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0-15 13:00
我举双手支持你“胡思乱想”

本文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徐英瑾为《用得上的哲学》一书所作的解读稿,跟随着他的介绍与分析,你会发现,哲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不少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首发于“十点读书”,作者:徐英瑾,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99种可以在日常中用到的思考方法


你好,我是徐英瑾,我求学时在复旦大学念哲学,现在也在复旦教哲学,一回想,发现自己研究哲学近三十年了。


说起“哲学”,你可能会下意识地觉得它“晦涩难懂”,觉得它太抽象了。但其实哲学本质是很简单的,你可以把哲学理解为讲道理。哲学所关心的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我写了一本书叫《用得上的哲学》,我在里面写了99种可以在日常中用到的思考方法,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喜欢上哲学,更重要的是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得上。


《用得上的哲学》| 徐英瑾 著


比如我有个学生常说“哎呀,我总是一逛淘宝就忍不住买买买,结果买回来一堆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这怎么办”。除了这种小事情,还有关于人生的重要抉择,比如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如何追求到心仪的另一半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如果有了哲学的加持,再做选择时就会更清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都是讲道理。


我们活一辈子,总是在不停地与自己、与他人一起做决策。与自己做决策时,需要一套讲道理的方法说服自己,与他人共同决策时就更需要讲道理了。


哲学家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什么意思呢?你想想看,芦苇是很渺小、很脆弱的,其实人和芦苇一样,也是很脆弱的,我们不如狮子猎豹那样威猛敏捷,也不如河马大象有壮硕的身体作为盔甲。但是,我们人的长处是会思考,能讲道理,所以我们能克服自己的脆弱性。


《慕德家一夜》


《用得上的哲学》这本书有点厚,今天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书里的一些核心内容:


第一个,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有道理?第二个,人常常不理性,在不理性的时候,我们怎样讲道理呢?


衡量一件事有没有道理,其实很简单,你就看它是不是符合逻辑、语义和经验规则。听不懂没关系,下面我来解释。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符合逻辑。逻辑就是演绎推理,从普遍真理推导出个别。比如最典型的逻辑三段论:人都是会死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也是会死的。逻辑弥漫在我们生活里,无所不在。但有时在生活中我们会遇上左右为难的事,逻辑却并不容易想清楚。


比如许多刚毕业找工作的学生都说,自己曾遭遇过不公正的职场待遇。常见的套路是,有的公司决定录用你,但是跟你说:“来可以,但公司有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当然,你要签也可以,签了试用期就只有80%的薪水。”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常常会陷入两难,选择不签合同就失去了劳动合同的保障,选择签合同就要每个月减少20%的工资。该怎么做呢?太难办了。


在哲学中,这叫作“二难推理”,对方已经给你布了一个局,在这个局里只有两个选项让你选,左右都为难,好像死活都会掉坑里。


怎么破解“二难推理”呢?首先当然是认清这是一个局,无论你怎么选都有问题,所以要从局中跳出来,这种公司别去了!刚才这家公司之所以能让这位学生左右为难,就是公司觉得这位实习生除了这份工作,没有别的选择。大胆跳出对方布的局,要求签署劳动合同并给到满意薪资,如果结果不理想,可以换公司。


《我,到点下班》


关于破解“二难推理”,不妨再看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例子: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一次刘邦的爹和老婆,也就是后来的吕后,被对手项羽给捉住了。项羽告诉刘邦:“刘兄,你的老爹和你的老婆都被我抓住了。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要么你现在就和我混,叫我一声大哥,从此以后咱们继续做兄弟,我马上放人;第二,你不跟我混,我也不强求,但我可就要撕票了哦!”


刘邦是怎么回应的呢?他呵呵一笑,说:“这老婆我已经很烦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了。爹我也不管了,你若下得了毒手的话,请便。再见了您呐。”刘邦不按常理出牌,项羽就无计可施了。


有时生活中,我们面临的“二难推理”并不是别人布的局,又该怎么办呢?比如我有的学生想考研究生,但他闷闷不乐地跟我说:“如果我辞职考研,那我就没有收入来源,还要交学费,日子一定是越过越穷了;可如果我今年不考,那我这辈子肯定没有机会再考了,总之,我很痛苦。”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技巧帮他解脱“二难推理”的痛苦,把“二难推理”变成“二美推理”,我说:“如果你考上了研究生,那你就能深造了,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如果你考不上,就不用辞职变穷了。所以,无论哪种情况,你的生活都会变好。”


这种心灵激励法厉害在哪里呢?前面已经说过,二难推理其实就是做了一个局,而“二美推理”的要点就在于告诉你:左右都有坑不假,但这两个坑里面都有温泉哦,你掉到坑里,正好洗个温泉澡,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换言之,就是把自己从“掉坑里”这件事往正面的方向引,让自己看到这件事的光明面。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二、怎样判断一件事情“讲不讲道理”?


除了逻辑,语义也是判断一个事情有没有道理的必不可少的规则。语义就是词语在语言层面的意思。如果我们要判断一个论证是否符合道理,就要知道这个论证中涉及的关键词的语言层面的意思。


有一个笑话很有意思:考古学家最近挖出了一座三国枭雄曹操的墓。这个墓里有一大一小两个头盖骨,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大的头盖骨得了确认,就是曹操的。那小的头盖骨是谁的呢?一个网友说:是曹操小时候的。


网友顽皮的回答很好笑,为什么好笑呢?因为这个论断违背了语义规则。在哲学中,这被称为语义的“范畴谬误”,如果能见到某个人小时候的头盖骨,是一定没有办法见到他长大后的头盖骨的,这是一个语义上的范畴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掉进语义的陷阱里,通俗讲就是“听风就是雨”,夸大焦虑。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例子。为什么有的父母逼着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玩命,那是因为这些父母已经在心里默默构造出了这样一个论断:


“如果孩子输在幼儿园,那么他就会在小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小学,那么他就会在中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中学,那么他就会在大学输掉;


如果他输在大学的话,那么他就会输掉整个人生。”


《我的天才女友》


但这个论证错就错在:它把跑步的赛道和人生的道路做了一个错误类比。对跑步而言,判定输赢,规则很清晰。但人生的赛道,规则就复杂了。你做科学家、做商人、做学者,各自的“成功”评价标准是很不一样的,人生赛道丰富的很。


而且,即使将人生之路勉强比作赛道,这个论证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生的赛程很长,所以真正优秀的跑步选手,都要考虑后劲的问题,在起跑线上,不可用力过猛。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在批评,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到大学阶段创造力不足,就是因为早期教育开展得太残酷,太多精力消耗在了赛程的前半段。


讲到这里,有人会觉得不服气,说孩子基础打好没什么不对。我个人的观点是,进行适当的早教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这些要和孩子的兴趣结合在一起。


比如让孩子学英语,你要真心让他觉得:英语是一门有趣的语言,要让他通过英语看到人生赛道的丰富性、人生的可能性。而我更推荐的一个关于人生的隐喻是:人生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你的起点,任何一个时刻你都会开出一条新的赛道,你的输赢,完全可以按照你的内心来界定。


判断一个事情有没有道理,第三个同样重要的规则还有“经验”。“经验”就是我们从已发生的事中得到的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地上有块香蕉皮,我们会认为不能踩,踩了会摔跤。尽管踩香蕉皮有可能不会摔跤,这在语义表达上没毛病,在逻辑上也有可能,但我们还是依然倾向于会摔跤。因为根据经验来推理,大概率是会摔跤的。不过经验也受限于我们的阅历,我们不能仅仅通过经验就仓促下结论。因为经验容易碰上“幸运者谬误”。


比如,生活中,有些持知识无用论的人,总是说:“你看谁谁谁,小学都没毕业,生意却做得那么成功,手底下给他打工的都是大学生。所以,学历根本没什么用。”但是,他忘记了,他口中的谁谁谁只是商战中的幸存者,商战中已经倒下了更多的人,很多低学历的人一辈子都没做到较高的岗位。这就是经验里的“幸运者谬误”,只看到幸运者,看不到陪跑的大多数。


我们需要用经验来判断一件事情,但注意不能掉进“幸运者谬误”里。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衡量一件事有没有道理,就要看它是不是符合逻辑、语义和经验这三个规则。


哲学是教我们讲道理,但是人时刻能讲道理,能保持理性,是个理想状况,我们生活里有太多时候都是非理性的。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是很容易被影响的。


人为什么会非理性呢?心理学有一个流派叫做“演化心理学”,它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心理活动。他们认为,大脑遵循着“节俭”的原则,因为生物的演化过程就是一种投资,凡是投资,都追求投入和产出比。从智人到人,演化机制已经在智力上投入了过高的比重,所以不愿意继续增加开支,这让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有偷懒的天然倾向。


大脑的偷懒和非理性,与很多心理学效应有关。第一个叫“锚定效应”。比如我们常开玩笑说“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从逻辑上来看,先后顺序并无所谓。但如果按心理学“锚定效应”的说法,先听坏消息是比较好的选择。“锚定效应”就是,人在考虑怎么得出一个结论的时候,会更依赖于早期获得的证据。


先听坏消息,心理就会把“锚”定得很低,后来跟上来的好消息会带来更多喜悦。锚定效应在商业活动里运用的特别多,比如你在商场买东西,赶上有什么打折活动,你去看价签,一件标价199的衣服,它会划掉,标上99元。它为什么要保留原价199把它划掉,而不是直接就标一个99元呢?因为原价199就是它的锚,是你做决策的参照标准,你一对比现在只要99,买买买!


除了“锚定效应”,人在心理上还存在“框架效应”。比如新房子刚装修完,你去买甲醛清洁器,商家说:“我们这款清洁器能去除90%的甲醛,是市面上最好的。”但你明明听说另一个品牌的清洁器能去除95%,你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可是他们的产品很笨重,而且价格贵了好几百。”听完他的解释,你想原来如此。哪里不对呢?你已经上了“框架效应”的圈套。


框架效应能把你框定在对方想让你关注的事情上,比如这个清洁器的价格与轻便,让你忽略自己本身想关注的事情——除甲醛的效果。所以,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最好带上一个思维方式和你不同的家人和朋友,我们常说旁观者清,核心就是旁观者总能站在框架之外,你们一起分析就能大大弱化框架效应的影响。


最后一个心理效应,是关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心灵把握时间的方式,和时钟记录的时间不同。心灵把握时间时会发生一种“变化增时效应”,也就是说,你在一段时间里心理变化越多,你感受到的时间就越长。比如,你在五分钟里查看了五封邮件,那么这五分钟就比无所事事的五分钟显得漫长,你记忆也会更深刻。


懂得这个效应,我们在一些重要安排上就可以活学活用,比如你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对方对自己产生比较好的印象,这时你就可以在有限的约会时间里,多安排几个节目,增加一点变化,引发更大的心理刺激,使得对方以后对这次约会记忆深刻。


所以你会发现,人很容易被影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就可以做到多一些理解和运用呢。


三、语言精准了,人生才能高效


最后,我们要说说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是西方当代诞生的一个哲学研究分支。别看它诞生仅仅一百年,势头可不小。


哲学体系分支很多,比如心灵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等等,但是在哲学所有的分支里,谁是真正的“老大”呢?我认为就是语言哲学。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表达的所有观念,归根结底都要用语言表达,如果语言混乱了,那就什么事都说不清。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所以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用好语言这个工具,来思考各种各样的哲学问题。说到这儿,我想举一个关于9.11惨剧后,保险理赔案的案例。请注意,这虽然是个法律案件,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个哲学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正是对语言的反思。


《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


历史上有名的“9·11”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恐怖袭击发生后,世贸中心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款,因为这两座大楼都已经投保了。世贸中心要求赔偿两次款,因为两座楼都倒了。


保险公司觉得不行,理由是这次恐怖袭击是一次事件,保单上说得非常清楚,一次事件保一次钱。但是世贸中心认为这就是两次事件,前一座楼被攻击的时间和后一座楼被攻击的时间还相隔了半个小时呢。于是,法庭辩论就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陷入了僵局:9·11恐袭到底是一次袭击,还是两次袭击?


这里涉及的哲学问题,就是界定什么叫“同一事件”。这需要我们对语言进行深入地辨析。人类使用语言是有默契的,也就是说,语言背后都有隐藏的前提。比如关于“同一事件”,隐蔽的前提之一是,同一事件各部分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会太久,比如我们把一战和二战分成两次战争,因为它们相隔二十年,但9·11事件中两次袭击相隔只有30分钟,这样的时间差,似乎可以被忽略。


另一个隐藏前提是,如果恐怖袭击是由两个不同的恐怖分子策划的,而且他们两伙人也没合谋,那么即使相隔不足30分钟,也应该被算作两次事件。但是9·11事件中,两次袭击是同一伙恐怖分子策划的。最终我们可以判定,保险公司只需要赔付一次。


你看,语言的威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曾提出一个“语言图像论”,他认为我们语言的核心功能,就是准确表达外在世界的真实模样。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语言准确,你的世界这幅图像就清晰;如果你的语言含糊,你的世界就会像分辨率低的图像,模糊看不清。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说话都要更小心,对含糊不清的话保持警惕,努力提高你世界“图像的分辨率”,否则说的和听的人都会陷入困惑。


比如,领导对下属发出一个命令,如果语言含糊,他潜意识里可能认为,员工就应该自觉精准把握他的每一条命令的真实意图,但人的领悟力高低不等,实际上大部分员工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所以,一旦工作做不好,领导会困惑:为什么员工不能按我的意思办事?是不是不愿意听我的话?员工也会困惑:领导是不是故意为难我?就想让我难堪?双方因为语言问题陷入了关系矛盾中,不仅工作完不成,还有可能影响心情和生活。


所以,如果你是领导,一定要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加以规范,清晰表述,做到准确、简洁、高效。如果你是员工,在领导交代工作之后,开始着手之操作前,你一定要把不清楚的地方拿出来一一询问,学会复述和再确认,让双方对语言背后的隐藏前提达成共识。


这就是语言哲学的生活意义,我们的语言精准了,我们的世界才能井然有序,人生才能真正高效。


好了,到这里,《用得上的哲学》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介绍完了。最后我再来为你简单总结一下:


其实哲学就是讲道理。我们判断一件事有没有道理,可以从逻辑、语义、经验这三个规则入手去思考。


人是很容易被影响的, “偷懒”是我们大脑的本性,知道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注意别让自己掉进陷阱里。


另外,语言是所有哲学问题的终极界面。使用语言时,应该尽量清晰、简洁。


最后,我想说的是,哲学当然远不止这些内容,它有更广阔的天地,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最鲜活的存在。感谢你能在纷繁扰乱的世俗中,静下心来读哲学、品生活,对生活保持着思考,对生命保持着初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徐英瑾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