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0-19 15:16

世界性的交通拥堵:伦敦百年拥堵那些事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城论道 I 洞见城市交通(ID:zhichenglundao),作者:刘奕彤,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伦敦作为世界大都市,地域宽广,人口众多,交通状况复杂,拥堵作为“顽疾”困扰了这座城市数百年。直至今日,伦敦人依旧在“拥堵-治堵-缓解-再拥堵-再治理-再缓解”的循环中,想方设法和交通拥堵“斗智斗勇”。


一、17世纪-19世纪末:从马车时代到轨道时代


航海殖民、工业革命等系列变革,让英国从世界边缘走向世界中心,首都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第一个特大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汇聚之地,人口更是迅速膨胀——到19世纪末,人口已经超过了600万[1]


*注:维多利亚时代(19世纪中期-1901年)的伦敦,其范围泛指如今的“内伦敦”;自1965年起,大伦敦(The Greater London)行政区划设置,因此自此标注起后文若无其他如“伦敦市中心”“内伦敦”“外伦敦”等特殊名称,“伦敦”二字所指范围皆为“大伦敦”。



一片混乱的马车时代


彼时的伦敦正处于马车时代。每天,城市道路上就是各类马拉车和步行者在几乎没有任何交通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混行,交通规则也大都仅凭习惯。


私人马车、出租马车、公共马车、运货马车……每天都需要超过30万匹马来保证城区的运行[2]。马车被大规模地使用,但缺少有效的规章与管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伦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早在17世纪中期,伦敦大街小巷的交通堵塞就已经屡见不鲜了。伦敦居民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在1666年的日记中描述到:“晚饭后我带着妻子出门……但是在新交易所门前的街上堵了半个小时都无法通过……”[3]


造成交通堵塞的理由有时候也令人啼笑皆非,丽莎·皮卡德在《复原伦敦:1660-1670年的伦敦日常生活》一书中写到:“有时候造成‘停止’的原因很不寻常,因为造成现代交通堵塞的原因之中,至少不会有伦敦司机不得不面对多达1000只火鸡从它们的出生地步行到在伦敦仓库的新家……”[4]


在1794年,更是有数百人乘坐的马车堵在了伦敦桥上,花费了将近3个小时才得以疏通拥堵。


轨道交通大发展时代


19世纪中期,人们逐渐不满足于有着缓慢、低效等等弊端的马车出行,轨道交通作为能够延伸更远、跑得更快更为高效的方式被开发出来并迅速壮大。


乔恩·E·刘易斯在《伦敦:自传》中写到:“打破和重组。铁路的建设使首都的整片土地都被拆除,为轨道和车站让路。”[5]


城市有形的边界被不断打破;城市无形的边界也在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发展而向外蔓延,伦敦的城市布局也因此改变。


始建于古罗马帝国时代的伦敦城墙,在进入18-19世纪后,开始逐渐因巨大交通需求而开始被拆除,以改善交通流量[6];以火车为首的轨道交通,不仅连接了伦敦与城郊,更是将伦敦与英国其他城市“串珠成链”。



1836年,伦敦第一条铁路线——伦敦和格林威治铁路开通了,随后尤斯顿、帕丁顿、国王十字、维多利亚和查令十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火车站纷纷建立。


19世纪中期的伦敦,见证了铁路的繁荣,如今使用的几乎整个铁路网都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建立的。




然而,铁路的不断扩张虽然连接了城郊与城市,但当时法律规定火车站不能建在城市中心,因此便带来了无数从站点下车后在城市中通过马车、步行方式等穿行的人口,导致伦敦市中心的交通需求激增,进一步加重了交通拥堵。


19世纪中期一位马厩管理员就曾坦言到:“我们一直以为当铁路到来之后,自己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但是结果并不是那样,铁路线路增加得越多,对马车的使用量就越大”[7]


地铁的修建则意在缓解伦敦市内的交通拥堵。


伦敦地铁最早的构想在1830年代提出,1863年,伦敦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大都会铁路最终于建成通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开通首日载客3.8万人,第一年客运量达950万乘客,第二年增加到了1200万[8]。《泰晤士报》称其为当时“伟大的工程成就”[9]




其后,伦敦掀起了一场地铁建设热潮。到了1880年,扩展后的大都会铁路每年运载4千万名乘客;其他路线也迅速跟进,1884年,内环线(现在的环线)竣工;动力也从蒸汽过渡为电气——第一条电力运行的伦敦城与南伦敦铁路于1890年建成[8]



地铁的不断扩张为缓解伦敦的交通拥堵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当时地铁处于发展扩张阶段,还没有构成庞大完备的运输网络,运输能力相对有限,且伦敦城市的发展可谓是“马不停蹄”,19世纪末,每天仍有20万余人进入伦敦市中心[10],马车、步行仍然是进城的重要的交通方式,因此许多道路仍然被堵得满满当当。



交通信号灯出现


交通方式日益增多、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但交通标识与信号依旧缺乏。在步行者与传统马车之外,1860年有轨马车也加入了抢夺道路使用权的行列,使得原本就拥挤的街道雪上加霜,时常发生事故。


为了减少事故率,伦敦于1868年12月在议会大厦前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红绿交通信号灯。灯柱高为6米左右,只有一盏光源,红绿灯的切换是通过煤气灯以及其灯罩前的两块红绿玻璃,通过牵动皮带轮来切换。



但由于其技术不够成熟与稳定,有着故障频发、低效与危险的问题,因此很快就被拆除了。直到1926年,电信号灯才重新回到伦敦街道[11]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伦敦城市不断“膨胀”,交通也可谓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大发展——马车繁荣、轨道扩张、交通配套设施出现、地铁诞生等。但拥堵也在不断“成长”,始终相伴相生,是困扰城市的“顽疾”。




二、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向机动车时代混乱过渡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伦敦仍在不断向外扩张,其人口规模已经超过巴黎、柏林、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总和,超过英格兰和威尔士总人口的20%[12]


城市发展的同时,交通方式也开始了下一轮的变革,向崭新的机动车时代过渡。


私家汽车在1890年代首次出现在了伦敦街头[13],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普及,走进了寻常家庭;有轨电车也在1901年迈进了电力时代,成为街道上的“新宠”, 到1903年,伦敦有已经300 辆电动有轨电车,节日的周末载客达到80万人次[5]


虽然汽车、电动有轨电车等新的交通方式逐渐跻身主流,但以马匹为主体的旧的交通方式也没有完全消失,马拉货车仍然活跃在街头。多样、混乱、拥挤,伦敦交通就在这样一种“大乱炖”中向机动车时代过渡、迈进。


交通相关的法令和规定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逐渐建立并完善。1924年以管制、改善伦敦及其附近区域交通为目的的法案颁布(London Traffic Act 1924)[14],随后英国也颁布了适用于全国的道路交通法案(Road Traffic Act 1930)[15]等。


但随着交通方式的增多,以及速度、通达度的提升,人们更加频繁地从偏远的城镇和村庄大量地往返伦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通拥堵成为了伦敦的城市常态。


这种拥堵在无时不刻地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活,在英国国会议事录1930年代的记载中,交通拥堵多次作为问题在议会中被提出讨论。吉尔迈因勋爵(Lord Kilmaine)在1932年12月的一场议事中通过描述自己的出行经历来呼吁大家重视糟糕的伦敦交通:


“交通拥堵的恶化令人震惊……我要去的地方无法乘坐地铁,只能打车前往,但每隔一会就要被堵上5分钟、10分钟或是一刻钟……”[16]


他还提出,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马车与机动车混行,马拉车的速度非常缓慢,且经常在繁忙时段与繁华路段行驶,并提出应对马车进行时间与路段上的双重限行。








三、二战后-20世纪末期:城市高速发展,堵塞日趋严重


二战后经济复苏,大伦敦地区人口超过八百万 [17],小汽车数量急速增长,80年代初,伦敦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0余万辆[18],交通阻塞日趋严重。



由于交通的复杂性,很多事情通常是决策者无法准确预测的。1930年代起,英国的规划者尝试通过规划新道路系统来试图缓解交通拥堵,但由1960年代(甚至更早)道路依旧拥堵的结果可见,显然 “工程性的方案”并不能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车辆只会不断填满新的道路空间[19]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仅仅通过拓宽道路、修建新的道路来根治拥堵问题是不太现实的。


伦敦及其周围各郡交通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伦敦交通,1951-52》报告中曾用严肃的语言强调:“除非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否则伦敦的交通很可能会陷入停滞”[16]


在1950年代英国国会议事录中,交通拥堵依旧是老生常谈。马库斯·利普顿上校(Colonel Marcus Lipton)在1953年12月的一次议事中说道:


“……50年前,乘坐马车行驶的速度可能都比现在乘坐大马力汽车的速度要快得多……从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得比以前困难得多。”[16]







四、21世纪:治堵之路的持续探索


2003年,为缓解交通拥堵,伦敦(大伦敦)*开始针对汽车在繁忙时段进入市内部分区域收取“交通拥挤费”,并根据拥堵情况进行了多次费用上调,如今已经从5英镑上调至15英镑[20],缓解拥堵在十余年内有了相当的成效。


在拥堵收费后2007-2017的十年中,伦敦的交通量出现了明显下降,市中心(Central London)的交通量下降最为显著,拥堵收费区的交通量同比下降了25%[21]



且自2000年以来,伦敦地区人们在交通出行模式的选择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汽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比例保持稳定下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公交车、火车以及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绿色环保的自行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交通本身具有多变性与不确定性,交通拥堵作为顽疾又往往和经济发展相伴相生。因此,尽管伦敦在持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治堵并阶段性地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但拥堵很顽固,且会反弹,近几年伦敦的交通通行速度已经重新开始放缓。



《金融时报》报道中描述到:公共汽车、出租车、货车等沿泰晤士河岸街缓缓前行,经过查令十字车站,最终到达特拉法加广场,是伦敦最繁忙的街道上最典型的早晨[22]


在规律性拥堵之外,极端情况的出现也会对交通拥堵产生明显影响。


在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封城”作为突发情况也对伦敦交通在短时间内带来了极大影响。2020年11月,新冠疫情使得英国不得不实施城市封锁,数万人赶在封锁前开车逃离伦敦,伦敦交通瞬间陷入混乱。


封锁前一日,据卫星导航提供商TomTom发布的拥堵数据,截至当地时间晚6点,伦敦交通堵塞多达2624次,全市道路车辆排队长达1200英里(约合2000公里)[23],市区、马路、高速,全都变成停车场。伦敦网友纷纷感叹[23]


“这是我三十年来见过最严重的交通拥堵!”


“伦敦处于‘完全混乱’之中!”


“我开车花了两个小时才开了5英里……”


五、总结与展望


自几百年前的马车时代到今天的机动车时代,伦敦都在被交通拥堵问题困扰,但也始终走在治堵的前列。


虽然城市经济发展、机动化进程推进、人口增长等带来的拥堵问题难以避免,且十分“善变”,但伦敦始终积极治堵,方式也可谓是多种多样,其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


在一系列的缓堵政策之外,最新的《伦敦市长交通战略2018》回顾并反思了伦敦现存的主要交通问题——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和交通战略虽然曾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利好,但同时也造成了居民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挤压了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发展空间,是交通拥堵的重要源头[24]


同时也对伦敦未来交通提出了愿景以展望——以“健康街道战略”为核心,统筹未来24年的城市交通发展,计划实现2041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达到80%的目标,将伦敦打造为一个“街道有活力、交通有效率、空间有魅力”的国际性宜居城市。


可见交通拥堵虽是顽疾,但也绝非“无药可救”,只是没有什么“药到病除”“一劳永逸”的捷径,需要持续的、积极的、科学的治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交通拥堵治理,一直在路上。


参考资料

[1] 伦敦历史;19世纪伦敦,维基百科

[2] 伦敦地面交通1900-1945,伦敦交通博物馆

[3]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Diary entries from November 1666

[4] 《复原伦敦:1660-1670年的伦敦日常生活》, 丽莎·皮卡德

[5] The Railway Age, Sky History

[6] 伦敦城墙,维基百科

[7] 轨道交通的前世今生

[8] History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Wikipedia

[9] First Day of the London Tube, History Today

[10] 你觉得你的通勤不好吗?超过20万维多利亚时期的人走过充满鲜血和粪便的街道,太阳报

[11] 威斯敏斯特世界上第一个红绿灯的样子,Londonist

[12] 《The History of The Port of London》, History of London

[13] London History - Transport, Old Bailey Proceedings Online

[14] London Traffic Act 1924, 维基百科

[15] www.legislation.gov.uk

[16] Hansard 1803-2005

[17] ONS population estimates:Population of Grater London 1801-2011, London Datastore

[18]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人民网

[19]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 systems in the UK:Future of Mobility: Evidence Review》,Foresight &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

[20] 伦敦交通拥挤附加费,维基百科

[21]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2017.12

[22] Traffic congestion: is London running out of road?, Financial Times

[23] Exodus London! Tens of thousands of motorists trying to flee capital last night before lockdown sparked 1,200 MILES of queues across city's roads and hours of delaysin 'worst congestion EVER', Daily Mail 

[24] Mayor’s Transport Strategy 2018, Mayor of Londo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城论道 I 洞见城市交通(ID:zhichenglundao),作者:刘奕彤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频道:

大 家 都 在 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