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一切关于古董车的话题都绕不过1950年代,而谈到1950年代,时尚界总要感叹,那是优雅风格的最后一段好时光。就是在那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奇妙年代,汽车由少数人尊享的代步工具跃升为欧美大众美好新生活的象征,在外观设计方面达到了后世再难逾越的巅峰,也给当时的流行文化时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50年代是“梦幻年代”,也被称作“汽车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人们迎来了平静美好的新生活。汽车工业在这段时间内突飞猛进,不少如今被藏家追捧的车款都在此时诞生。它们不仅性能一流,在设计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考究。2012米兰春夏女装周上,Prada女士就借新系列对这段汽车工业的辉煌期致以敬意。
秀场上洋溢着一片1950年代的复古风情。当时最火的凯迪拉克经典轿车的设计元素频频出现在裙摆上,手包上,甚至连鞋子的设计都是与凯迪拉克经典车款Eldorado的尾灯设计如出一辙。模特们身着汽车印花的皮制短裙,拿着汽车印花的手袋。象征着汽车急速前行的火焰图案也出现在了百褶裙的裙摆以及高跟鞋的鞋跟上。代表霸气和力量的汽车元素难得的与女性的柔美飘逸结合起来。这样的风格更延续到了新季的广告上:Natasha Poly率领一众模特在Steven Meisel的镜头下,化身成为加油站里的公路女郎,誓将1950年代风情进行到底。
1950年代的汽车不再只是人们出门代步的工具,而是变成了象征美好生活的必备品。汽车设计师们从飞机、室内装修,甚至时装上吸取灵感,全部用于汽车的外观上,推出一款又一款的经典汽车。而在这背后,是人们无忧无虑,及时享乐的美好时光。
“肌肉车”与“冰淇淋车”
20世纪初,当时装设计师Paul Poiret设计出裙摆窄小、不便行走的“Hobble Dress”时,曾辩解说:“穿我设计的裙子的女人,都已经坐上车啦。他们不需要走路。”其潜台词是在说“我只是在为少数人设计,哪里需要照顾所有人的感受”。
Poiret恐怕没有想到,在他讲完这番话的四十年后,汽车已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享,而是深入到了万千普通家庭中,成为了生活必需品。在1950年的英国,平均每7个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而到了1959年,这个家庭平均数更是缩减至“3”。二战后重工业迅猛发展,经济也持续繁荣,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更充足的物质享受,这些都为汽车产业黄金期的出现做好了铺垫。其中,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各领风骚,但两者的风格却截然相反。美国人觉得欧洲人生产的汽车设计乏味,而欧洲人反觉得美国人只爱玩些花架子,不考虑汽车的实际功效。
二战过后,美国人对待汽车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随着人们手中可支配的钱数越来越多,对商品的外观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汽车从交通工具跃身为舒适生活的象征,在美国,车子的外观越雄伟,越代表着奢华,就越受人追捧。五十年代被视为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高峰期。凯迪拉克公司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推出了两款经典车型:Sixty Special与Eldorado。设计师Harley Earl降低了二战时轿车的车身,并使其整体线条更显圆润,车体更加宽敞修长,符合了当时人们讲究舒适讲究排场的心理。从侧面看去,轿车的线条笔直硬朗,充满力量感,颜色方面从大红色到浅蓝色一应俱全。如同火箭一般的独特汽车尾灯设计更是叫人过目不忘。
在这些丰富新奇的设计元素中,有不少是设计师为了迎合政府关于交通安全出台的种种政策的无心之举。例如,在五十年代的中期,美国的不少个州相继规定,从1958年起,所有的汽车必须都配备上双大灯。这是一个对美国汽车设计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而单大灯和双大灯也成为了判断一辆车子是1957年款还是1958年款的重要标志。既然增加了大灯的数量,设计师们干脆把大灯的尺径也扩大了一半,来增强车子强悍的气质。当然也有对于社会热门事件作出的回应。1957年时,苏联的Sputnik一号卫星成功绕地球运行一周,标志着太空时代的开启。这样一来,各种宇航元素出现在一辆汽车上,也就不显得那么奇怪了。
1950年,美国公路上共有4000万辆轿车在行驶,到了五十年代末,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倍。这段时间里,车子的外观变得越来越雄壮和霸气,所谓“肌肉车”一词,正是源自这一时期。越大越好成为美国人的梦想,然而欲望却是永远没办法被满足的。
此时,欧洲人对于轿车的要求与美国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对美国人讲究排场的那一套不屑一顾,将其视为暴发户才会做出的举动。此时欧洲畅销的轿车小巧精悍,讲究实际功效,而外观则退到了第二位。大众,雷诺和雪铁龙这些汽车生产商们专注于“紧凑型汽车”的研制与开发,这种汽车体型小巧,车体由前到后呈圆滑的曲线状,却能带给驾驶着无与伦比的驱车感受。而奔驰公司推出了被誉为“史上最佳”的300S号轿车,紧接着在1952年推出了该款车的限量版——300SC,带领德国成为欧洲汽车设计的领军国家。法国人把一贯喜爱的优雅风格注入到了汽车设计当中,发明了“无中柱对开门”的车门设计。这样一来,下车的空间就扩大了一倍。穿着礼服长裙的女士们从车上下来时,就不必再担心裙撑被车门挤压变形了。
当时的汽车广告也很有看点。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生产商们找来了专业的时尚造型师来为汽车广告打造新的形象——广告中出现的车子,时装,配饰等等,都是经过一番周密考虑的。模特们身着晚礼服站在跑车旁边,扬起一张张生活幸福美满的笑脸,似乎代表着人类生活已经达到了完美最巅峰。高度敏锐的时装杂志们当然不会漏过这样的流行风潮。1954年,英国版《VOGUE》杂志为Lauren Bacall拍摄的照片里,编辑们就详细地描述了Lauren乘坐的那款汽车的样貌:
“这是一款产自意大利的高级轿车,名字叫做‘the Isetta’。这辆轿车既少见又显新潮。它只有一辆冰激凌餐车一半的大小,车门被设计在了正前方而非传统的两侧。相信它会是您好品位的最佳体现。”
时代风向标
2008年时,著名摄影师Edward Quinn的一本名为《Stars and Cars of the 50s》的画册出版发售,在这本书中Edward用自己的相机记载下了五十年代时,许多明星与自己爱车的宝贵照片。其中包括:Picasso与他的最爱斯柯达轿车;而“小野猫”Brigitte Bardot与她的蓝旗亚跑车更组成了“香车美人”的漂亮画面。1950年代,彩色电视机的出现对电影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好在没有减少点影星的影响力。穿最时髦的衣服,开最新潮的汽车的明星,依旧是整个时代的风向标。而他们与汽车之间的故事,无疑也推动了汽车风潮的流行和普及。
而英国记者Martin Buckley则更进一步。他写的《Stars, Cars and Infamy: 100 stories of the Bad, the Drifted and the Deadly》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八卦欲。Grace Kelly的王妃当得不顺心时,她爱开什么车出去透风?爱车爱到人尽皆知的Elvis Presley在不能顺利启动自己的DeTomaso Pantera跑车时,居然会掏枪对着车子连射几枪?多少明星是因为超速驾驶丢掉的性命?或许是因为汽车天生具有点危险性,也让这些八卦传言更显得引人入胜。
猫王Elvis Presley是疯狂的汽车收藏家,光是凯迪拉克轿车,他就拥有100多辆,更别提劳斯莱斯、林肯、宝马等其他品牌了。在他的车库收藏里,不少还是生产商的特别定制款。而他的最爱,要数一辆粉红色的Eldorado轿车。这台车子同它的主人一样招摇无比。因此,后来狗仔队们也纷纷学会了根据车身颜色来判断车主人的本领。
Jake Kerouac则选择了驾车同好友在公路上漫无目的地前行。这种近似流浪的行为让Jake成为了“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比以往父辈们更向往自由,他们讨厌束缚和管教。而年龄和阅历又阻碍了他们成就一番自由且伟大的事业。那么,开着一辆汽车上路,一路上去品尝人间的冷暖苦涩,或许是排解忧愁的最好方式。
受汽车风潮的影响,时尚摄影师们也不再满足于在室内拍摄静态的时装片。因为模特常常需要在镜头前驾驶汽车,以往动辄出现的长款礼服的杂志曝光率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适合驾车时穿着的轻便运动类服饰。摄影师还开始把模特们带到户外,在一种更为自然的环境下进行拍摄。英国人Norman Parkinson无疑是其中翘楚。他为1957年八月号《VOGUE》杂志拍摄的封面,就是一位身着紫色套装,坐在一辆浅紫色的轿车里向外张望的女郎。William Klein则让身穿红色大衣的模特站在曼哈顿的街头,做出伸手招揽出租车的样子。这些影像为我们定格了典雅风格的最后好时光。
不过,关于1950年代汽车的回忆并非每一段都那么顺心如意。比如当时与Marlon Brando齐名的天才男演员Montgomery Clift的遭遇。在35岁时,他就已获得了3次奥斯卡奖的提名,演艺生涯如日中天。然而1956年不幸却突然降临,Clift从一个宴会上离开驱车回家,他驾驶的雪佛兰汽车在行驶到一段弯路时,突然失去了控制。汽车猛烈地撞向了路边的一个电话亭,Clift被压在了车子底下,面部受到严重伤害,鲜血直流。这次的车祸给Clift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他的左半边脸肌肉无法再如往常一样自然运动,也就断送了他大好的演艺生涯。
最家喻户晓的例子莫过于因飙车丢掉性命的James Dean。1955年,这位年仅24岁的俊俏男孩驾驶着他的保时捷跑车出车祸丧生——而那部与他“同归于尽”的座驾上还写着他的昵称“Little Bastard”。讽刺的是,同年的早些时候,Dean曾拍摄过一部呼吁人们减速驾驶的公益广告片。车祸之后,这辆已经变形的保时捷跑车被当作了安全驾驶的反面教材,在全美国展览供人参观,但收到的反响平平。因为,当时的年轻人仍旧渴望能够模仿James Dean不羁模样,穿着T恤和牛仔裤,开着快车穿越美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