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弓杰,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条微博的评论区可能有成千上万条留言,意见褒贬不一,某些博主常通过删除负面评论或关闭评论区的方式来管理评论区。数字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但有时意见的表达,却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评论区留言可以助推事件良性发展,有的却夹杂着负面情绪和粗俗言论,误导人们对事件或人物的看法。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其发表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其核心指向之一是建立一个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之上就普遍的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公开批判提供空间,期望构建理性的讨论空间。[1]
当然哈贝马斯描绘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在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漫天飞舞的评论不仅带来了沟通,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有一些专业媒体机构开始关闭评论区或限制评论功能。本期全媒派带大家浅析评论区的利与弊,并探讨一个问题:对于新闻内容平台而言,评论区是否仍然有必要?
一、关闭评论区留言,不是说说而已
关闭评论区,在很多新闻从业者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毕竟这是新闻类信息从单一传播走向双向反馈的典型表现。但现实中,除了社交平台开始提供关评论区的功能外,一些发布或转载新闻内容的平台也参与了进来。
2021年9月30号,美国新闻与评论网站Salon正式关闭其评论区,其负责人表示,“当前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也将因时而变进行调整。”
图片来源:Salon网站
无独有偶,NJ.com在一年前删除了评论功能。许多传统媒体出版物多年来都不允许发表评论。路透社早在2014年11月就宣布将关闭评论区功能,其编辑丹·科拉罗素解释说:“很多围绕新闻展开的信息丰富、见解深刻的讨论,以及对新闻报道的批评和褒奖,都已经转移到社交网络和论坛,这些社区提供了生机勃勃的讨论氛围。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可以自行维护秩序,将那些滥用评论权的人推向边缘地带。”
图片来源:NJ.com
一些传统的新闻媒体认为自己反正争不过社交媒体或线上社区,干脆关掉评论功能;而社交属性强的内容平台在这方面也不断提供新创意。
例如,2018年4月,抖音小助手官方推送通知称,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效果,将对服务器进行升级维护,在此期间将暂停评论功能。而重新上线后的评论功能增加了对于不当言论的识别筛选功能。
而在微博这样的平台,关闭评论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公众人物的惯用手段,特别是对于正处在争议事件中的名人而言,关评论或限制评论的举措已经十分常见。
10月底,微博上线“炸毁”评论区的新功能,用户可以“炸毁”自己微博下方其他用户发表的评论内容。被炸毁的评论将对用户个人隐藏,自己看不见,而其他人依旧可以看到和评论。
社交平台限制评论的创意,不断能够给新闻媒体带去新思路。
二、评论区因何而关?
新闻内容平台关闭或限制评论区的原因五花八门,综合来看,有三个方面最为显著:
1. 争议性评论会影响其他人对内容的判断
部分内容平台关闭评论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如果读者评论区的观点与原文章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分歧,会影响原文章的传播价值。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副教授弗兰克在其发表的论文中表示:“人们在评估信息时通常采取一种心理捷径,这种行为可以归结为启发式方法,常见的就是会参考其他人的想法,无论有意与否,对文章的负面评论可能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文章本身的看法。”
例如,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一群人对一篇新闻发表负面评论,你可能会认为大多数人觉得这条新闻质量很低。再例如,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一群人对一部电影打了差评,你很可能也会认为这部电影不值得看。
对于读者而言,这种评论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对于发布内容的一方而言,这种评论的存在是非常影响传播的。因此,当其无法有效控制负面评论的蔓延时,便会采取关闭评论区的方法。
2. 极端评论会误导舆论、破坏评论区生态
互联网使用场景下,网络评论空间面临娱乐化泛滥、开放性多余而理性批判不足、网络谣言和暴力滋生等现实困境,容易造成不良的舆论导向。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极端网络言论,比如谩骂羞辱、言语威胁等。
此类言论不仅会对内容创作者带来直接影响,影响创作者的动力,也会破坏平台的评论区生态,将正常的讨论引向骂战,将就事论事变成情绪宣泄。
3. 无效评论会淹没有效评论
线上评论曾被寄予厚望,互联网的出现亦是如此。许多人认为互联网提供了讨论的平台,每个人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这些崇高的梦想,就像是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尽管被很多学者看好,但却仍未完全成为现实。
例如,彭兰教授曾提到信息飞沫化现象,即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在无价值的信息中,出现了大面积无效内容。比如某些平台评论区过多的小广告,会掩埋部分有价值的信息,带来了信息的无效传播,降低用户对评论的兴趣。
时任Vice主编乔纳森·史密斯曾在一份关于该网站决定终止在线评论的声明中写道:“网站的评论很少处于最佳状态,他们经常陷入种族主义、厌恶女性的漩涡,在这种漩涡中,最响亮、最无礼和最愚蠢的意见被推到了顶端,而更加合理的回应被淹没在噪音中。”[2]
三、网友评论对于新闻报道仍有价值
1. 促进公众讨论、推动事件进程
虽然有些评论区的内容可能是负面,但是它们的缺席或许会让情况更糟,评论区的存在仍具备一定价值。近年来许多社会事件的解决都与网友的公共讨论相关,在江歌案、长生疫苗事件、昆山反杀案等公共事件中,评论区扮演着促进公众讨论、推动事件进程的重要角色。
微博上网友对疫苗的正向讨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占网民整体的75.2%。[3]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新闻的评论区留言则成为人们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一种便捷方式。
2. 提供增量信息,促进新闻传播
当然,评论区的功能不止于此。一方面,评论区的留言内容可能会带来增量信息,许多新闻线索潜藏在新闻的评论区;另一方面,评论区的留言也是纠正错误信息的一个方式,许多虚假新闻信息就是网友在评论区更正的。评论区互动方式也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在传播反馈环节上的不足。
同时,评论还能够帮助新闻实现进一步的传播,比如很多新闻会因为评论参与度的提高而将更多潜在受众卷入,吸引更多人参与讨论。
3. 营造互动氛围,增强读者粘性
对于新闻媒体或内容平台而言,在培养沟通氛围以及增强读者黏性等方面,评论区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评论区更像一个“在线互动区”,网友留言、互动的本质是其对交流、互动的渴望。通过在评论区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一方面,满足了个人的表达欲;另一方面,达到了“曝光”自己的目的。倘若平台能够适当加以引导,用户能及时得到他人的正面反馈,将会进一步刺激读者的沟通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评论区友好的沟通氛围还有助于增强读者粘性。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觉得一篇文章观点不错,或许会为作者点赞;若觉得文章实用,或许会加以收藏。而当读者读完文章后还发掘到了附加价值,则会加以关注。当看完文章尚有疑惑而在评论区有其他读者解答时,当有读者从其他新颖角度加以解析时,当评论区上演别开生面的“唇枪舌战”时,读者自然而然也就喜欢上了这样的沟通氛围,提高“常来逛逛”的概率。
因此,也许不应该把重点放在争论评论区存在的必要与否,而应该关注如何有效运用用户的评论。
四、平台运用评论的一些案例
《纽约时报》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包括,通过技术精准识别社交媒体上常见的粗话、人身攻击以及各种毫无节制的发泄,筛选出优质留言和评论,将筛选后的内容和相关报道组合在一起,注明“读者看法”,让读者内容介入新闻生产过程,传递更多维度的看法。
Twitter两位联合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和比兹·斯通成立的“创业实验室”旗下的博客网站Medium在处理网友的评论方面也颇具特色,读者可以选取想要评论的部分按段评论。同时,该网站还开发了“好友注释”功能,作者可以邀请好友修改部分词语和段落,真正落实了“集众人之智提高内容质量”的想法。
创建者乔斯·米勒表示,该网站不同于以往的创新点就在于,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站上进行评论,它更像是一个圆桌会议,与会人员都是知识渊博的高端人才,网站将邀请讨论权下放至编辑或博客作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有资格的人参与讨论,从而保证讨论内容的质量。[4]
在当前数字媒体时代下,读者与作者、与平台的讨论成为内容传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读者的评论内容本身就是整个UGC生态中的一种。著名传媒理论家丹吉尔默在其所著的《我们媒体: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一书中就已经注意到了新闻读者介入新闻制作过程的“开源”新闻趋势。[5]即传授双方的边界逐渐消融,评论者、新闻当事人等也成为了新闻内容的创造者。
因此,关闭评论功能、逃避问题看起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如何有效利用评论才是出路。
参考链接:
[1]SeeD.Morley,The Nation Wide Audience: Structure and Decoding, British Film Instituter 1980.
[2]https://www.poynter.org/ethics-trust/2021/dont-read-the-comments-for-news-sites-it-might-be-worth-the-effort/
[3]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9-15.https://www.cnnic.net.cn/
[4]申琰.将网络评论引向更具建设性的方向——浅谈《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管理利用读者评论 资源[J].军事记者,2014(08):58-59.
[5]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Dan Gillmor, O'Reilly Media, Ine. ; 1 edition, 20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弓杰