒服,反而是大量使用了不协和的小调音程,使音乐的整体透露出阴郁的色彩,牢牢卡住了歌名别具一格的主题立意。


更亮眼的是编曲上,低中高频全部拉满,并配上了整齐的正拍Click八分音符拍手声,不得不说是神来之笔。


不光将音乐整体的空间感放大,更兼具了丰富性,在听感上既不会太空洞,也不会太吵闹。


后半段坤坤在自己的唱法上混合了颤音、哭腔、Layback、咽音等嗓音技巧,将音准控制在跑音和不跑之间,使得音准只往原位音符上偏移一点点,并没有达到绝对的正确。


千万不要觉得,这很简单。


须知道,想让一个歌手“故意唱跑一点点”的难度极高,这种技巧极难掌握,需要对自己的嗓音有极高的掌控能力,做得过头就难免有炫技之嫌,做得差了无异于跑音跑调,当众出丑。


而坤坤此处的技法,恰到好处,既向专业人士展示了其极高的嗓音控制力,又完美贴合了歌曲的情绪色彩:对这世界的丑恶和不公表达出了嘲讽和反叛。


想要做到这种程度的“不准”,需要极高的审美与音乐素养。


后面足足“haha”了近半分钟,可以说这是他专门为粉丝自我思考而做的留白处理,而且元素也很丰富,在电子鼓的音色与Bass的效果堆叠上,处理得也非常高级。


可以听出坤坤在回响贝斯、沙发电音上也颇有造诣,属实难得。


你学会了吗?


相当于就是用“专业词汇+适当的形容词/比喻”来造句,这种一般人看了不敢轻易反驳,专业人士看了会沉默,还能彰显出自己的确有点东西,岂不是一举三得?


豆瓣上,蔡徐坤的《1》下面有一个网友打出了三星的分数,他给出的每颗星都从制作以及呈现效果上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但同时,也是觉得,像刷高分,写小作文式的乐评等粉丝迷惑行为,是很有可能会直接拉着输出者一起走向被嘲之路:




当然,如果有人想要速成,那也是有招的。


比如曲风上,至少要知道Hip-Pop和摇滚是两个曲风吧,其次抛开歌词上的文字理解,可以选择从编曲上去赏析。常用的一些词汇包括loop、和弦、乐器、并轨、音色、延迟、混响、EQ等。



*入门级编曲软件——GarageBand截图


个人觉得在听感上,最直观的就是loop、和弦、音色以及EQ。


loop往往就是单一的某种乐器,或者少数几个同类乐器连续演奏了8~12个小节左右,少点多点的也可以算,是现在非常常用的一种编曲手法。


Post Malone就是一个loop大户,两三个loop整完一首歌都是常规操作。


和弦是指有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声音,即将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三度或非三度的叠置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合。一般说和弦的话,就是说其走向,听不出具体音高,总能听出来音的变化。


还有就是粉丝们最爱夸的音色。


音色可以将人声音色和编曲音色分开夸,不过人声音色就尽量不要搞什么薄荷、巧克力牛奶这种比喻了吧,这也太考验人的通感了。


编曲的音色/元素选用和开发应用上,可以夸得天马行空一些。这块很能体现创作者的巧思和细腻程度,但关键还是要靠耳朵去抓以及对这首歌的音乐制作的了解程度。


比如《夜的第七章》里,开头敲打打字机的声音,《宁夏》里制作人爬了好几座台湾大山后,在自家门口草地里录制的蝉叫声,或者《Bad Guy》里那个她哥在澳大利亚街头录下的信号灯提示音。


EQ,这里指代的不是情商,而是频率均衡器,就是这个东西:



虽然名字和实际操作看上去都有点过于学术了,但是它在听感上有一个很容易速成的点——


如果你感觉人声有在跟伴奏抢镜头,就好比《haha》“小”的那部分,在这一段落就极有可能是因为人声和伴奏的EQ频率重合度过高导致。


你要相信就哥哥们找的制作团队水平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犯这种错误的,除非是有意为之,从这个地方去切入,就很容易找到下嘴夸的突破口。


再简单的就是歌曲结构的角度了,常见的ABABCBB:前奏-主歌1-副歌1-主歌2-副歌2-中段-副歌3-副歌结束;ABCABCBC:主歌1-桥段1-副歌1-主歌2-桥段2-副歌2-乐器伴奏-副歌3。



目前为止,就想到了这些。


关注作品,拒绝尬吹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多点认真听音乐的人,而非“哥哥出的歌都是yyds,说不好听的都是黑粉!”


不好听就是不好听,长得多帅、有多努力和歌曲本身也没啥关系。乐迷就好比是一场合作关系中的甲方,活没干好,这尾款就是打不出去。


就像听了这么多年的林俊杰、王力宏,还有陶喆、孙燕姿、张惠妹等等,我依然不知道他们的星座血型身高体重。(周杰伦就不说了,毕竟他出了一张《摩杰座》的专辑)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声代歌手,比如以上提到蔡徐坤、时代少年团,都很敢于突破曲风的禁锢去表达,这本身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如果粉丝们的“听后感”延续上一届粉丝的抽象尬吹风,只会越发劝退路人,加厚圈层壁。


对粉丝而言,在不会扒谱、不懂乐理的情况下,最有利于共同成长的方式就是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这比绞尽脑汁写自我感动的小作文有用得多。


之前我们也有写过蔡徐坤《情人》的编曲,没有提到一句跟他这些信息有关的内容,好就是好。


各位,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吧。


而且现在国家大力整治文娱圈环境,正在逐步取消各种需要花钱打的榜单,与其一如既往的抽象下去,不如跟上哥哥姐姐们敢于突破的脚步,实打实地开始多关注作品。


毕竟,愿打愿挨模式只能算是共沉沦,互相监督批评才是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作者:XXXMX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