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泰国电影《就爱断舍离》
前几天朋友说:好几个陈旧的手机一直躺在抽屉中,好像也能开机;打开衣柜衣服一大堆,当穿时却找不到喜欢的。两年前上台领奖的画面仍记忆犹新,现在偶尔也会在朋友交谈中炫耀几番;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那么,我们为什么很容易面对过去的事与不必要的东西难做到“断舍离”呢?也许你对它的定义从根本上就有巨大误解。
多数人认为“断舍离”是:1)断掉不需要的东西,2)舍去多余的废物,3)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但其实这仅是一方面。
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本不是整理,收纳丢掉如此简单;而应该从心理中对认知,选择以及价值观的重新梳理,并达到现实生活中的极简;因此完不成内心的重建就无法真正做到断舍离。
我们不妨从两个维度说起:1)物质,2)思想。
前者,人不扔东西有多种可能,如没有足够时间或不舍得,以后万一有用怎么办?但是根据观察多半只是借口而已,因为刷部综艺的功夫就能顺手收拾下某个空间,除刚需品外80%物品是没有太多用途。
后者,是问题的主要根源,从物质匮乏的年代发展至现在,多数人还在接受潜移默化的“物尽其用”的思想观念。
一件东西未彻底报废就不等丢掉,所以大部分特征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断不断,必受其乱。综合而言,心理学中把这些现象统称为思想观念陈旧,进而产生的个人的不确定感(personal uncertainty),带来的所有权依赖症。
个人不确定感
还是先说下它的兄弟“确定感”。实际上它是一种“情绪状态”,为制造出确定的感觉,大脑习惯排除很多干扰信息,原本在某状态下判断失误可能性比较大,进一步排除更多无法掌控信息,那留下的相对安全。
譬如收拾衣服你面临几件很久未穿的大衣犹豫不决,搬家觉得重但又不舍得丢,这时心理就会出现两种对话:“我要是丢掉以后要穿咋办”“若不丢这么重,要带着吗?”最后大脑排除那些无法掌控的信息源,再做抉择。
换言之,我们觉得对某事感觉越确定,即使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判断“错误”,也极有可能过度简化(oversimplifying)事实,因为有无法直接量化的因素所在;那不确定感是什么呢?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简称IU),它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两者通常被用来衡量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即我们会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和寻找可预测性,及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如何反应,潜在包含“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其形成取决于容忍的高低度。
如何理解?
低程度出发:它属于一种消极的思维倾向,对不确定性及后果持有的一系列在灾难化信念,这犹如,“我把它丢掉以后肯定会出现要用的情况”。
高程度出发:可能会视某些模糊情景感知为威胁性的,即使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种情况不存在实际威胁。
因此,不确定性的“容忍水平”,在对模糊情景的解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之不确定性容忍程度在对“不确定性的威胁解读”和“不确定结果”诱发的焦虑反应上扮演重要角色。
所以,人们在决定舍弃物品时通常会直面不确定性;有些人不过是短暂经历那些所谓的“风险”在脑中一闪而过,然后就会通过理性平息这种念想决策。但有些人却无法直面问题,这种感觉造成内心不愉悦,采用逃避或搁置等方式稍后决定。
前一种人不过是知道自身偏好,但被思想层“物尽其用,浪费可耻”的观念束缚,一旦得到空间与品位的可贵后,就会通过收拾东西提高生活的控制感。
譬如年轻时,每当电商大促我习惯囤货购买些乱八七糟的东西。快消类还好,可各种生活类粘钩,台灯,看书支架多数没用,当我意识到品质更重要之后,除发自内心想买的必需品,其他均不再关注。
而后一种人实则真正害怕面对自己,不知道自身喜欢什么,这些旧物品以后能否有用。但出于损失厌恶,我们可能会把它想成丢弃后我再付费购买岂不是浪费,这时越是回避积累就越多,积累越多就越循环。
譬如我半年前去朋友家中,看孩子的玩具摆在茶几上到处都是,前段时间再次做客依然还在。当我问怎么没收拾时,对方却告诉我“玩具又没坏,丢掉太可惜”,我说“你也用不上呀”,难道要生二胎不成?对方愣了下说:“好像是,改天要进行清理一下。”
也就是说“损失厌恶”的存在,会让我们产生更痛苦的感觉,面对损失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失去后更加难受,但其实它的价值并没有被改变,放置好像也无大用,只是你自己内心在作祟。
那当我们有此反应时,真的就能果断做到“断舍离”的动作吗?显然不是,你只是认知到它的存在,它还会把你带到另一种选择困难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Richard H.Thaler把它称之为所有权依赖症(Ownership dependence),也有译作“禀赋效应”。
所有权依赖症
网上有则段子这样表述: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是“我全部都要”,我认为此话把所有权依赖症强调的淋漓尽致,具体该如何理解呢?
美国作者“丹·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提出,当一个人拥有某(物品,观点,人)后,会大大提高自身对所有物的判断。近言之一旦拥有某样东西长时间后,不管是宠物,衣服还是观点,你对它的估值会自然的比别人高。
这造成,人会对已有的东西迷恋到无法自拔,当我想扔掉它时,我会曾经想起原来拥有过、穿过,我对它很喜爱乃至于付出很多“沉没成本”,于是舍不得放弃。
如同两个年轻人谈对象为什么早期很容易分手,一旦相处2年后即使彼此吵架也会有人主动低头?原因在于冷静下来发现,似乎问题不是太大;若现在放弃之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成本不太划算。
可这种决策就一定对吗?其实不是;我们总把注意力放到自身会失去什么,而非得到什么上;然后对损失有种强烈的恐惧,这种情绪就会成为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原因。
如同我总是注意到把“这件衣服”丢掉,那以后我想穿时就没有了,而没想过留着它我也不穿还占地方,不如用更多精力赚钱然后再买,甚至丢掉还能为我节省更多整洁的空间。
诺曼·道伊奇(Norman Doidge)在《重塑大脑》中写到:人脑中的神经元具有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我们一直不停地因外界刺激而改变里面神经回路的联结,它是环境与基因互动的产物。
人的观念产生行为,行为又回过来改变大脑结构,先天(基因)决定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又回来改变大脑。
可大多数时候,阻挡我们的并非“丢弃某件物品、观念”问题本身,而是心中的印象面积,你越逃避止步,它反而越固化。
从商品维度,当你去电商平台购物时总能看到“七天不满意可退换”的标识;若你拿不定注意是否购买某件物品,这种充分让你能改变“观念”的保证会让你最终为之付费。
你可能意识不到,一旦确认收货看到商品而沾沾自喜时,已经把此物品当成自身的“所对待”,此时退换则成为一种损失。起初你以为拿到商品试用范围内不过是“尝试”,但实际中“试用”会点燃人的内在情绪,这是当初未得到时无法品尝到的“占有感”。
从情感维度,亚当·斯密说过,每个人都以交换为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为“商人”,社会本身也随之成长为真正的商业社会,这一思想是非常值得敬畏。不信,你不妨思考下,每逢过节出去旅行与闺蜜、男朋友所拍照片,这些充满回忆的东西都无法令人割舍,这种虚拟所有权仿佛长期伴随我们。
换个角度理解:我们期望从某些场景中找到同样的情绪和回忆,或者期望照片中的那个人也能从你的微笑中感受自身当年洋溢的笑脸,这难道不是一种“虚拟所有权交易”?种种现象会很容易让一个人产生怀旧心理,加深情感维度的依恋状态。
总结来说:所有权依赖症像个磨人的小妖精,它的形成不仅表现在物品方面,还有人观念,看法;但反过来看,观念使人的看法变形,以导致对物品有依赖属性,而不想断舍离。
也正是如此,导致人们道理都懂,却很难做到;那让人天生如此着迷的所有权依赖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准确来说它分为四个循环维度,分别为:1.占有,2)使用,3)收益,4)处分。
现实中,社会的运行离不开规则,规则对应的是权利与“分配体系”。为可以持续有效的维持生存,人们本能地始终都会不断反复根据已有能力来巩固生存能力,以保证现在,未来及以后子子孙孙拥有尽可能多的必要条件及其所有权,这是发展规律不可改变。
举个例子:公司存在的核心是解决社会能力,实则是种“业务占有”,进而通过薪资方式雇佣更多劳动力。绝大部分人付出拿到相关薪酬,对于这笔资金的使用相对拥有“使用的权利”,这便是“财务所有权”。除此外还有担保权,抵押权,保护权,分配权等诸如此类;不管任何权利使用都要遵守相关制度,以保证正常发展。
那人为什么会对物品及情感依赖感更深呢?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说:人在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对财富,权利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为何?
难道是为满足自然的需求?若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收入也能满足;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别人的注意,关怀;得到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富有的人忘情于财富,是因为财富能够自然而然地为他吸引世界的目光;穷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以贫穷为耻。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世界的目光之外,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欲望将必然难以得到满足。
简而言之:人类的本能是尽最大限度的掌控所有能控制的一切;付出行动追求安全感,得到对未来的确定性,那依赖背后产生的根本是什么呢?“思想观念”。
根本原因是思想
断舍离的精髓是“流通”,也就是“出则进,进则出”。
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人之所以会放不下某些无用的“物品,感情,思绪”缠绕,本质是不能与当下的自身和解,属于缺失性格的一种执念。在《大辞海·哲学卷》中,把其定义为太执着,形成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两个方面:1)价值观没跟上,2)物质过剩。
先说前者:一个人的生活观念大多数继承父母,而父母所处的时代与现代相差甚远。纵观发展,现在物质产出总和及运输已经增长的过于迅猛,父母眼中那种“太可惜了,不能乱丢”,却时时成为你想丢东西时的羁绊。
如同,每次过节回家到父母卧室,你总能看到那些陈旧几十年的衣服在柜子里;为什么没丢掉?因为心中的执念还在,他们认为“丢是不对的”;这些观念来自于上一辈的教育。
再者躺在抽屉中落灰之后的手机为什么没被你扔到二手平台回收?原因它陪你走过部分青春,或里面还有“曾经的一些美好”等,诸如此类。
生活观,价值观没有与当下发展拉齐,就会产生代沟;这就好比多数人听过的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若放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也许会成为品牌发展“最重要的误导”。
话虽有点过,不过智远必须精炼地展现出来:我们当下所践行的人生并非建立在“固有知识”应用的基础上,而是审视未来,寻找当下我要做什么。
因此断离舍的“离”上升到思维层面,所强调的是对过去的执着;这就犹如人体随着年岁的增长或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中,皮肤、血管、内脏就会有一点点堆积起的毒素。
进一步,加上代谢功能的渐渐消退就会进入亚健康,不久出现某些病症,这些病症在确认之前又很难判断是哪些堆积代谢物引起的,在我看来,对“我执”的放弃便是思想的改变。
再说后者:我们身处物质过剩的世界,各种网络拔草种草式营销随意渗入“空间”内,让人养成囤货的习惯。
消费作为社会运转的核心渠道,必然就有很多人在前赴后继,孜孜以求地研究你如何买,如何买更多,甚至还要频繁。商家为促进消费,将一件改善品挖掘成为你心中必需品,然后植入心智让你主动下单,这样对抗的并非“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自身没有意识到的人性。
因此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决策,而是这件物品都在用,我也要。不妨冷静思考下,有多少商品是在“优惠打折”“高价低促销”中被沉服,甚至有的人当时下单待快递收货时,早已忘记买的是什么?
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导致我们生活空间内,80%的商品存在都是无意义;可从断舍离出发,你就会考虑该物品我都没用几次,还是把它留着吧。
简而概之,人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而忽略了作为“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必要性”。
因此,物品本身带着某些看不见的黏着剂,一开始决策时,就没有断然“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不买”,进而如愿以偿得到后,会产生一种若有若的感觉;到处理时刻,更是“弃之可惜”。
说这么多关于思想观念背后本源生活观,价值观,物质产能过剩,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执念是经过时间检验后祖祖辈辈传递下来的,并无对错之分,也许部分不再适用于当前时代,不要被观念束缚。
从心智做出改变
那到底如何有效的做出“断舍离”呢?从深层次来说首先要改变“思想观念”,再者在个人的不确定感(personal uncertainty)中调整感情,物品所有权依赖症的阈值,这里有大概四个维度的方法论:
1. 去“我执”
显然,思想改变是最难的事情,我也在不断践行;两句话表达为“你要清楚,80%的杂念,事情,物品,人,情绪对你都是无关的”,“把自己从本身抽出来去审视自己”;决策的任何时刻,不妨把它们铭记在心。
你在看电影或玩游戏时,因为代入感太深,于是角色哭你也忍不住留下眼泪,角色笑你也笑。不妨试着把意识往后收一收,意识到自身正在电影院的座位上,于是电影中那个角色和你毫不相干,难过的事情也影响不了你。
进一步说,一个人凭空在世上,随着大脑的发育和周围环境人事交互的过程,我们会对自身有个定义。这种定义可能只是种代称,但它会因为时间的沉淀让你“思绪太重”,不如定期放一放,那些旧框框真不适合现在。
2. 调阈值
“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中最重要的两个对冲点在于:1)对事情或情景可预测性的渴求,2)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认知和行动失能。简单来说,这是种认知偏差,导致我们将未知事件理解为“威胁的信息偏差”,从而造成焦虑的持续。
譬如我把这件物品扔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还需要使用,然后你就会产生“物品偏见”;这种思维方式在于:我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会失去什么上,而不是会得到什么上。
Dugas在1998年提出的GAD认知行为模型中,将不确定性的低高容忍程度视为一种催化剂,这种思维模式称之为反事实思维。
当下次再遇到不舍得断舍离的事情就采用“如果……就.……”的形式展开。譬如:如果我当时下单时理性一些,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现在看来这件商品真没必要;如果我当时跟他及时分手,好像现在也不会失去什么。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上行与下行”两种,前者具体表现为正向方式思考,后者则为负面维度展开;当消极的结果超出个人预期时,我们也可用“要是……就是好了”的措辞来思考。
因为预期结果不一致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及反思“为何现实结果超预期”,换句话说就是,让你的大脑尽可能往正向思考,远离物质情感两者对所有权的依赖。
3. 做减法
我也曾经认真思考,断舍离是不是意味着我要过极简人生,那我的家是否就变得“空无一物”?现在看来好像不是,似乎东西也不少;断舍离之后我是不是就控制住了购物的欲望?好像也不是,现在我依然逛街,逛超市,抢优惠。
若你也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它应该是“找到一种与物品之间舒适的生活模式”。
若非要说我从什么时候想要开展断舍离的,那应该是当我每天早起从床上下来发现地上堆满各式各样的东西,让自己觉得空间好小的时候;那一刻我明白,与物品缠绕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从扔东西开始,逐渐屋子变得空旷;进而发现情绪也变得舒畅,然后好像更能静下来聆听自己。日常阅读也不再是碎片化,耐心多读几篇专业内容更能让自身深思,因此变得醒悟,原来“断舍离”的核心是“流通”呀。
总结一下
写如何收拾杂物来改变人生的书很多,在我看来好像也没有让自身过得很好;原因我们都不缺方法论,而缺少正确“认识”。这就犹如“知识是力量”的前提是,知识必须是合适自身的,才会发挥力量,换言之,找到适合的就是向内求的过程。
每天都是断舍离,过程中,要把“我”当做主角,不要把“物品”当做主角。脑子里少想着好可惜,还有用;多想着“我喜欢吗”“我适合吗”,不妨换个视角也许能让你眼睛一亮,自己想想难道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